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乐莫乐兮新相知

张宏喜 外交官说事儿 2023-12-06

作者简介


张宏喜 曾任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参赞,外交部领事司司长,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中国驻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中国驻纽约大使衔总领事,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尼赫鲁

想当年,提起印度总理尼赫鲁的大名,那时的中国人哪个不知,谁人不晓。你道这是为何?原来尼赫鲁主政的印度打算要当社会主义阵营外承认新中国的第一个国家,缅甸听说后请印度照顾一下,把这个第一让给他们,结果缅甸1949年12月16日承认新中国,印度12月30日承认新中国。当时新中国的政策是,除了社会主义国家外要建交需先谈判,必须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能同时承认台湾蒋介石的伪政权,必须同蒋政权断绝原有的一切官方关系。结果中印谈判顺利,建交的第一还是被印度抢走了,中印于1950年4月1日建交,缅甸是1950年6月8日建交。

1950年5月20日,印度首任驻华大使潘尼迦向毛泽东主席呈递国书。

1950年5月20日,毛泽东主席接受印度首任驻华大使潘尼迦的国书时,致答词说:“中印两国,国境毗连,在历史及文化上均有悠久而密切的关系,近世纪来,又都为摆脱自己的厄运,进行长期而勇敢的斗争;存在于贵我两国人民间的了解、同情与关怀是深切的。”

1951年1月26日,毛泽东出席了潘尼迦举行的印度国庆招待会,致辞说:“印度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印度人民是很好的人民。中国、印度这两个民族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几千年以来是很好的……我们希望中国和印度两个民族继续团结起来,为和平而努力。”

1953年,印度艺术代表团访华,7月26日,毛泽东观看了艺术团的演出,并接见了该团的领导人。

1954年10月,尼赫鲁访华,毛泽东同他进行了三次深入而恳切的长篇谈话。21日,毛泽东亲自出席了印度驻华大使赖嘉文为尼赫鲁访华举行的宴会。

1957年9月18日,印度副总统拉达克里希南博士访华,毛泽东当晚会见;毛泽东于19日举行欢迎拉达克里希南宴会,并发表热情讲话;20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共同出席印度驻华大使拉·库·尼赫鲁为副总统访华举行的宴会;23日,毛泽东等4位最高领导再次会见辞行的副总统。

经查手头资料,毛泽东任国家主席时出席过一次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的宴会、一次古巴驻华大使的宴会、两次苏联驻华大使的宴会、三次印度驻华大使的宴会,未查出出席过其他国家驻华大使举行的宴会。毛泽东对印度的礼遇之高是少有的。印度是周恩来出访的第一个社会主义阵营之外的国家。

1954年,召开了日内瓦会议,中国曾建议印度和埃及与会,被美国等否决。尼赫鲁对未能与会耿耿于怀,只好派出私人代表克里希纳·梅农列席会议。周恩来在会上发言时,强调亚洲国家在解决亚洲问题时应发挥作用,特别提到印度,对这样的亚洲国家未能出席会议深表遗憾。梅农立即把周恩来的话报告国内,尼赫鲁马上指示梅农向周恩来发出访问印度的邀请。

1956年11月,周恩来访问印度抵达新德里时,向欢迎群众挥手致意。右一为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总理。

尼赫鲁对周恩来访问印度给予了极为热情的欢迎,两人大有相见恨晚的感慨。从机场到宾馆沿途有10万多人欢迎,“印地-秦尼巴依巴依”(印中人民是兄弟)之声此起彼伏。两人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共同声明。

周恩来亲笔修改的《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的原稿。

周恩来离开印度时,尼赫鲁以少有的礼节亲自把周恩来送上飞机,言别之际两人相视而笑并拥抱在一起,留下了被人们称为“亚洲的拥抱”的珍贵照片。难道这些都是虚假的外交作秀吗?非也,是当时双方发自内心的真实感情表现。

两国的友好关系还可以追溯到更远,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两国人民互相同情,互相支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早在英国统治印度时期,中国的知识界和革命党人就写文章支持印度甘地、尼赫鲁的斗争,《东方杂志》开辟了“甘地与新印度”的专栏;革命家、中共早期领导人张太雷1923年发表文章说,印度与中国都是东方被压迫的大民族,研究印度必对中国很有帮助。甘地也写文章声援中国革命,其领导的国大党通过了同情中国革命的专门决议。尼赫鲁领导时再次推动国大党通过支持中国革命的决议,并组织过声援中国的游行示威。

1939年8月,访问重庆的尼赫鲁(左一)在发表演讲。

1939年8月,尼赫鲁访华,受到蒋介石的热烈欢迎。周恩来因到苏联治疗骨伤而未能与尼赫鲁谋面。尼赫鲁致信毛泽东表示敬意,并提出访问延安,毛泽东表示热烈欢迎,因印度国内有急事要他返回而未能成行。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作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说:“我们希望印度独立。因为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印度,不但是印度人民的需要,也是世界和平的需要。”尼赫鲁也写了一系列文章支持中国抗战,组织了支援中国的医疗队,这支医疗队不顾国民党政府的阻挠坚持去延安,到解放区前线服务。朱德给尼赫鲁发电报表示感谢,周恩来在重庆会见医疗队,毛泽东在延安宴请医疗队全体人员。著名的白求恩式大夫柯棣华牺牲在中国,巴苏大夫不怕艰难,坚持到医疗队完成任务方才回国,如此等等,成为印度与中国友好的历史佳话。

总之,在新中国建立之前,尼赫鲁与中国共产党就有了联系,与毛泽东、周恩来成了朋友。

不是别的,而是由于共同的经历和为争取民族独立、追求世界和平的共同愿望,使双方走到了一起。印度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特别是以美国为首针对中国的军事集团,积极主张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与中国一起倡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亚非团结,倡导召开亚非会议、积极邀请中国参加并在会上与中方积极配合,倡导和推动不结盟运动,等等,这些都是与新中国的政策接近、相呼应或一致的。这就是为什么尼赫鲁对新中国相当友好,而毛泽东、周恩来将尼赫鲁视为仅次于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的最好的朋友。

据周卫平著《百年中印关系》记载,尼赫鲁访华时,在最后一次会谈中,毛泽东还真动了感情。据当时担任翻译员的印度外交官白春晖回忆,那天,当月亮已经升起时,尼赫鲁向毛泽东告别,毛一直将他送到车旁。在握手时,毛泽东忽然吟起诗人屈原的两句诗,说:“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毛泽东那时把尼赫鲁视为难得的“新相知”。

-end-

文章来源 |《新中国外交创始人、奠基者——周恩来》

作者 | 张宏喜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