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新时代全国一流翻译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1年6月12日,“新时代全国一流翻译专业建设研讨会”在浙江大学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和翻译学研究所共同举办,来自全国54所高校,线上线下共计1500余位师生参加了本次研讨。长期以来,翻译专业的建设牵动着一代又一代翻译学者与翻译教学工作者的心。在新时代国家发展大局的引领下,本次研讨会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科研与教学多维互动的方式,恰逢其时地为翻译专业的学科建设、翻译专业的发展与翻译教学改革搭建了一个深入交流的平台。
会议开幕式
郭国良教授主持开幕式
何莲珍教授致辞
开幕式由浙江大学翻译学研究所所长郭国良教授主持。浙江大学副校长何莲珍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她介绍了浙大历史、浙大精神,尤其是学校在“求是创新”校训引领下改革创新所取得的成绩。她还介绍了学校学科总体情况,特别是外语学科依托学校综合学科优势,充分利用学校鼓励交叉创新的有力举措所取得的成绩。作为学校“创新2030计划”之一,“亚洲文明学科会聚研究计划”由文科资深教授许钧担任首席专家,这一计划将着力打造文理纵横互动,汇聚贯通的人文学科高峰。何莲珍副校长强调指出,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的大背景下,本次大会召开非常及时,她希望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同学在自身专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跨学科资源,发挥跨学科的思维优势,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志业,为服务国家战略作出重要贡献。
许钧教授致辞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馆长许钧为开幕式致辞。许钧教授强调,“立德树人”是浙江大学外语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他特别指出,“外语学科,尤其是翻译学科,可以在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征程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中起到重要作用”,建设翻译专业需要学校、出版社与教学主管部门的积极参与,更离不开作为未来翻译事业“传承人”与“建设者”的翻译专业学子的力量。本次大会将在倾听外语界各方的声音中,秉持交流、互动、相互丰富、不断提升的原则,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同台互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相长,研与教互促。
主旨发言
译林出版社编审王理行主持主旨报告
王克非教授发言
在专家主旨报告环节,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克非教授作了题为“译欲何为”的精彩发言。王克非教授从“译之所为,需求第一;译之何为,实践第一;译欲有为,译者第一”三个方面阐释了翻译的重要内涵。他提出,正如鲁迅“别求新声于异邦”所言,翻译是基于需求的,是有其内生动力的。中国历史上每一次翻译大潮,既是文化的大引进,亦是文化的大交汇。就翻译实践层面而言,它是译者综合运用语言与文化各方面知识和技能,进行双语转换的一门高超艺术。翻译以达原文之意为旨,其虽可为,但又不易为。翻译别无捷径,只能通过艰苦的长期研习与训练,精细地掌握好母语和外语,比较前人与他人的佳译,吸收和领悟其中高妙之处;翻译的实践性、灵活性、创造性表明了翻译艺术在有限空间里“戴着镣铐的舞蹈”。因此,我们应当学习严复、鲁迅、朱生豪、傅雷等有使命感的译家,学习先辈精妙的译文,也学习他们对待翻译的热情和使命感,唯有如此,方能成就有所作为的译者。
柴明熲教授发言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创始人、荣誉院长柴明熲教授作了题为“专业翻译人才培养理念和路径”的主旨报告。柴明熲教授指出,翻译事业是翻译人一生之事业。翻译世界之大,内容之丰富,要求从业者对自己所学、所教、所研、所做之翻译有清晰的定位与深刻的把握。柴教授在讲话中分享了他对翻译专业职业化发展的思考,探讨了翻译“职业”与“专业”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职业化翻译专业发展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职业型翻译人才培养的方略。
李媛教授主持主旨报告
吴赟教授发言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吴赟教授的报告题为“双重需求驱动下的中国文化外译传播”。基于对习近平总书记5月31日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话的解读,吴教授指出,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应立足中国叙事和中国话语,系统地推进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对外翻译传播,构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吴教授特以中国外文局与耶鲁大学出版社启动的《中国文化与文明》丛书项目为例,指出做好国际传播,应关照“自我—他者”双重需求,充分考虑“充分性”和“可接受性”之间的平衡,在译者和赞助人等层面实现中外合作协同的对外翻译模式,并运用图像、影视、视频、超文本、音乐等多模态媒介资源,推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陶友兰教授发言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翻译系主任,翻译硕士(MTI)教育中心主任陶友兰教授作了“新文科背景下的翻译专业‘2+X’模式探索”主旨报告。陶友兰教授首先介绍了新文科交叉融合的六大特征、四套体系、四大特征以及“强化价值引领,打造数智人文,彰显文科‘质性’”三个维度。为此,陶教授专门介绍了复旦大学翻译专业“2+X”模式的设置情况与实施细节。最后,陶教授强调,要成就‘全人’的一流翻译教育,离不开一流的课程设计,更离不开对翻译有一颗初心、善于翻译教学的老师与乐于翻译学习的学子。
张慧玉教授主持主旨报告
许多副教授发言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许多副教授的报告题为“本科翻译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许多老师从个人教学实践和经历谈起,深度剖析了目前本科翻译专业学生理论素质培养的缺失,与大家分享了关于理论素质培养的一些个人探索。许老师认为,翻译理论素质培养的缺失主要体现在翻译理论价值的误读、翻译专业师资的匮乏与课程支撑力度较低这三大方面。学生之所以对翻译理论学习缺乏热情,是因为他们单一地将翻译理解为提高与巩固语言技能的途径与方法,片面地将翻译策略等同于翻译理论。与此同时,翻译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教师口笔译实践能力与学术研究能力不足的问题依旧突出,高校课程设置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翻译理论和翻译素养类课程比重过低,课程过于关注翻译技术和语言服务,过分关注市场需求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培养等。针对上述问题,许老师认为要培养未来的翻译人才,乃至翻译家,必须重视学生理论素质的培育,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优化课程设置,翻译院校应明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办适合自己的翻译专业。
梁君英教授发言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梁君英教授的主旨报告题为“国家级一流课程《英语口译》:理念与路径”。梁君英教授援引习总书记“要注重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重要指示,强调了一流课程建设对中国外宣事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价值。梁教授以一流课程要求和全国一流课程概况为切入点,介绍浙江大学《英语口译》课程的理念与路径,分享了课程以认知、人际和个人三大维度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核心素养的课程理念,并以口译能力的光束-A模型,系统阐述了“学科交叉、科教融合”的口译人才培养路径。
12日下午,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穆雷教授、南京大学的刘云虹教授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肖维青教授以线上视频的形式为全体与会者带来了精彩的主旨报告。
穆雷教授发言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翻译协会理事穆雷教授作了题为“翻译的职业化与职业翻译教育”的报告。穆教授指出,职业翻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职业化的翻译人才。翻译人需要助力国家战略实施和国际传播,传递先进思想,讲好中国故事,参与全球治理,服务社会需求,沟通先进科学技术并参与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此外,穆教授指出,职业翻译人应具有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翻译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其培养的是具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伦理道德和职业操守的职业翻译人。职业翻译人不仅应具有优秀的双语基础和翻译能力,还应具有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的意识。
刘云虹教授发言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赵世良讲座教授,南京大学翻译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刘云虹教授作了“基于翻译过程与能力培养的翻译教学探索”主旨报告。刘教授结合南京大学法语专业对“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就翻译能力培养问题进行了探讨。刘教授指出,翻译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翻译能力培养,而翻译能力不应被狭隘地理解为语言转换能力。翻译能力培养要立足于对翻译生成性本质与翻译动态过程的深刻认识,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在拟译文本选择及文本生成与传播两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肖维青教授发言
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翻译系主任肖维青教授主旨发言的题目为“价值引领下的翻译专业课程链思政建设”。肖教授在讲话中与大家分享了“大思政”背景下,翻译类课程思政建设的上外经验。肖教授指出,在思政课程链建设过程中,必须:1)明确育德目标,找准思政教育融合点;2)第一与第二课堂联动,打造翻译实践学习的“共同体”;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示范课和精品课。肖教授认为,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是翻译专业思政课程链育德目标的关键。肖教授还介绍了上外学生科研项目《红色文化“走出去”——以上海龙华烈士纪念地的英语译介为例》,该项目通过音频、视频、推文等多媒介渠道完成了龙华烈士纪念地的英语翻译与宣介工作,并获得“挑战杯”全国二等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接受了革命精神教育,更运用了专业所学,肩负起了外语人助力“红色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责任。
分论坛报告
线下第一分论坛
线下第一分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翻译系主任唐旭日教授主持,围绕翻译教学探索与人才培养这一话题展开。唐旭日老师首先作了题为“以‘译’为桥,培养复合型高端人才”的报告。他谈到华中科技大学翻译专业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形成了笔译、口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三足鼎立的人才培养体系,凭借雄厚的工科教育背景和本学科研究实力,开设翻译技术理论与实践类、数理逻辑与工具类课程,并鼓励跨学科课程的学习。西南交通大学的俞森林老师谈到西南交通大学秉承“结合校本特色、行业特征、区位优势,推进翻译专业特色化”和“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战略,弘扬“本体守正”和“特色创新”的理念,推动中华典籍的多语种译介以及工程翻译。浙江大学冯全功老师基于切身经验,提出了五种与本科生合作开展翻译研究的主要途径,即基于本科毕业论文、基于教师科研项目、基于学生科研训练、基于本科课堂教学和基于师生共同兴趣。南京林业大学祝一舒老师基于在南林执教“中外翻译史”这门课程的经历,就如何帮助学生从历史观的角度建立对翻译本质的认识如翻译的社会性,文化性和创造性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上海外国语大学Curtis Evans老师的发言围绕撰写和评估翻译实践报告展开。他认为一份好的翻译实践报告必须具有原创性,条理清晰,观点有理有据,分析逻辑严密。至于如何评估翻译实践报告,Curtis认为应该从语言和文本分析两方面入手,语言需流畅地道,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文本分析则必须充分到位。浙江大学卢巧丹老师介绍了浙大翻译专业构建的翻译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高强度翻译训练,让学生通过“在实践中学习翻译”、“在合作中学习翻译”、“在讨论中学习翻译”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翻译综合能力,为培养专业化、国际化、复合型的高级翻译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线下第二分论坛
线下第二分论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王颖冲副教授主持,围绕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展开。王颖冲老师基于为皮影戏《嫦娥奔月》的剧本和短视频字幕进行翻译、配音的实践经历,认为当代皮影戏的“走出去”除了依靠传统的赴海外皮影戏表演,还可以借助多种媒介、采取多种形式,翻译项目也需要把握舞台、视频和网络媒介的不同特征。南京农业大学杨艳霞老师就机器翻译和译后编辑展开研究,发现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本加工方式,“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的生产模式在语言服务行业尤其是本地化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译后编辑课程教学成为新时代翻译教学不可回避的内容。天津外国语大学汪淳波老师介绍了天津外国大学翻译专业的传统特色和优势以及在翻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浙江大学何文忠老师介绍了以出版为导向的翻译能力综合培养,特别是如何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以便高效、准确、一致地完成图书翻译项目。浙江师范大学桂文泱老师从多元系统理论的视角探讨婺剧翻译,结合具体案例说明婺剧翻译采用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浙江大学杜磊老师以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本科课程“中国传统文化译介与传播专题”为研究对象,就如何培养“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人才提出了真知灼见。河南工业大学靳亚铭老师介绍了河工大翻译专业以“立足中原,面向世界,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的特色培养宗旨和以粮食文化与中国武术为代表的办学特色。江西省南昌铁路通信段的龚毅老师的发言围绕翻译的逻辑严谨性标准展开,认为“信、达、雅”等传统标准词义含糊,误将翻译标准与翻译对象混淆,翻译标准应始终围绕准确性或严谨性展开。
线下第三分论坛
线下第三分论坛由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项成东教授主持,围绕应用翻译研究展开。项成东老师介绍了天津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应变求变,守正创新。“应变求变”就是要顺应国家战略的要求和市场要求;“守正创新”就是在坚持专业性、学科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上不拘于传统翻译教学。杭州师范大学杨莹同学探讨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成语典故英译策略研究。华东理工大学连珍和陈新一同学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电影中政治术语英译的质量考察,分析了电影间和电影内术语翻译不统一、缺乏理解导致意译错误、翻译策略不恰当的问题。中央民族大学蒋娴静同学分析了《批判性思维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书中术语翻译方法的问题。浙江大学徐雨潇同学的论文从目的论视角分析《甄嬛传》英译字幕中的习语翻译。杭州师范大学杨润同学的论文聚焦动画电影《姜子牙》的配音英译中神话文化词的翻译策略。浙江师范大学王禧同学以金华古村落为例,调查与分析了江南古村落文化译介现状。南京农业大学蓝健闻同学从文献计量学视角出发,分析了国内博物馆文本翻译研究现状。浙江大学刘池恬同学从听觉模态角度研究声音在绘本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在翻译中的再现。
线下第四分论坛
线下第四分论坛由南京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卢冬丽副教授主持,围绕翻译专业建设、语言服务和机器翻译展开。浙江工商大学的张伊珈同学以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分析商务英语专业中文学翻译训练与商务翻译训练比重。浙江大学王文思同学基于220篇针对MTI项目的核心研究文献以及教指委等公开网站上的资源梳理出50所院校的案例,提炼出26条MTI项目发展中的优良措施深入阐释。华中科技大学的赵心毓同学通过领域自适应的方法,引入新闻语料,探索提高神经机器翻译模型在语料稀缺的中国古典格律诗领域英译任务上的表现。浙江大学郭松硕同学汇集2010-2020年CNKI数据,对术语翻译作出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浙江大学柯瑶同学分析了129家世界500强中国企业的多语官方网站建设及语言选择情况,试图通过实证数据呈现现状并揭示其官方网站语言选择的规律及影响因素。浙江大学陈玥羽同学以中国最大的跨境电商阿里巴巴为例,探讨其语言服务模式:构建语言服务人才队伍;自主研发语言服务技术;收购已有的语言服务商;开发众包翻译平台;构建外部语言服务供应商网络。
线下第五分论坛
线下第五分论坛由浙江工商大学翻译研究所所长谌莉文教授主持,围绕文学翻译展开。谌莉文老师首先作了题为“网络交互 以评促教”的报告。她介绍了浙江工商大学的口译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是线上线下交互,核心是训练,教学方法是评估驱动,开展自评、互评与用户评,融通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实践多元协同,对接实战、网络、社会实践与竞赛考证,最终达到口译职业化能力的提高,顺应市场需求。之后,浙江师范大学陈茜同学探讨了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医古籍翻译,《本草纲目》译者罗希文的调整、策略和失误,以及跨学科的启示。浙江师范大学罗浩敏同学介绍了李提摩太的宗教身份,联系近代英国的社会思潮和宗教运动,考察分析译者的宗教理想与译本的宗教解读。浙江师范大学黄姝婧同学分析了严复《圣经》译本的语言特色、翻译策略和神学内涵。华中科技大学李可欣同学以平行语料库比较了《彷徨》三个英译本的修辞手法,就此研究三个译者的翻译原则和语言风格。浙江大学邱逸凡同学探究了古诗词英译中的人称显化,认为翻译应该再创造,提出了三种人称的翻译策略。南京农业大学熊玥同学介绍了中国当代通俗文学在日本的译介。谌莉文老师最后作了点评和总结,勉励同学们要多重视新颖的研究方法,并在摘要中提及研究发现。
线下第六分论坛
线下第六分论坛由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孙秋花副教授主持,围绕翻译理论探索、翻译家研究和文学译介展开。孙秋花老师以黑龙江大学翻译专业本科俄语教学要求为背景,采用“翻转课堂理论”探索翻译专业独特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让翻译专业的毕业生更具特色,更适应社会的需要。浙江大学王晓宇同学以《论语》中的“道”字为例,以辜鸿铭、理雅各与华兹生三位译者的译本为基础,分析了“道”字复杂含义的由来、在《论语》特定语境之中对“道”的翻译方式,进一步讨论了汉语与英语文化负载词内涵不对等的原因及相应解决策略的优劣。南京农业大学钟日洲同学梳理日本女翻译家泉京鹿与中国文学结缘的人生经历,从译者选择出发,聚焦“为何译”、“何为译”、“译何为”这三大中国文学译介的根本性问题,探讨海外日本翻译家的翻译选择、翻译过程和翻译目的。浙江大学刘欣琳同学对《中国翻译家研究》三卷版中的民国卷(1911-1949)和当代卷(1949- )所收录的63位中国翻译家的个案从基本人口统计特征、教育背景特征、职业特征、翻译历程特征四个方面进行整理统计,考察翻译家群体的社会特征。浙江大学左珈源同学基于史料探讨福建地区教育环境与闽籍翻译家的关联。浙江大学莫菲菲同学搜集海外网站上《兄弟》英译本的读者评级及书评语料,结合计算机辅助工具与文本细读,梳理海外读者对该译本的整体接受情况与具体偏好。浙江大学枣彬吉同学从“熊猫丛书”的图像副文本出发,选取其中100余个图书封面,以视觉语法和图像内容分析法为理论依据,深入探讨其中图像意义的建构与图文关系的形成,尝试剖析背后的动机和目的。孙秋花老师对学生表现表示高度肯定,鼓励学生们展开踏实的学术研究。
线上第一分论坛
线上第一分论坛由朱焜同学主持,大连外国语大学硕士生导师王少爽副教授点评,主要围绕应用翻译研究展开。来自河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原工学院等多所院校的8位同学进行论文宣读。在点评中,王老师肯定了钟爽同学对毛泽东英译研究的时代性,刘许红同学应用评价理论进行分析的合理性、全面性及可操作性,卞晨僖同学实验性方法论的创新性以及梁伟玲、朱含汐同学研究的翔实与系统性。同时,王少爽老师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指出李硕同学眼动理论在国内发展遇到的困境,指导钟爽同学增强对读者评论的研究型分析,并对同学们的论文选题、理论运用提出指导性意见。
线上第二分论坛
线上第二分论坛由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赵莹主持,华东师范大学赵朝永教授点评,主要围绕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展开,共有22位师生参会。其中,来自江苏科技大学、兰州大学、河北大学以及浙江大学等多所院校的9位同学关注了翻译理论、技术、教学与实践等问题,就简明英语的可行性、纪录片字幕翻译、影视剧字幕翻译、我国近二十年译后编辑、文学作品中文化负载项翻译、中国古典诗词翻译策略等十余项议题展开热烈讨论。赵朝永教授针对同学们的研究分享做出了精彩点评,肯定了同学们论文的选题及研究价值,同时也针对部分论文研究在规范性与严谨性、研究框架与研究意义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及时给出了修改意见,指明研究进一步深入的方向。
线上第三分论坛
线上第三分论坛由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高淑贤主持,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合作导师贺爱军教授点评,主要围绕翻译专业建设展开,共有30位师生参会。其中,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多所院校的8位师生就翻译专业建设及翻译人才培养等多个问题发表看法,主题覆盖面广泛,既从宏观视角探讨课程设置和教材研究,又从微观视角分析色彩词和标点符号翻译;既有对笔译易犯错误的分析,又有对口译职业化举措的研究。针对学生发言,贺爱军教授作了针对性点评,肯定同学们的态度与选题,同时指出部分同学的论文存在数据变量考虑不全,对比研究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从问题切入、小题大做、关键词选取等方面对论文写作进行细致的指导,与会同学感到受益匪浅。
线上第四分论坛
线上第四分论坛由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杜兰兰主持,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翻译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孟祥春副教授点评,主要围绕文学翻译展开。分会场讨论主题为文学翻译,共有来自南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高校的9位同学进行论文宣读,另有二十余名听众参与。同学们分别从女性主义翻译视角、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勒菲维尔操纵理论、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切斯特曼五大翻译伦理模式、苏珊·巴斯内特文化翻译理论、艾克西拉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理论、生态翻译学等角度对不同文学作品的译本进行了探究。最后,孟祥春教授进行了精彩点评。孟教授指出了本场汇报中共同的倾向性问题,对理论在翻译学研究中的角色和定位进行了阐述,区分小微文章、精深文章和博大文章,并就拟定题目、撰写摘要提出独到见解,最后特别强调年轻学子要有思辨意识、问题意识、方法意识、本土意识等十大意识,其中创新意识是学术研究的“活水”。
学生主旨发言
何文忠副教授主持学生主旨发言
复旦大学李雯露
李雯露在题为“阐释学视阈下《论语》文质观的英译比较研究”的报告中,从阐释学视阈出发,对《论语》“文质观”的英译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梳理“文质观”的演变历程,她分析了其翻译的三种倾向,并选取史志康、森舸澜(Edward Slingerland)和刘殿爵(D.C. Lau)的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她的研究发现,译者的社会背景、哲学观以及译本目标读者的差异使译者对术语翻译采取了不同阐释方式。她认为,译者的阐释角色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文质二元论的含义,在现代社会中赋予了其更多的涵义。
上海外国语大学赵博禹、李潇逸
赵博禹和李潇逸的发言题目为“本科生机器翻译使用情况调查及合理性研究”。研究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调查本科阶段学生的机器翻译使用习惯、了解程度与认知态度,在此基础上,以学科为分类准则,对本科生机器翻译使用中的共性和不同学科间的使用特性进行分析,提出翻译专业开设机器翻译课程、本科教学开设机器翻译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构建学科语料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跨学科学习能力的倡议。
冯全功副教授主持学生主旨发言
浙江大学胡菀恬
胡菀恬在题为“亚瑟•库珀诗歌英译集《李白与杜甫诗集》的副文本研究”的报告中,根据热奈特的副文本理论,对该译文集的封面、前言、注释和书法插图四种副文本进行了描述性研究,并总结了副文凸显原文和相关作品的存在、评论译文风格和译文、重构两位诗人的形象和引导目标读者进行正确阅读的四大功能。此外,她通过参考专家学者的期刊书评和亚马逊、Goodreads网站的读者书评,提出了受众眼中理想的副文本形态,为中国古诗“走出去”提供了参照与思路。
南京农业大学昌伦越
昌伦越的发言题目为“博物馆网页多模态翻译研究”。研究对比北京故宫博物院中英文网页和大英博物馆英文网页中“关于/About”部分,分析三种网页文字模态在信息性级别、图文地位关系和逻辑语义关系三方面的异同。基于多模态语篇翻译的意义建构效果,他对国内博物馆网页英文页面提出了:不可过度依赖文字、施行译前编辑、调整图文地位关系和图文逻辑语义关系与充分利用VR技术的建议。
四位同学的精彩发言获得全场与会者的高度认可与热烈掌声。何文忠老师和冯全功老师在点评中对于四位本科生选题的新颖性、研究的扎实性、理论的适恰性以及较高的学术素养表示高度赞赏。
会议闭幕式
卢巧丹博士作会议总结
在会议闭幕式上,首先卢巧丹老师作了会议总结汇报,她将本次研讨会的精神凝练为“互动”二字。她指出,本次研讨会很好地实现了师生互动,线上与线下互动、教学与科研互动、中外学者互动、 学校、出版社、媒体和翻译公司之间的互动、不同学校之间的互动、不同专业之间的互动。
徐雪英副教授主持颁奖仪式
获奖同学与嘉宾合影
接着,徐雪英副教授主持本科优秀论文颁奖仪式。徐老师首先介绍了优秀论文评比流程,宣布共有来自浙江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京农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八所大学的12篇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随后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
许钧教授致闭幕辞
本次研讨会最后由许钧教授致闭幕辞。许教授总结说,本次会议的突破与创新之处体现在它具备文化传承与学术传承的双重意义。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历程中,翻译的作用无可替代。如何在当下这个时代中为翻译定位,弘扬翻译的历史与现实价值是每一个翻译人必须认真回答的问题。许钧教授特别指出,青年学子是翻译事业的新生力量,是未来翻译学术发展的希望,在为期一天的思想震荡与观念碰撞中,他清楚地看到了他们对翻译的思考与力量,深切地感受到了他们对翻译与翻译研究的巨大热情与潜力,这令他十分欣慰与感动。
许钧老师对与会专家学者的莅临,对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翻译系、浙江大学出版社和浙江省翻译协会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会议在掌声中圆满闭幕。
文字|刘欣 吴可凡 杜磊
版面编辑|枣彬吉 张思林
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语言与翻译系
浙江大学翻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