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中国外交博物馆梦

张宏喜 外交官说事儿 2023-12-06
 

作者简介    


张宏喜 曾任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参赞,外交部领事司司长,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中国驻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中国驻纽约大使衔总领事,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近日,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完成了《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2023-2035)》(征求意见稿),正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据此规划,到2025年,北京博物馆总数超过260座,平均每10万人拥有1.2座博物馆;到2035年,各类博物馆总数超过460座,平均每10万人拥有2座博物馆。

中国前驻法国大使赵进军

此条消息勾起了我的中国外交博物馆梦。原驻法国大使赵进军同志于2008年担任外交学院院长,他提议我国应设外交博物馆,并任命该院赵铁生老师任筹备办公室主任,聘请我担任顾问。赵院长是从巴黎归来,我是从纽约归来,这两个大城市的博物馆是世界有名的,看了这些博物馆会给人极大启发,对一个大国来说博物馆是非常重要的。我高兴地接受了邀请,并积极开展工作。

其实很多大学都有博物馆,例如地质学院有地质博物馆、服装学院有服装博物馆、南京大学有著名女物理学家吴健雄博物馆等等,对外交学院来说建立外交博物馆是名正言顺的。

但这件事情必须得到外交部的批准才能进行。当我们到部里有关单位沟通时,无不表示赞成,夸奖这是个好建议。尤其是时任部档案馆馆长特别赞成,他说,不少具有外交文物价值的物品,档案馆不好收藏,也没有地方存放,如果有个外交博物馆该多好。我国领导人收到的外国领导人送的礼品放在我们部没有地方,就交给国家文物局了,钱其琛同志曾说应该要回来存在外交部,找地方陈列出来。那时外交学院已经拿到了昌平的新地址,趁此机会把外交博物馆的地址规划出来,无论放到老外交学院还是新校址,都不难办。赵老师与我满怀信心地忙乎起来。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外景。

还有一件事深深刺痛了我而难以忘怀。1982年,我升任领事司一处处领导后,把乱糟糟的办公室进行了清理,发现了一面新中国成立时,原民国政府驻巴黎的大使馆人员起义时升起的一面五星国旗,上面有参加起义人员的签名。我极为兴奋,觉得这是个宝物,为何在领事司保存呢?原来建国初期,领事、礼宾工作归办公厅的一个处管,后来领事司、礼宾司独立出来,这面红旗也就存到了领事司。

我当即打电话给部档案馆,接电话人说这不是文件,他们不需要。我接着给国家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联系,也被一口拒绝。无奈我只得仍放在原处。后来我出国到澳大利亚担任处参,两年后被任命为领事司副司长回国。我到一处询问那面红旗,谁都不知道弄哪里去了?我悔恨不已,心想当时我自己把它拿走保存起来就好了。可是又想这么重要的文物,如果我自己拿走不是犯法吗?此事使我后悔终生。

为了使部内有关单位同志认识到设立外交博物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我专门在外交学院、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办的《外交评论》2011年4月第二十八卷增刊上发表了《呼唤中国的外交博物馆》一文,并将此文发送到部内各司。该文说:

“博物馆的历史源远流长……西方学者公认,约于公元前290年建立的亚历山大缪斯神庙是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缪斯(Muses)是希腊传说中主管文化艺术的九位女神,“博物馆(Museum)”一词即起源于缪斯,博物馆这一事物即起源于缪斯神庙。”

“我国学者认为,孔子(前551—前479年)比古希腊哲人柏拉图(前427—前347年)和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早出生一个多世纪,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国君主哀公为他建立了庙堂,室内陈设了孔子的衣帽书琴和他所坐的车,供人瞻仰。现在的孔庙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可以认为,曲阜孔子神庙是保存至今的世界最早的博物馆之一。”

“为什么博物馆的历史这么悠久?为什么博物馆具有这么强大的生命力,饱经磨难而仍历久不衰?因为博物馆里的实物述说着大自然的进程、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历史前进的脚步,传播的是知识,播种的是智慧;因为博物馆里存放的是可以进行科学研究的珍贵宝物;因为博物馆里的实物是无言而最令人信服的老师,不是靠不住的传说或虚假的文字记录……总之有很多很多理由。而最根本的一个理由就是人类有此需要,如同人类需要学校、科学研究机构、图书馆和档案馆一样。很多文献常常把博物馆与学校、科研机构、图书馆、档案馆相提并论是有道理的。”

1995年,我任司长后,曾到欧洲巡视检查使领馆的领事工作。在意大利、西班牙等国,我看到了他们保护文物的情况,哪怕是大街上一根半截柱子,如是古代遗迹就保护起来不许损毁。

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馆 资料图。

在我国驻英国曼彻斯特总领馆我看到,院墙只有几十公分高,而且破破烂烂,我问怎么不把院墙建起来,总领事说此院是历史保护古迹,院墙与大楼外貌不许变动。在驻瑞典大使馆,院子里有一座将军楼,里面可以进行装修而外貌必须保存原样。对此我十分感慨。

反观我国,有一次我陪外国领事代表团参观河北省一座古庙,外宾看到庙里一座古塔很感兴趣,当地外办陪同人员介绍说此塔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外宾惊呼起来,她说这么古老的建筑,上面有些地方已经破损,你们为何不赶快修修呢?地方外办陪同人员感到有些尴尬,不知如何回答。我赶快解围,说我们中国的古迹太多了,现在只能先修那些具有两千年历史的,一千年的还顾不上。

事情确是如此,我是河南人,很多县名仍然沿用三国时代甚至更早的叫法,走路踩到的碎砖瓦片,说不定就是秦砖汉瓦。我们村古属杞国,应该有不少古迹存在,虽然战乱破坏很多,但留下的也还总有一些。我们村曾有一座古老的寺庙,我小时候还看到大庙里的巨钟与大匾,文革中巨钟被砸烂,大匾被劈碎烧掉。想起来至今令我心痛。

中国外交部旧址,位于北京东单外交部街33号。

其实,最好的外交博物馆地址已被我们破坏。我是1964年8月入部的,当时在外交部街的老部大院里办公。1966年邢台地震发生后,周恩来总理立即给外交部打电话,说外交部的主楼历史很长了,有没有危险?之后外交部搬到东郊民巷办公。当后来总理听说原外交部大楼被撤掉盖成宿舍了,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如果在老部建外交博物馆该多好,但事已无可补救。当时正处文革时期,无数文物古迹都遭到破坏了,如非总理干涉,听到红卫兵要冲击故宫,立即命令关上故宫大门,派军队保护,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可惜,不爱护文物、不重视博物馆建设的观念不会说改就改掉的。当我同部内各有关同志谈起此事时无不赞成,但最后不知何因被否定了,连个理由也没有说一声,外交学院赵院长的提议就此落空,赵老师与我白白浪费了好长时间。

2021年4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主席在广西考察。这是27日上午,习主席在南宁市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壮族文化展。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现在习近平总书记与党中央十分关心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他本人到各地视察时参观过很多保存古代文物的博物馆与红色革命博物馆,加之我国的经济实力大发展了,经费有了,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前途必然越来越光明。获悉北京市响应中央号召和落实中央指示,作出了新的建设博物馆的规划,令我十分高兴与深受鼓舞。

但愿有一天我的中国外交博物馆梦能够得以实现!




-End-

文字 | 张宏喜

图片 | 除标注外源自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