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最初认识一种事物的时候,往往习惯于“顾名思义”,透过名称揣测内涵,于是便有了所谓“望文生义”的误判。对“新疆”这个地名的理解便属此例。
新疆,这个占中国国土面积约六分之一的地方,曾经差点儿就成为“第二个外蒙古”。1944年11月,在苏俄的暗中支持下,伊犁、塔城、阿山三区爆发伊宁事变,成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共和国”,要把新疆变成苏联的第十七个加盟国。乱局之下,时任新疆省政府主席的吴忠信,认为新疆面积太大、民族复杂,又有外国势力插手,很难实现统一管理,于是提出将该地分为天山以北、天山以南和昆仑山以北三个地区分别建省。无独有偶,蒋介石侍从室的高参唐纵,也在递交给蒋的意见书中,提议将新疆分为六个省,分省治理。蒋介石最终采纳了这些意见,并命令赴新疆接替吴忠信的张治中着手调查实施。谁料,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二战后苏联调整了对华政策,希望能和平解决伊宁事变引发的“三区问题”。1946年7月1日,张治中与三区代表达成协议,成立新疆省联合政府,分省计划就此搁置。▲ 秋季的傍晚,夕阳正照射在远处新疆天山连绵的雪峰上。供图/风光猎人·图虫创意
后来,张治中在回忆录中记录了这一段,说自己一度想把“新疆省”改成“天山省”,原因是“新疆人民认为顾名思义,新疆是中国新开辟的疆土,因而具有强烈的反感”。回想1945年前后的时局,不难发现,张治中其实清楚,他所说的“新疆人民”,只是部分别有用心的极端分裂分子,这些人以省名为借口,妄图用“东突厥斯坦”取代“新疆”,以达到分裂中国的政治目的。不过,后来发生的事也证实了,新疆的问题,并非简单改个“天山省”名字就能轻易解决。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新疆在建省之前,中国史书一直将这块土地称为“西域”。“西域”幅员如何?怎么变成了“新疆省”?“西域”与“新疆”可以等同吗?
2100年前,蜀人司马长卿因仰慕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凛然正气,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司马相如”。更名后的他,除留下千古名作《子虚赋》《上林赋》及《凤求凰》外,还有一篇《喻巴蜀檄》,檄文中提及“西域”,据著名历史学家田卫疆考证,这是“西域”一词在中国古书中的第一次现身。
檄,是古代官府用来征召或声讨的一种文书。中国人打仗讲究师出有名,战前的舆论宣传一定要做到位,才能凸显己方“正义之师”的形象。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番阳令唐蒙为开通夜郎及僰中的道路,擅自诛杀抗命的少数民族首领,引发巴蜀骚乱。武帝派司马相如前去安抚民怨,于是就有了这篇堪称完美的政府晓喻文案——《喻巴蜀檄》。▲ 帕米尔高原横跨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和中国新疆西部,在汉唐被称为“葱岭”,据说因多野葱或山崖葱翠而得名。唐朝人所说的“西域”,大体在葱岭以西、波斯以东、印度河以北、铁门关以南,地域较今天的新疆向西大大延伸。图为帕米尔高原上开阔的冲积平原。摄影/高嵩
檄文先是宣扬了大汉皇帝的赫赫军功,接着告诉巴蜀人:皇上本可以武力征讨你们,现在之所以没有发兵,是因为体恤百姓。唐蒙做的是不对,但这是他私人的行为,而非皇上的旨意。不过,亲爱的百姓们啊,你们本来已经应征,现在又擅自逃跑,这样做也是不对的,说明咱巴蜀的社会风气还不太淳朴,大伙儿还得接受教育……如此这般,既顾全了皇帝的面子,又指出了官吏的过失,还开导了百姓,一举稳定了西南局势。
《喻巴蜀檄》在宣扬武帝军功时提到了“西域”:“陛下即位,存抚天下,集安中国,然后兴师出兵……康居、西域,重译纳贡,稽首来享。”这个“西域”具体指的是哪儿?司马相如没有说。一百多年后,班固在《汉书·西域传》里给出了答案:“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五十余。”“西域三十六国”的泛称,就此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史。▲ 巍峨天山下的独库公路。供图/532Yang·图虫创意
汉宣帝在位时,天山南北皆被纳入大汉羽翼之下,西域也有了中央政府任命的第一任行政长官——郑吉。此后,随着中原王朝的盛衰更迭,“西域”的地理范畴,一度从“三十六国”扩展到“五十余国”,再西延至帕米尔高原以西的中亚,后又收缩回到“西域三十六国”及乌孙、匈奴故地。但不论如何变化,可以肯定的是,自汉以后,今天新疆所在的位置就已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新疆”,从字面上看,即“新辟疆土”之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个词曾被清政府用于称呼贵州、云南、四川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譬如《清世宗实录》就记载有:
“乌蒙新疆”:雍正八年(173年)七月,“乌蒙系改土新疆……新经改流,诸事尚未就绪。”“乌蒙”指今云南昭通一带,与川贵相接,是彝族分布区;“黔东南新疆”:雍正十年(1732)四月,“新疆辽阔,直通楚、粤,兼有内地旧汛,非古州一镇所能统辖。”古州为今贵州榕江,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区;横屏观看
云贵川一带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元明及清前期,中央政府对当地实行土司制。雍正时开始在西南普遍推行“改土归流”,即废除世袭土司(土官),委派有任期的官员(流官)进行管理。经此一遭,那些新归入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区内的土地,就被称为“新疆”。不过,本文想说的“新疆”,在西北。元朝灭亡后,由于明廷兵力弗及,蒙古察合台后裔王族在西域建立了东察合台汗国,明政府通过羁縻控制,实现对西域的管理。清朝立国之初,即同察合台汗后裔取得联系,哈密、吐鲁番等地臣服清朝,并派使臣前往内地朝贡。直到康熙十九年(1680),西蒙古准噶尔部贵族噶尔丹率众推翻了东察合台汗国,天山南北就此皆处在准噶尔部统治之下。野心大盛的噶尔丹几次三番肆意挑衅,欲同清政府分庭抗礼。康雍乾三帝多次派兵讨伐,康熙更曾亲率大军于乌兰布通大败噶尔丹,重挫对方的嚣张气焰。不料,噶尔丹之乱尚未完全平息,南疆回部(注:清朝称维吾尔人为回人)大小和卓叛乱又起。▲ 帕米尔高原林立的雪山,造就了丰沛的冰川融水,也孕育了水草丰茂、农牧皆宜的河谷地带。那里是新疆塔吉克族和柯尔克孜族繁衍生息的乐土。摄影/刘湘晨从本质上讲,这两起叛乱都是部落贵族野心膨胀引起的国家分裂。大小和卓是伊斯兰教白山派“圣裔”(指穆罕穆德的子孙)玛罕穆特的两个儿子。噶尔丹侵占新疆时,曾扶持白山派势力,以维护其对南疆的统治。乾隆二十一年(1756)平定噶尔丹后,朝廷继续让大小和卓管理天山南麓事务,希望借助他们的社会影响来安定统治。没想到,二人竟集众数十万起兵反清,一时间控制了天山南路的大部分地区。金庸在小说《书剑恩仇录》里,写到了一位行事爽利、武艺超绝的奇女子——霍青桐。黑水河一战,她以少胜多,大胜清军,成为回部英雄。历史上,叶尔羌(今新疆莎车)城外的“黑水河”畔,的确发生过一次大战。那是在乾隆二十三年(1758),骁勇善战的满洲正黄旗人乌雅·兆惠被任命为定边将军,出征南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新疆莎车老城莎车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供图/图虫创意兆惠在是年十月初率军进抵叶尔羌河畔。此河又名“喀喇乌苏”,“喀喇”是黑色之意,“乌苏”是水,兆惠驻军之地就叫黑水营。清军因前锋进军太快,后勤给养跟不上。小和卓霍集占探知这一消息后,放出风声说,叶尔羌城南山下有人放牧。兆惠闻声,决定渡过叶尔羌河去劫夺羊群。没成想清军刚从河桥上过去四百多人,桥突然就塌了。霍集占趁机伏兵四出,将清军团团围住。兆惠在黑水营被围近三个月,才盼来了援军——定边右副将军富德。乾隆二十四年正月,兆惠和富德两军会师,最终取得黑水营之战的胜利,此后又连续攻克叶尔羌、和阗、喀什等地,彻底平定了大小和卓之乱。不得不佩服金庸的春秋笔法,《书剑恩仇录》需要以霍青桐的大胜来折射民族气节,因此就有了回部“黑水河之战”前三个月的胜利,而之后清军的反攻就这样被他刻意削略掉了。其实,正是从黑水营之战开始,兆惠实现了他平乱的目标,乾隆皇帝也完成了毕生引以为傲的一大武功,将天山南北重新归入大清版图。▲ 新疆天山雪景。
春风得意的乾隆,言语间不时出现“新疆”一词。《清高宗实录》记载:“然现在新疆垦种……西陲勘定,回部悉平,朕之初念岂务为好大喜功,今亦不过辑其旧部,复其本业而已。”又云:“新疆效用武职人数……遇有辟展(今新疆鄯善)等处差务,陆续委用。”可见,乾隆所说的“新疆”,本意与雍正是相似的。只不过和他爹比起来,乾隆就只有这一块“新辟疆土”,加上他好大喜功、务求十全十美的性子,朝廷内外着意宣扬,“新疆”就变成了帝王功劳簿上浓墨重彩的一页,并在后来渐渐成为指代明确的专有地名。
需要说明的是,从“西域”到“新疆”,中间有过一段过渡。乾隆二十七年(1762),清政府设伊犁将军时,今额尔齐斯河、斋桑湖以南到帕米尔、包括天山南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仍延循旧例称“西域”。不管是乾隆官修的《钦定皇舆西域图志》,还是道光年间的《西域水道记》,抑或晚清学者龚自珍的《西域置行省议》、朱逢甲的《西域设行省议》,官私文书均称这一地区为“西域”或“西域新疆”。朝野动议在“西域”设置“行省”,是清后期西北形势急剧变化的结果,最早提出这一建议的,就是龚自珍。
龚自珍祖父龚鉴(1694-1739)早在雍正年间就曾主张屯田西北,龚自珍又师从刘逢禄研习春秋公羊学,探寻经世致用的微言大义,这其中就隐含着“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的文化认同。而他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清王朝从边疆一统的盛世,转向万马齐喑的“衰世”之际。多方因素汇集下,怀有经世抱负的龚自珍,对干戈迭起的西北边疆一直十分留意。“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漫感》一诗吐露出他“绝域从军”的无望,他只好寄情于边疆史地研究,尤其着意于西北边疆问题。
▲ 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唐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交河故城。
嘉庆二十五年(1820)秋,大和卓波罗尼都的后人张格尔,借浩罕兵入侵南疆,负责管理新疆的将军、大臣对回部多有欺压,导致不少回部民众协从叛乱,使刚刚绥靖的新疆再起烽火。龚自珍此时正任内阁中书一职,为谋求新疆的长治久安,他写就《西域置行省议》一篇,提出要在西域建省,即使新疆悬远难守,也不宜放弃。
龚自珍是第一个提出要在西域建省的人。因清代习惯将天山以北称“准疆”,将天山以南称“回疆”,故龚自珍提议要建“准回省”。他反对放弃新疆,对朝廷“羁縻”管控新疆的安边方略也不满意,主张在乾隆平乱基础上进一步“疆其土,子其民”,相信只要在新疆建立和内地一样的行政管理体系,建省、移民实边、屯田、发展教育,就能把新疆变得和内地一样稳定且具有内聚力。只可惜,这一提案在当时并未激起多少浪花。▲“西域”所指代的地域范围,在中国历史上几经变化。参考资料:僧海霞《历史时期中原与西域的界标及其意象变迁研究》。龚自珍之后,咸同年间,西域形势越来越不乐观。同治三年(1864),中亚浩罕国阿古柏入侵我新疆,并于同治六年(1867)悍然成立伪政权“哲德沙尔汗国”。与此同时,沙俄也开始插手新疆事务,侵占伊犁九城,“设官置戊,开路通商,晓示伊犁永归俄辖”。如此,一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疆域,正面临着从大清版图上消失的危险。
《同治朝筹办洋务始末》记载,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重海防而轻塞防,提议放弃新疆,甚至认为乾隆年间勘定新疆是错误之举:“倾全国之力,徒收数千里之旷地,而增千百年之漏危,已为不值……况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心腹之大患愈棘。”对此,湘军出身的陕甘总督左宗棠坚决反对,他忧心忡忡地写下一纸奏书,力陈新疆之重:我朝定鼎燕都,蒙部环卫北方,百数十年无烽燧之警……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若新疆不固,则蒙古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轶,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俄人拓境日广,由西向东万余里,与我北境相连……徙薪宜远,曲突宜先,尤不可不豫为绸缪者也。
权衡之下,慈禧最终于光绪元年(1875)六月,任命64岁高龄的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次年,左宗棠率六万征西大军开赴新疆,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全境。▲ 后人为弘扬左宗棠栽榆插柳的美德,称这些柳树为“左公柳”。图为新疆哈密人民公园的左公柳。
起初,沙俄诡称占领伊犁是替清政府“代为收复,权宜驻守”,没想到清军果真收复了新疆各地。左宗棠就以沙俄有诺在先为由,主张用外交手段解决伊犁问题。然而,俄国不但拒不交还伊犁,还陈兵耀武,以示威胁。赴俄谈判的大臣崇厚,竟在对方的恫吓下签订条约,答应割让霍尔果斯河以西及伊犁南境的特克斯河流域的大片领土,并向俄方偿付兵费500万卢布。消息传来,朝野哗然。左宗棠呕血上书,请求再战新疆。清廷命其统筹西北军务,做好军事上收复伊犁的准备。1880年5月,在从肃州出发前往哈密的途中,左宗棠抬棺上阵,向全军昭示决心:“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俄军此前在俄土战争中大伤元气,慑于左氏兵威,担心战争一旦开打捞不到便宜,于是双方再次谈判。一年后终将伊犁归还中国,把吞下去的领土又吐了出来。▲ 新疆伊犁喀拉峻草原晚霞放牧风光。供图/图虫创意
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左宗棠一再上书,向朝廷提出新疆建省的议案。先是光绪三年(1877)六月,再是四年(1878)十月、八年(1882)九月……他在奏折里明确主张将所建之省命名为“新疆省”,因为“新疆地段较远,他族逼处,故土新归,治内治外,事同草创,非规模早定,废坠无自而兴”。
战争、谈判、朝野纷争,令左宗棠的提议被一拖再拖。清廷最终达成一项折中方案——新疆建省,但巡抚由甘肃巡抚兼任。光绪十年(1884)十月,跟随左宗棠出征新疆的刘锦棠被任命为“甘肃新疆巡抚”,驻节乌鲁木齐,新疆省正式宣告成立。自此,清政府可以更好地在这块土地上行使国家主权,安抚归拢百姓,以完整的行政体制确保领土不失。
▲ 新疆塔什库尔干曾是古代东西方交流的必经之地,被认为是古丝绸之路东段的终点和西段的起点。古希腊文化、古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中原文化在这里交汇。图中,塔什库尔干妇女将民族服饰与现代流行结合的着装习惯,即是这种文化融合在当下的缩影。摄影/张新民这是嘉道以来仁人志士的梦想,是从龚自珍到左宗棠的夙愿。故土新归,终成现实。
图文来源:
《中华遗产》2018年10期,撰文/巴晓峰
部分图片来源: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