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Nature | 窥探细胞穿孔的秘密:GSDMB孔道形成与IpaH7.8作用机制

王彤彤 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 2024-04-28



Journal Club

 汇聚思想,点燃新识

Journal Club 凝聚了一批热爱科学、享受科学、传播科学的探索者和发现者。他们志同道合,他们青春飞扬,他们与科学共舞。在这里,你可以收获最新、最真的行业资讯和来自科研一线的文献解读。你关心的就是我们要说的,我们将用最质朴、最客观的文字书写有深度、有温度的科学。Journal Club,与你畅游Journal世界,和你共享科学蔚蓝。


作为细胞焦亡的执行者,gasdermin (GSDM) 由N端孔道形成结构域 (GSDM-N)、C端自抑制结构域 (GSDM-C) 以及连接这两部分的linker组成1。GSDMB (gasdermin B) 存在多种剪切异构体,其中,异构体1、4、6均含有经典的linker,连接GSDM-N和GSDM-C,而异构体2、3的linker存在不同程度的截短,异构体5则只含有C端结构域2


有研究发现,GSDMB能够靶向细菌的细胞膜并对细菌的生长和播散发挥制约作用3,然而这一机制却对福氏志贺菌 (导致痢疾的病原菌) 无效,这一现象的发生与福氏志贺菌分泌的效应蛋白IpaH7.8密切相关4。除了GSDMB之外,IpaH7.8也能够与GSDMD结合,然而IpaH7.8识别并结合GSDMB和GSDMD的机制并不清楚。此外,GSDMB诱导细胞焦亡的能力在领域内一直存在一定争议,对GSDMB与其他GSDM截然不同的特性,目前也暂未有较好的解释。


2023年3月29日,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两篇文章,对GSDMB在细胞膜上形成孔道的机制以及IpaH7.8抑制GSDMB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其中一篇已在前期的推送中进行介绍。标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GSDMB pore formation and its targeting by IpaH7.8的一篇由来自康涅狄克大学健康中心的阮建彬团队发表。通过解析GSDMB与IpaH7.8复合物以及GSDMB孔道的冷冻电镜结构,研究者将GSDMB中3个带负电的氨基酸残基所组成的基序确定为IpaH7.8识别的决定性因素。此外,GSDMB孔道的结构表明其可变剪接导致的不同长度的linker对其孔道形成能力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本文解析的GSDMB (isoform 1) 与IpaH7.8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中,可见IpaH7.8-LRR结构域与GSDMB-N以1:1的化学计量比结合,整体分辨率为3.8 Å。IpaH7.8-LRR结构域形成螺线管结构,由九个LRR结构组成,N端为2个α螺旋(α1和α2),C端含有α4螺旋以及一个平行的β10 (图1,b,c)。GSDMB形成了一种类似于GSDMA3和GSDMD的自抑制构象,α4螺旋从GSDMB-N延伸向外,从而与GSDMB-C相接触,而GSDMB-C通过一个由α9、α10和α12螺旋组成的巨大的疏水沟槽容纳突出的GSDMB-N α4螺旋 (图1,e,f)。


图1. GSDMB (isoform 1) 与IpaH7.8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


IpaH7.8的9个LRR中有6个与GSDMB的N末端相互作用,接触面积达约1826 Å2,关键的互作区域可分为I和II两个:IpaH7.8的LRR7-LRR9与GSDMB-N中含有负电荷残基的α1–β1’环形成第I区域,而IpaH7.8的LRR4-6与GSDMB ED1 (the first extension domain)中β3链相互作用形成第II区域。第I区域中的互作主要由极性相互作用介导,而第II区域则通过氢键、疏水相互作用和范德华力介导 (图2)。此外,相比于IpaH家族的其他蛋白,IpaH7.8是唯一能够特异性靶向GSDMB的成员。如果对IpaH7.8的关键氨基酸残基进行突变,会极大地影响IpaH7.8泛素化GSDMB的能力。

图2. IpaH7.8与GSDMB-N的互作界面


IpaH7.8能同时结合人和小鼠的GSDMD,却只会导致人源GSDMD的泛素化,进一步实验发现,IpaH7.8与GSDMD的相互作用受其N-端的16-21位氨基酸残基的影响。在本文的复合物结构中,这一段序列对应GSDMB的α1-β1’ 环,其中3个带负电的氨基酸残基于IpaH7.8形成广泛的相互作 (图2,b)。该序列在人类GSDMD中高度保守,但在小鼠中则存在变异。通过点突变实验,研究者发现将GSDMD中的非保守α1-β1'替换成GSDMB或人类GSDMD蛋白中相应的残基后,可以恢复IpaH7.8对小鼠GSDMD的泛素化。


在心磷脂 (cardiolipin, CL) 形成的脂质体中,颗粒酶A (granzyme A, GZMA) 对GSDMB的切割能引起脂质体内6-羧基荧光素(6-FAM)染料的迅速泄漏,表明GSDMB具备孔道形成的能力。然而,在IpaH7.8存在的情况下,6-FAM的泄漏极大地受到了抑制,其对GSDMB活性抑制的IC50为1.46±0.11μM。IpaH7.8不影响GSDMB的降解,但能直接抑制GSDMB-N与脂质体的结合。此外,IpaH7.8还能直接抑制GSDMB的抗细菌活性。以上实验数据表明,IpaH7.8可以作为GSDMB的直接抑制剂 (图3)。


图3. IpaH7.8对GSDMB孔道形成能力的影响


研究者发现,IpaH7.8介导的泛素化对GSDMB的膜结合及孔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对GSDMD的影响较小。GSDMB有31个赖氨酸,而GSDMD只有15个,GSDMB的K14和K43位点是重要的泛素化位点,其中,K14位点在α1螺旋结构末端,K43位点在膜结合处,泛素化可能因此会影响GSDMB的寡聚和膜结合能力。结合生化实验,研究者发现泛素化是GSDMB一种重要的调节途径 (图4)。


图4. GSDMB和GSDMD的泛素化位点


人体存在5种不同GSDMB 异构型,其中异构型4和异构型6具有强烈的细胞毒性,可以破坏细胞膜,异构型1不能导致细胞焦亡的发生,但可以杀死细菌。同时,研究发现,IpaH7.8 可以抑制异构型4破坏细胞膜能力。以上结果提示,GSDMB的不同异构型在linker区域的差异,可能决定了其不同的炎性效应。


为进一步探究为什么不同GSDMB异构型孔道形成的能力存在差异,研究者解析了GSDMB孔道的冷冻电镜结构。虽然GSDMB异构型1、4和6所形成的孔道的大小和形状相似,但鉴于异构型1的孔道结构在液态冰中的性质更佳,他们选择GSDMB异构型1进行了结构解析。GSDMB形成的孔道为24-26次对称,其中,24次对称的孔道内径约为150 Å,外径约为250 Å,高度约为60 Å。组成孔道的每一个GSDMB亚基都由一个球形结构域 (“手掌”) 和两个插入的β发夹结构 (“手指”) 组成。对孔道结构的进一步结构分析发现其寡聚化界面与已在GSDMA3和GSDMD中观察到的十分相似。GSDMB孔道的寡聚化是由跨膜区的β发夹结构和可溶的球形结构域共同介导,提示虽然GSDM家族成员在寡聚数量方面存在差异,却具有统一的寡聚化机制 (图5)。


图5. GSDMB孔道的冷冻电镜结构


根据GSDM家族蛋白的结构特征,研究者将其N末端α1螺旋 (binding site 1, BS1),β1-β2环和带正电氨基酸的疏水尖端 (BS2) 以及β7-β8环 (BS3) 为脂质结合位点 (图6,c)。此外,研究者还注意到在连接GSDM两个结构域的linker中,区域1 (V229-F232) 是GSDM蛋白寡聚所必需的,而区域2 (P233-Q241) 虽然此前未被认为是孔道形成的重要结构元素,但本文却发现它可能通过一些相互作用被稳定在孔道结构中,并且该区域3个带正电氨基酸侧链可能形成另一个脂质结合位点 (BS4) 参与孔道的膜锚定。此外,在不同的GSDM亚型中这些结构元素也有一定的差异,某些亚型可能会导致细胞焦亡减弱或受到抑制。总体而言,linker区域是调节GSDM蛋白致细胞焦亡活性的关键结构要素。

图6. GSDMB中的脂质结合位点


综上,本文通过解析GSDMB–IpaH7.8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将GSDMB N端α1-β1’环中3个带负电的氨基酸残基确定为IpaH7.8特异性识别的决定性因素,并对IpaH7.8泛素化从而抑制GSDMB的现象和机理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此外,文章还解析了GSDMB孔道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并探讨了其结构域间linker的差异对孔道形成能力和致焦亡能力的影响。和GSDMB孔道的冷冻电镜结构,揭示了GSDMB对细菌效应因子的识别和GSDMB致细胞焦亡发生的结构机制。实际上,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中,GSDMB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细胞毒性T细胞和NK细胞释放GZMA激活GSDMB从而导致肿瘤细胞焦亡是重要的抗肿瘤免疫策略之一,鉴于不同GSDMB异构型对患者生存状况存在的影响,结合本文的结构,未来对GSDMB的研究或许会对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机遇。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5832-z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Ding, J. et al. Pore-forming activity and structural autoinhibition of the gasdermin family. Nature 535, 111–116 (2016).


2.Cardamone, G. et al.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GSDMB splicing and backsplicing profiles identifies novel isoforms and a circular RNA that are dysregulated in multiple sclerosis. Int. J. Mol. Sci. 18, 576 (2017).


3.Chen, X. et al. Pyroptosis is driven by non-selective gasdermin-D pore and its morphology is different from MLKL channel-mediated necroptosis. Cell Res. 26, 1007–1020 (2016).


4.CDC Yellow Book 2020: Health Information for International Travel (Oxford Univ. Press, 2019).


供稿 | 王彤彤

审稿 | 丛野

责编 | 囡囡

排版 | 可洲


精彩回顾

精彩回顾



点击上方卡片

关注我们吧


THE END

我知道你“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