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难忘的驻外工作经历
作者简介
黄士康 曾任中国驻智利大使、中国驻墨西哥大使、中国驻哥伦比亚大使。
1967年中,外交部领导通知我,要我去驻智利商务代表处工作。这是我第一次出国常驻的机会,虽然要与已身怀六甲的爱人分开一段时间,但还是感到高兴,因为学外语的需要到国外去锻炼一番。
可是没想到,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去竟5年半没有回国机会,与我学同一种语言(西班牙语)的爱人也未能如我们原先期望的那样调至智利工作,等到1972年10月,我结束任期回到国内在机场第一次见到儿子时,他已是5岁多的活泼可爱的小家伙了。
但是,这次驻外工作的经历为我整个外交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特殊类型的外交据点
20世纪60年代,除古巴外,我国与拉美其他国家均未建立外交关系,只有一些民间往来和少量的进出口贸易。
• 1956年,智利前副总统佩雷德加尔访华,与时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张奚若共祝中智关系发展。图源:《出使拉美三国感怀》
1956年6月,智利前副总统佩德雷加尔来华作私人访问。来华前,智利总统托他到中国看看建立两国贸易机构的可能性。访问期间,他与我进出口公司签署了硝石和茶叶易货合同,这为两国贸易机构的设立奠定了基础。
1961年,中国进出口公司在智利设立了商业新闻办公室,实际上只有新华社记者一个人。考虑到其活动范围和影响有局限性,经与智方商量,国内决定在智设立一个半官方的商务代表处。周恩来总理对此事非常重视,批示在智设立商务代表处,“必须注意各项手续,不要草率大意。人选方面,也要慎重选择,宁缺毋滥。”
国内给“商代处”提出了“长期立足,稳步前进,积极争取进一步打开局面”的方针,要求“通过贸易和友好活动,巩固这一据点,为进一步发展中智关系、开展拉丁美洲工作做好准备”。
• 1965年3月,新中国派出人员赴智利建立第一个半官方性质的常设机构——中国驻智利商务代表处,原外交部美澳司副司长林平等6人下飞机后正大步迈出机场。右起:林平,黄志良、刘长恒(副代表)、张萍(刘的夫人,会计)、刘静言、张廷福(厨师)。
经过4个月的紧张准备,时任外交部美澳司副司长的林平同志作为“商代处”代表,率副代表及翻译等人员于1965年4月赴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正式设立商务代表处。这是一个特殊类型的外交据点,因为中智协议规定商代处是民间的商务机构,不享有外交特权,人员限制为4人,而且智方要求“商代处”只能从事与贸易有关的活动。
• 中国驻智“商代处”所在的LAS CONDES区区政府大楼。图源:《出使拉美三国感怀》
“商代处”没有使馆工作的各种方便条件,却有使馆遇不到的困难和复杂情况。首先是同国内联系的困难,只能靠每天收听国内广播了解国内信息。台湾伪“使馆”又严密监视,干扰破坏“商代处”的活动。但“商代处”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团结一致,勤奋工作,广交朋友,为1970年阿连德政府决定与我国建交准备了有利条件,最终胜利地完成了光荣使命。
受到外交官素质的全面训练
我抵达“商代处”后,曾与老同学黄志良夫妇一起工作了一段时间,但不久他们奉调回国。后来国内外贸部派来了另一位翻译杨子仪同志。这样,“商代处”就由林代表、我们两位翻译及厨师唐长根同志4个人一直坚持到中智两国建交、中国在智利设立使馆。
• 1966年新中国在南美举行的第一次国庆招待会上,林平代表与智利前副总统佩特雷加尔及几位智利参议员交谈。
林平代表是位1938年就参加革命的老干部,政治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对我这个下级既严格要求,又细心关怀。我患眼疾期间,情绪低落,他亲自陪我上街散心。可以说我是在他的指导下才一步步走进了新中国外交队伍的。
首先,由于人手少,要求我不仅仅当好林代表的翻译,而且要担负起“商代处”的办公室事务、对外联络交友、贸易事务、形势调研等工作,甚至办公住宅的清洁卫生也要由我们自己动手。我们晚上活动经常到深夜才结束,但第二天一早6点必定都已起床打扫卫生。老林以身作则,也拿起笤帚参加打扫。
智利有条约定俗成的规定——“各人自扫门前雪”,各家前门的人行道要由各家自己打扫。我们说,你一个堂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出门打扫街道有失身份。于是我们作了分工,门外的打扫由我们两个翻译负责,老林负责院内卫生,而厨师则在准备我们早餐的同时,还要打扫会客室和餐厅的卫生。
我边打扫人行道,边收听收音机里的新闻报道,早餐后又要以最快的速度翻阅各报刊的要闻,因为9点需为老林读报,这样他10点就可以开始必要的对外活动。晚上如果老林宴请智利朋友,我既当翻译,又当服务员,负责撤换盘子和上菜。晚餐后,如请朋友看电影,则我边翻译,边当放映员。工作的繁重程度可能要大大超过一般的驻外使领馆。
“商代处”的工作要求促使我较快地成为一个多面手。举办一个大型招待会,从确定邀请人员名单、印制送发请柬到落实会场的布置、食品的选购及服务员的聘请,后来基本上由我一人操作。
在“商代处”工作的一大收获,是学会了如何在对外交涉中既坚持原则又灵活应对。1968年2月,智利外交部办公厅主任约见老林,责问他是否参加了智中文协的活动,一再强调“商代处”的活动不能超越纯粹商务性的范围。但老林能据理力争,不接受这位主任拟加于“商代处”的约束。他反复阐明,智利朋友邀请他参加一些对中国友好的活动,他无论作为“商代处”的负责人,还是作为一个中国人,都难以拒绝参加,但我们的原则是只参加友好活动,绝不会参加与智利内政有关的活动。对方听后也只能连连点头,表示“当然可以”。
我耳濡目染,也慢慢知道遇到问题应如何处理了。老林也大胆放手让我独自处理了不少有关事务,使我得到很大锻炼。
我来“商代处”工作前,一直从事口头和文字翻译工作,从未有过外事调研的训练。但“商代处”需要就智利形势、拉美地区重大事件及智利对重大国际问题的态度及时向国内报告,提出我们的看法,供国内参考。因为我是外交部派出的唯一一个懂当地语言的干部,这项任务也就义不容辞地落到我的头上。
开始时我压力很大,不知从何着手,写出来的报告既不精确又无观点,曾很苦恼。后来,在老林帮助下,我逐渐掌握了在大量信息中如何去伪存真、识别本质、看到发展趋势,并以简洁的文字写成报告,这为我以后从事调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商代处”为中智建交作出贡献
1970年,智利举行大选,社会党人阿连德当选总统。老林去他家祝贺时,他表示就任总统后一定要落实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诺言。将在新政府中任外交部长的阿尔梅达还征询在何处谈判合适。
获悉这一情况后,老林立即向国内外交部报告。国内得此消息后极为重视,周总理即指示作好充分准备,由两国驻法国大使在巴黎进行建交谈判。谈判进行得很顺利,因阿尔梅达经常阅读“商代处”定期向他提供的“北京周报”,熟悉中国事务的他亲自拟定的建交公报文本基本上符合我们的要求,周总理看后指示“可以一字不改”。
于是,中智两国于1970年12月15日宣布正式建交。“商代处”工作也随之结束,转为中国驻智利大使馆。
• 1971年,林平出任中国首任驻智大使,向智利总统递交国书。
林平同志奉调回国后不久,又以中国首任驻智利特命全权大使的身份重返智利。国内决定我继续留智参加建馆工作,一年多后才与厨师唐长根同志一起乘坐法航飞机回国。当飞机飞离时,我通过舷窗看着这座美丽的城市慢慢从视线中消失,不禁思绪万千。我终于可以回到祖国,看到五年未见的亲人了!这段在智利工作的经历令人难忘。
-End-
文字 | 《出使拉美三国感怀》
作者 | 黄士康
图片 | 除标注外源自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