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饶高琦 | 国际中文教育工程化的基本特征及实施策略



欢迎引用:饶高琦. 国际中文教育工程化的基本特征及实施策略.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22(1):7-9

国际中文教育工程化的基本特征及实施策略
饶高琦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
 
工程化是将非工程活动向工程活动转换而进行的工作,其目的是保证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工程活动可以概括为人类利用各种要素的人工造物活动(姚立根、王学文2012:1)。它不是单纯的科学应用,而是科学、技术、经济等众多要素的集成、选择和优化(殷瑞钰等2007:102)。工程活动涉及的众多要素可以分为技术要素和非技术要素两类。技术要素包含模型方法、工具和数据等,非技术要素则包含人才管理思维和理论等。非工程活动如理论研究、艺术创作等并不具备多要素系统集成的特点。工程化就是将非工程活动,从单一要素实践或多要素的零散实践,转变为多要素集成优化的系统性实践。
基于这样的认识,国际中文教育工程化可以概括为:通过多要素集成、优化将非工程性的国际中文教育活动转变为国际中文教育工程的过程,其目标是保证国际中文教育的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这一过程的工作也是一项工程活动。
 
一、国际中文教育的工程化差距
 
国际中文教育的工程化在理论上是一个新问题,但在现实中已有相关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国际中文教育大规模在线课程资源的工程化制作(冯菲等2019)规模化使用(李青2010)等。国际中文教育实践本身也在集成技术要素建设平台方面做出了努力(李宇明2020;文秋芳、杨佳2020)。但是这些距离成熟典型的工程活动还有明显的差距。这此差距突出体现为:(1)工程思维薄弱尤其体现为系统思维弱长期处于个人性探索、作坊性实践的阶段,平台意识较差;(2)成效反馈弱,质量监督手段缺失;(3)各部分的竞争多于配合,系统性弱,分工程度低;(4)标准化程度远未满足需求;(5)理论、技术积累丰富,但应用转化不足。
 
二、国际中文教育工程化的基本特征
 
实施国际中文教育工程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魏晖2020)参考目前工程研究和相关学科工程化实践的经验(李伯聪2014;肖文海等2016顾基发等2007)实施国际中文教育的工程化需要把握以下要点这可看作国际中文教育工程化的基本特征:(1)设立明确可执行的应用目标(体系):(2)构建与目标相匹配的、集成多要素的协同系统:(3)系统组件高度分工,实现模块化;(4)模块之间的接口标准化模块之间消除依赖,实现功能可插拔;(5)系统具有强健性、抗干扰、抗破坏;(6)系统和目标组件之间具有适配性;(7)建立“规划一执行一评估”或类似的实践流程,并不断选代:(8)收获规模效应 集群效应和溢出效应等工程红利。
 
三、国际工程教育工程化的实施策略
 
当前国际中文教育的问题和工程化的特征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张力,这决定了面对现实状况首要应改思维、抓质量、塑系统、强标准重转化。将理论研究的思维模式转移到“懂学理、重管理、通人理”的工程思维。研发高可用的质量监督和反馈方法,并贯彻执行,以质量为评价方案、系统、流程的最终指标。强调分工协作将国际中文教育各分支组件化、模块化。重视语言学学科群多年来的理论积累和数据积累,并将其转化为国际中文教育工程可用的方法、工具、流程。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货架技术,大幅提升工程活动的技术含量。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学术界对国际中文教育的转型讨论很多,涉及市场化、在地化、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等。工程化不等于这些热门话题”而是超越这些具体问题将其作为子目标涵盖之。工程化要求强化系统思维面向应用和实践,着重各要素的集成优化,建立实现目标的优化系统。
实现上述内容的先决条件是工程思维和工程人才的培养。思维育于人才之中,实施工程化需要一批工程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执行人才。他们从现有的从业人员、上下游产业人员中转化而来。而根本上需要构建工程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稳定输送国际中文教育的工程师人才。


来源 | 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汉语堂

编辑 | 丁煜丹

-添加小编微信-

hanyurenpingtai

了解更多汉教咨询


为方便大家交流
还可邀请进汉硕考研和高校读书群




投稿邮箱:
guojihanyuren@163.com我们期待与您相约!

分享是一种美德,你若喜欢,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