查看原文
其他

交流使人生更美好 | 一篇讲话改变人生

赵启正 吴建民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对话嘉宾



吴建民

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资深外交家,曾任中国前驻法国大使,国际展览局主席;1971年,成为中国驻联合国第一批代表团工作人员。

赵启正

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实验核物理专业;在科研、设计、生产部门工作了20年,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后历任上海市副市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等。






人生由与父母交流开始,以后则是与社会交流,通过人际交流才能构成社会,才能形成文化,也许多数人并不认为交流是需要学习的,而是自然具备的。但细想一下,人们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交流能力的。

例如,有时事后想到,应该说的话没有说,不应该说的话倒说了,或想到应当说得更明白些而没有做到,于是下次遇到同样场合就会说该说的话,而且会说得更明白。有了这样的积累,即在不觉中学习了,进步了。通过交流,逐渐改变了自己,甚至改变了人生。

——赵启正





交流改变人生,我可以举许多例子。其中一个是顾维钧的例子,他24岁给袁世凯当英文秘书兼国务总理唐绍仪的秘书,他怎么一下子进到最高层的?


顾维钧 民国时期外交官


1908年时任清政府奉天巡抚的唐绍仪作为特使访问美国会见留学生。留学生派代表讲话,派了顾维钧,就这一篇讲话给唐绍仪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唐绍仪当了民国第一任总理以后,袁世凯需要一个英文秘书,他就把顾维钧找来。当时他正好在哥伦比亚读博士,开始不愿意去,他的导师穆尔教授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你去吧。”博士论文可以让他以后继续做。他一下子进入了最高层,后来唐绍仪把女儿嫁给了他。这是一篇讲话改变人生的故事。

——吴建民





一次出色的讲话给他带来了一次被重用的机会。他更出色的表现是1918年作为中国代表之一参加巴黎和会,坚决反对日本无理要求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巴黎和会现场

他在会上慷慨陈词,他说:“中国人不能放弃山东,就如同基督徒不能放弃耶路撒冷一样。”当场赢得了多数代表的同情,他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保住了山东的主权,由此他名扬海内外。《顾维钧外交演讲集》已经出版了,值得一读。

——赵启正





我还记得20世纪80年代,在一个大城市人民代表大会上。副市长候选人要现场演说,一位平时未引人注意的候选人以出色的演说赢得了选举。

——吴建民





这些例子都是跳跃式地改变了人生轨迹,但是我们平常人改变人生多是渐进式的。比如一个人在平常的岗位上因为善于交流而得到同事和领导的理解,就容易被重视,而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学术领域,善于交流的人,容易从别人那里吸收智慧,也可能在交流中暴露自己的不足而得到别人的批评或指点,他的学术水平会有所提高。

——赵启正





一个人的影响、人们对他的承认,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们对你形成印象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对于你能力的认识,也是一个过程。

我前后有13年搞多边外交,就看到在多边外交的关键场合,如果表现得很好,一下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毫无疑问,大国的大使也会受到重视。



1973年吴建民在联合国与毛里塔尼亚大使


但是哪些人被人佩服呢?是那些在大家很绞尽脑汁想不出办法的时候,他想出一个点子的大使,他提出的方案,能被多方接受。这样的人也有的是小国大使,比如我在联合国的时候,像牙买加大使、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大使,这些大使,国家不大,但是他们交流能力很强,就很有影响。一个外交官的成功,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我非常不愿意去讲“当新闻发言人的技巧”,我非常讨厌“技巧”这两个字,我不赞成当发言人靠技巧的表达。

——吴建民





我认为政府发言人至少有三个基本要求:第一个要求是“政治成熟、立场正确、勇于负责”;第二个要求是“内知国情、外知世界”;第三个要求是“讲究逻辑,有理有节”。缺少思想根基的技巧是无意的噱头,强调技巧是本末倒置了。

——赵启正






我跟学生讲,我说我不喜欢“技巧”这个词,我喜欢的是真功夫。现在为什么有人那么津津乐道于技巧呢?就是整个社会风气浮躁、急功近利,什么事情都想“一锹挖出个金娃娃”,这是不可能的。

交流的能力是日积月累一点一点起来的,没有速成的,是通过时间逐步提高的。不可能是今天不行,看一本书,听一次讲话,明天就非常好了。





- END -

文字 | 《赵启正 吴建民对话录》

图片 | 网络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倾听外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