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交视界 | 哈沃斯村——勃朗特三姊妹的乡村

谢君桢 外交官说事儿 2023-12-06


作者简介


谢君桢 曾任中国驻芝加哥总领馆副总领事、外交史研究室参赞等职。



本文音频



本文内容


1985年12月,我和我爱人袁贞迪应英国约克郡布拉德福特大学斯东尼尔教授夫妇的邀请,从伦敦乘火车去布拉德福特市他家做客。教授将在大学作访华见闻报告,请我们去出席。教授夫妇于1985年夏应我对外友协的邀请访华,由我经手办理的。火车抵达布市,教授在站台迎接我们。当晚我们一起去大学的大礼堂听报告。教授生动地介绍我国改革开放的情况和他们访问北京、上海、西安、重庆的印象,还同时放映了他们拍摄的几十张幻灯片,历时一个半小时。听众反应很热烈,还提出了不少问题请教授解答。与会者中有不少来自香港的留学生。大厅内座无虚席,约有几百人出席。

次日晨,天下着蒙蒙细雨,教授夫妇要上班,他们请了一位导游安妮女士陪我们外出参观。安妮驾车把我们拉到哈沃斯村(HAWORTH)。哈沃斯村在英格兰北部的约克郡,坐落在山坡上,仍保留着19世纪的原貌。石头铺成的小街很窄,房屋均是灰砖砌的,我们首先参观勃朗特牧师住宅博物馆。

勃朗特三姐妹的铜塑像

勃朗特三姊妹夏洛蒂、埃米莉和安妮是英国19世纪的著名文学家:夏洛蒂所写的名著《简·爱》、埃米莉的小说《呼啸山庄》和安妮的著作《艾格尼丝·格雷》对中国的广大读者来说并不陌生,而摄制成电影的《简·爱》和《呼啸山庄》更是备受中国广大观众的青睐。勃朗特三姊妹在英国和世界文坛享有盛名,《呼啸山庄》曾是世界十大畅销小说之一。

古老而狭窄的哈沃斯街道,街左即勃朗特牧师住宅博物馆。

勃朗特牧师住宅博物馆是一座19世纪初建造的两层楼砖房。帕特里克·勃朗特是一位基督教牧师,1820年他们全家自桑顿迁到哈沃斯,他被委任为本村教区牧师。全家都居住在这座楼内。

牧师有五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但迁来哈沃斯后,勃朗特家庭连遭不幸。迁居一年后,牧师的妻子玛丽亚去世,年仅38岁。四年后,牧师的两个大女儿患肺病相继去世,只留下夏洛蒂、埃米莉、安妮三个女儿和儿子勃兰韦尔,但儿子勃兰韦尔因酗酒和吸鸦片只活了31岁。孤独的埃米莉和温顺的安妮在她们的著作出版成名后,不久也因患肺结核先后逝世。她们生命都很短促,只活了30多岁。夏洛蒂于1855年也被肺结核夺走了生命,去世时只有38岁。最后只留下了老牧师孤独一人。

导游告诉我们,在1840年,当地村民有41%活不到60岁,村民平均寿命只有25岁。污水脏物在村里四处流溢,饮用水要经勃朗特牧师家的墓地流过,因此痢疾和肺结核是当地的流行病。

在博物馆,参观者能看到牧师使用过的一副眼镜、夏洛蒂穿过的一套女服、勃朗特家爱犬的一个狗项链、埃米莉临终时躺过的一张沙发。最多的一天,参观者多达2000人。我们参观的那天,尽管是冬天,还下着小雨,参观者也络绎不绝。

导游还说,夏洛蒂和埃米莉为了在村里自办一所小学,姊妹俩去比利时学习了一年法语和德语,回村后在自办小学任教师兼保育员近十年之久。

她们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村里,常到附近的茫茫荒野散步、游玩。她们所写的小说并不是根据她们个人的经历,而是完全凭着她们丰富的想象力写成的。她们的写作道路并不平坦,早期写的诗和故事多次投稿均被退回,但她们并不灰心,笔耕不辍,终于埃米莉的《呼啸山庄》和安妮的《艾格尼丝·格雷》被出版商接受并付印。夏洛蒂的第一部小说稿被书商退回,建议她重写。很幸运,夏洛蒂的第二部著作《简·爱》很快被书商看中并立即付印。小说一出版就获得极大的成功。她的其他著作有《雪莉》《维丽特》和《教授》等。

导游最后陪同我们来到一片荒野地,一望无边的萋萋青草,起伏荒芜的丘陵绵延不断,远处有一幢灰色的楼房,孤零零地站着。导游指着这座房屋说,这就是小说《呼啸山庄》所描写过的那座楼房。

勃朗特三姊妹生活过的哈沃斯村一角

整个上午我们就在哈沃斯村参观,中午教授陪我们在大学的餐厅共进午餐,然后我们乘火车返伦敦。勃朗特三姊妹的文学成就和古老依旧的哈沃斯村,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久久不能忘却。

-end-

图文 |《外交官(第2辑)》

作者 | 谢君桢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