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视界 | 德国印象(上)
作者简介
黄正平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2001.05-2010.05任南通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局长。
印象之一:汽车文明,行车之便
到德国旅行的人多了,特别是来自中国的游客。在首都柏林看到不少中国团组和中国人。我们一行于2015年7月5日中午12点抵达柏林,今天已经是第三天。
◇ 在波茨坦广场上有这样一个绿色钟塔,它是柏林第一台交通信号灯(塔)。
现在几乎每天我们都会遇见红绿灯——红停绿行,你知道红绿灯是谁发明的吗?德国人!世界上第一个红绿灯就安装在我们初到柏林下车的第一个地方:波茨坦广场。
有了红绿灯,人流、车流才那么井然有序。在波茨坦广场发现,他们的人行道红绿灯中红灯的人形图标,粗看是一个十字形,有点像十字架,细看才知道是一个人形。在德国路口街头,指示通行的红绿灯往往是两组,一组是汽车的来道,一组是汽车的去道,而不像国内红绿灯,是单单的一组,所以,应当说我们的还比较粗略,而德国的人行红绿灯比较精细。
抵达法兰克福第一天早晨,我们从机场出来,上了高速。高速公路正是纳粹时期德国人发明的。路上注意到,凡是超速的车辆,一律从左侧超速,超速过后又迅速回到右侧的正常行驶车道,几乎无一例外。高速路上行驶,一般没有车速限制,少数地段才有100KM、120KM的限速标志。据说,高速公路不限速仅德国一国。
大巴司机每天工作不超过12小时,每两个小时连续行车,必须停顿下来休息一下。我们从法兰克福去往柏林,车子走了1个小时45分钟,遇到一个停车场,司机就拐了进去。大前晚,司机陪我们久了,回到酒店估计会超过当天工作的12个小时,这个土耳其裔的年长男司机对随行人员就一脸的不开心,嘴里还嘟嘟哝哝的。
◇ 德国首都柏林街道
行路文明,源自汽车文明。汽车产业,德国的品牌最多,比日本、美国要多得多。说到奔驰,这是“汽车之父”本茨的另一种译法。在柏林,我们已经见到两座大楼,楼顶上就是慢慢匀速旋转的奔驰标识。“摩托车之父”戴勒姆出生在德国斯图加特郊外,比他小10岁的本茨故乡离此城约80KM。还有我们大家已熟悉的宝马、奥迪、大众也都是德国制造。
在德国城乡,长路大街上行的多是德国本土车,像美国福特还有日本尼桑车也能见到,但极少。晨练路过一家4S店,摆在门口展示过夜的就是奥迪车整个系列,另外,自行车也是德国人的发明之一;火花塞的发明权也归属德国;更大的发明,如飞机,也在德国。
我们在大巴车上下车时,不怎么能闻到尾气的味道。据随行人员说,德国规定车子在路边停着等人时,是不允许发动机继续开着的。拿驾照在德国也不容易,必须开满多少夜路和高速路才可能参加考试,考试费用也不低。
我还注意到,德国人所驾驶的轿车车厢一般都不大,是普通的车型,而不像在国内看到有那么多SUV的车子。也许,重要的原因是德国更多地是把车作为一种交通用具、代步工具,而不是奢侈品来对待的,不太会以浓重的炫耀心态待之。
德国是一个关注、尊重发明之国,有磁悬浮等列车的发明,也是一个在物质文明前讲究人际规则、社会规范的有秩序民族。汽车发明后,文明带来了便捷,也会引起新的问题,所以,制定出很多规则来规范并约束它可能产生的负作用、反作用。
在德国很少看到有闯红绿灯的,偶尔有,可能也是有急事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吧,譬如不是本土德国人,而绝没有中国那么普遍。所以,时常会看到中国团组一群人在规则外行走:要走就走,见路就行,让汽车等了人才过。而事实上正好德国人都有主动避让行人的良好习惯,于是车让人成了这里的风景。德国人只要看到前面有行人要过路,或者正好准备拍照,就会远远地就缓慢停下来,一直等你走完拍完他们才开车经过。
◇ 蒂尔加藤公园
德国人想了什么办法去克服汽车带来的问题呢?其一是城市内外保留有很多树林,甚至森林。柏林城中心有个叫蒂尔加藤的公园,就是一座偌大森林公园,210公顷,合210万平方米。在空中看下去,森林占的面积很大,很明显。
怎么能保护青少年儿童呢?欧美学校附近汽车必须限行,慢速通过,校车外形黄色,便于发现、被关注。我想德国也一定如此。那天在法兰克福的森根堡自然博物馆参观,这座博物馆排在世界十大博物馆第四位,我看到幼儿园幼儿、中小学生都在博物馆进进出出,而幼儿园幼儿每个人身上穿了一件黄马甲,在老师指引下安心地走在人行道上。
文明是人类的,任何发明和社会进步都可能有正有负,所以恩格斯早就说人类不能太陶醉于自己的发明。化害为利,才能使文明长存,能让文明分享人人。汽车文明必须有行路文明来保障,德国很少看到车子对撞、碰擦,我们在德国已经10天了,没看到一起,另外就是前天傍晚一辆车子碰撞了一条狗,女司机紧急停车,与狗主人一起赶紧抚慰那条受到大惊吓的狗。在德国,有轨电车、汽车、自行车以及人,都是按道行驶,标识清清楚楚,容易掌握,又比较精细,能使路面得到更加有效率的利用。
07/07/2015(周二) 于Estrel B0522房
印象之二:书籍文明,知识之源
早就知道世界知名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每年都举办,我当市文化局长兼新闻出版局长时几乎每年都要派员去出席观展。所以,知道法兰克福既有大空港,又有大书展。那天在哥廷根大学参观图书馆,才真称得上震惊。
◇ 哥根廷图书馆
哥廷根大学因为有48位诺奖获得者在此读书、工作过或有其他相关关系而自豪,也因为悠久的历史而知名于世界。哥廷根大学图书馆也是下萨克森州立图书馆,世界知名。那天赤日炎炎,图书馆东亚、西亚部主任Johannes Reckel,一位年岁已经不小的老教授冒着酷暑,先领着我们参观新馆,穿过街巷,又步行好多路,来到古籍馆参观。
古籍馆里一排排整整齐齐的书架、书籍,让人肃然起敬于眼前深广的知识海洋。工作人员取出俄罗斯的前哥大学生捐赠的文献资料给我们看,先拿来一块很大的纸版夹,轻轻掀开薄薄的保护纸,是一幅手绘并标注地名的地图,是当年俄罗斯、蒙古、中国的疆域图,同行中正好有研究历史地理的潘晟副教授,遂与他们迅速热络地研讨起来。戴着白手套的工作人员轻手轻脚的拿着地图,像对待传家宝贝一样。此古籍馆对校内外开放,凭身份证件、包括护照,均可调阅。
主人还带我们参观古籍馆的复制、数据化部门。路过大厅,见到一台装帧机摆放在那儿,一见就已经有了年头,是件历史文物。负责的工作人员带我们参观此馆的复制设备,有些是自己研制的,也有的是引进的,介绍得兴致勃勃,乐此不疲。最后是那看起来有点神奇的电脑复制、数据录入,不是把书翻扣在那里,而是在一个有90°夹角的铁架上,书脊朝下,打开着仰躺在上面,上面掀一张复制一张,马上又在旁边电脑屏幕上映像出来,厚厚的一本书一般也只用二三个小时就可以完成数字化录入了。
工作人员送我们该馆复制的早先的雕版画,我请主任在1455年海德堡出版的《圣经》一页复制件上签名留念。这本圣经是目前德国出版收藏最早的版本,在古城海德堡印制。我想起,海德堡是世界先进印刷机的出产地,那天去海德堡考察,远远地路过海德堡印刷机公司,门口的复制鱼雕塑给我留下印象。
后来,我在季羡林先生《留德十年》一书上看到,他说哥大图书馆是闻名欧洲的图书馆。看来名不虚传,历史悠久。
◇ 柏林一家书店
据说,德国是出版量最大的国家之一。除了有国际书展,还有国际装帧设计展。我们此行读书人多,所以,特别关注出版物情况。第一天住在哥廷根,晚上城区的店铺都早已打烊了,在不长的街巷里就一连看到两家新书店橱窗,又看到一家旧书店、一家旧唱片店仍然开着门。走进旧书店,不都是旧书,也有新书,我买了小开本的一本低幼读物后,与其他两位同行者就在古纸堆里翻找起来。
我看到有西藏的摄影集,也有艾未来的文集。翻开一本书,是19世纪的,纸质很好,印刷很清晰,关键保存的还特别好,品相特佳。在我国的旧书摊上,要看到上上世纪的书本还是比较稀少的,可这里比比皆是,18世纪的也有。前晚在柏林,我们住得离市中心远,就在附近走走,街道很长,店铺不多,看不到时装店,最有收获的而是看到一家旧书店,不过开门时间没有哥廷根早,中午12点到晚上7点钟,看来哥廷根作为大学所在地和悠久历史的古城还是名与实相符的。
◇ 动物雕塑。作者供图
德国的雕塑多,雕塑上有读书、书籍形象的也多,我随便就看到了三处。从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办公楼出来,听说这里是高档别墅区,我们向远处走了几步,蓦然看到一色彩鲜艳的新雕塑,走前一看,是一个动物组雕,有熊、狗、马和鸡,鸡高高在上看着,其它三种动物熊、狗、马都拿着一本翻开的书,相信此雕塑对德国儿童应当会留下有益的印象和人生的指引。
◇ 德国女青年在读书。作者供图
今早,在酒店楼下候车的地方,看到一德国女青年正在边等车边看书,联想起第一天到柏林,也是中午的街头咖啡座,阳光下一男青年捧着一本书在读。这里读书气氛很浓,而很少见到过连续埋头在那里摆弄手机的。青年人在一起,在嬉笑,在说话,而不是你在我面前,我在手机屏幕上。看来,依靠手机碎片化阅读在中国已成时尚,而在拥有先进造业的德国还一如既往酷爱着纸质书籍。
书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高尔基早就说过。数据化年代,书籍依然是传播知识的最重要通道,已在德国10天,6月28日到今天7月7日,感受到的除了汽车文明就是书籍文明。
12:00pm 07/07/2015(周三)
于Estrel B0522房
未完待续……
文字 | 黄正平
图片 | 除标注外源自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