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垃圾分类一周年:成绩亮眼,未来可期|澎湃社论

社论 澎湃新闻评论 2021-01-29


评论君说

      让上海的垃圾分类,早日从“新时尚”变为“新日常”,成为2000多万市民再自然不过的生活方式。




到这个月,上海的垃圾分类施行满一年了,成绩如何?这个问题,上海市民关心,今年要推进垃圾分类的城市和市民也关注。 


今天召开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晒出了“成绩单”:居民区垃圾分类达标率达到90%以上,单位分类达标率达到90%;今年6月上半月,可回收物回收量、有害垃圾分出量、湿垃圾分出量同比分别增加71%、11.2倍、38%,干垃圾处置量下降19.7%;完成2.1万余个分类投放点规范化改造;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处置总能力达到24350吨/日……总体来看,全面发力、进步很大、亮点多多。成绩凝聚了全体市民的付出和辛劳,也是对人们热情参与的最好回馈。 


从成绩找“秘诀”,上海的经验在于“依法推进”和“全民参与”。 


依法推进上,注重“软”“硬”结合。软,是靠精细化、人性化的管理和宣传,确保垃圾分类有序推进,照拂市民体验。上海的垃圾分类,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探索,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通过后,又进行了半年的“预热”。在《条例》正式实施前,上海提出到今年年底,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全程管理体系的目标,并为宾馆、餐饮企业等单位和居民区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出台了配套文件。在《条例》实施初期,对于一些轻微的分类不达标案例,也多以教育和劝阻为主。硬,是用必要的强制性保障垃圾分类的有力推进,确保效果。通过相关部门的自我施压、细致引导和执法行动,市民看到了政府的决心,更看到了信心和动力。 


由此,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同感和接受度大大提升,并很顺畅地转化为行动。从我做起、提醒家人,只是“初级版”,更多的人展现了强大的“民间智慧”,比如为了分类更准确,一句句顺口溜在社交媒体上流传;为了湿垃圾破袋不脏手,各种神器在小区争相出现,又推动了洗手池等设施的安设;环保人士、孩子、老人踊跃争当志愿者……现在,“拎得清”对上海人来说毫无压力。环境更干净了,生活更健康了,邻里更和谐了。这些垃圾分类带来的必然结果和意外收获,又让人们有了将垃圾分类进行到底的热情。 


成绩属于过去。面向未来,上海给自己设置了更高标准和目标,要在提高分类的准确性、投放的便利性和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强化投放主体责任等方面,继续发力。比如,在巩固提升分类实效上,居住区(村)和单位分类达标率力争达到95%;在完善两网融合体系上,完成6000个可回收物服务点、170座中转站和10座集散场标准化审核;在加快处置能力建设上,要达到干垃圾焚烧总能力21300吨/日,湿垃圾处理总能力7000吨/日,今年年底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目标。这些目标,精准对应了眼下工作的不足,比如市民垃圾分类理念和习惯,需进一步强化;定时定点投放的刚性和柔性,需更精细化执行;垃圾分类设施建设,需加快脚步赶上源头分类的提升步伐等。


面对成绩,不骄傲、不松懈,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再出发;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优势,继续让其成为工作的坚强保障;不回避短板不足,下功夫补齐完善。这些都是上海城市管理的鲜明特色。这样的“方法论”,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价值观”的引领下,必将让上海的垃圾分类,早日从“新时尚”变为“新日常”,成为2000多万市民再自然不过的生活方式。















































































































    ※ 编辑|甘琼芳

    ※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推荐阅读】

学历学籍查询应兼顾安全与便利|澎湃社论
过一个安全充实的暑假|澎湃社论
“减负”怎么落实到《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澎湃社论
用法律的力量,守护公共安全边界|澎湃社论
雷霆禁毒,绝不姑息大麻、新型毒品|澎湃社论

有深度、有态度、有温度的新闻评论,尽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