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交视界 | 最早的“民俗博物馆”——罗马尼亚“乡村博物馆”

蒋本良 外交官说事儿 2023-12-06
 

作者简介    


蒋本良 江苏常州人;曾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后派往罗马尼亚留学学习欧洲语言文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外交工作,是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主要罗语翻译之一,多次陪同出访;曾任驻摩尔多瓦代办、使馆馆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外交史学会理事等。


今天,反映一个民族或众多民族历史风貌的民俗博物馆已经遍布世界各国。中国也建起了类似的“中华民族园”。可是,罗马尼亚的“乡村博物馆”是世界上建立最早的这类博物馆,堪称示范者。

• “乡村博物馆”


穿过布加勒斯特市北端一串璀璨明珠般的湖泊组成的城市项链,绕过典型的苏联式高塔形“火花大厦”,进入宽阔整洁而又静谧雅致的基塞列夫大街,一座30多米高的中世纪式细高塔尖跃然映入眼帘。这就是“乡村博物馆”的标志——纯木质结构的古教堂。它那高耸的塔尖傲立于城市之巅,环视着这个城市。昂首雄踞塔尖的十字架,似乎在引导和召唤着游客们的到来。

坐落在罗马尼亚首都北部边缘的“乡村博物馆”实际上是偎依在布加勒斯特市民最钟爱的城市公园赫勒斯特勒乌公园旁的一个“园中之园”。鲜花盛开的“玫瑰岛”从赫勒斯特勒乌湖中隔出一个“湖中之湖”——“磨盘湖”,静静地躺在博物馆的身旁。在晴朗的日子里,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映照出对岸“火花大厦”塔尖的倒影,与博物馆的中世纪古老教堂塔尖遥遥相对,诉说着罗马尼亚民族几个世纪的沧桑变迁。

在博物馆里,丰富且种类繁多的民俗学精品荟萃,特别是从原地搬移过来,数目众多的各类古老房屋建筑原物,更加珍贵无比,反映了罗马尼亚民族生存的悠久历史。在欧洲乃至全世界,它是最早以这种独特方式,最为真实生动而又综合性地展示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建筑和艺术等起源与发展的。


“乡村博物馆”的创建工作始于19世纪中叶。1865年,罗马尼亚的杰出学者奥多贝斯库是这种房屋匠心独运构思的首创者。他首先提出展示一些农民家居的想法,经卡洛尔二世国王的钦批,派出了1000多名专家,分赴各地考察了4个乡村,搜集了各类民间艺术、民族服饰和民俗学文物。

在大量考证工作的基础上,1936年勾勒出了罗马尼亚乡村博物馆的轮廓。据主持博物馆创始工作的古斯蒂教授说,这个博物馆的目的是展示罗马尼亚乡村社会学的实物,“反映丰富多彩的农民生活、乡村建筑风格和艺术思想、装饰的独特性以及同环境的和谐结合”。

经过细致的考察和研究,从全国各地选择了一批最富代表性、最具地方特色的民族风格建筑。农舍及其附属设施、教堂,或原物搬迁于此,或照原样重建于此,方圆10多公顷,构成了“乡村博物馆”的雏形。有1100名工匠(木匠、砖瓦匠、画家等)参加了建设。

在1936年,卡洛尔二世国王亲自出席的开馆仪式上,古斯塔教授讲话说:“这几十座农舍原物或复制品,是罗马尼亚科技和艺术的无价之宝,包含着几百年乃至几千年极其深刻的生活内涵,是罗马尼亚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一所认识和热爱罗马尼亚农村和农民的真正的学校。”

走进博物馆,给人第一个突出印象是:博物馆的大门像一座中世纪的古城堡,城墙上排列着的密密麻麻的小窗口,像是观望哨口或射击孔,中央簇拥着一座凸起的尖顶碉堡,守卫着博物馆的门户。

这座城保大门实际上构成了博物馆的第一件展品,它建于1936年,也就是博物馆成立之时。

• 德拉戈米雷什蒂教堂,全木质结构,没有一根铁钉。图源:《多瑙河之波》


作为博物馆标志的教堂,是从罗马尼亚北部马拉穆雷什地区搬移过来的原物,名叫德拉戈米雷什蒂教堂,建于1722年。整个塔身外部都是由一块块菱形或长条形木片镶嵌起来的,远看犹如一位全副戎装的彪形武士,威武雄壮地耸立在磨盘湖边,全身披挂着铠甲,那一片片的甲片,密密缀连,结构精巧,堪称艺术珍品。

自从初期草创以来,博物馆不断扩展。今天,陈列的房屋已从当初的几十座增加到300多座风格各异、各具特色的乡村房屋建筑和3万件农家使用过的展品,从简陋的犁耙、风箱等农具,到精致的木刻、刺绣、彩陶等民间工艺品,来自全国各个不同的地区,带有各个民族的特色,最密集地反映了罗马尼亚民族的风土人情。

出自盛产芦苇的多瑙河三角洲的房屋大多是就地取材,以剪裁得十分整齐的厚厚的芦苇作屋顶。来自山区的房屋,由于山区木材丰富,所以连屋顶的瓦片也是用木料削制而成的。

• 从西南部平原戈尔日县搬迁来的农舍及雕工精致的大门,反映了当地雕刻艺术的发达。图源:《多瑙河之波》


从戈尔日县迁移过来的一座建于1875年的房屋,从屋顶到围墙全是用木料做成的,院子里有农具篷、粮仓、牛马厩,也都是木制的。庭院四周半人高的木围墙,既为了装饰美观,也为了挡雨,墙的上端还盖有木板制成的人字形小屋顶。高大的前门像一座牌坊,木柱上雕刻着极具民族特色的图案。

出自平原地区瓦斯卢伊县的一座建于1844年的房屋,显示出产麦平原地区的特色,屋顶由厚厚的麦秸盖成,用藤条编织成的篱笆短墙上也盖有麦秸编成的小屋顶。

博物馆内还有最原始的窝棚,半截藏在地下,虽然简陋,却有冬暖夏凉之优点。

整个博物馆最古老的一座农舍是建于17世纪的草棚,墙壁是用原始的大木桩衔接叠砌起来的。但馆内大部分房屋的墙壁是用干土坯叠砌的土墙,据说这种土墙,只要每年粉刷一次石灰即坚固如石,百年无损。

而那些建于19世纪的农舍大部分是砖瓦房,但各具地方特色。还有半截埋在地下的地窖——这是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用以贮存家酿葡萄酒、泡菜等菜蔬。这种房屋,进房首先要上半截楼梯,先到半截高的平台上,这个平台是主人休息和眺望的地方,稍有闲暇便可伏在栏杆上,整个农院乃至门外小路上的一切尽收眼底。平台上摆有长长的木条凳,既是农妇编织手工兼休息的地方,也是偶尔接待来访邻里聊天的地方。

• 伫立在馆内湖岸上的古老风车磨坊。图源:《多瑙河之波》


博物馆的布局犹如大村镇,所有农舍构成一个乡村整体,有乡间小道相通,古老的街灯按原样悬挂路旁,风车和水车伫立在湖岸上,还有水井边的辘轳和感激耶稣圣恩的十字架,所有这一切都使人感受到19世纪甚至18世纪的古朴乡村氛围。

盛产葡萄酒又好客的罗马尼亚民族,具有以酒代水招待客人的传统,这个特点也反映在房屋建筑上:大门口挂着一个小房子形状的木盒子,盒里摆着一个盛满葡萄酒的陶瓷酒罐和一只杯子,盒子下面放有一张长板凳,任何过路的旅客口渴时都可以随意尽情享用。

博物馆各座农舍的内部陈设布置也都尽量保持了原来的面貌,显示出罗马尼亚民族特有的风情品位。一走进屋里,你就会为浓郁的民族氛围所感染。挂满室内的各种民族图案的挂毯琳琅满目,主妇的刺绣作品更是处处可见,床罩、桌布、枕套上都有精致的刺绣。嫁妆箱上堆满的被褥,其千针万线的刺绣更是融会了主妇的全部刺绣技艺。绘有多姿多彩图案的彩釉陶瓷酒壶和盘子挂满房梁和窗根,这显然是男主人的艺术作品了。所有这些,都给室内增添了一种带有乡土气息的雍容华贵。


罗马尼亚丰富的木材资源为木雕艺术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这不但可见诸于室内的雕梁画栋,而且可见诸于各种精雕细刻的长柄酒杯、奶酪花模子及牛角火药壶等。室外的雕刻作品更是俯拾皆是:廓沿上、栏杆上、栅栏上,都有富于民族特色图案的雕刻,大门和井边十字架本身则更是大型雕刻的作品。

每逢节假日,乡村博物馆又成为展示民族歌舞的场地,各种民间歌舞团都要来到这里一展技艺。进大门的开阔场地就成为民间歌舞演出的大舞台,游客们也会情不自禁地被卷进载歌载舞的欢乐漩涡。

目前,“乡村博物馆”还在不断开拓、扩展和充实。它已成为民间艺术的综合展示场所,包括房屋建筑、服装、陶瓷、雕刻、纺织、歌舞、习俗等,集展览、学术研究、旅游于一体。正因如此,这里成为建筑师、画家、导演、音乐家、民俗学家、社会学家经常造访,并进行考察研究、吸取灵感的地方。

作为欧洲最早的露天乡村博物馆,它还是欧洲其他各国同类博物馆观摩学习和借鉴的对象。每隔两三年,这里还要组织一次国际民间艺术节,成为世界各民族进行民族艺术的展示和交流的重要场所。




-End-

文字 | 《多瑙河之波》 

作者 | 蒋本良

图片 | 除标注外源自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