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邓小平外交——会见老朋友,在华盛顿收到40年前毛泽东给他的信

张植荣等 外交官说事儿 2023-12-06


中国人从来不忘记老朋友。

邓小平访美,除了结识新朋友外,还要和老朋友叙旧。在华盛顿,他会见了尼克松和基辛格。这两位朋友为中美关系正常化立下了汗马功劳。尼克松虽因“水门事件”而辞去总统职务,但他在解决中美关系方面,功不可没。

邓小平在华盛顿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邓小平是在白宫的盛大宴会上见到尼克松的。尼克松走进宴会厅时,嘘声四起,但他表现得非常镇定。当乐队奏响《美丽的阿美利加》时,尼克松情不自禁地对邓小平说:“你知道吗?他们演奏的是同一支乐曲,就是我到中国时听到的那支。”

后来,尼克松又五次会见邓小平,一直到1989年下半年,尼克松再次老将出马,缓和中美关系。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每次我都带着对邓小平充满决心和信心的更深刻印象离开北京。每次这位领导人给我的印象,都由于他领导的国家有所出现的变化而得到加强。

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更多的是由一大批普通人书写的。

邓小平在华盛顿还见到了斯诺的夫人海伦。

斯诺和海伦

海伦·福斯特,1931年8月自美国犹他州家中出发,只身来到中国这块神秘的土地。时年24岁。

来上海的次日,海伦便在冷饮店里认识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从此开始了他们和中国之间难分难离的姻缘。1932年,他们在日本结婚,而后掉头回中国,定居北京。

以后的事情,便极富于传奇色彩了。

宋庆龄与斯诺

1936年6月,斯诺在美国兰登书屋的资助下,经过宋庆龄的介绍和中共地下工作者的帮助,只身秘密到达陕北。

在这里,他看到了与白区宣传截然不同的时代,4个月后,他饱含激情,写就了震惊中外的《红星照耀中国》。朴实的笔调、精彩的分析和大量的图片,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实况。

斯诺兴奋之极。为了向他的夫人分享这次奇特的旅行,他托人捎信给在北京的海伦,叫她试试能否到西北区来看看。

海伦到达西安后,因国民党把守森严,未能进入苏区。旋即发生“西安事变”,计划暂时搁置下来。

海伦·福斯特·斯诺与朱德将军合影。照片1937年拍摄于延安。

1937年4月,海伦再次到达西安,在一名美国人的帮助下,她得以摆脱7名警察的严密监视,坐着一辆将军车,抵达西北军驻地三原,然后由彭德怀派人接到了红军的前线所在地云阳镇。

几天后,海伦终于到达陕北,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的亲切会见。当时邓小平和任弼时已率领部队前往云阳,她没有见着。在她的一再恳求下,毛泽东给她写了封介绍信。海伦拿着信去云阳,但任、邓的部队已经先她几小时开发了。

真是遗憾!

此后一隔就是40余年。

当海伦得知邓小平访美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立即从家乡康涅狄格州赶往华盛顿。

经美国方面安排,她终于见到了邓小平。

这位年过70岁的老人,端详着她当年没有晤面的这位中国奇人。半晌,才感慨地说:“你好难找啊!”

“你就是斯诺夫人?”邓小平热情地握住海伦的手,亲切地问。

“是的。”

“你可是大名鼎鼎的记者啊!我听说过的,听说过的,遗憾的是,我们今天才见面。”

这时,海伦颤抖着拿出42年前毛泽东写的介绍信,交给了它的收信人。

信上这样写道:



弼时、小平同志:

斯诺夫人随部队一起赴前方,作为战地记者,向外写报道。请在工作、生活诸方面予以协助和关照。

   致

礼!

毛泽东

1937年8月19日


邓小平接过信,记者们飞快地拍下了这动人的一瞬。

提起美国老朋友,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的就是美国三“S”:斯诺、史沫特莱和斯特朗。

斯诺写了《红星照耀中国》;

史沫特莱写了《伟大的道路》(朱德传);

斯特朗向全世界传播了毛泽东关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谈话报道。

他们的命运是那么紧地和中国联系在一起。

他们都在临终留言:“我爱中国。请把我的骨灰留在中国。”

1937年,艾格尼斯·史沫特莱(右一)与毛泽东(左一)、朱德(右二)在延安游击队员基地。

史沫特莱女士,1950年逝世于伦敦,康克清同志从北京机场迎来了她的骨灰,葬在八宝山。朱德同志亲自题写了她的墓碑。

邓颖超和斯特朗

斯特朗女士,1970年逝世于北京,她也葬在八宝山,墓碑是郭沫若同志题的。

毛泽东和斯诺在天安门城楼

斯诺,1972年病逝于美国。按照他生前遗愿,他的一部分骨灰安葬在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1973年,周恩来同志带病出席了安放仪式。叶剑英同志题写了墓碑。

.....

新华社一名记者在邓小平访美前夕曾访问美国,他有过一段感人的记述:

有一天,我们在烟波浩瀚的大西洋畔漫步,波士顿一家报纸的主编凝望着滔滔大海回忆说,在他小时候,母亲经常带他到海边散步,边散步,边给他讲故事,说海面上是美国,海下面就是中国,只要把海挖通,就可以到中国了。那时,他也曾天真地拿着一把铲子,在海滩上挖呀挖呀,想到中国去。

其实,又有多少美国孩子、多少中国孩子这么天真地想过!

历史应该记住中美友好往来的先驱者们。




-End-

文字 | 《邓小平外交》 

作者 | 张植荣等

图片 | 源自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