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交子弟 | 吴爱平:外交部老部岁月留痕

吴爱平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作者简介   


吴爱平,1970年兵,服役于38军113师篮球队,1976年复员回北京,先后在北京中国国际旅行社、北京华远国际旅行社工作,后赴美国留学,获硕士学位,目前退休。



1956年7月,外交部西郊幼儿园大班毕业留念

(图片由孟新海提供)

原我驻蒙古大使孟英五子孟京生,可以说是我从幼儿园开始的发小,因为所有外交部解放后出生的子弟,不是在外交部西郊幼儿园,就是外交部东郊幼儿园。

当然我们在一起玩耍不仅仅是幼儿园的时代。记得我们几个部里孩子一起去北戴河。那时正是邓公开放大学考试的第二年,我们几个“文革”开始四年级的孩子正在跃跃欲试。这几个发小是王波明、孟京生、林阳波、吴爱平、姜健和杨西京。

看着小五写的回忆外交部老部的文字,勾起我好多回忆。用他的话,以往的记忆如泉涌,突突地喷溅。





记得经常,不对,有一阵子是天天在老部食堂吃饭,常常能见到总理和陈毅,闹不好就坐在一个桌子上,常被拍拍脑袋。

那时老部食堂的饭票大概和现在信用卡一半大小的牛皮纸,额度两毛钱,可以买有肉的菜。所以人的记忆是有选择的,可以买肉菜的饭票记得栩栩如生,其它小面额的记不清了。食堂巨大且明亮,饭前饭后经常和伙伴在里面跑来跑去。

小五说的在主楼前面的两块草坪,也是我们经常玩耍的地方,草坪的外围是一圈一人高的小柏树。我们一大帮孩子里面岁数比较大的叫邱小明,毫无疑问是民国末年出生的人,江湖人称丘八,弟弟叫邱小光,和我同年。

这邱小明知道所有解放前或者解放后的电影以及里面的每一个演员的来龙去脉。他坐在草地上比划着,白活着,我们趴在草地上,托着下巴听着。

在老部西北角交通科的司机班,当时所有外交部的“豪车”都在那儿。但是一个不好的记忆挥之不去。“文革”初期,一个司机提溜着我的衣领,“你个小坏蛋,这回你爹这个走资派完蛋了。”

那时,我爸不外乎就是总务司一副司长,但是“悲剧”的是,他统管了全部驻外使馆的厨师、司机、木匠、花匠、裁缝、服务员等工勤人员,所以责无旁贷地被贴上“走资派”的标签,被斗得七荤八素,血压200,还要去烧热水炉。

抗日期间,我爸参加苏北老区新四军地方游击队,后编入华东野战军。解放战争时期部队过江拿下南京后,因为他有一定的文化,被留在南京接管地方政务。

我爸于1950年代初调入人民大学外交系(外交学院前身)俄语专业,为国家第一批自主培训的外事干部。未曾想,五年后毕业时,中俄关系恶化,俄语专业的干部显然淤积。

正如小五所述,主席的三条方略,第一条就是“另起炉灶”,国民政府的外交人员一个不用,而是从各个部门调入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干部。那么部队选派优秀人才来外交部就是天经地义。

所以外交部子弟们的父母行伍出身不足为奇,校尉军官一堆,将军大使云集。前几日战友刘朝春说他老爸,前38军军长刘贤权差点儿也被张闻天延揽进入外交部。

小五提到的每个星期六在老部门口,由西郊和东郊幼儿园开回来的班车里犹如节日般的快乐。孩子们像是蹲了一个星期的监狱,欢心雀跃地等待父母来接。

王波明就比我们要牛皮,副部长老爸王炳南应该是总理找来组成外交部第一人。老炳公的吉姆车单独接送,让我们幼小的心灵有了等级的初级意识。不管怎样,当年的寄宿幼儿园一个星期让回家一天也是过年一样的兴奋。

当大家兴高采烈上了班车,准备去老部时,无数个孩子因为父母在国外,只能呆在窗户后面抹着眼泪。这些孩子一年甚至几年见不到父母。

在那个勒紧裤腰带的年代,除了大使,参赞可以带夫人,大部分使馆工作人员都是已婚单身,故有“和尚使馆”的自我解嘲,几乎无人可以带子女。

一般的情况下,为了给国家节约经费,大使参赞夫妇按规定一年探亲一次,其他馆员几年才能回国一次。故子弟中不少生在国外,回国时外语比中文好。

记得一次,老师说来了新同学。只见门口一个穿着小西服,打着领带,头发和小皮鞋锃光瓦亮,这家伙就是前苏欧司副司长陈维凡的公子陈小刚。小刚的妈妈还是长影的演员呢。

说小刚就想起大刚,老副部长陈家康的公子陈大刚。他曾几何时在北新桥澡堂给人修脚,没有十年也有八年,铁杵磨针,还修出个全国知名的劳模。

托邓公改革开放政策,大刚1978年考上北大法律系,后又考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现为终身教授。修脚师到世界知名学府教授,也算是子弟中的翘楚。

说到子弟中的翘楚,随着社会发展的潮起潮落,大红大紫的大有人在。但是在联合国安理会同声翻译组里默默无闻,一干好几十年的项苍,则令我五体投地。

我们都住在外交部街三十三号,也都在一个单位,每天早上一起在院里学英文,背得天昏地暗再去上班。未曾想他一步就考入联合国首期同声翻译培训班,从此慢慢坐进联合国安理会的翻译室,翻译界的顶级殿堂,至今仍在伏枥。

小五的界定正确,能对老部有记忆的大部分为五零后。其中有一大批五零后子女被安排在老部的外文出版社工作。在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候,能有如此“后门“,留城可是运气爆棚的好事。

那时候社会上实行子女顶替父母进工厂,外交部也照猫画虎安排了一批子弟在下属企业。姜健的妹妹,姜龙求和全金子的公主姜黎明,看名字就知道姜健爸妈是部里首屈一指的朝语高翻。姚登山儿子姚建,建国等都在那时鱼贯而入,堂而皇之进入外交部。

1976年的大地震直接把老外交部残留的遗迹一把抹去。一号楼、二号楼率先在老部的原址盖起来,只留下红墙黄瓦的门房。原来不输东交民巷任何一个独立小楼的办公厅大楼,袁世凯称帝后的外交部也一起被拆毁。

在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的那个年代,我们的父母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在总理“外事无小事“的敲打下,不敢松懈,同时还要应付各种无休止的运动,精神绷紧,疲惫不堪。

更多的干部,甚至大使参赞在国内国外轮番工作,在国内没有固定的宿舍,家属长期住在招待所的大有人在。看似有红都特制的中山装披挂,光鲜靓丽,然而一份普通人的正常生活也是一份奢侈。

现代时髦的社会现象是“京漂”,全国各地的精英云集北京。其实这现象早在解放初期就已经大面积地覆盖了北京。五湖四海的新移民逐渐形成了新的文化部落。


各个不同的部队或者地方的机构所在地,形成了独特的大院文化,甚至整体连讲话都带有亦南亦北的语音语调和特殊的遣词造句。这些新移民文化和四九城胡同里的文化形成鼎足之势。

外交部则不一样,干部散落在世界各地。在京机构也没有部队大院那样统一院落和小而全的各种服务部门。老部就是所有散居在外交部街、豫王坟、报房胡同、后圆寺等外交部宿舍孩子们的精神家园。

说起空军大院、海军大院、总参大院,外交部子弟也不免俗,张嘴闭嘴也是“我们院……”其实说的就是外交部街的老部。

我找了一些老一辈的老照片,其中有一张是部里处以上干部的合照,好多小伙伴在里面找到了自己的父母。我想散落在各家各户一定还有许多珍贵的照片。

我找到宦国樑大哥老爸宦乡在去英国前的照片,潘小力老爸潘自力、柴燕琛老爸柴泽民、宫明西老爸宫达非、俞建章老爸俞沛文,当然还有我爹我妈。有些工作照记录着共和国外交史的发展历程,也记录下比我们自己现在还年轻的父母。

感谢小五做了一件好事,让我们这些退了休的老伙伴回忆一下那些依稀记得的人或事。我们回忆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父辈,也有我们自己与此相关的青春岁月。

这些平凡的日子或人物虽然已经渐渐远去,但是由小五引发的回忆,一定会搅起了更多人的共鸣,犹如涟漪,他一笔你一划,必定会勾勒出那个与老部相关的时代。

- end -

图文来源 | 美篇-艾伯 398700

作者 | 吴爱平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老江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了解详情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