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彩蝶伴着两个民族的歌声翩翩起舞
作者简介
司马文森(1916-1968),福建泉州人,1932年参加革命,1944年任中共桂北工委委员,领导抗日武装;1946年任文协港粤分会理事,香港文协常务理事,香港达德学院教授、民促会中央委员、中共香港文委委员、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并为共同纲领草案整理委员会委员。
解放后,历任中共港澳工委委员、香港《文汇报》总主笔、民革中央委员、中共华南分局文委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华南文联常委、华南电影工作者联谊会理事、中南文联常务理事、中南作协常委、中国新闻社理事,中国驻印尼、法国大使馆文化参赞,中国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司长。
△向上滑动阅览全文
1955年,司马文森在印尼泗水访问
说起来很难使人相信,但我就偏偏遇到这样一件世人很难相信的事。
那已是好几年前了,我应邀出席印度尼西亚-中国友好协会主办的一个“友谊之夜”。这次晚会在公共会议大厅举行,有各种表演,其中比较新鲜的节目是印度尼西亚少女表演中国的“荷花舞”和4对中国青年男女表演印度尼西亚的“十二彩舞”,最后的节目是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男女合唱,他们分别用印度尼西亚语和汉语唱“雅加达-北京”。
会议厅只有800多个座位,但出席的人却多至1000以上,因此在会场四周,过道都站满了人。热带地方气候本来就热,而在大会场内更热,这不仅因为人多地方小,更是因为每个参加晚会的人心也是热腾腾的。为了这次“友谊之夜”,印度尼西亚的工人、学生老早就来了,不久,郊区农民也来了。他们中有人要来回走20多公里路,有些母亲还背着她吃乳的婴孩,有人来迟了一步找不到座位,就站着看,一样是兴致十足,情绪热烈。
节目按照计划顺利地进行,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但是,到了演“雅加达-北京”的时候,奇迹出现了。当一群男女青年分别从两边台角走上表演台,暴风雨般的掌声迎着他们,灯光照着他们堂堂的阵容,美观、大方,像金字塔一样。最前面两排是穿着一式淡蓝色旗袍的中国少女,后面三排是一式白衬衫、长裤、打红领带的印度尼西亚少男,非常耀眼。指挥上台,乐声响起,五六十人的歌唱队伍,正在用洪亮的歌声,歌唱两大民族的悠久的、历史的战斗友谊时,奇迹也在不知不觉中出现。
当歌声在颤动,当1000多名观众屏住呼吸为它而陶醉时,一对浑身五色、艳丽无比、大如团扇的蝴蝶从窗口飞了进来。它们载浮载沉地飘飞着,掠过台前,飞进台中,在表演者前后、上下、左右,随着音乐的节奏、抑扬起伏的歌声,欢欣地、兴奋地翩翩对舞。
歌声停止了,全场灯火复亮,表演者下台。在观众的掌声和笑声中,那对彩蝶跟着也下了台。它们和在场的人一样感到兴奋、愉快,却又似兴犹未尽的样子,徘徊不愿离去,一直在施展它们的才能翩飞起舞,在离人头不到1米的上空,绕着会场四周,飘飞对舞,一直到大部分客人都离去,才从原来的窗口飞出,消失在蒙蒙夜色中……
我随大家离开这盛大而热情的“友谊之夜”,走在沉睡的雅加达街头,一直在想着这件事,如果是巧合的话,那未免太巧了。
同行的印度尼西亚朋友辛,却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看来这对彩色蝴蝶也和人一样受到了鼓舞。”
我问:“以前你有过这样的奇遇没有?”
辛微笑着点点头说:“这是第二次了。第一次是在独立战争的时候,当时我们打了一次胜仗,在山村里燃烧起篝火,大家又唱又跳地庆祝胜利。正当高潮时,一对彩蝶悄悄地飞进了人群,也是这样上下飞舞,一直不愿离去。我们的战士大声叫着‘好彩’!大家都预感到又要打另一场胜仗了。果然,不出几天,我们又打了胜仗……”
我们走了一段路,又和另一群人碰上了,那是一群从郊区来的妇女,大部分是年轻妇女,有几个用纱笼布背着沉睡的婴孩,都穿着过节的服装。
辛问:“你们参加晚会来的?”
妇女们笑嘻嘻地回答:“是呀,真有意思。”
辛又问:“住在哪儿?”
妇女们答了一个地名,辛说:“车没有了,回去要走10公里地呀!”
妇女们说:“没有关系,我们慢慢走。”
雅加达的夜沉沉,路灯张着朦胧睡眼,为她们引着路,而她们却是又说,又笑,又是低低地在唱那支“雅加达-北京”,似乎很少考虑到夜深了,在她们面前还摆着10公里路程,以活泼的、愉快的步伐在走着,一会儿就赶在我们前头,走得远远的。
我望着她们逐渐远去的背影,又想起那对彩蝶。
(注:原载于1963年5月25日《羊城晚报》)
- end -
文章来源 |《彩蝶》 作者 | 司马文森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老江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书屋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了解详情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