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阳节,说说民进老一辈的长寿之道

靳小萱 民进网 2017-02-04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敬老节。

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之意,而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所以,“九九重阳”就被认为是祝福老人长寿的好日子。

今天,一起来说说叶圣陶、雷洁琼、赵朴初、冰心等民进老一辈的长寿之道,祝愿天下所有老人健康长寿!


叶圣陶:生活规律乐观宜寿考


叶圣陶,1894年生于苏州,1988年春节前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他是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主席,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出版总署副署长和教育部副部长。

叶老如此高寿,其养生之道与他的教育理念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不“开夜车”,保证睡眠充足。许多从事文学创作的人,都习惯夜晚写作。叶圣陶先生则不然。他十分注意劳逸结合,坚持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故始终精力都很充沛。在工作之余,叶老还经常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如听广播、看戏、看电影、听音乐、看书画展览等,做到有张有弛,使紧张的神经得到调节和放松。

心胸开阔。叶老在94年的人生中,可谓历尽沧桑,但他不论顺境或逆境,都能泰然处之,始终保持平和心态。他喜欢结交朋友,但不论对谁,他都能坦诚相待,不伤和气,自己心中不留任何芥蒂,肚量极大。

淡泊名利。叶老踏踏实实地做学问,不作表面文章,在解放前就赢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建国后更是担任过许多领导职务。由于健康的原因,他在1987年主动提出辞去民进中央主席的职务。当时,他扶病来到民进全国代表会议会场做了语重心长恳切的讲话,以“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来勉励大家,使全体代表倍受鼓舞。

适当饮酒。叶老在89岁那年说过:“我从10岁就开始喝酒,至今几乎不曾间断。”酒为百药之长,适当喝点酒有益于养生,但必须适量。叶老晚年每餐喝一杯黄酒(或葡萄酒),以软化血管,舒经活血。

叶老一生很少刻意去进行体育活动,但他喜欢散步,也喜欢去郊游,这也是他能获得高寿的一个原因。

雷洁琼:坚持无药养生



雷洁琼,1905年生于广州,2011年1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6岁。

她是中国著名社会学家、法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和卓越领导人。曾任北京市副市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

雷老年幼时,由于母亲奶水不足,身体瘦弱多病。十几岁在广州女师读书时,她对体育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校举行的篮球、排球比赛都踊跃参加,还很早就学会了骑自行车。当时由于旧礼教的影响,雷洁琼骑车“招摇过市”曾受到亲友的非议,好在举人父亲思想开明,对女儿的行为多有宽容而置社会流言于不顾。后来,雷老到美国留学也从未放弃体育锻炼,并学会了凫水、骑马、打网球。

在104岁时,雷老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身材匀称,体重一直保持在54公斤左右,血压几十年保持稳定,听力和60岁的人一样。当时有人问她吃什么补品补药时,雷老说:“我现在只是根据医生的建议补充点维生素,基本不服药,更别说补药了。”

雷老生活非常有规律。每天早晨五点醒来,醒后她并不立即起床,而是靠在枕上阅读文件、报刊。白天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一天的活动总是排得满满的。

她的饮食习惯也是几十年如一日。早餐喜欢喝小米粥和玉米面粥,午餐只吃一碗面条或米粉,晚餐则吃少许米饭、炒菜。她不喜欢大油大荤的食物,却偏爱新鲜蔬菜水果。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即使逢年过节参加宴会,也不多进食,且从不吸烟饮酒。

雷老的工作非常繁忙,没有时间去打拳、练功,就利用外出视察的机会锻炼。无论到车间还是到田野,她能步行就步行,时间多在一个小时左右。雷老90岁那年去承德视察时,曾一口气登上了外八庙中普陀宗乘之庙的254级台阶,破了原登此庙的最高龄老人85岁的纪录。

曾有人问百岁老人雷洁琼是如何养生的。她当时回答了三句话:“不抽烟,不喝酒,不锻炼。”第三句“不锻炼”让人非常惊讶,因为她很喜欢体育运动。对此,她解释说:“我现在很少做身体锻炼,毕竟年纪大了,有一点活动,也是运动量很轻微的那种。”

陪伴她20年的秘书高志芬总结说:“许多人问雷老长寿的秘诀,我体会,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爱国爱民爱他人是雷老的幸福观,也是雷老长寿的根本原因。”

赵朴初:不知肉味七十年


 


赵朴初,1907年生于安徽太和,2000年5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他自幼酷爱诗词书法,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等职。

赵朴老与朋友的书信中,有一封信几乎完全是谈养生的: 

他说:“弟今年九十有二,在同辈人中,堪称健者。蔬食已七十年,每日两菜一汤,饭二两左右;每晨起床前摩腹二百次左右,消化系统良好,所谓养生之道唯此而已。”

近有诗云:“不知肉味七十年,虚度自渐已九十;客来问我养生方,无他奉告惟蔬食。质诸姚先生或亦暗合道妙欤,弟仍住医院,遇有重要活动,向医生请假外出。此间医护条件好,亦可以略避人事烦嚣耳。”

赵朴老当时九十多岁,这样的高寿,同他正确的养生很有关系。他的养生之道,有三:一是蔬食,二是按摩,三是“梦想”。

正如养生学专家姚品荣先生所说:“这三条养生内容很实在,很全面。按摩是运动,蔬食是营养,梦想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撑。”这三条中,精神是最重要的。一个人没有“梦想”,精神就振作不起来,就谈不上健康长寿了。

这三条,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一个人一生中能做到一条两条是可能的,三条都做到就困难了。像赵朴老那样,持久地坚持下去,就更难了。 

冰心:事因知足心常乐


 


冰心,1900年生于福州,1999年2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她是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民进中央副主席、民进中央名誉主席。

冰心老人在养生保健方面也有独到之处: 

冰心老人小时候身体很弱,常常生病。但她热爱生活、生性好动,性格开朗,是出名的“野”孩子。她喜欢登山涉水,四处游历,既增长了见识,又锻炼了身体,再加上正确的饮食习惯,增强了体质,为长命百岁打下了良好基础。

年轻时的冰心生活在动乱的年代,艰苦的环境锤炼出健康的人格与豁达的品德。名利得失她从不跟人计较,也不跟自己过不去。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善待自己。坦坦荡荡的胸怀和良好的情绪,造就了百岁老人的健康长寿。

冰心老人心底无私,乐观豁达的人格来自于高尚情操与品德。她爱祖国,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热心于教育事业和文化事业。她轻财利,从不计较金钱多少;轻名誉,从不为虚名所累。她经常捐赠款项,支援各项事业的建设。这种博大无私的胸怀,排除忧郁,永远乐观豁达。

有关养生,冰心老人说:“养生没有什么灵丹妙药,重要的是保持乐观的情绪和好的修养”。她认为“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这种“养内”的功夫,使她永远处于一种和平、达观和刚毅的状态之中。

冰心95岁那年,朋友向她讨要养生秘诀,她亲笔书写了一副养生对联相赠:“事因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这副养生联中的“知足”和“无求”,是冰心做人品格的真实写照和健康养生的精神良方,更是她延年益寿的经验总结。

推荐阅读

都在庆国庆,都会唱国歌,可你知道它们的由来吗?

《宽心谣》,最简单实用的养生秘诀!

泪眼回眸,爷爷送别那一瞬


想发表评论?想和小编聊天?

没问题!!!

民进网微信公众号开通评论啦!

我们等你来留言!

不见不散哦!


了解民进更多资讯,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