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期间做饭别贪口,唐(食)僧(物)肉为啥要蒸着吃?

大遗产 大遗产 2023-10-30


蒸:烹饪一小步,人类一大步

最近,居家的人越来越多了,补充高蛋白和维生素以增强免疫力,成了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
有专家建议,近期,尽量采取蒸煮的方法烹饪食物。
其实,在之前,就有研究表明,采取蒸煮这样的烹饪方法要远远好过煎、炸、熏,因为后者对食物营养造成了比较大的破坏。只不过没有疫情的时候,大家仍然贪恋重口味,烧烤、油炸的毕竟更“香”!
▲ 煎炸还是蒸煮?摄影/林少波
说到蒸,在中国人的美食记忆里,少不了冒着滚滚热气的竹蒸笼
这是一个遍及大江南北的场景:
每天清晨,街头巷尾的小吃店冒着腾腾热气,揭开蒸笼盖的瞬间,水汽弥漫,包子、馒头、米糕在雾气中若隐若现。点心的香味,混杂着竹笼的清香扑面而来。食客们从老板手里接过烫手的点心,咬上一口,软绵绵,热乎乎,填饱了肚子,也暖了心
▲ 江南地区常用的竹制蒸笼和糕团点心。摄影/吴学文
中国人将蒸汽运用在了饮食生活上,造就了有别于西方的蒸文化

唐僧肉为什么要“蒸”着吃?

《西游记》第七十七回中,唐僧师徒四人在狮驼岭被妖怪捉入洞中。魔头命小妖架上蒸笼,要蒸食唐僧
对《西游记》文本熟悉的读者,一定知晓,吃唐僧肉能长生不老的情节设定,给取经增添了不小难度,一路上垂涎唐僧肉的妖怪前赴后继。不过,大部分妖怪在怎么吃唐僧肉这件事上,达成了惊人的默契,都要——蒸着吃
这是咋回事,煮着、烤着吃不香?
在第八十六回中,豹子精手下的小妖们曾就怎么吃唐僧肉最妥帖,有过激烈争论:有的小妖说:“碎劖(chán,即割)碎剁,把些大料煎了,香喷喷的大家吃一块儿。”有的提议:“还是蒸了吃的有味!”还有建议煮了吃的,理由是“省柴”。
《西游记》剧照

作者借小妖之口,将常见的几种烹饪法的优势道了出来。蒸制看似朴素,实则最能保留食材的鲜嫩和营养,所以,细皮嫩肉的唐僧,适合蒸食

除了口感好,蒸法还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仍说第七十七回,孙悟空用瞌睡虫迷倒了妖精,师徒得以逃出蒸笼。可怜还没出洞穴,就被醒来的魔头抓了回去。按理说,妖怪应该赶紧把唐僧吃了,以防再生事端,可魔头却说:“此物比不得那愚夫俗子,拿了可以当饭。此是上邦稀奇之物,必须待天阴闲暇之时,拿他出来,整制精洁,猜枚行令,细吹细打的吃方可。”

《西游记》剧照

可见,妖精很注重吃唐僧肉的仪式感:不仅要选个好时候,还需要讲究精致,配上好酒,听着音乐(细吹细打),再细细品味这“上邦稀奇之物”。而选择蒸这种烹饪方式,就是选择了仪式感。

蒸省事:解放了劳动力

中国人喜吃五谷粒食,从人类学角度讲,先民放弃猎食,转为农耕,其实不算特别经济的事,因为远不如大块吃肉便利。吃肉只需要一团火,而粒食却要收割、脱壳,与水混合煮食,比例还要恰当,否则或者吃不饱,或者不易消化。
蒸法在我国起源甚早。从出土文物可知,6000多年前,仰韶文化的先民便用一种煮豆子的陶器——(lì)。是将3个小口、突腹的陶瓶的肚子捏在一起,下面生出3个脚来,上面共用一个瓶口,既能自然站立,又可在三足间的空隙处生火,火被收拢在鬲底部的三足之间,水很快就开了,这就是煮
▲ 蒸,本义为利用水蒸气烹熟食物,后引申为献祭。其甲骨文字形似双手托举冒着蒸汽的炊具。

煮,不容易控制水量,古人多食用豆类或黍米,吸水性差,很难煮。先民突发灵感,将陶碗底部穿出几个空洞,制成甑(zèng)将甑里盛上已经泡过水的米、豆,并放在鬲口以上。鬲中水开,蒸汽升腾,加热甑里的食物,诞生了最早的组合蒸具——甗(yǎn)。直到今天,西方人在烹饪中也很少运用蒸法,有的国家连蒸的概念也没有

《诗经·大雅·生民》中就有周人祭祀先祖时蒸米饭的场景:“释之叟叟,烝(蒸)之浮浮。”“浮浮”即蒸汽升腾的样子。周人认为,祖先享用祭品靠的是摄取气味,而不是像活人一样咀嚼品味。所以先秦时,祭品多是蒸出来的。当蒸汽升腾,布满整个祭祀场所,“仪式感”也就有了。

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由承甑器和三个甑组成,甑底部有小孔,可视作蒸笼的前身。三联甗能同时蒸三种食物,适用于大型祭祀,上图是根据文物绘制的线图。绘画/钟金叶

工既利其器,必可善其事,新发明大大丰富了古人的餐桌。且不说粒食可以变着花样地蒸,连一贯被火烤得又焦又黑的肉类和鱼,也因为蒸变得美味而利于消化。古人爱蒸东西,也因为蒸法简单省事,无需翻搅。更重要的是,蒸的同时,还能腾出手来干其他活。蒸食物时,不再需要人形计时器,解放了劳动力,整个社会都进步得快了一些。


蒸笼:温润的缔造者


蒸器重要,研究它的人也多,组合蒸器甗从陶器变为青铜,至东汉后就消失了。而脱离了甗的甑,变身铁甑、锡甑、木甑,至今一直保持着生命力。
后来,甑逐渐被一种轻便的炊具代替,这就是蒸笼,也叫笼屉。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应该比你想象的更早。相传,汉高祖时期,将军韩信就以竹木作炊具,蒸制食物,避免炊烟暴露军营位置。

魏晋南北朝时期,面食发酵技术已经成熟,当蒸法应用于面食烹饪中,立刻大放异彩。
西晋时,一位叫束皙的文学家,就煞有其事地写了一篇《饼赋》,把当时市面上的馒头、包子、馄饨、面片、面条等面点一顿夸。其中描写蒸包子的场景尤为生动,按束皙的说法,蒸包子需“火盛汤涌,猛气蒸作”,蒸好后则“笼无迸肉,饼无流面”,也就是面皮暄软不绽破。毫无疑问,这里的“笼”就是蒸笼。那么,这笼包子滋味如何?
束皙说,蒸好的包子才端上桌案,便一扫而光,一位食客连吃了三笼还没吃够。如此这般,不仅“行人失涎”“童仆空嚼”,连读者也食指大动。足见当时的蒸制面点质量上乘,美味诱人!
蒸包子
那时的蒸笼是什么材质呢?
东晋有位名士叫郭文,隐居余杭的深山里,不受朝廷征召,曾“以竹为甑”,说明此时已有竹制蒸笼。
辽宁朝阳东晋墓出土壁画中的庖厨图,印证了这一记载。画面中,一名高髻女子忙于灶前,身后是一架五层笼屉,比人还高。因此学界判断,至迟在公元4世纪,多层竹质蒸笼已经出现。
▲ 蒸菜美食

试想某户人家宴请宾客,如果桌席较多,煎炒根本无法保证上菜速度。使用多层蒸笼就不一样了,笼内放上各种菜品的碗碟,不大会儿工夫,荤素搭配的就蒸熟了,完全能供应几十桌同时开席。和其他烹饪方式相比,蒸法简直就像开了挂

宋代饮食业特别发达,蒸出来的点心也更加丰富。据南宋《梦粱录》记载,市肆售卖有各种面点,包子、馒头,有馅、无馅的,均纳入“蒸作面行”。

同时,南方的米制点心开始流行,做法是将大米磨成米浆,再架上蒸笼一蒸,就成了各色米糕。在宋人周密《武林旧事》中,记录下糖糕、蜜糕、栗糕、社糕、重阳糕等糕点,足足有19种

▲ 金代庖厨图8层大蒸笼与人等高。绘画/白琬莹
金代蒸制面点品种丰富。在山西屯留宋村金墓壁画(复原图见上)中,方形灶台上有一架8层蒸笼,一男子正揭取笼罩,可见当时蒸笼应用广泛。
南方糕点除了日常食用外,也用于节令庆祝、祭祀祈福,可谓是全方面参与了民俗生活。不同时节吃上一块应时的糕点,成为节日仪式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外,糕点糕点,寓意在“高”,过去造房,上梁之际总要行“抛梁”仪式,抛梁用的,正是米糕。而制作糕点时候蒸笼相叠,则意味着蒸蒸日上,皆取意吉祥至此,蒸制点心中,米面制品平分秋色的格局终于形成。

▲ 装满点心的匣子。摄影/朱浩

有人说,中式点心与西式点心的差异,无非是一个被送进了蒸笼,另一个送进了烤箱。蒸出来的温润无声,烤出来的酥脆美味。而这种温润气质的缔造者,正是蒸笼。

鱼是蒸的香

说到蒸食,人人都称道岭南粤菜的“餸”(sòng,粤方言中佐餐下饭的菜)。

可能只是一尾规规矩矩的蒸鱼,因为日日操练,加之食材新鲜,竟也蒸得出神入化。器具并不麻烦,连蒸锅、蒸笼也可以省去,只拿一口出了名的佛山双耳“广锅”,支上几副筷子,搭上一只盘子,摆上生鱼、佐料,即可开蒸。
比如名列粤菜十大名吃的“清蒸东星斑”,为粤式生猛海鲜的代表菜,但它极致的味道,需要回归最简单的炊具,以铁锅、瓷盘、白水来呈现鲜鱼美味。这样蒸出的东星斑,鱼鳍舒张,肉质片片分离,绝不黏腻,完美诠释了中国古代烹饪技法——蒸的精髓。
▲ 古法清蒸东星斑
再说蒸法,清蒸最简单,也最考验功夫,鱼要放进热盘入锅,鱼的身下码放葱段,为的不仅是入味,还起到把鱼架起,让其通身受热的作用。鱼蒸熟后,看看鱼盘,里面的“鱼水”也有讲究,山东人蒸鱼,保留鱼水的叫清蒸,滗(bì)出鱼水不留下的叫干蒸。干蒸春汛时节才上岸的带鱼,是山东半岛的一绝。干蒸可以使鱼的腥气,以及鱼身上过多的水分,从笼屉孔隙里流出去,入口时自然觉得鱼肉鲜甜又有活力了。
此外,还有“先煎后蒸”的方法,处理得好,鱼吃起来就会带着油的香气,煎蒸黄鱼是代表菜品。
▲ 蒸黄鱼

蒸的方法,总归是十分高效而又变换多端的手段。如果说中国的烹饪有什么能独立于世界其他各国以外的技巧,蒸肯定是其中之一。从先民处走来,直至今日。蒸法真的是蒸蒸日上


《中华遗产》2018年02期、2022年01期
撰文  |  韩韬   高启安
图片  |  图虫创意  等

点击上图可购买

中华遗产官方视频号

CHINESE HERITAGE

让美相遇 让好发生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这里

中华遗产官方店铺 | 玲琅格

CHINESE HERITAGE

想收藏《中华遗产》往期的典藏过刊吗?

点击下图▼

进入官方店铺「玲琅格」

还有更多精美图书、文创等你发现!

CHINESE HERITAGE


往期推荐


别着急,买不到退烧药,热粥好喝也有效

2022-12-17

黄磊私下对胡歌说他发现一个规律:口味重的地方,就比较穷!

2022-12-14

除了连花清瘟布洛芬,用对柴胡,妙手回春!

2022-12-15

熏艾条消毒法:扶一身正气,无敌免疫力!

2022-12-2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