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多党合作·民进记忆 | 爷爷张明养与中国共产党人交往的故事

民进网 2021-06-20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导语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民进网”推出“多党合作·民进记忆”系列宣传,与您一起回顾多党合作事业推进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感人故事。

今天,与大家分享张东晖撰写的回忆文章,讲述他的爷爷、原民进中央参议委员会副主席张明养与中国共产党老一辈交往的故事。



爷爷张明养与中国共产党人交往的故事

张东晖


张明养(1906—1991),浙江宁海清潭人。中共党员、民进会员。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教授、编辑家、政治活动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四至七届中央常委兼宣传部部长、中央参议委员会副主席;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世界上有许多事会随着岁月的消逝而使人淡忘,但是爷爷的形象在我们的心目中是永存的。今年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华诞,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及至现在,民主党派与中共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作为中国民主促进会的老一辈领导人,爷爷张明养与中共领导人交往甚多,他的音容笑貌、朴实耿直、实事求是、坚持原则、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平易近人,对敌人的深恶痛绝,对祖国的赤子之心......这一切的一切就像是昨天发生的事一样,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鼓舞和鞭策着我。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常常听长辈们讲述爷爷与中共老一辈领导交往的故事,有一些是外界不太熟知,却使我印象深刻,并深深地打动了我。这里我记下一些往事的片断,借以表达我对爷爷的深切怀念。


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解救革命同志


爷爷复旦大学毕业后,住在上海,与柔石是邻居,经常在一起吃饭。柔石给爷爷介绍认识了一位1926年入党,积极参加革命活动的进步女学生娄朗怀, 后来在1930年11月苏联十月革命节那天,她受党组织委派去工厂发传单,在路上被国民党便衣警察逮捕。

爷爷得知这一消息后,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四处营救,还跑到南京找到了国民党立法院院长楼同荪(是爷爷上海政法大学的老师)出信保她。经过爷爷的努力营救,她在关押三个多星期后就交保释放了。爷爷在见到革命同志危难之际,所表现出的勇敢、热情的好品德给她和其他党员同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件事也促成后来他们从友谊发展到结合成为革命夫妻。娄朗怀女士成为了我的奶奶。

张明养与夫人娄朗怀


慷慨解囊,帮助“落难”革命同志

1931年爷爷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东方杂志》任编辑时,工资收入很少,而且还要养家,但他总是热心帮助革命友人。

1935年,共产党员许涤新(解放后的中国社科院的副院长)被叛徒告密,在上海被捕。抗战爆发后,国民党被迫释放政治犯,许涤新出狱后,身无分文。爷爷知道后就把身上所有的钱都给了他,让他洗澡、理发、生活,自己只留下一张月票回家。奶奶的老师方惠文和同学应振民因参加革命受到迫害,有家归不得,都住在我们家。他对“落难”的革命同志总是尽力帮助,并要为她们的老母寄钱。他曾说:“我多写几千字文章就是了”。他日夜伏案写作,毫无怨言。他对革命同志的热忱,慷慨解囊的精神,确是十分高尚可贵。


照顾落难同志,不当汉奸

1941年日军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一月后占领了香港。当时我们家住在香港,生活很困难,经常处于挨饿状态,但爷爷总是设法帮助革命同志,那时夏衍还来我们家避过难。后来很多逃难的革命同志也住在我家,家里三个月的粮食一个月就吃完了。每日改吃两顿,靠生菜和盐粥充饥,靠劈家具来烧火。当时,爷爷没有任何收入,生活处于极端困难的状态,体重由150多斤减为70多斤。

有一天,爷爷过去的一位同事到我家来,对奶奶说,要爷爷出来为日本人办报,月薪200日元,当即被奶奶严词拒绝,直截了当地告诉他:“我们不发国难财!"因为爷爷知道那个同事的来意,故意避而不见,让奶奶去对付那个人的。爷爷在生活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带着全家人坚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不当汉奸,表现了应有的气节和高贵的品质。

1941年12月,周恩来指示让爷爷等一些被困在香港的重要民主人士和知识精英急速转移,这就是震惊中外的香港“秘密大营救"。爷爷就和柳亚子、邹韬奋、茅盾、夏衍等人一起坐小艇经澳门、桂林,辗转来到重庆。


面对暴政 敢于斗争

爷爷同复旦大学的共产党的负责人密切联系,进行各种革命斗争活动,1946年他发起组织“上海大学民主教授联谊会”,在上海地下党领导下进行活动,并支持进步学生的革命斗争。复旦进步学生开展了如火如荼的抗议美军暴行,反饥饿反内战的爱国民主学生运动。

有一次复旦的进步学生党员在校内101教室开会,国民党龙华司令部突然下令将学校包围了起来,并要逮捕进步学生党员,在此危急时刻,爷爷挺身而出,联系周谷城、章靳以、张孟闻等民主教授在洪深家召开紧急会议。最后,要了两辆汽车,六位教授直接前往国民党市政府找市长吴国桢交涉,质问和抗议。最后通过斗争,终于迫使国民党军队撤离,解除了包围。爷爷在学校的民主进步表现,使三青团分子恨之入骨,说他是共产党员,并对他进行监视。爷爷在支持爱国民主学生运动中,奋不顾身,面对暴政,表现了大无畏的精神。他的品质是经过火的考验,是党的好儿女。回忆起爷爷往日惊心动魄的斗争经历,常常使我激动不已。


积极投入到党领导下的革命宣传工作

1934年爷爷和胡愈之等一批国际问题专家创办了《世界知识》。他作为创办人之一及特约撰稿人,为党派的统战工作,共建新中国的统一战线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他还参加了香港《国际新闻社》的工作,是该社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因《国际新闻社》、《华商报》都是根据南方局周恩来指示,廖承志亲自组织领导的,当时香港《国际新闻社》和《新华日报》成为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域的两个主要的革命新闻宣传机关。40年代他积极投入火热的爱国民主运动, 为民主解放斗争作出不懈的努力。


努力办好《民进》刊物

民进中央机关刊物《民进》,是民进中央指导各地组织开展会务活动、对广大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重要工具,也是交流各地工作、沟通信息的重要阵地。作为宣传部部长的爷爷,一直把办好这个刊物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使《民进》办得既内容丰富又生动活泼,成为广大会员喜爱的一份读物。


爷爷在参加民进的领导工作中,总是从大局出发,十分尊重和支持民进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组织的工作。他对重大问题总是坚持原则,坦率进言,发表精辟的见解。他常说民主党派要讲民主,不能某个人说了算,要多听不同意见。工作不能浮在表面,更不能搞花架子,应当切实调查研究,深入实际,为参政议政集中力量,办好几件实事。他的实事求是工作作风和率直言行,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END

者:张东晖,系张明养之孙,民进北京朝阳区经济企业联合支部会员


延伸阅读


张明养(1906—1991),浙江宁海清潭人。笔名张弼、张良、芝益、梁抚、谅夫等。中共党员、民进会员,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教授、编辑家、政治活动家。

1929年,张明养毕业于复旦大学政治系。曾任上海复旦大学教授、政治系系主任,上海商务印书馆《东方杂志》编辑,是《世界知识》杂志和《华商报》创办人之一。建国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世界知识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国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历任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四至七届中央常委兼宣传部部长、中央参议委员会副主席。历任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张明养长期从事编辑工作,对国际政治问题有较深入的研究。著作有《国际裁军问题》 《国际政治讲话》 《世界知识读本》 《帝国主义》 《中国政制论》《国际政治讲话》《现代外交的基本知识》等。

1991年7月4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5岁。








更多珍贵记忆,请点击:多党合作·民进记忆 | 叶圣陶和中国共产党人交往二三事多党合作·民进记忆 | 民进成立大会上的“年青”人!多党合作·民进记忆 | 今天,一起重温民进响应“五一口号”那些事儿多党合作·民进记忆 | 王君清:光荣归于党的统一战线多党合作·民进记忆 | 马叙伦: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多党合作·民进记忆 | 冰心吴文藻:旅雁归来又青春
多党合作·民进记忆 | 陈益群: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民进的今天多党合作·民进记忆 | 郑振铎:从五四出发多党合作·民进记忆 | 张权:周总理对我的关怀与鼓励多党合作·民进记忆 | 叶圣陶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交往多党合作·民进记忆 | 马叙伦智救陈独秀李大钊多党合作·民进记忆 | 雷洁琼回忆和毛泽东第一次见面的故事多党合作·民进记忆 | 民进成立旧址的确认与修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 民进中央开启 “多党合作·民进记忆”主题征文!

更多推荐

点赞、在看、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