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6月1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筱筱雯:一个文艺青年的“文艺梦”的毁灭与重生

学习快乐199 劲草知风 2021-06-15



筱筱雯:一个文艺青年的“文艺梦”的毁灭与重生


文|筱筱雯

 

这是我自己的故事。两年多以来,我不愿去触碰,也不愿意再次走进沙坪坝的古镇。因为每一次想起,都会把我的心撕扯。去年因为方方日记,我和“二湘空间”、“一枚园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因此认识了志同道合的文友,我们一起阅读,一起讨论,一起写作,才让放下了我曾被毁灭的“文艺梦”。
 


B是我的同事。2018年8月的一天,他突然到我办公室闲聊,他说他在古镇有好几个门面,和管委会签的合同,想找合适的人一起开书店。我听到“书店”两个字,就两眼冒光。当天下班后,我和B一起到了沙坪坝著名的古镇,来到了他准备开书店的地方。

这是一个幽静的巷子,对面是繁华、热闹的古镇,与喧嚣、欲望为伍,这条“金碧街”就像名字一样,小家碧玉,温文尔雅。到了晚上独行,嘉陵江的涛声与龙隐寺的钟声,让你的灵魂变得自由而轻盈。我在重庆那么多年,我很少到这条街上来,每次到古镇游玩,也只停留在对面的繁华处。


这条很安静的巷道,以民宿为主,很多店主都以“文艺青年”自称,他们与我喜欢寂静、不浮躁的气息相符,我对这条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当即决定,和B合作,一起把书店开起来。

这个店没有名称,B和他的同学只做了最基础的装修。他们购买了书架,但他们从不看书,把货架错买为书架。店里的吧台和灯已经弄好了,虽不是我喜欢的风格,因想节约成本,便不再推翻重建。当天晚上,我们签订了合约,我来进行家具、软装饰、墙面粉刷和书籍的购买,若有利润,大家就平分。

我和B共事十年,他的人品是我欣赏的。他遇事不计较,很宽厚老实。有时候部门聚餐,他喜欢抢着买单。他的老家出猕猴桃,每到产猕猴桃的季节,他经常把猕猴桃带到办公室给大家品尝。以前单位每年安排大家出国旅行,热情的B喜欢带礼物回来,送给没有出去旅行的同事。所以,我对和B的合作,很放心。我和他都是不计较的人,两个“不计较”的人合作,一定很愉快。


一直以来,书店、文创店、咖啡馆、茶室,是我心之向往的地方。尤其是每到一个城市,我喜欢去找寻这个城市独立的,有个性的书店。记得2018年春,我到昆明旅行,我在云南大学附近呆了两天,把周边大大小小的书店走遍了。“我要是有一个自己的书店,该多好了。”我对开书店的老板,产生了羡慕之情。

签订合约后,我像打鸡血一样,想名字,在网上购买家具、窗帘,自学做奶茶、做甜品。B也很积极,他说,“姐姐,跑腿的事情交给我。”我们一起到北碚、渝中区的旧家具市场去收购老物件。既然在古镇,我就要把书店的“复古”、“文艺”的味道做足。我在北碚看到一块老木板,褐色的,上面有时光的痕迹,也有使用过的不规则的纹路,我当即把这个老木板买下来。我把这块老木板搬到店里后,请木工做了四个腿,再用涂料调成了自己喜欢的颜色,把桌腿全部刷成了蓝色。这块桌子经过我的“再加工”,变成了独一无二的茶桌。


我把货架搬到了三楼平层,重新靠墙做了一个顶天立地的书架。只要路过书店的人,就会看到整面墙上摆满了书,大家纷纷拿起手机拍摄,把这面墙当成风景。大厅的另一面墙,我把80年代,读过的语文课本上的一些经典的,怀旧的图案,重新找人印刷制作挂到墙上。墙的最上面,有一句我们的原创语“怀念没有手机和没有网络的年代”。那面墙,后来成为了很多旅客打卡、拍照的文艺墙。

每天夜里,我虽很疲惫,但我坚持写日记,写古镇、写书店的进展情况,写来书店的有趣的人,写我们临聘的学生,我恨不得一天有48个小时,每个小时,我的脑海里都装满了我的书店。

我把书店取名为“西窗”——重庆是西部的窗口,沙坪坝是重庆的西部,书店就是沙坪坝的窗口,我的理想很狂妄也很自大,我想把书店建成一个城市的精神之所和有灵魂的地方。


本来我有严格的预算,可我的理想让我把预算无限扩大。“墙壁刷了吧,会更文艺。桌子买最好的,看起来更加符合西窗的气质。外墙也粉刷了吧,要让西窗的颜色覆盖古镇的颜色、西窗的章一定要体现阅读的内核、——”我把我梦想的颜色和梦中的书店,全部放进了“西窗”,也把我的激情、智慧和汗水,给予了“西窗”。


夜里,待工人下班后,我一个人在西窗里独自察看。我自己动手,把楼梯和书架刷上颜色、对一副画安在哪里反复斟酌、对窗帘的颜色与室内颜色的搭配进行反复比较、再把柠檬放在窗前也是一副好看的,天然的画面——一个人为了理想拼命的样子和努力的结果,会超越想象的。我竟然只花了十五天的时间-------“西窗”就像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终于迎来了“出嫁”的那一天。
 


试营业那天,管委会的主要领导来了,文艺界的朋友来了,来古镇旅行的天南地北的游客来了。大家对我们短时间打造出了一个像模像样,符合古镇文艺气质的书店给予肯定,我的虚荣心也得到了满足。


 
我打造出来的理想的乌托邦,在2018年国庆节之后,解体了。
那天下午,管委会的领导来到了我们二楼参观,他对我和B说,“这条街可能要拆迁,不过不要紧,我们可以另想办法。你们尽快在短时间内出名,我好给你们换个地方”。

“什么时候拆迁,多久拆迁?为何不提前告诉我。”我的语气里焦急万分。

“这条街十年前都说要拆迁,一直没有动。”B向我解释。

“拆迁的事,不是我们管委会能主宰的。那是上面的决定。”领导说。


从此,“拆迁”二字,就像两根刺,刺进了我的心里,撕裂着我的五脏六腑。
“为何不提前告诉我?”我对B抱怨。

“我给你提过,也许你没太在意。”B说。

“多久说的,如果提醒我要拆迁,我会这么投入金钱,这么拼命吗?”我反驳着B。


从那天起,我和B,产生了分歧。我不再把心思放在“西窗”上,本喜欢安静的我,四处向其他店主打听拆迁的事情。

“B在今年六月,还提醒过我,不要投入钱了,这条街要拆迁,你不知道吗?”民宿店的老板望着我,很疑惑地说。

“我不知道。”我一脸茫然。

“你没做过市场分析和调研,就盲目开店,我真服你了。”民宿老板对我既心疼,又忧心。

“我的确不知道,我不知道啊,那可是我十年的同事啊。”那天晚上,我在地铁上,回忆着我和B的点点滴滴。
 

“我的同事不会坑我,不会的。”我想到和B一起出差到綦江、武隆、长寿去打拼过。有一年,我们几个要好的同事还去了峨眉山、乐山,他的谦和与大气,儒雅与温和,是大家的共识。这么好的同事,怎么会坑我呢?我曾在2017年,对部门的优秀的同事,专门花时间写了近十篇文章,其中有一篇就是写给B的。可是,我认可的好同事“不会坑我”和我花了全部精力打造出来的“西窗”面临被拆迁的困境,冲击着我的心灵。

我不再亲自守店,不再亲自做甜品和奶茶,我把书院交给了B,他爱怎么经营就怎么经营,我的心里有一股怨气无处发泄,只有通过冷漠和逃离,来降低自己的损失。

“姐姐,你就坚持,坚持。书店离开了你就垮了。我不喜欢看书,更不会写文章。书店只有靠你来经营。至于拆迁的问题,那都是说说而已,不会拆的。”这条街上已经张贴出来了拆迁的通告了,红色白底,醒目刺眼。事到临头,我的同事还在宽我的心。

我和B的心,已经无法统一了,他挖空心思找出十万个不拆迁,不会马上拆迁的理由,我挖空心思去找“第一家”被拆迁的理由(那是和管委会签的合同,肯定会带头拆迁),我们谁也说服不了谁。


2018年12月,我和合伙人商量,我搬走我购买的所有的物品,到时候真正拆迁后若有补偿的费用,再拿出来分配。

一天晚上,我接待完最后一个顾客,由管委会领导陪同来书店参观的澳门的运动员贾瑞及其夫人后,我决定不再坚守——我要认清拆迁的现实。

我亲手打造的理想国,我要亲手毁灭。我把近6000本书全部打包,把油画、标语全部拆除,当我把店内的“西窗”和门口的灯箱拆掉的那一瞬间,我泪流满面。日本的“物衰”美学,还有一个漫长的审美的过程,我的审美过程只有一两个月。

我把书店“废弃”的物品全部搬回了家,我舍不得当“二手”处理掉,那是我的心血,浸泡着我的血和泪。我想到夏天在临江门搬运椅子、我粉刷墙壁的时候坏掉了好几双鞋子、我订字画的时候,双手打起了血泡。我为了节约成本,我从停车场搬运桌椅的时候,一个人走一步梯坎再歇一会儿的艰辛。我一大早去花市为了采购新鲜的花,脸上还挂着黑眼圈。装修初期,我每天来来往往快递店取十多个物件,我的血汗钱,我的心血,因为我的“文艺梦”、我不做市场调研和轻信同事,付诸了东流。


毁灭了“西窗”,我把精力用于准备女儿的出生上。我不再关注是否拆迁,不再关注赔偿,不再有开书店的想法,我只认清了人性。2019年1月,我无意中在民宿老板的朋友圈看到,那条街开始拆迁了,最开始摧毁的就是“西窗”。西窗的门口,那个老树桩,被我涂成的红色树桩,醒目可见,就像我流的鲜血。民宿老板说,她的民宿已经被断水断电,但她想多赖一会儿,她舍不得她打造的民宿,她就在楼顶上搭的帐篷里睡觉。

去年4月,我去民宿老板新开的咖啡馆玩,她说古镇赔得很少,她亏了很多。我以为赔偿的事遥遥无期,我以为我的同事会主动给我提拆迁补偿的事,可是一年多过去了,我的同事早已辞职。他和他的影子,已经从我的眼里消失了。

“西窗”打击了我的“文艺梦”,也辜负了文艺界朋友们对“西窗”的期许。

因为女儿的出生,我每天被忙碌充斥着。去年疫情期间,因有缘认识了“二湘空间”、“一枚园地”的朋友们,我再次重拾我的文学梦。我把“西窗”的书全部归类整理,为我的书房起名为“小西窗”。

我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不亦乐乎。我早已没有当年被游客肯定“西窗”时的骄傲与虚荣,没有为营业额的清淡而焦虑,没有为一个人守店的清苦而寂寞,没有为熟人、朋友们来了是打折还是免单而纠结。

我每天在“小西窗”里修炼自己,看看喜欢的书,写写自己和别人的故事,我的“西窗梦”因自己的错误而毁灭,也因文友们的鼓励而重生。
 

作者 · 简介

筱筱雯重庆人,喜欢用文字记录当下,用摄影捕捉美好,用旅行丰富生活,用音乐和阅读净化心灵。个人微信公众号“风铃的后花园”。(图片为作者提供)


往期作品链接:


风铃:城市里,那些爬梯爬树翻墙种菜的老人

大嫚:那些年,爹说过的话

钱壮为《品读苏东坡》连载40:第十四章  千里快哉风


 以文会友,以真知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