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推荐|楚文化专辑(上)来啦
“文化探源”系列是《中华遗产》杂志2022年推出的全新年末企划。本系列将目光投向构成了中国文化基础的地域文化,打破狭义的省市行政界限,关注各文化内在的精神面貌和影响力,探索各种文化是如何融入并塑造中国精神的。“楚文化”是本系列推出的第一弹。
历史上,我国南方曾形成过几支不同的文化系统,如:江汉平原的楚文化区,汉淮地区的汉阳诸姬文化区,江浙地区的吴越文化区等,随着楚国的强大和扩张,楚文化逐渐统一了长江中游及淮河流域。而吴越文化、巴蜀文化,也受到了楚文化的影响。可以说,楚文化是东周时期中国大地上影响力最大的文化之一。
楚立国八百年,开疆五千里,创造了独具一格、博大精深的楚文化,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并驾齐驱。在物质文化上,楚人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金属冶炼、髹漆、纺织等技术。在精神文化上,楚人信巫好鬼,崇尚自然之道,演绎出了老庄的道家哲学和楚辞的浪漫文学。
学者张正明说,“对华夏民族性格倾向的成型起决定作用的是楚与秦”。探寻楚文化,就是寻找中华文明的精神归属。
为此,《中华遗产》于2022年年底推出“楚文化”专辑。本专辑分上下两辑。上辑分为两大版块:探源楚文化,述楚国八百年兴衰史。
本期封面为合成图。前景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件石家河文化(距今4600一4000年)的玉神人整身像,背景则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错金青铜鄂君启金节。 摄影/朱子浩、史天鹏
探源楚文化
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夏商文化遗址地图。
大溪文化
荆州市博物馆收藏的大溪文化彩陶碗。
荆楚文明从何而来?考古发现证明,五六千年前,大溪文化就在长江中游横空出世。饭稻羹鱼的生活,红衣黑彩的陶器,南土最早的城邦……大溪文化,堪称长江流域史前文化的耀眼明珠。
长江中游的“古城圈”
屈家岭文化发生在距今约5300 至 4500 年,发达的稻作农业,使其拥有充足的剩余粮食,养活更多人口,发展手工业。
石家河文化是江汉平原最晚的新石器文化,距今约4600—4000年,它拥有着长江中游地区已知最大的史前古城,由40多个聚落遗址组成,是目前湖北省发现的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等级最高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群。
石家河遗址出土的玉凤,最大的直径为 4.9 cm,被一些学者认定为中国最早的凤形象,而这或许就是后来在这一带繁衍生息的楚人崇凤的渊源。
石家河文化青玉凤首形珮。
石家河文化玉神人全身像。
盘龙城遗址
武汉北郊黄陂区盘龙湖畔,有一座3500年前的古城,经过考古发掘后显露出庞大的城址、宫殿建筑、墓葬群、铸铜作坊等遗址,这就是盘龙城遗址。
学者认为,盘龙城是中原夏商文化向南扩张过程中,在江汉地区形成的一处中心聚落,是商人南下的军事据点,是商王朝控制南方矿产的中转站和冶炼中心。
盘龙城城址东南部的李家嘴贵族墓出土铜爵。摄影/动脉影
楚国八百年
楚国历史大事记示意图。
在周天子所分封的长江、汉水流域,分布有众多诸侯国,最终为何是楚人一统南土,吞灭诸国?
有学者认为,楚国善于同诸夏、群蛮周旋,并从中吸取外来的文化因素。所以楚国虽名号卑微,却前程远大。
楚国人以祝融为先祖之一。图为南岳衡山祝融峰,传说祝融去世后葬于衡山之南,人们为衡山最高峰取名祝融峰,以兹纪念。摄影/杨宝汉
楚都
寻找失落的“郢”
郢,是楚国王城的专名。楚国历史八百年,播迁兴衰,郢都不止一个。它的迁徙之路,是楚人励精图治、争霸中原,却又难挽覆灭结局的国运见证。
图为武汉东湖磨山景区建造的东湖楚城城门,仿纪南城遗址所探查出的水门而建,用以纪念那座已然消失的楚国郢都。 摄影/祁津忆
惟金三品
楚国人创制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种金币——郢爯( chēng),图为南京博物院藏战国晚期郢爯金版。 摄影/苏李欢
我国最早的黄金和白银货币都出现在楚国,这不由得令人浮想联翩,昔日楚人用它们购买了多少稀世奇珍?或许正如屈原在《招魂》中写的那样:“秦篝齐缕,郑绵络些。”秦国的篝笼,齐国的丝带,还有用作遮盖篝笼的郑国丝绵织品。总之来自各国的特产,充斥着楚国贵族的生与死。
楚盛•兵器
尚武之国的军备库
图为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楚国通过掠取吴越两国宝剑、吸纳优秀铸剑师,引领了本国的铸剑风潮。 摄影/赵元勋
图为荆州秦家嘴楚墓出土的战国铜木双矢并射连发弩,可以并列射出两支箭。 摄影/朱子浩
楚盛•楚长城
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的山岭峡谷间的楚长城遗存。 摄影/董旭明
但你可能不知道,历史上曾国地处周朝的边缘地带,与蛮夷杂处。在诸侯并立如林的两周时期,工于谋略、反复无常的诸侯国比比皆是,但曾国始终坚重信重义,堪称一股清流。
图为曾侯乙编钟(摄影/宋宇千),其中最醒目的是一件大型镈钟,从其铭文可知,是楚王赠送给曾侯乙的宝器。曾侯乙将其列入了自己的编钟,且放在最中心位置,可见后来两国关系非同寻常。
楚崩 •寿春
最后的东进运动
图为安徽寿县古城局部,这里曾是楚国东迁后的王都所在地。
楚崩· 挽歌
楚人何以亡秦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是一句在秦末大起义中唤起无数英雄豪杰的奇妙预言。而最后令秦朝走向覆灭的刘邦、项羽也的确是楚国遗民。难道未来真的可以被预测吗?“亡秦必楚”并非偶然。
编辑:方丽娟
新刊|你们要的续集来了!最中国的建筑(续)
新刊推荐|中国芳香 东方味道!
从李渡出发:破解白酒祖庭的文化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