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交记忆 | 法国开道车

丁孝文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之前,我随我国领导人访问法国。在里昂,因日程安排的疏漏,20多位工作人员和随行记者赴机场时,离专机起飞只剩1小时20分钟。而此时已是交通高峰期,在下榻饭店的门前,车辆几乎在爬行。接待单位赶紧叫来警方两辆摩托车开道,但我们仍是坐立不安——路上全堵了,开道车又能管什么用?

在法国,警察骑摩托车在街上巡逻

(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两位骑摩托车的警察疾速赶来,在第一辆面包车前戛然停住。他们全副武装,头盔上装着对讲机,话筒冲着嘴。两人分头迅速清点车队车辆数量,并通过话筒商量他俩的分工。两位警察使劲一蹬脚踏,摩托车向前冲去。只见年纪大一点的警察(我们称他老警察)在前面钻到两道车流中间,左手停车姿势,让左侧车辆停下,再挥动右手让右侧车辆往边上让一让,不一会儿车流动了起来,我们的车队插了进去。

在拥挤的车流中,往前赶谈何容易!老警察只能这样一段一段地让车队往前走。另一位年纪较轻一些的警察(我们称他年轻警察),则在后面保持车队的完整。

在机场的同志来电话催询,主车队即将从另一点出发,安检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加快速度,我们在车上更着急了。

很快,我们来到第一个十字路口,绿灯正好亮了,只见老警察左手向下一刹,挥动右手让车辆往前冲。左侧小车的司机是一位老先生,可能在等绿灯亮时准备踩油门,被这突如其来的警察吓了一跳,居然踩了油门,小车“摇头晃脑”地前进。警察以为他要“顶风违纪”,指着老先生作刹车手势,老先生这才明白过来,来了个急刹车。坐在一旁的女士愤然地瞪了我们的车队一眼。

不一会儿,前面出现一辆正在倒进的小车,看到警察挥动的大手,以为让他不要动,便将还没有倒到位的车停住,挡住了我们的道路。警察急得跟司机连比划带叫喊,司机就是弄不明白。最后,车队里一辆车的司机从窗户伸出手示意他让路,可怜的司机才恍然大悟,赶紧继续将车倒到位。

看着前面长长的车流,再看看手表,我们心急如焚。两位警察知道我们预定抵达机场的时间,相互配合着一个开道,一个保持车队的完整。看得出,老警察反应慢一些,有些可以赶路的机会,车队没能抓住。正当我们抱怨时,只见一直在后面“护航”的年轻警察窜到车队前面,从摩托车上站了起来,两脚甚至踮了起来。他一边大声吹哨子,一边对两侧的车辆发出指令,由于他跑在前面,两侧的车辆很快让出一些空间。由于他站得很高, 能看到前面车流的空档,善于抓住“加塞”的机会,见缝插针,车速加快了,车队司机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意。

十字路口出现红灯,车队要左拐,老警察耸耸肩,回过头来露出无可奈何的神色。年轻警察突然发现右侧是个加油站,迅速挥手让车队进入加油站。再穿过公路绕到右侧的车流中,他自己则连吹哨带比划,让右侧的车辆让一让。这样,车队就汇入了自右向左的车流。我们坐在车上,不由佩服起这位年轻警察的机智。

终于,我们的车队离开了城区,进入了环城快车道,把拥挤的车流甩到了后面,车速大大加快。只见两位警察将摩托车开到车队前面,踩足了油门开道。他们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挥手指挥,神情镇定,动作潇洒。为保持摩托车的平衡,拐弯时,他们右侧身体几乎接触到地面,摩托车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其惊险程度不亚于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摩托车比赛。我们刚松了一口气,警察突然在一个路口停了下来。我们觉得莫名其妙。年轻警察靠近第一辆车,司机按下窗门,两人嘀咕了几句,然后再次踩足油门向前飞速驶去。一问才知道,两位警察是临时安排的,他们连我们进机场是哪个入口都不知道,刚才他是在向司机打听。

离机场越来越近了,我们看到了高大的机场指挥塔。车队再次减速——我们来到机场路收费口,栏杆挡住了前进的道路。两位警察二话没说,迅速掏出钱来递进窗口,车队司机也都把手伸进口袋。开道车交费,司机没有犹豫,看来这是规定,他们都习以为常。

最后,我们比主车队提前30分钟抵达机场(预定为1小时),刚刚够行李安检,一场有惊无险的赶路结束了。车停下来时,我们车上的司机使劲挥动拳头,激动得有点手舞足蹈,我们也挥手向两位警察致意。

在国内,我也经历过开道车引导大型车队、小型车队,也坐过能自鸣警笛的小车。总的感觉,有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是要有“安民意识”。许多国家的警车开道,在交通不拥挤的地方,只闪警灯不鸣警笛,这样可以减少噪音污染,也是对路上的司机、乘客和路边行人的体谅。这次赶路,因为是国宾车队的一部分,警察完全可以鸣警笛,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只用了口哨,个别时候用了喇叭。

二是,压缩车队。警车开道,队伍越短,对交通的影响越小。许多国家都对警车开道的车辆有严格的数量限制。超过时,一律按普通车对待,让参加重要活动的级别低一些的官员先出发。

三是,警察指挥时态度严肃而不粗暴。我们往机场赶路时,好几次有别的车往前挤,也有过一辆卡车不让道的,警察吹口哨、挥手时,一脸的严肃,但没有吆喝——毕竟,你有你的急事,他有他的权利。你让人家让道,本来就是给人家添麻烦,态度再不好,只能激起群众的反感。

— END —

文章来源 |《一个历史性时刻》

作者 | 丁孝文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书屋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了解详情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