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宁南山 2018-05-31

515-19日,中国副总理刘鹤带队到美国进行谈判。谈的结果如何呢?


中美两国19日在华盛顿就双边经贸磋商发表联合声明。声明内容如下

“根据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的指示,2018517日至18日,由习近平主席特使、国务院副总理刘鹤率领的中方代表团和包括财政部长姆努钦、商务部长罗斯和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等成员的美方代表团就贸易问题进行了建设性磋商。

双方同意,将采取有效措施实质性减少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为满足中国人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和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中方将大量增加自美购买商品和服务。这也有助于美国经济增长和就业。

双方同意有意义地增加美国农产品和能源出口,美方将派团赴华讨论具体事项。

双方就扩大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贸易进行了讨论,就创造有利条件增加上述领域的贸易达成共识。

双方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同意加强合作。中方将推进包括《专利法》在内的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工作

双方同意鼓励双向投资,将努力创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

双方同意继续就此保持高层沟通,积极寻求解决各自关注的经贸问题。”

 

解读已经很多了,从字面上看,美国人是占上风的,因为中国不仅同意要实质性减少对美贸易逆差,大量从美国进口商品和服务,而且还要推进《专利法》等法律法规修订。

总体来说,美国人处于进攻,中国人处于防守的态势。

 

那么我们防守的如何呢?事实上看美国的媒体的反应,是对谈判结果不满意的。

典型的就是美国的《华盛顿邮报》522日的编辑部文章,标题就是特朗普的对华贸易战终结:中国胜利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opinions/trumps-trade-war-with-china-is-over-for-now-china-won/2018/05/22/aba97b3e-5ddb-11e8-a4a4-c070ef53f315_story.html?utm_term=.e606667e9504


《华盛顿邮报》说中国胜利的原因有五点:

1He agreed towithdraw tariff threats in return for China’s doing the same with itscounterthreat

特朗普说贸易战不打了,决定撤回征税的威胁,同时中国也撤回报复性关税的威胁。这样美国人没有占到便宜。


2Promises fromBeijing to buy more U.S. agricultural goods and liquefied natural gas. TheseU.S. sales won’t dent the trade deficit, and they will simply shift globaltrade flows rather than expand thembecause China wasalready in the market for these raw material

中国人承诺说买美国能源和天然气,这只是改变了全球的贸易流动而已,并没有扩大全球贸易。也就是中国人只是把本来要买其他国家的东西,换成买美国的,对中国来说并没有损失。

因为中国人本来就在大量买农产品和天然气。

 

3Nor will China’sballyhooed reduction in auto tariffs from 25 percent to 15 percent do much tochange foreign firms’ overwhelming incentives to build cars in China as opposedto export them ther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中国虽然把汽车进口关税从25%降到了15%(宁南山:71日开始执行),仍然改变不了外国汽车公司在中国进行生产的压倒性动机,而不是从美国向中国出口。

也就是说,华盛顿邮报认为15%的关税还是高,在中国本土进行汽车生产对美国汽车制造商来说仍然更有吸引力。

 

4Meanwhile, China hasachieved important objectives, both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In the tangiblecategory,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e president’s apparent willingness to backoff a seven-year ban on U.S. sales of components to the Chinesetelecommunications giant ZTE,

Mr. Trump has indicated that the UnitedStates would settle for a fine and changes to ZTE management. That’s anintangible victory for China too, in that it shows the United States will treat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as a subject of trade negotiation.

同时,《华盛顿邮报》最为不满,并且认为中国获得的最大有形胜利是:特朗普表达了撤回对中兴七年禁运的意愿,内容包括对中兴进行罚款和更换管理层。这表示出美国把国家安全政策当成了对话贸易谈判的砝码。


同时对中国好处更大的是:“Also favorable to China is the revelation that Mr. Trump’s policyteam is deeply divided and is susceptible to pressure from America’spolitically pivotal farm belt.

特朗普的谈判政策团队目前处于分歧状态,因为受到了对美国关键政治影响力的农业地带的政治压力。

 

5From the start, theadministration should have focused on the truly important, and legitimate, U.S.grievances with China: that country’s restrictions on foreign investment, its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ft and its attempts to dominate future high-techindustries. On these structural issues, Chinese policy remains the same; Mr.Trump, by showing that he defines victory as selling more U.S. raw materials,gives Beijing no reason to change.

《华盛顿邮报》最后说:特朗普一开始就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三件事情:中国对外国投资的限制、美国的知识产权被盗取,以及中国试图控制未来高科技产业的企图

这些才是结构性问题的关键所在。但是特朗普却把胜利定义为把更多的美国原材料卖到中国。这让北京有了在这三件事情上不做任何改变的理由。

 

当然,光是看《华盛顿邮报》的文章还是不够的,

我们还是要从我们自己的角度看下这次的谈判结果,为什么我认为这次美国谈判是成功的。

1:中国没有承诺任何数额

在声明里面,中国说了“采取有效措施实质性减少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但是并没有说我究竟要减少到多少。这一点在524日中国商务部答记者问里面得到了证实。

这想起了我十几年前爱看的一部电视剧,

叫《与百万富翁同行》,里面有个叫老赵的滑头无赖,他跑去找主人公袁红借钱。

袁红说,我们既然是朋友,我肯定帮你,你想要多少?

老赵大喜过望说,当然越多越好啦。

袁红说,我们之间说借钱就有点不够意思了,这样吧,我送你二十。说完给了20元然后坐出租车扬长而去。

 

2:中国本来就需要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专利法》修订本来就在中国2018年立法计划里面

声明说双方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同意加强合作。中方将推进包括《专利法》在内的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工作。”

 

中国现在随着年轻人口逐渐减少,不管是智能手机,汽车还是日常消费品,在量的增长上都已经遇到了瓶颈,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推动力。

保护知识产权也成为目前中国发展的客观需求。

下图是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16%,虽然有春节因素,但是我们要看到,除去苹果和华米OV五大厂家,其他品牌的出货量下滑59.3%。这说明市场已经饱和了,是完完全全的零和游戏,中小型手机公司在逐渐出局。


要想在中国这个最大的市场继续增长,你必须做技术含量更高设计更优异的手机。例如华为的旗舰机P20,小米即将发布的旗舰机小米8,都在技术和设计水平上不断提升。

同样的还有中国汽车市场,2017年中国乘用车销量仅仅增加了3.04%,整个市场已经完全进入靠质增长,靠质生存的阶段。因此中国自身具有强大的保护知识产权和创新的内在需求。

 

因此在2018316日,在中美贸易战开打之前,中国知识产权局就已经发布消息,《国务院2018年立法工作计划》就已经包括了专利法和外国投资法的修订

http://www.sipo.gov.cn/zscqgz/1120726.htm

因此在中美声明里面加入说,中国将推进《专利法》的推进工作,其实是把中国正在做的事情又拿出来了而已。

 

3:扩大从美国进口是中国的客观需求。

我们注意到,公告里面明确提到的要扩大进口的,仅有两种商品,一种是农产品,一种是能源。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国其他的商品都不愿意承诺买,刚好这两项就同意了?

 

先说农产品,美国2017年卖给中国的三大商品:大豆,飞机,汽车。

大豆我国肯定是要继续进口的,一个是用来做豆油,一个是用来当动物饲料,

其中这个动物饲料是进口大豆的主要用途,

我国现在在搞的工业化养殖,养猪场,养鸡场,养鸭场等等,主要吃的是蛋白质含量很高的豆粕。没错,我们现在在超市和菜市场买的猪肉,鸡鸭肉之类,农村农户散养的可以说非常少,基本都是从专业化养殖场产出的。这也是向发达国家看齐。而这些专业化养殖场的动物饲料,豆粕是最主要的。

 

因此大豆也是我国进口最多的农产品,2017年中国大豆全年进口量达到9,554万吨,同比增长13.9%, 这就是接近一亿吨的量了,创历史最高纪录。

我国为什么要大量进口大豆,自己不能全部种吗?

 

因为这个东西亩产量比较低,如果我国大量种植,那么势必会占用水稻,玉米等主粮的种植面积,对我国来说得不偿失。

而且大豆这个东西,并不是只有美国人有,不存在被卡脖子的问题,2017年中国大豆最大进口来源国是巴西,进口了5093万吨,占了一半以上。美国是排在第二位,3285万吨,第三位是阿根廷,658万吨。而我国自己每年也有种植大豆。

所以我国愿意从美国进口农产品,因为我国缺少耕地,如果我国有美国那么多的大平原,耕地多到用不完,又是另外一回事。同时通过大豆承载的大规模肉类生产,也是提高我国生活水平的客观需要。

 

另外一个就是能源,我国不仅缺少石油,其实天然气也缺。

为什么我国2017年冬天会闹气荒?被穷国家卡脖子的滋味不好受。

2017年全年,我国天然气消费总量2373亿方,同比增长15.3%;全年我国天然气生产量1487亿方,同比增长8.54%;全年天然气进口量920亿方。

我们可以看到,不仅国内生产量赶不上消费量,而且连增长率都不如,目前必须从国外进口。当然,我国现在在搞页岩气生产,煤炭制气,以及海上可燃冰开采研究,都是提高自给率的手段。但是目前,我国是需要进口的。

 

2017年底,相信大家都对气荒事件至今有印象,尤其是华北地区政府大搞煤改气取暖,但是天然气又闹气荒,造成很多家庭不得不购买煤取暖,造成了不小的社会影响。


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我国北方的世界级天然气生产大国俄罗斯,

其天然气输华管道还没有修通。


不知道还有没有印象,2014521日,中俄在上海签署了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和购销合同两份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

这个合同的规格非常高,当时中国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理普京均出席。根据双方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合同总价值高达4000亿美元。

在三个多月后的201491日,中俄天然气管道俄罗斯境内段开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罗斯“冰城”雅库茨克共同出席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开工仪式。

这个城市是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的首府,该共和国境内有储量达到万亿立方米级别的恰扬达天然气田,也是给中国供气的主要气田。

从普京在上海出席合同签约仪式,然后又飞到西伯利亚这个地方出席开工仪式,可见俄方对这个大合同的重视。

 

不过中俄天然气管道的中国境内段,一直到2015629日开始开工仪式,工程起于黑龙江省止于上海市,,途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等9省区市,全长3371公里,是我国目前口径最大、压力最高的长距离天然气输送管道,预计2019年完工,也即是要到2019年才能完工输气,且按照计划,第一年只能输气50亿立方米,要五年后才能达到达到380亿立方米的量,这仅仅是目前中国天然气消费量的六分之一左右。

等中俄天然气管道修好之后是这样的:


所以说,在俄罗斯管道没有修通之前,

目前的中国天然气进口,一个是依赖中亚的管道天然气,一个是从海上进口。

我国2017年华北地区的气荒事件,一个是原定于2017年投产的中石化天津LNG接收站因为管道纠纷,工程许可和备案等原因延期了一年,一直到20182月才接收了首船天然气。

该项目投资总额136亿元,由码头及陆域形成工程、接收站工程、输气干线工程三部分组成。该项目一期建设接收规模为300万吨/年,供气能力约为40亿立方米/年,不过天津LNG接收站即使按时投产,也就是增加一天大约1000万立方米的进口量。

 

更为恶劣的是我国管道天然气进口高度依赖的两个中亚国家在我国处于2017年冬季气荒的时候趁火打劫,哄抬气价。下图为中亚天然气管道。

201711月开始,中亚进口气减少供气2000万方/日,至12月中亚天然气比原计划供应量减少了4000-5000万立方米/日,造成华北地区天然气供应缺口增加。


到了2018年,根据界面新闻记者获得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石油)2018131日下发的文件显示, 130日当天中亚管道来气从1.2亿立方米降至0.7亿立方米,同比减少近一半。

这份文件措辞严厉地指出“中亚来气持续欠气2000万立方米/日,日均欠量达3000万立方米以上”。

  一位来自三大国有石油公司的知情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由于中亚供气国自身用气量上升,并且希望对输华天然气涨价,没有按计划执行与中石油签订的天然气合同。

中亚供气国没有按照合同约定把应该给中国的天然气输送过来,理由包括输气设备坏了没钱修等。

 

   2017年冬天的气荒事件,在我国造成了不小的社会影响,网络上出现各种卖炭翁的段子,最终政府不得不停止华北地区煤改气工作。这也提醒我国,决不能将天然气进口安全依赖于穷国,一带一路上的这些国家,它们之所以穷,都是有原因的,不能因为一带一路巨大的机遇,就忽视背后同样有很多风险。


   另外虽然俄罗斯从2019年开始向我国供应管道天然气,但是俄罗斯同样是一个诚信力不足的国家,中俄虽然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后来到2014年提升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但是中俄天然气管道谈判,历时达十年之久才在2014年签署合同。

   我们也要注意到,2014年刚好是油价大跌俄罗斯经济不好的年份。

   另外一个细节,中俄天然气管道,俄罗斯境内段在2014年就开工了,而中国境内段一直到2015年中才开工,在俄方有实质性投入后,我方才开始投入。这表明中方是吸取了之前中俄石油管道的教训的。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撰写的纪实文章《整整15年!我亲历了中俄间那场跨世纪的大谈判》在《中国经济周刊》首发,里面详细的描写了长达十五年的中俄石油管线谈判。里面谈到了两个事情。下面来自公众号《侠客岛》对中国经济周刊此文的摘录:


   一个是两天加价100亿美元。

   “ 20081024日,我在俄油总部会见了俄罗斯副总理谢钦谢钦副总理非常热情,他说俄罗斯愿意向中国出口石油,但是他认为要想保证20年每年向中国出口1500万吨原油,必须开发新的油田和建设输油管道。如果中方能提供150亿美元贷款,俄方才能建设中俄原油管道,管道输量1500万吨/年。我表示这一情况我必须向国内汇报。从俄罗斯石油公司回来后我立即通过使馆向国内报告。中方内部紧急组织研究,当天由时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尤权开会协调各方面意见。莫斯科时间凌晨3点多,中方代表团接到国内反馈,同意提供贷款,前提是敲定中俄原油管道的建设。


天亮后我立即请陪同我的驻俄使馆经济参赞裴建胜通知俄方,立即举行了文本的草签仪式。但是仅仅两天后,俄罗斯又将贷款额增加到250亿美元

20081026日,王岐山到达莫斯科与谢钦副总理进行中俄能源谈判代表会晤。第二天王岐山副总理与谢钦副总理的会晤中,俄方将贷款数额提高至250亿美元。中方研究后表示同意,要求两国能源主管部门具体落实。

 

一个是俄方在签约最后一刻又变卦中方不得不更改协议文本才最终签约。

2009217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由王岐山副总理和谢钦副总理率领双方团队举行中俄能源谈判代表会晤。上午谈得很好,一切顺利,王岐山副总理宴请谢钦副总理,计划在宴请后举行签约仪式,签约后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会见谢钦副总理一行。

 

但就在宴会席间,俄管道运输公司总裁托卡列夫突然向俄能源部长什马特科汇报合同文本中有几处无法与中方达成一致,关键是俄石油公司和俄管道公司要求贷款要分别贷、分别还,形成各自的协议文本,而不同意共同签在一个文件中,如果不改合同签不了。

 

俄方经常在最后关头生变,我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了,不知这是不是俄方的谈判策略。在向王岐山副总理汇报这一突发情况后,他说:“没达成一致意见继续谈,我们等着。”随后,中俄双方能源部长、中石油和俄管道运输公司的领导相继离席去进行磋商。

 

俄罗斯谢钦副总理和俄罗斯大使把我拉到一边,拼命解释,要求中方接受俄方意见,把本来一份协议拆成两份,要说服中石油和国家开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会不会担心俄罗斯管道公司如何保证还款能力,需要在条款中有新的约定。这些都需要时间。


我向王岐山副总理报告后,他很沉着,决定耐心地等,让双方工作层抓紧修改文本。这样一等就是三小时,我怕领导着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终于在5点多,比原定时间推迟了3个多小时后,才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签约仪式,我和俄罗斯能源部长什马特科代表两国政府签订了政府协定。同时,一揽子签署了250亿美元融资贷款合同、中俄原油管道建设和运营合同以及长期原油贸易合同(从201111日起,在未来20年内俄罗斯每年通过管道向中国供应1500万吨原油)。

20182月,中俄原油管道启用后累计输油总量已达11495万吨,这超出了原计划每年1500万吨的量。

 

从中亚和俄罗斯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为了获取能源,中国其实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对方会使用各种手段从中国攫取利益,而对反复变卦甚至违约都不以为意。所以中国本身也有拓宽能源来源渠道的意愿,美国的大量廉价能源进口,使得我国能源来源多样化,可以改变我国在能源谈判中的被动局面。


对中国来说,把天然气进口绑定在中亚和俄罗斯这种诚信力不足的国家身上,对自己的利益并没有好处,而是会大力追求多样化来源,避免受制于人。

   

4:中国暂时争取到了时间,这对正在全力追赶的中国来说,非常重要。

对这条中美声明的解读,520日新华社报道的刘鹤谈话比较直接:

那就是中美达成共识,不打贸易战

新华社的报道是这样的:

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于当地时间19日上午接受了媒体采访。他表示,此次中美经贸磋商的最大成果是双方达成共识,不打贸易战,并停止互相加征关税

他强调,中国有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这个市场具有高度竞争性,如果想在中国市场获得份额,出口国必须要提高自己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让中国人民愿意买。中国不仅愿意从美国买,也将从全世界买。中国将举办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欢迎世界各国参加。”

 

本来按照时间计划:323日特朗普签署了对华征收关税备忘录,43日美方出炉了征税清单并且向美国各界征求意见,这个征求意见时间一直到522日之后。

但是没有想到,双方这么快在519日就达成共识,不打贸易战。

 

但是在目前,贸易战只是暂停,威胁并未远去,随时可能重启,取决于双方后续谈的怎么样。

62-4日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将会带队来北京谈判,感觉这个哥们儿也挺累,一个月内两次来华谈判,上一次是53-4日在北京谈判。我自己是体会过长途洲际旅行的,倒时差的确是个很痛苦的事情,从美国到中国单程就要十几个小时。

这样你到中国来,我到美国去,你来我往式的马拉松谈判,对双方都是个意志力的考验。

 

好了,这次中美在美国的谈判,总体来说在战术上中国表现的还是不错,虽然有所让步,但是并没有任何实质性利益,甚至可以说仍然是双赢的局面。


但是,中美贸易战中,中国最大的危机并没有解除。

什么是中国真正的软肋,是中国的高科技企业被精确打击

说句实话,所谓降低关税,扩大农产品和能源进口,修改专利法,扩大服务和货物贸易,进一步对外资开放,这些措施对中国来说都不痛不痒,不可能动及中国的根本。

 

一个国家的高科技企业可以很多,但是真正的领军高科技企业,其实并不多,也就是那么几十家。譬如中国的高铁车辆,其实主要就是中国中车一家;中国的核电,主要就是中核和中广核两家;中国的集成电路制造,领军企业就是中芯国际和长江存储….

少数的几十家领军企业,却是中国产业升级的主力部队,承载了技术升级和研发的最重要任务。对这些领军型高科技企业进行精确打击,才是会真正破坏中国的进步。

 

此次中美联合声明仍然没有提到中兴问题如何解决,这才是目前中国在贸易战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此次贸易战的核心领域,因为打击中兴是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进行遏制的标志性事件,这也是中国最为恐惧,最害怕对方打击的领域。

这也是为什么《华盛顿邮报》说,特朗普在谈话中提及可能对解除对中兴的七年禁令,是中国在此次北美谈判中的“最大有形胜利”。

 

但是不管是特朗普的讲话,《华盛顿邮报》说中国获得最大有形胜利,都只是嘴上说说,只是表达了一种可能性,到目前为止,美方并没有正式宣布解除禁令。

 

为什么说中兴事件才是这次中美贸易战的核心事件?

中兴是我国顶尖的制造业科技集团,只是华为的存在掩盖了中兴的光芒。

2017年中国能够营收超过千亿人民币的电子科技集团并不多,只有大约十家左右:华为,联想,小米,OPPO, VIVO,美的,格力,海尔,另外还有国有的中国电科,中国信息产业集团等等。

真正高科技色彩最为明显的,华为,中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三家应该说要排在最前面。

中兴不仅是中国PCT国际专利最多的公司,自己是通信设备全球四强,而且旗下的中兴微电子是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前三的企业。

 

2017年中兴公司对研发投入高达129.62亿元人民币,是中国A股上市企业中研发投入最高的科技企业。实际上,中国所有A股上市公司只有6家每年研发投入超过了100亿元人民币,分别是中兴通讯、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上汽集团、中国中车、中国铁建。

一家汽车,三家基建,一家轨道交通,一家电子科技。

 

除此之外,还有京东方的研发投入增速非常快,2017年研发支出69.72亿元,研发支出较上年同期增长68.43%;另外还有异军突起的海康威视,2017年研发支出31.94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海康威视就隶属于前面说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请注意,海康也是A股市值最高的电子科技企业,比海尔,格力,美的的市值都要高。

但是京东方和海康的研发投入,比起中兴都还有很大差距。

 

中兴不仅研发投入高,而且中兴员工有八万多人,也为中国提高了大量制造业中高端岗位,

中兴招聘的2018年应届毕业生,本科生普遍达到9k以上,研究生普遍在11k以上,这在制造业属于不错的薪资,而中兴员工绝大部分是本科以上学历。

实事求是的说,不要说制造业,就算是中国所有的产业算在一起看,能有八万人规模并且员工普遍月入过万的公司并不多。

格力在家电行业是技术型企业了,但是其八万多名员工的平均薪资水平也是赶不上中兴的。

 

因此美国对中兴的打击,最能让中国感觉到痛,在美方损失较小的情况下,我方遭受较大损失。如果中兴的禁令迟迟不能解除,那么中国将损失:

1:一年损失上百亿的研发投入,中国2017R&D总投入为17500亿元,中兴一家占了全中国的0.74%

2:损失一家全球前四位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同时损失一家中国前三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3:丧失八万多中高端岗位。

 

然而这并不是尽头,美方如果从中兴事件中尝到甜头,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高科技企业进行精确打击,这才是中国感到最恐惧的地方。

美国不可能全面制裁中国所有的电子科技公司,因为中国的电子品牌已经对全球的下游具有了较大控制权,是美国集成电路的最大买家,例如全球智能手机品牌份额,中国公司就占了50%以上。

 

但是美国完全可以有选择的进行打击,这一次是中兴,那么中国还有什么电子科技企业高技术色彩最强?小米,OPPO, VIVO,华为,格力,美的,海尔,中国电科等从中进行选择,

毫无疑问一个是华为,一个是中国电科旗下的海康威视(海康是A股市值最高的电子科技企业)。

 

相比体量而言,华为无疑是最合适的目标,因为华为的手机等终端业务,可以被苹果,三星,小米,OV等取代,美国芯片公司只不过是把销售额从华为转移到其他公司,对美国影响较小

而华为的企业IT业务,则刚好是美国公司如惠普,思科,Juniper等的强项,打击华为反而有助于增强这些美国公司的市场份额。

华为的运营商通信设备业务,则可以被爱立信,诺基亚替代,美国公司可以照样销售精密电子零部件给这两家欧洲公司。

 

华为是中国硬件技术的王牌军,华为旗下的海思又是中国最大的芯片设计企业,集成电路刚好又是美国对中国优势最大的领域,打击华为同时对海思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减缓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崛起速度。

另外以华为2017年高达897亿人民币的研发投入来看,相当于中国2017年全国研发投入的5.13%,对中国的技术进步也会造成不小的影响。

 

另外每年华为对中国上游电子零部件产业的采购以千亿人民币为单位,中国所有的重要消费电子零部件企业,华为都是其核心客户。典型是中国光学巨头舜宇光学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手机摄像头模组和镜头制造商之一,华为手机旗舰的P系列和Mate系列,都有使用该公司的产品。

 

中兴此次遭受禁令,我相信也直接影响到了其上游国产供应商的回款,生产,乃至供应商员工的升职,提薪。华为如果遭受打击,其影响面势必会更广。

 

当然了,制裁华为并没有那么容易,如果美方敢于全面制裁华为,试图置之于死地,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反击,美国的波音,福特,通用,苹果等大公司必然也会随之倒霉。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写过,从美方的谈判框架来看,以特朗普为首的美方谈判团队想的是如何从中国获取更多的利益(开放外资,减少逆差,保护美国公司知识产权,降低关税),而不是和中国拼个鱼死网破。

但是同时我们也不要忽略了,美国内部确实有强大的声音,他们意识到了阻止中国的技术进步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因此强烈反对对中兴解除禁令,从《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就可以看出来。

 

最后说一下我对贸易战总体的看法,贸易战内容纷纷扰扰,

为什么中国和美国谈判最终如何处理中兴是此次贸易战的关键标志。

 

因为引领中国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的,几十家领军高科技企业是主力军,只要这几十家主力部队不出问题,美国没有全面对这些领军企业动手,中国的全面进步就挡不住,因为管理经验,市场经验,技术经验,都会迅速的从这些主力部队往外围扩散,带动中国全行业的进步。

当年比亚迪进军锂电池行业,一举突破摩托和诺基亚两大世界巨头,后面中国锂电池产业就迅速兴起,今天中国最大动力电池厂家宁德时代,成立之初就疯狂的从比亚迪挖人到福建宁德工作。

 

当年我军歼灭国民党74师,才3万多人的规模,为什么要大书特书,多少年后还大力宣传,因为那是国军的王牌主力部队,王牌部队没了,其他杂牌军战斗力不在一个层面上,虽然也有少数能打的。


美国人打贸易战,500亿美元商品征收关税也好,1000亿美元商品征收关税也好,影响不到大局,因为净出口2017年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只有9.1%

我国2017年出口超过2.2634万亿美元,对美出口也只占出口总额18.98%

 

征收出口关税,降低进口关税也影响不到中国的产业升级主力企业,因为本来他们目前出口到美国的金额就不多,同时本身就有很强的竞争力,并无畏惧竞争,这些举措影响的更多的是中国的普通企业。

另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反而对中国的这些高技术领军企业是有利的。

 

因此中美贸易战的最终走向,基本上是可以预测的,

那就是中国最终会做出一些让步,实质性的增加从美国的进口(农产品和能源已经确定,或许以后还有其他),同时中国进一步扩大和开放市场(例如降低关税,增加外资在合资公司持股比例等等,开放更多投资领域),让美国公司可以在华获得更多商业利益。

 

同时也让美国人相信,中国市场的开放和保护的减少,可以让美国公司有效的长驱直入,压制中国本土高科技企业的成长,

达到美国人既想要从中国的广阔市场获取商业利益,又想压制和减缓中国高科技企业崛起的双重目的。

 

中国的几十家高科技领军企业,其实怕的是像中兴一样被人一招打休克,而不是怕竞争,实际上他们都是经过了残酷的竞争才成长为领军企业。对手越强,反而越能帮助他们进步。

让美国人相信,中国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后,他们最终可以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打垮中国的高科技产业,与此同时还能从中国的广阔市场获得商业利益;

而无需像对待中兴那样,冒着被中国强烈报复的风险,对中国其他高科技公司下狠手。同时释放中兴这个人质


换句话说,要试图让美国人相信,只要中国放宽外资限制,扩大市场开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扩大从美国进口,就能让美国公司通过强大的技术优势压制中国高科技企业成长,尤其是在美国最为核心的集成电路领域继续保持对中国的优势,而且还能从中国大赚特赚。

减弱美国人宁肯让波音,汽车公司,苹果公司,农产品的利益冒风险,也要像对待中兴那样彻底的把中国的高科技公司打休克掉的决心。

 

对于中国来说,最终能达成这个目的,保护好了中国的主力部队不被打散,那就是获得了贸易战胜利。降低关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扩大市场开放,减少外资限制这些举措,本来就是中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措施。

等到十年以后,中国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将是现在的两倍多,集成电路企业产值将是现在的五倍左右,到那个时候,美国将会更加失去制裁中国高科技公司的能力。争取好时间,胜利终究会在我们一边。

技术与国家--5G eMBB编码投票战始末

2018中国经济的一些走向和个人应对思考

围剿与反围剿--发达国家如何绞杀中国制造

勇敢者的游戏---由中兴开始的2018中美芯片战

收购与反收购--聊聊外资对中国制造的并购

中国产业升级的正面战场--2018国产品牌汽车发展现状

养老金增速下滑与老龄化中国生存指南

中美贸易战--超越美国路上的插曲

高速增长的最后二十年--简析2018年中国经济的一些趋势

从系统设计到零部件国产化--中国制造升级路线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