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埃及护侨记(上)

吴思科 外交官说事儿 2023-12-06
 

作者简介    


吴思科 曾任外交部亚非司司长;2000年至2007年先后担任驻沙特阿拉伯大使、驻埃及大使兼驻阿拉伯国家联盟全权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2009年至2014年任中国中东问题特使。


“中国梦”不仅为每个中国人提供了实现梦想的机会,也为广大海外侨胞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圆梦机会。同根同脉、同心同源,手牵手共铸中国梦,成为海内外华人华侨的共同目标。

中国外交继续全力打造海外民生工程,不断推出惠民生的具体举措,不断提高领事保护与服务的水平。我出使驻埃期间,发生在埃及南部旅游城市胡尔加达那起严重车祸的情景时常浮现脑际。

事故现场

那是2006年1月31日,我国农历正月初三,驻埃及大使馆沉浸在春节的节日气氛中,不少馆员已经或正准备利用假日外出旅游,饱览埃及的古老文明,或到海滨休闲游览。

• 香港旅行团乘坐的旅游巴士翻倒在路边

上午9时左右,官邸的电话铃突然响起。拿起电话,传来新华社中东总分社社长吴毅宏急促的声音:“有消息说,一辆香港旅游团乘坐的大巴在胡尔加达翻车,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这不啻晴天霹雳,我不愿相信这是真的,但也不敢不信,在要求他对消息进行跟踪核实之后,随即给使馆参赞和办公室、领事部、新闻处等处室负责人打电话,要他们立即同埃及内政旅游和外交部等部门联系,迅速查实上述消息。

在千方百计了解确切消息的同时,我脑子里开始琢磨:一旦消息属实,如何组织实施救护工作。

不一会儿,我的手机响了,埃及旅游部部长祖海尔的顾问胡达女士用低沉哀伤的声音,向我证实了香港旅游团在红海海滨城市胡尔加达发生车祸的消息。在询问一些细节之后,我请她转告祖海尔部长:中国大使馆对这次事故高度重视,要求埃及各方面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救治中国香港旅游团的受伤人员。

放下电话,我迅即召集使馆有关负责人到办公室召开紧急碰头会商讨应对措施,启动使馆应急机制,取消一部分馆员已经安排就绪的外出旅游计划,全力以赴做好营救工作。

这突如其来的噩耗使大家心情都很沉重,因为香港作为回归祖国怀抱的特区,在我们的心中有着特殊的位置;香港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他们利用春节假期来到埃及观光旅游,却遭此不幸,怎不令人心痛。与会人员一致表示,我们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全力以赴救治伤员,为旅游团提供一切帮助。

• 作者准备赶赴霍尔格达事发现场

碰头会非常简短,气氛凝重,当即确定:大使立即带领救护小组赶赴事故第一线,统一协调救护工作,同时向埃方强调我方的高度重视,督请埃有关方面切实救治和做好善后工作;两位参赞负责组织好后勤和联络,并做好接待安置,随时做好接待香港特区人员和受难者家属的准备工作;及时向国内报告有关情况,保持与国内以及香港特区方面的联系。

开罗与胡尔加达之间的距离是500公里,乘飞机是第一选择,一个多小时就能到达。但经联系得知,去胡市最近的一次航班在当天晚上,也就是七八个小时之后,但那时我们恨不得插翅立即飞到第一线,一刻也不愿等待。乘汽车前往虽远途劳顿,但可以提前好几个小时到达。于是,我当即带领使馆办公室主任霍文杰、领事部主任王德阳、新闻处主任宫宇峰以及新华社两名记者,分乘两辆轿车离开喧闹的开罗市区,向胡尔加达方向奔去。

汽车沿着红海西岸公路风驰电掣般前行,我坐在车上还是希望越快越好,同时脑子里开始梳理从各个渠道得到的关于这次车祸的信息,思索着事故现场可能出现的情景,到达后开展工作的步骤。要求当地政府、医院采取有力措施救治伤者,妥善处理相关事宜……

原来这辆载有44人的旅游大巴,按计划当天早晨由胡尔加达去埃及南部古城卢克索,因为出发时间比计划晚了近半个小时,而去卢克索的车辆必须按固定时间在苏哈杰市会合成车队,由旅游警察车前后护卫前往。这是十多年前为防止旅游车队遭恐怖袭击开始实行的做法。为了赶时间,巴士车速过快,在出城大约半个小时的拐弯处发生翻车事故,大巴翻滚到路边的沙漠里,当场死亡14人,29人不同程度受伤。

我拿出手机给外交部的主管领导打电话,一方面报告安排情况,同时也想听听有何指示和提醒。

通过电话得知,领导们已经知道车祸的消息,他们高度重视并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外交部已经启动应急机制,部领事司立即根据应急预案开展工作,开通24小时值班电话,连夜部署与各方面的协调工作,指导我们妥善处置,提醒我们做好善后准备,并保持大使馆、北京、香港间信息交换的绝对及时和畅通,同时特别注意当事人及家属的隐私保护问题。

感同身受

汽车于午后抵达胡尔加达,我们直奔市中心医院。这是当地最大的医院,伤员已安置在这里接受治疗。我首先到院长办公室,简单了解伤员情况,强调我国领导人对受伤人员的重视,要求院方采取一切措施进行救治,随即在院长陪同下去看望伤员。

• 1月31日,作者在胡尔加达医院看望受伤的香港游客。

伤员们根据伤势轻重被安置在不同的病房,我们首先走到的是一间有几位伤员所在的大病房。从早晨发生车祸到现在,他们已经受了好几个小时的煎熬,身心都很疲惫。我一见到他们,心情更加沉重。他们也像是见到久别的亲人一样,情绪激动,几位伤势较轻的人拥到我身边,诉说车祸发生的情况和他们的遭遇,以及对医院救治的抱怨和要求,语言沟通也有些困难。

一位男伤员说他的胸部一直疼痛,可医生说检查没问题。我安慰他们说:“祖国的领导人和亲人都在关心着你们,指示我来看望大家,帮助解决一切困难,我是代表中国政府来看望你们,我们会要求院方和当地政府用一切办法救治,请你们放心。”

• 作者在胡尔加达医院,向主治医生了解受伤香港游客的治疗情况。

我转身要求院长立即对所有伤员进行进一步细致检查,并想尽一切办法治疗。院长态度很好,当即做了安排,并陪我到伤势较重的单间病房探视。

我询问每一位重伤员的情况,在治疗方面有什么问题需和院方交涉、有什么要求。我向每个人都转达了祖国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强调大使馆会尽全力帮助他们克服一切困难,让他们安心治疗,早日康复。我一边查看一边要求院长针对每个人的情况仔细检查治疗,想方设法减轻伤员痛苦。

当我走进重症监护室时,感到心脏突然收紧了,那情形实在让人目不忍睹:伤员周身绑着绷带,只有两只眼睛露出,无神而又充满痛苦,我深知他们是在同死神搏斗。我向院长询问他们的情况,院长说还在危险期,医院一切条件都用了,但条件有限,看来需要转到开罗等大医院才更放心,他已经向上级提出要求。

我当即要求院长向有关方面转达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包括准备专门的飞机,在伤员可承受时及时转院治疗,保证所有伤员的生命安全,绝不能再发生死亡事故。

• 2月2日凌晨,作者(右)和香港入境事务处入境事务主任翁志强(中)与院方负责人核对香港游客的伤亡情况。

就在我穿过走廊向另一个病房走的时候,一个十多岁的女孩一下扑过来抱着我,泣不成声,我感到她全身都在颤抖。面对此情此景我的眼睛也模糊了。我伏身拍着女孩的肩膀说:“别哭,有什么话慢慢说,你们都是我的亲人!”女孩几乎是连哭带喊地说:“救救我爸爸,他们说他死了,他不会死,我姐姐是医生,一定要等她来了救我爸爸!”这声音撕心裂肺,我的眼泪也冲开了阀门。

我转身问院长:“他还有一线希望吗?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用一切办法抢救!”院长伸开双臂做了一个无能为力的姿势,说他被送到医院时已经……看来院长也不忍心往下说了。我强压着自己的情感对女孩说:“我马上就去看你的父亲,我会让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救他!”等小女孩情绪稍稍平静些,我让她回房间休息,并和她一起去看望了正躺在病床上的她的母亲。

在对她们做了一些安慰之后,我要求院长马上安排看望死者,当时我也有一种希望奇迹出现的心情。院长说他们已停放太平间。他当即找来管理人员,我们几个人穿过院子到了太平间。这里冰冷而凄楚的空气像是凝固了一样,令人感到无形的压力。管理员根据停尸柜上的名字一个个打开,那真是目不忍睹的一幕。我和王德阳一个一个查对,也不知用了多少时间,终于查看到了第14位。那时心里就像灌满了铅,十分沉重,内心深处曾希冀的一丝期望也彻底破灭了。

拖着沉重的双腿,我们又返回病房探视。伤员的情绪稳定多了。那位曾反映胸部疼痛的伤员急忙过来拉着我的手说,他已检查出肋骨部位有伤并进行了治疗,“大使来后他们态度大不一样,我们真正感受到祖国的温暖!感谢祖国,感谢大使馆!”这些话像一股暖流迅速传遍我的全身,也更加让我体会到同胞血脉相连的感受!但我脑子里还一直浮现着那个女孩的痛苦面容,我没有勇气对她说出实情,只能尽力控制住自己的感情来安慰她,说医院方面会尽最大努力……

现场会议

旅游团的全部情况基本了解清楚,救治工作也正常进行,下一步该如何开展工作?就在这时,使馆那边转来国内的指示:要求驻埃及使馆全力做好救助工作,与埃方密切配合采取一切措施抢救伤员,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外交部也发来指示,要求使馆与埃方以及香港特区工作小组协力落实好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全力协助开展救治工作。与此同时,主管部领导与埃及驻华大使紧急通电话,敦促埃方迅速全力救助,查清事故原因并处理好善后工作,突显了中方的重视程度。

• 2月2日凌晨,作者(左三)与香港入境事务处入境事务主任翁志强(右二)等商讨善后处理。

于是我们前线工作小组召开了一个短暂的会议,领会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商定下一步:

(1)加大工作力度,约见当地省长,要求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并配合做好救治和善后工作;

(2)督促埃方尽快落实几位重伤员的转院事宜,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绝不能再出现死亡事故;

(3)轻伤员已经过检查和治疗,同时也经过快一整天身体和精神的折磨,需要有好一些的环境休息,他们已有人要求尽快离开医院,必须立即要求埃方就近安排。

任务明确后我们兵分两路开始实施,我和宫宇峰去见省长,霍文杰、王德阳和两位记者去联系安置轻伤员。自抵达现场起,新华社两位记者的主要任务也是参加救助,帮助排忧解难。他们语言通,情况比较熟,热心投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未完待续……

文字 | 《特使眼中的中东风云》 

作者 | 吴思科

图片 | 源自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