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交论谈 | 印度文化的重在存异现象

袁南生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明显的区别。通过阅读书刊,你不难领悟中印文化之间的重大差异。但是,当你长期生活在印度,亲身与印度人打交道,耳濡目染印度文化的方方面面,就会对中印文化之间的重大差异有更深的感受。




从到达印度的第一天起,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不同之处就开始引起我的注意。作为一个在中国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对中印文化之间的差异非常敏感。我在印度生活了两年时间,去过印度的许多地方,与形形色色的印度人有过交往,因而,对中印文化之间的差异自然有不一般的感受。

不言而喻,中国人在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形成趋同的思维定式,你穿什么时装,我也穿什么时装;你喝什么流行的酒,我也喝什么流行的酒;你提什么时髦的口号,我也提什么时髦的口号等。

已多少有着趋同文化心理积淀的我,突然来到印度,面对与中国文化种种迥异的现象,面对印度人在文化生活方面表现出来的重在存异的思维定式,一开始难免茫然,有点难以理解。




我刚来到印度时,最先引起我注意和思考的是印度人的服饰。印度女人穿的是莎丽和旁遮普服装,商家出售的没有一套是同样款式的,甚至做莎丽和旁遮普服的面料,在同一家商店也买不到一模一样的。

有趣的是,当我夫人发现某位印度朋友的衣着漂亮,也想拥有一套时,商店里竟然买不到同样款式的成衣,即使自己做也难以买到同等质地、同等花型的面料,更有甚者,印度人会觉得你想模仿人家衣着的观念是怪怪的,在她们看来难以理解。

也许,印度女人认为,每个女人应当有自己的衣着风格与打扮个性。印度女人形成的这种标新立异,不模仿他人的服饰文化心理,既令我开始思考中印服饰文化、女性文化之间的差异,又不能不令我赞许和欣羡。




与此同时,我发现孟买街头上每天说着至少26种不同的语言,不是26种方言,而是中央政府和邦政府分别规定的完全不同的官方语言。

这些语言之间的区别,类似于英语、法语、等语种之间的区别,而不是广东话、湖南话等方言之间的区别。我常常发现印度人之间,特别是文化水平低的人之间互相听不懂对方的话。这是因为,孟买有1400多万人,来自印度各地的人在孟买说着自己的语言:马哈拉斯特拉邦的人说马拉地语,卡纳达克邦的人说卡纳达克语,泰米尔纳杜邦的人说泰米尔语等。

即使被定为国语的印地语,也只有大约30%的人能说。我问印中工商会秘书长苏内什正在上小学的女儿,是否有兴趣学汉语。她告诉我,她只能将来学,因为她现在学习语言的任务太重了,她必须学印度中央政府规定要学的英语和印地语以及马拉地语。




印度的姓氏之多无疑会使习惯了“百家姓”的中国人感到眼花缭乱,即使把藏族、蒙族等少数民族的姓统计在一起,中国的姓氏总量同印度相比,仍然差得很远。印度除了主要种姓,即所谓大姓之外,仅亚种姓就有四千多!一国之内,姓氏如此之多,很可能是世界第一了。

更使我纳闷和思考的是,印度的政治文化也是五花八门,多姿多彩,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印度政党之多可为世界一冠。根据印度选举委员会的报告,印度第一次大选时,全国政党总数为192个。第十一次大选时参加角逐的大小政党竟多达443个。

正因为如此,印度素有所谓“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的美称,美国人则把印度作为向发展中国家展示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橱窗”。




只要你稍微留心,你会发现印度文化重视存异的现象比比皆是。各种肤色的人摩肩接踵,和平共处:既有白皮肤的雅利安人种,也有黄皮肤的蒙古人种;既有褐黑皮肤的尼格利陀人种,也有浅褐色皮肤的高加索人种等,印度简直可以说是活生生的人种博物馆。

开起会来,发言的人观点针锋相对,尽管唇枪舌战,却不妨碍他们笑脸相对,友情融融。印度到处寺庙林立,教堂比邻,有印度教的、伊斯兰教的、佛教的、耆那教的、犹太教的、拜火教的、锡克教的、天主教的。教徒们各信各的教,各拜各的神,遇到某种宗教节日放假,各种教徒甚至同时放假,共享快乐。

能说明印度文化重视存异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这显示出印度文化注重张扬个性,这种注重也许是印度人选择西方式的民主道路的心理前提吧。相比之下,中国文化则强调张扬共性,这种强调导致中国人认同集体利益优先,国家利益至上。

中国文化对共性的张扬,中国人固有的求同的思想定式,中国人国家观念的特别突出,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大同”思想大行其道。中国大部分时期处在统一的情况之下,使大同思想的产生有其现实的社会基础。




几千年来,“大同”思想在中国一直有市场,东汉的张陆、东晋的陶渊明、清朝的洪秀全和康有为这几位主张天下大同的人物,特别是后者,曾受到毛泽东特别关注。

 毛泽东建国后公开表示已具备了实现康有为《大同书》的条件,找到实现《大同书》的道路。他在发动“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人民公社运动时,曾宣布“前人乌托邦的理想,将在我们的手中实现”。就此可见从中国传统文化到近代主流意识,求同思维定式是多么明显。

那么,印度人是否也追求大同社会呢?我的回答是一个字:“否”。印度几千年来大部分时间处在分裂的情况之下,绝大多数民众眼界局限于一土邦、一种族、一种姓、一村落甚至一家庭之内,大同思想的产生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更有甚者,重视存异、强调种姓的印度社会还通过各种方式论证贫富贵贱是前生决定的,是不可更改的。


作者简介    


袁南生,曾任中国驻津巴布韦共和国和苏里南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 END -

文字 | 《被我们误读的世界》

作者 | 袁南生

图片 | 网络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倾听外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