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美 优美 完美——别致的不一样的美
作者简介
黄正平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2001.05-2010.05任南通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局长。
题记
1975年7月10日, 陕西省临潼县发现的秦代兵马俑被公布,秦陵一隅展现给世界巨大之文化意义。
生生死死,是人类社会史上极为正常的一种现象,文明发展也就会烙印在“生生死死”这一重要的环节之上。
此时,我用书写思考法,在一个早晨,写世界人类文明史上因为葬仪而留下的那些统治者及其营造的建筑:壮美的金字塔、优美的泰姬陵,还有堪称完美的秦始皇陵。它们究竟是生者的骄傲,还是死者的荣耀?让我在类比中却不得而知。我把所见所思记录下来。
中国人忌讳死,而并非所有国家。我寻访过一些国家的墓地,如印度的甘地墓,肃穆、庄严,而在德国柏林城内看到纪念犹太人的偌大广场上,年轻人就坐在墓石上休闲。
然而,有一点中外相似,就是生隆重,死更隆重;生不威仪,死一定威仪。文化共同,非洲是这样,亚洲也是这样,跨洲际,跨时代。
△ 开罗市区
2000年冬首次出访,首站是埃及开罗。
飞抵以为很遥望的北非名城,入住古色古香的酒店。行旅甫定,推开阳台一看,夕阳下吉萨金字塔就在眼前,目击之余惊叹,直感飞行可使任何远行能够尽早抵达。这就是现时代穿越空间的洲际之旅。
✦
吉萨金字塔
金字塔对世界来说是神秘的,更是壮美的,之所以说堪称壮美的是,时隔六千余年,她依然是如此饱满、鲜活,而不是虽历经沧桑已经破败得只剩下断石残块。
无垠沙滩中高高耸立起的金字塔,与其说是展示法老的死,不如说是呈现法老的生。生的伟岸,才有死的壮丽。古代埃及人把自己的历史演绎得如此活灵活现,60多个世纪过去依然恍若眼前。
每一块石头,都差不多大小,抬脚攀援上去必须要依靠双手的帮助。薄薄的刀片,也不能轻易插入彼此的缝隙。计算工作量,大约10万人工,一天也不休息,马不停蹄地要干上20年,方能完工。看来埃及王是不能随便冒犯的。据说谁也不能成功登顶后又成功折返,乘兴而来的中外游客却可以沿着逼仄的梯子在长长的斜坡上进入她的内部,寻找王后墓宝,阅尽内部究竟。
伟大的古埃及人,既是智慧的,又是劳力的,把石头的艺术玩味得如此尽善尽美,同时又给后代埃及人提供了古老文明的指引。只是不管是埃及本土的历史学家,还是美欧洲的考古学家,到目前为止仍不能彻底弄清巨石块从哪里来,如何运来,一切只能是猜测。文化的密码难以轻易解开。
同属亚洲,印度也是一种神秘的存在。单单瑜珈,就让众多的邻国艳羡不已,纷纷效仿之。在人类文明版图上,印度文明不是最古老的,却也是属于悠久的文化板块。恒河两岸的印度人一直以为,河口乃令人肃然起敬之地。或许,水提供了生活生产之便利,舟来楫往以交通抵达之便利,从而开启了启蒙时代。
✦
泰姬陵
2009年春,当我访问到这个邻国,天气炎热,却挡不住追寻的脚步。站在轴对称的泰姬陵园的起点,目光平视,内心却在仰望眼前这座优美的宠大建筑体。前河后陵、左右对称,方体圆顶、天地交合。旷世爱情的传说在身旁传唱,淒美中尽现完美。历史是残酷的,两性之悦总是生发尽美爱情。据说,用来建筑陵墓的石块,大大小小、方方扁扁,都是来自邻近和各地各国的宝石,只是大小不同。朝阳晚霞下呈现不一样的色彩,熠熠生辉。可惜,作为过客,只能看到一个时段的一组彩色。
伫立良久,神思古今,如果说金字塔表达的是最高统治阶层权力之颠,而眼前的泰姬陵展现的却是人类永恒不变的情感之峰。她是物质的墓园、建筑的构造,更是爱情的传奇和心灵的经典。
走在祖国的东西南北,我曾苦思冥想,五千年中华文明遗落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有哪个遗址、哪座类似建筑和工程能与金字塔、泰姬陵相媲美?是山西的应县木塔,还是五台山佛光寺的东大殿木构,是横亘东之山海关西至嘉裕关的万里长城,还是首都北京由北到南中轴线上的紫禁城?经常有人说是长城。
当终于有一日在泳馆潜泳,我在百思得其解后恍然大悟。我们的民族也有,我们历史上也有,我们的文化宝库也有,然而,她不在地上,她在“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的陕西:秦始皇陵!
✦
秦始皇陵
在历史文献上,我想会有,但为了某种需要,也许只能找到蛛丝马迹。然而,在高度发达的各种探测学上,秦陵是有物理空间的,这里不予多述,似乎没有必要;而在考古学上,秦陵是极具文物宝藏和空前遗址意义的,然而我想也是以石块为主。
入土为安。这是属于中国人的葬俗和祈愿,看来至少埃及、印度也然。有人说,秦岭是中华版图上的龙脉。而秦始皇正厚葬于秦岭深处,让人遥想当年、回味不绝。
秦陵能否与吉萨金字塔、泰姬陵类比,我想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却也是可以肯定的。说是否定,因为秦陵始终还在地下,当代人目前不能肉眼可见;说是肯定,因为秦陵兵马俑已经发现、挖掘并展示出来,只是作为陪葬坑,其恢宏的气势已经堪称异常完美。
✦
秦代陶俑坑
45年前的1975年7月10日,新闻报道在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东侧,发现了一处规模巨大的秦代陶俑坑。经考古工作者探测,确认为一号兵马俑坑,总面积12600平方米,出土的武士俑约有6000个左右,排列成一个完整的军阵场面。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和发掘,是我国考古事业的重大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始皇兵马俑说是完美,是因为死了其阵势还如同生的一样完整、齐全,连比例也基本一致。现在就可以想见,秦陵主体断然能“一览众山小”。遥想1978年改革开放前夕,兵马俑遗址博物馆开馆之初,门票才一角,却令各国元首、南北游客纷至沓来。不过,只有在真正重见天日之时方能昭示其雄伟壮观而于天下人间。
不知对不对,我一直以为,文明是与过去比,文化是在当代比。
我并不只是以此短文来说中华文明如何如何,我仍然是想说此篇一开头的提示,生生死死是人类的自然,重死隆葬作为习俗民风,还有一个重要考量,那就是权力、至上的统治者权力,展现古代不管哪个具体朝代、哪个民族社会无边无际的永恒权力。而作为历史建筑物,其科学之美、艺术之美,在世间永恒,至今都放射出夺日惊心的光亮,堪称历史之精华、文明之瑰宝、礼俗之典范,让人久思、顿悟。
-End-
文字 | 黄正平
图片 | 源自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