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日媒曝光“九一八”事变现场!

2017-09-14 凯迎 维观天下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驻中国东北的侵略军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借此突然袭击了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图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沈阳郊区被日军捆绑射杀的抗日志士。图中前景穿马褂者为汉奸便衣队。


当时中国国民党政府正集中力量进行反共的内战,对日本侵略者采取卖国政策,命令东北军“绝对不抵抗”,张学良将部队撤至山海关内。图为1931年9月19日,侵占中国沈阳市区的日本关东军。



日本侵略军乘虚而入,于9月19日占领沈阳,接着分兵侵占吉林、黑龙江。图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上海街头的抗日标语。


至1932年1月,东北三省全部沦陷。1932年3月,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扶持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在长春建立。图为原关东军司令部 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迁往沈阳。


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吞并中国、称霸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而采取的蓄谋已久的重要侵略步骤。图为1931年,日军入侵东北。


早在1927年夏,日本内阁就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声称中国东北“在(日本)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图为1931年11月5日,黑龙江嫩江,日军在铁轨上用板车运送伤兵。


此后,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奏呈“田中奏折”,公然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从而确立了在“满蒙”建立侵略基地的战略。图为1931年11月,黑龙江嫩江大兴,日军攻占马占山部队的战壕。


1931年,日本军部秘密制订了有关侵略中国东北的方针、步骤和措施。图为1931年11月27日,辽宁新民白旗堡,日军板仓大尉被中国抗日军队炸死在列车上。


在完成了发动侵略战争的周密准备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揭开了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图为九一八事变时期,日军的驴车运输部队。


本组大部分图片系日本内阁情报部、关东军及朝日新闻、每日新闻等随军记者拍摄,其中不少资料在中国是首次披露,镜头记录了日寇的罪证。图为1931年11月19日,黑龙江齐齐哈尔城内的日军骑兵部队。


九一八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生在中国东北的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图为1931年11月25日,辽宁沈阳,日本陆军及其相关人员在参观中国军队丢弃的武器。


事变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也是法西斯国家在世界上点燃的第一把侵略战火。图为1931年11月15日,马占山部在江桥抗战的大兴激战中,将日军高田联队经理部27名日军包围,除一人逃脱外,全部歼灭。这是缴获的被歼日军装备。


爆发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的揭开,同时它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图为1931年6月,日本军事间谍中村震太郎等在我兴安岭一带禁区进行间谍活动,被抓获处死。日本借“中村事件”大肆进行战争叫嚣。秘密潜入中国边境禁区进行军事侦察的日本间谍中村震太郎(左)和退役骑兵曹长井杉迁太郎(右)。


毛泽东曾明确指出:“自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以后,中国又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图为1931年9月21日,日军侵入吉林市。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日本侵略逐步向华北地区扩展,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华民族得到了空前的觉醒和团结。图为日本关东军制造的中国军队炸毁南满铁路的伪证。


九一八事变及时向中国人民敲起警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越来越成为华夏儿女的共识。图为1931年9月18日,北大营被日军炸成断壁残垣 


在民族危机感逐步加深的过程中,民族责任感也迅速提高,并付诸实践。图为1940年,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部特务班。


许多爱国知识分子积极发表政见和主张,呼吁全国人民“彻底明了国难的真相!”“人人应视为与己有切肤之痛,以决死的精神,团结起来作积极的挣扎与苦斗”,广大民众和各界人士以各种形式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图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界民众满腔义愤,纷纷以各种形式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过去长期以来都说九一八事变时东北军之所以不抵抗,是因为蒋介石给张学良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以张学良部下为主的一些人在回忆录中也多次提到这点。图为1940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奉天宪兵队张贴布告,威胁沈阳民众,要予以“最严重惩罚,决不宽贷”。 


但是随着海峡两岸各种史料的披露,尤其是当事人张学良晚年自由时开口说话,可以发现,这些所谓蒋介石给张学良下达不抵抗命令的说法多是空口无凭且经不起史料验证的。图为抗日义勇军出发的情景。


1991年其重获自由后,张学良在各种场合多次承认“不抵抗”决策完全是自己和东北地方高层的行为,与蒋介石无关。九一八事变后,为了组织和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痛击侵略者,从1932年起,中共满洲省委即开始着手组建由我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先后在南满、北满、东满和吉东等地建立起巴彦、南满、海龙、宁安、饶河、汤原等十几支抗日游击队,成为东北人民抗日武装的中坚力量。图为巴彦抗日游击队攻占巴彦县城胜利后留影。


国共两党是当时中国的两大政党,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空前觉醒,民族团结也日益增强,两党的民族使命感迅速增强,有力的促进了两党的再次合作。图为1940年,日军占领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


从东北地区到西北地区,最后发展到全中国,终于开创了团结御侮,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新局面,实现了中华民族大团结。图为1940年,北大营突围中,被俘的东北军第七旅部分官兵。


事变后,整个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日军占领,日本对东北三省的大规模侵略强烈地震动了中国社会,一个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很快在全国许多城市和村镇兴起。图为日军军官们在讨论各自部队在齐齐哈尔的驻扎地点。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松花江上》是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以至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图为1932年1月,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士兵聚集在齐齐哈尔火车站附近。

-END-



|点击关键词,阅读往期精彩文章|


传销 | 中印对峙 | 特朗普

李文星事件  |  战狼2  | 金砖峰会

朝鲜  |  慰安妇  |  记者手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