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暮岁心声 我心我语(上)

吕聪敏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作者简介    


吕聪敏 先后在中国驻英国代办处、外交部欧美司、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外交部美大司任职,曾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的外事秘书、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十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副理事长、各国议会联盟执行委员、中美议会交流机制中方副主席、中国加拿大议会协会中方主席等职。



导语

暮岁心声,我心我语。既无高谈,亦无阔论。句句实话,出自肺腑。信手写下,满心欢愉。慰藉自我,互勉亲友。

这篇文章,共有六则,小标题分别为心灯、心脉、心志、心哲、心结、心债。每则小题,都有一个“心”字,皆源于我熟识的智者和师友的启发。他们的名字和文字在我的脑海和心田永驻,智慧的光芒点亮了我生命和生活之路。用心做人,用心做事,一生一世。



一则:

心灯


2021年注定是中华民族史册上大放异彩的重要年份。我们的党迎来了百年华诞。我们这些在党的怀抱里长大、在党的熔炉里锻炼成才、在党的指引下战斗在各条战线的共产党员,这些日子无一例外地思考着一个共同的主题: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不平凡的战斗历程。

思考这一宏大主题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党的阳光普照中华大地。党的伟大和正确被历史和现实所证明。党的伟大和正确没有因敌对势力的诋毁和攻击而有丝毫减损。我们的党依然风华正茂、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一往无前。我们的党以非凡的智慧和力量,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了新的征程。我们伟大的祖国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纪念党的生日,有说不尽的话语向党表达。在全国人大如此众多的党员中我是非常普通的一个。入党虽然也有些年头,但对党的丰功伟业的认识和学习仍然非常肤浅,更谈不上为党为国家为人民有什么贡献。我的支部书记李凤仙同志通知,拟定我是机关“在党五十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上发言的人选之一。听后,我感谢组织的信任,但心里没有底,总感觉在这样的会议上作为代表发言我没有资格。经凤仙同志的鼓励,我答应了下来,试着说几句自己在党的教育下成长进步的体会,也算作向组织的一次汇报!





与南开老校长藤维藻(前排右三)、母国光(前排左三)等在校办公楼前。前排左四为作者。图源:《外交人生》


如果有人问我入党几十年最主要的感悟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十二个字:感谢党、热爱党、听党话、跟党走。如果还有人问我入党至今对党最基本的认识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一句话:党给了我信仰、精神和力量。这两个答案是我一步步走来、一点一滴积累所得出的结论。信仰是灵魂,精神和力量是最宝贵的财富。这三样东西对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应加倍珍惜。

我1938年6月出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百里之外的农村。我父亲是个农民,他最大的长处是明事理、求进步。1950年搞土改,他是积极分子,火线入党,土改后当上了生产大队的队长和居民委员会主任。我两岁时母亲病逝,小学五年级时继母去世。缺失母亲的陪伴,我跟着父亲到处跑,居无定所、食无定时。父亲作为当地唯一的农民共产党员,把全部精力投入工作。从他身上我受到了党的启蒙教育。

从小学到中学,我逐渐懂事,认识到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得解放,我和众多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孩子才享有良好的教育。对党的这份最朴素的感情和认知在我幼小的心灵扎下了根。我清楚记得,在中学时我有两次机会被内蒙古教育厅选定为学生代表,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举办的大会上发言,热情表达对党和人民政府的热爱和拥护,热情表达我们青年一代报效党和国家的志向。

中学毕业后,我上了天津的南开大学外文系。在我们内蒙那个小地方,这件事一下成了新闻。乡亲们说:“吕家那个小子‘一步登天’了!”考上大学,我自己和家人当然感到高兴,但朴实的本色使我没有骄傲自满、忘乎所以。我父亲和身为共产党员的舅父告诫我:“你的人生道路刚刚起步,唯有继续刻苦努力才有前途。

高中毕业前夕,我向校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校方非常重视,考虑到毕业离校前时间仓促,办妥吸收我入党的手续已不大可能,专门给南开大学外文系写了推荐信。到了南开大学后,我很快被确定为入党重点培养对象,经过必要的考察,于1959年7月1日光荣入党。

南开大学是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建校百年,一代代学子以杰出校友周恩来为榜样,弘扬和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提倡“公能”教育,重视“立德树人”。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和学习的几年是我精神成长的重要阶段。南开精神和周恩来榜样的力量、家国情怀和求知好学的价值追求,为我以后几十年的外交生涯奠定了基础。这也是为什么每当我回到母校南开大学总忘不了说的一句话:南开培育我成才,南开把我送上新中国的外交之路。





20世纪60年代在剑桥大学校园。图源:《外交人生》


我1963年走上工作岗位,2009年正式退休,漫长的46年,工作岗位换过几次,但外交外事这门职业主项从未中断。我全身心投入这项神圣的事业,有了深厚的感情。

走上工作岗位,我始终牢记周总理建国初期对外交干部的要求: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这就是我们外交干部熟悉的“十六字方针”。我的工作从“政府外交”起步,到“议会外交”画上句号,期间还兼顾“政党外交”和“民间外交”,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几十年所经历的大小外交事务难计其数,亲眼见证我们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走过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亲眼见证中央几代领导人外交思想、外交理念、外交方略、外交运筹的卓越建树和成果。

新中国成立至今的72年,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今非昔比,我们国家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国人为之骄傲,国际社会广为称道。72年的新中国外交是迎着风雨走过来的。这是冲破各种阻力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赢得尊严和尊重并占据应有地位的72年;这是顶住外来压力和干涉,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72年;这是倡导并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72年;这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捍卫多边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72年;这是为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不懈努力的72年;这是坚持平等开放、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72年。

今天,中国的伙伴关系网络遍布全球,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全面提升。72年,见证中国全球坐标的深刻位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格局演变和发展大势,缜密研判和全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成功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诸多挑战,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富进取的姿态,引领中国外交走上新的征程。

当今,涵盖“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的外交格局的战略内涵更加丰富,中国的大国外交特色更加鲜明。新中国外交体现的正气、底气和骨气来自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坚强、正确、英明的领导。新中国的外交实践兑现着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我是新中国外交队伍中一名退役的老兵,带着深情和沉甸甸的记忆回顾走过的路,我没有一时一刻离开过党的关爱和教育。在工作岗位几十年,我始终认为自己是个没有毕业的学生,有无数未解的课题,有学不完的知识。我庆幸自己生活和工作在得天独厚的良好环境。外交部机关、驻外机构、国务院机关、全国人大机关,无一例外地都是以强调素质、知识和能力而著称的“学习型”机关,政治上要求高,业务上要求精,作风上要求严。能在这样的部门工作是我今生的福分,是天赐良机。

我长期相处共事的领导、前辈、同事是我学习的榜样,是我身边的老师。他们所彰显的高风亮节情满中华的精神风貌,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求知热情、严谨作风和进取精神,他们自省自律自尊自责的道德行为规范,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我。这些教益对我的影响不是几年,而是一生。

我从自身经历感到,人生之路并非平坦无阻,成就事业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磕磕碰碰,跌跌撞撞,困难不少。知识积累不够、政策水平不高、工作经验不足、办事能力不强、工作艺术欠缺等素质能力短板经常困扰着我。但凡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党组织总是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老同志老党员热情相助,使我长见识、长才干,增强了信心,不断有所进步和提高。

过去几年我曾写过一些文章,着重回忆在党的教育下克服困难不断进取的经历。写这些东西不是为回忆而回忆,更不想自我显摆什么,而是想通过回忆去领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国家干部应如何正确认识生命、生活和事业的真谛,如何理性认知精神成长的核心要义,如何才能不负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如何才能活得有意义。





在东京樱花树下。图源:《外交人生》


岁月流逝。总有一天会从职业舞台上退下来,而共产党员这个身份没有退休之说,它与生命同在。我2009年正式办理退休手续时,总觉得自己还不算太老,不甘心就这样赋闲在家,无所事事。产生这种想法不是说自己有多高的境界和多大的抱负,而更多是出于一种精神价值的追求。

退下来这些年我过得并不轻松,老伴儿久病不愈,我的身心压力很大。组织和同志们对我很关心,帮助我逐渐从悲苦中走出来,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现在,我尽可能把时间安排得充实一些,把主要精力放在读书学习上,不放松对国家大事和国际动态的关注、思考和研究。这既不是人大机关给我的任务,也不是外单位给我出的合作课题,完全是自身的需要,是自觉自愿的行动。

有的朋友到我家,发现屋里是满满当当的书刊、报纸和文稿。一个老人生活在书堆里,似乎有点不可思议。我还有个老习惯,不时写点笔记,记录点滴感悟。现在,我手头正写一本小书,书名是《暮岁心声》。从书名可以看出,这是一个83岁老人的心语自述。把未曾整理编写过的往事作一些补录,内容并非有多大参考价值,但对我自己来说,是一种安慰,更是一种鞭策。

习近平总书记和栗战书委员长都强调加强读书学习,我的这些功课作业也可看作是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要求而采取的实际行动。事情虽然不大,但我有一种求知的乐趣。还是那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如此对待自己的人生。我认为,我们大家都有条件做得很好,因为党给了我们信仰、精神和力量,党给我们点亮了奋发前行的“心灯”。

二则:

心脉


此文小标题“心脉”,源自我的书友、世界知名生物医学工程专家、香港城市大学原校长张信刚教授的启发。他1940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台湾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赴美进修,获斯坦福大学结构工程硕士及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在美国、加拿大著名大学任教二十余年,成就斐然。

据张信刚教授自述,由于青年和中年时代游历亚、非、欧、美各大洲的见闻和体验,使他对世界各大文明的兴衰有了较为广泛、理性的认识和比较。他日后几十年的生物医学工程事业和教书育人的办学治校生涯中,持续保持对人文社会的关注和人文科学的研究,不断增强参与和推进中外人文交流的自觉性和热情。





张信刚教授


我有幸得识张信刚教授是在2007年底北京的一次会议。他当时有个声情并茂的发言,重点不是他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和主持城市大学工作的经验体会,而是以《融和科技与文化》为题的生动阐释。他的发言成为会议的一个亮点。

离开北京前夕,我们二人之间有一次告别谈心,当时他还向我惠赠他的著作《尼罗河畔随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我感谢张教授赠书,赞许他的学术成就和开展中外文化交流的成功探索。

我对他说:“张教授,您那个发言主题《融和科技与文化》太好了!如果有机会让我发言,我也可以讲讲外交外事与文化的融合。”张教授拍手称道:“其实,政治、经济、科技、法制和外交,都离不开与文化的融合。我们从事的职业不同、专业学科千差万别,方式方法各有特点,但没有文化的支撑,都无从谈起,无法开展。科技工作者,见面时如果只谈数字和公式定理,那就太枯燥无味了!没有文化的交流和民情民意的沟通,双方就很难接近,更谈不上亲近和相互信任。”张教授的这段话言之有理,富有深意。

我以自己多年从事外交工作、同外国人士交往的体会,表明我对张教授观点的认同和共鸣。我说:“我们从事外交工作,实际上是做人的工作。在让对方了解我方的同时,我们也在了解对方。相互了解的重点或核心内容就是文化。”张教授颇有感慨地说:“遗憾的是,我们从事对外交流的同胞,足迹遍布世界,但真正以中华儿女的身份去认真全面地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悠久中华文明的人实在不多。”张教授的这一看法是客观的。






讲到此处,我特意引述他在《尼罗河畔随想》一书中的文章《襄阳向洛阳》。“襄阳向洛阳”这几个字出自杜甫名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便下襄阳向洛阳。”

在此首诗的启发下,张教授讲了几个要点:

其一,中华文化具有强大凝聚力;

其二,不理解国情自难产生感情;

其三,根植于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

其四,文化认同超越政治经济;

其五,中华文化仍蓬勃发展;

其六,愿见到中华文化的振兴。

我清楚看出,张教授在讲述这些要点时,他充满激情,视野和胸怀是如此宽广,思考是如此缜密。他既看到当今中华文明、中国文化的新课题、新发展,也看到当今台湾、香港青少年和知识界缺失中华认同的严峻现实。

我和张信刚教授的交流有许多共识,我用“心脉”二字作了概括。我的用意是:所有中华儿女,不论你出生何地、成长何地、成家何地、立业何地,都不应忘记你的血脉在中华民族的神圣躯体,你的心脉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你的根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你的尊严来自伟大的祖国——中国。弘扬、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精心养护我们的心脉,是我们共有的天职!




未完待续……

文字 | 吕聪敏 

图片 | 除标注外来源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书屋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了解详情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