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he Innovation | 二维细胞牵引力测量技术的持续发展

Z Liu & Z Li TheInnovation创新 2023-03-27

导 读


细胞在迁移侵袭、收缩舒张的过程中通过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产生牵引力。虽然细胞牵引力极其微小,却有着不可或缺的生物学影响。细胞牵引力与生化信号、电信号一起协同有序地调控多种生物学过程,能够在细胞增殖分化、伤口愈合、血管生成、肿瘤发生转移及胚胎发育等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量化细胞牵引力的大小对于更好地理解上述生物学过程至关重要,可进一步促进疾病诊断和药物筛选等技术的发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团队回顾了二维细胞牵引力代表性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程,归纳了各类技术的特点,剖析了现有技术的瓶颈与挑战,并指出了细胞牵引力测量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图1 细胞牵引力产生的机制及二维细胞牵引力代表性测量技术的发展路线


早在1980年,研究人员通过弹性硅胶基底细胞培养方法,开发了利用弹性基底的形变和皱褶来反映细胞牵引大小的测量技术。之后,随着光学材料、微纳制造和计算机技术的协同发展,基于该技术体系的细胞牵引力显微技术(CTFM)应运而生。CTFM的弹性基底材料不仅可以根据实际测量需求调节杨氏模量,且薄膜结构具备透明、高弹性和易于制造的优点。弹性基底经细胞培养后,可通过显微镜采集其形变图像来获得弹性基底位移场,进而使用计算机反演求解牵引力场。此后,有研究人员将带荧光标记的纳米珠镶嵌到弹性基底上,进一步提高了位移场的分辨率。从位移场直接反演牵引力场的数学计算复杂度较高,如何构建高质量的位移场一直是CTFM技术开发的关键和难点

一些研究团队通过改进弹性基底的形状结构,提出了微柱阵列的细胞牵引力传感器(MAFS)。其中,每一个微柱可作为独立的传感器来量化细胞施加的牵引力,而且微柱的长径比可以通过模具来调整。这些微柱阵列不仅可有效测量各个方向的细胞牵引力,而且可以显著简化细胞牵引力计算过程。同时,也有学者在MAFS顶部标记荧光物质或者添加金纳米球,以优化观测方法。此外,还设计了双面微柱阵列以提高低放大倍率下的精度。但是,受到实际制备的工艺限制,这些有机材料构筑的微柱直径和间距一般在微米量级,导致空间分辨率不足。相比之下,采用化学刻蚀和光刻技术制备的无机硅柱可以有效地将分辨率提高到亚微米/纳米量级。即便如此,由于无法实时观测活细胞的力学性能,通常仍需要将细胞脱水固定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无机纳米硅柱的位移。

近年来,通过光致发光强度变化来反演细胞牵引力的测量技术受到了重视。2020年,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基于InGaN/GaN纳米柱阵列的细胞牵引力测量技术,其长度为1.5 μm、微柱直径达到150 nm、纳米微柱的间距为800 nm、空间分辨率高达31750 dpi。整个器件采用具备良好透光性的蓝宝石作为纳米柱的基底层,同时利用每个纳米柱顶部的多量子肼(MQW)来实现光致发光,激发波长为405 nm/发射波长为460 nm。当细胞牵引力作用于纳米柱阵列时,压电光电子学效应会导致纳米柱内部压电势被重新分配,压电势的变化会进一步调制光致发光强度,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利用纳米柱阵列发光强度和位置来直接反映细胞牵引力的大小和方向。该技术利用基于压电光电子学效应调控光致发光强度变化所构建的细胞牵引力计算方法,不仅直观便捷,而且实现了对活细胞牵引力实时高分辨率的量化


总结与展望



细胞牵引力测量技术的持续发展为多种生物学效应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有望作为疾病诊断和药物选择的新方法。为了进一步模拟细胞的实际生长环境,将细胞牵引力测量技术扩展到3D细胞培养也受到了研究人员的重视。当前,已有研究小组成功开发了基于油微滴和弹性圆形微凝胶的3D细胞牵引力测量技术。2D和3D细胞牵引力测量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结合开发。总体而言,发展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稳定和实时的细胞牵引力测量技术是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新材料和微加工技术的进步



责任编辑


施建宇  西北工业大学

阮慧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扫二维码|查看原文


原文链接:https://www.cell.com/the-innovation/fulltext/S2666-6758(22)00109-6

本文内容来自Cell Press合作期刊The Innovation第三卷第六期以Perspective发表的“The continuous evolution of 2D cell-traction forces quantification technology (投稿: 2022-05-21;接收: 2022-09-04;在线刊出: 2022-09-07)。


DOI: https://doi.org/10.1016/j.xinn.2022.100313


引用格式:Liu Z., Cui X., Fan Y., et al. (2022). The continuous evolution of 2D cell-traction forces quantification technology. The Innovation. 3(6),100313.



作者简介

李 舟,国家杰青,博导,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生物电子器件、植入/穿戴的电子医疗器件、生物传感器、可降解器件、细胞生物力学的研究。在Nature Rev. Cardio., Sci. Adv., Nature Comm.等期刊发表论文190余篇。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联合会(IFMBE)青年科学家奖等。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新曦颠覆式技术创新基金、北京市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等项目支持。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生命电子学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等。担任学术期刊Smart Materials in Medicine和Nano Select的副主编、Science Bulletin等期刊的编委。

刘 卓,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植介入生物电子器件、电刺激疾病调控和细胞生物力学,在Nature Comm., Sci. Adv.,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



往期推荐

_

解决新冠肺炎长期影响的生物传感智能化管理新策略

► 点击阅读

_

粪菌移植治疗肥胖,如何突破瓶颈?

► 点击阅读

_

从狼疮单基因突变致病机制到精准靶向治疗

► 点击阅读

_

解密乙肝病毒受体的结构


► 点击阅读

_

“器官”芯片到”患者”芯片


► 点击阅读

_

打开人类细胞可塑性的“黑盒子”


► 点击阅读

_

艰难梭菌是如何击破肠屏障的?


► 点击阅读

_

高效蛋白工程改造技术,开发新型CRISPR基因编辑工具

► 点击阅读



期刊简介



扫二维码 | 关注期刊官微


The Innovation是一本由青年科学家与Cell Press于2020年共同创办的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向科学界展示鼓舞人心的跨学科发现,鼓励研究人员专注于科学的本质和自由探索的初心。作者来自全球48个国家/地区;每期1/4-1/3通讯作者来自海外;已被108个国家/地区作者引用。目前有195位编委会成员,来自21个国家;50%编委来自海外;包含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3位各国院士;领域覆盖全部自然科学。The Innovation已被DOAJ,ADS,Scopus,PubMed,ESCI,INSPEC等数据库收录。秉承“好文章,多宣传”理念,The Innovation在海内外各平台推广作者文章。


期刊官网1(Owner):

www.the-innovation.org

期刊官网2(Publisher):

www.cell.com/the-innovation/home

期刊投稿(Submission):

www.editorialmanager.com/the-innovation

商务合作(Marketing):

marketing@the-innovation.org



Logo|期刊标识

See the unseen & change the unchanged

创新是一扇门,我们探索未知;  

创新是一道光,我们脑洞大开;  

创新是一本书,我们期待惊喜;  

创新是一个“1”,我们一路同行。



第3卷第5期

第3卷第4期

第3卷第3期

第3卷第2期

第3卷第1期

第2卷第4期

第2卷第3期

第2卷第2期

第2卷第1期

第1卷第3期

第1卷第2期

第1卷第1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