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6月1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钱壮为《品读苏东坡》连载40:第十四章 千里快哉风

钱壮为 劲草知风 2021-06-15

第十四章  千里快哉风

1


雪堂不断迎来奇异之士,除了米芾和陈慥,几年中雪堂接待过的人物有:一个道士、一个僧人、一个逃犯、一个书生、一个琴师、一个贬官。


道士,是四川绵竹的杨世昌。这人善丹青绘画,通音律,东坡在《赤壁赋》中,那个“客有吹洞箫者”即是,在《后赤壁赋》中,他化身一个羽衣蹁跹的仙鹤。



和尚,是老朋友参寥子。自从在杭州与苏轼相识,参寥子这辈子就跟定了他,苏轼到徐州他去徐州;到黄州后,开始还是通信往来,后来干脆来到黄州,每日与东坡游历四方。出家人号称世外之人,其实他们从来没有远离红尘,他们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来体现对尘世的关怀而已。他们有的躲进深深庭院,有的则游历四方,踏遍名山大川;有的干脆混迹于士大夫中间。前者以有道高僧面目出现,需要人们赴深山寻隐者;后者以文化使者面目出现,主动出来兜售,唐代那个著名书法家怀素和尚就是代表人物。



参寥此时已经俨然是文化界的秘书长,游走于各地文化大家之门。参寥有一句诗很是清新:隔林仿佛听机杼,知有人家在翠微。东坡写信告诉朋友和尚来访,朋友马上回信询问:莫非是那个隔林仿佛听机杼、知有人家在翠微和尚耶?苏东坡跟参寥开玩笑说这是你的十四字诗号。古代称呼最长的是皇帝,活着时有尊号,死后有谥号,又有庙号,以至到如今都经常搞不清这些皇帝尊姓大名。这种拍马屁的文字堆砌越搞越长,如宋神宗的尊号为“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有二十个字,到清乾隆竟然搞到二十三字之长。苏东坡笑称和尚有十四字的所谓“诗号”,如果被朝中小人听到了,也许又是一条大不敬之最呢。


逃犯,是苏东坡的同乡巢谷。这人年轻时读书考进士,到京城后,结识了一帮应武举的朋友,臭味相投,于是决定弃文从武,后来进入名将韩存宝军中做幕僚。元丰四年,在征讨西南少数民族的战役中,韩存宝因讨伐无功得罪被杀。巢谷将韩存宝托付的几百两积蓄交给他的妻儿,从此不再回军中,浪迹江湖。此番前来,五十多岁的巢谷潦倒不堪。苏东坡欣然接纳,顺便请巢谷教两个儿子读书。

巢谷并没有空手投奔,而是带了一份见面礼。那是一个药方,叫圣散子方,据说凡伤寒不论症候如何,服用就痊愈,颇为神奇。此方不载前世医书,巢谷只说得之异人,一直秘不示人,连自己儿子都没见过。恰好此时黄州病疫流行,巢谷出此方,大有效用,活人不少。苏东坡死乞百赖,求巢谷传此药方。巢谷让他指江水发誓,不得传与他人,然后相授。但是后来苏东坡终于毁约,将此方传给了名医庞安时。庞将药方载于他的著作《伤寒总病论》中,东坡亲作《圣散子方序》,流传至今。


苏轼,赠巢谷诗

 

因为苏东坡的缘故,此方一度非常流行。北宋宣和年间,此药盛行于京师,一些太学师生尤其笃信,传的神乎其神,不看个体、不看症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直到南宋时期,仍有服此方被害者。苏东坡可能是最早为药品代言的名人,他的《圣散子方序》简直就是一篇大广告。这里没必要指责苏东坡,不要说宋代,君不见当今科技昌明社会,名人药品广告仍充斥电视荧屏,简直比宋人还无知。《新广告法》禁止名人代言药品、保健品,也不过是近两年的事么。


书生,是东坡的学生李廌。他的父亲是苏轼的同年进士,早早就去世了,家道中落。李廌谒见东坡,呈上文章求教,东坡称赞他的文章“笔墨澜翻,有飞砂走石之势”,拊其背日:“子之才,万人敌也,抗之以高节,莫之能御矣”。李廌是个极为刚强的人,他因为有三十多个先人没有归葬,如今拜师已毕,坚持第二天就告别东坡,称不让先人安息,绝不出山。苏轼只好馈赠银两,送他上路。此后数年,李薦把历代先人灵柩收集起来,归葬于华山之下,范镇为之表墓。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为苏门四学士,这四人加上李廌、陈师道,被称为“苏门六君子”。



临作


琴师,是从庐山专程拜访东坡的崔闲。东坡是古琴大行家,对这样人物自然是热烈欢迎。

东坡在听琴中,写了这样一首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琴诗》



这个问题琴师是回答不上来的,也许该问和尚,方能解得禅机。一次座间闲谈,东坡说起一件事。当年欧阳修被贬到滁州,创作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过了几年,一个叫沈遵的琴师,为《醉翁亭记》的意境所感,抱琴亲赴滁州,日夕在琅琊山亲近林泉,聆听鸟啼飞瀑,谱了一曲《醉翁操》。后来欧阳修听到疏朗绝伦的琴曲,作了一首词,但与琴声不合;又以楚辞体作《醉翁引》,好事者依词作曲,但琴曲为歌词所制,总不如沈遵之曲浑然天成。如今过去了三十年,欧阳修、沈遵都已谢世,众人颇多感慨,崔闲信手弹起了《醉翁操》。东坡边听琴边构思,一曲弹罢,稍一沉吟,挥笔填词:


琅然,清圜,谁弹,

响空山,无言。

惟翁醉中和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

人未眠,荷蕢过山前,

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

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巅,

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

试听徽外三两弦。

——《醉翁操》


既然是犯官,没有政务,意味着苏东坡的事业已经完全转型。历史上的文学大家几乎全都是在政治上倒霉以后,开启了生命的第二春。屈原、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等人如果顺顺当当地做个太平官,中国文学史一定会无比暗淡。原因很简单,远离是非漩涡,置身江湖,游历大好河山、深入底层生活,让他们这些政治上的失意者,取得了文学上的非凡成就。


大概是从这时候开始,苏东坡出行必背一行囊,每有所感,则随时记下,三言两语,放入囊中,称为“手泽袋”。苏东坡有一双异乎常人的睿智的眼睛,他总是能捕捉到生活中的美,捕捉到其中的诗意。后来他的手泽袋逐渐鼓起来,稍加整理,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东坡志林》。


这时候黄州来了另一个贬官,他叫张怀民,当时只是主簿类的小官。他寓居与承天寺中,常与东坡游玩,《东坡志林》中记载: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不到一百字,写尽了闲适的心境,情景交融,而且充满哲理: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是发现其中之美,则需要一颗心和一双眼睛。


苏东坡丰富发展了一种新的文体,即小品文,此后招猫逗狗、养花养鸟、熬粥煮茶,皆可为文,为散文打开了新天地。即便是现代散文名家,都要到东坡文集中取一杯羹的。


苏轼曾对苏辙说:“吾视今世学者,独子与我上下尔”。苏辙也觉得与乃兄不相上下,但到黄州以后,苏轼参悟佛老,苏辙深感东坡杂取儒释道三家,“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茫然不见其涯”,再也赶不上了。


张怀民在住所旁边修了一个亭子,苏轼名之为“快哉亭”,苏辙为之作记,东坡赋词,遂使张怀民这个小人物传名千古。



落日绣帘卷,

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

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

欹枕江南烟雨,

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

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

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1],

未解庄生天籁,

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

千里快哉风。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1] 兰台公子,指宋玉

战国时宋玉陪楚襄王在兰台游赏,有风竦然。楚襄王说:“快哉此风!寡人之风与庶民之风感受应该相同吧?”宋玉说:“您这是大王之雄风,别人哪配享用呢,老百姓感受到的只能算庶民之雌风。”楚襄王跟他老爹楚怀王一样,是个昏聩的笨蛋。宋玉看似是拍马屁,实际是骂他,楚襄王自然是听不出来。


苏轼说,宋玉啊宋玉,你竟然不懂庄周天籁之说,硬分什么雄风雌风。心中存了浩然正气,不论走到哪里,都会无往而不适,自然体会到“千里快哉风”。


这是元丰六年十一月,很快,苏轼开始了“千里快哉”之旅。

前期文章链接:


钱壮为《品读苏东坡》连载39:第十三章  大江东去

钱壮为《品读苏东坡》连载38:第十二章 一蓑烟雨任平生

钱壮为《品读苏东坡》连载37:第十二章 一蓑烟雨任平生



 以文会友,以真知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