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火了40年的中国古代文化“奇书”,太震撼!
说起年的起源,你一定听说过一只叫「年」的怪兽:
人们庆祝打败年兽,由此有了「过年」。
那天正好是腊月最后一天,为了感谢「年」,人们把农历年最后一天称作「除夕」。
但其实,历朝历代的典籍文献,都没有「年」和「夕」是动物的记载——
今天中国人还在认真地过的除夕、上元等传统节日,却很少人知道它是自中国古老的历法衍生而来。古人看天象,知晓了日、月、年、岁,形成了节气、月建和时辰,用它们来指导农业和生活。
“中国最后一位语言方面的全才”王力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就饶有趣味地介绍了这一古老历法。
豆瓣9.3高分,北大“私藏”
能传世的中国古代文化“奇书”
这本豆瓣9.3高分的不朽之作,若只是看书名就错把它当成寻常工具书,你就要错过这本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私藏读物”!
全网30多万条好评,极其震撼:
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让读者如此疯狂地奔走推荐?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涵盖14大领域:
从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讲述古代人对天地时序的认知;
从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解析古代社会的基础结构;
还有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等古代的衣食住行器,纵横交错,驰骋史间。
虽是讲述传统文化,但它并没有刻意进行“精神层面”“思想史”总结,或大而无当地上升到“礼乐”“同谐”“天人合一”甩出满纸空话——
而是用坚实的考证,让古代文化从故纸堆中走出,让每个中国人与自己血脉里流淌的文化基因欣喜相逢。
它是我们读懂中国古典文学的“词典”:
讲天文星宿里的参心二宿,用《左传·昭公元年》典故给你深入浅出地讲解:“因为参宿居于西方,心宿居于东方,出没两不相见,所以后世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也比喻为参辰或参商”。
当我们再读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便懂了这种人生聚散不定的感慨;
这些带有神话色彩的名字,不仅成了古典诗歌辞赋中的辞藻,也是今天无数惊艳的中国名字的出处。
它是大人小孩逛博物馆时,拥有深层文化认知的“导览册”:
读懂了中国“衣饰”,走在故宫博物院,你能看懂皇帝穿的吉服、朝服和行服的区别,懂得分辨文物是皇帝、皇后穿的龙袍,还是太子穿的蟒袍;甚至能从文物里出现的中国结形态,判断它流行的朝代和深层的寓意。
本书插图 乾隆明黄色缎绣云龙十二章袷(jiá)龙袍 清代 纵144厘米,两袖通长19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存(文物号故41984)
“什物”一章,甚至由台北故宫博物院收存的《宫乐图》由宫女的妆发,讲到书法家的笔法:
从宫女的发式、服装和开脸留三百,判定它是典型的晚唐时尚;画中唐代桌子仅为置物之用,而非宋代时桌凳相配、写字之用,所以,唐代时王羲之、欧阳询等难以复制的绝美笔法竟是因坐姿执笔习惯形成的?
本书插图 宫乐图 晚唐 绢本 纵48.7厘米、横69.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存
为何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代表东西南北4个方向?
唐代人喝的茶,其实是“糊辣汤”?
古人为何将玉蝉放入死者口中代表他的舌头?
古代用“猪”代表女性,用“鸟”代表男性,是何缘故?
中国历史上仅有2位最高权力者被称“老佛爷”,他们是谁?
从小到大萦绕在心的这些疑问,答案全在这本“宝典”里。
本书插图 四神瓦拓本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它甚至是 我们看古装剧时挖掘历史彩蛋的“放大镜”:
读懂它,看《长安十二时辰》,瞬间掌握午时三刻、子时丑时、打更等隐藏知识点;
本书插图 十二太岁年名
读懂它,看《甄嬛传》,清朝的服饰、房屋建造、官职名称等了然于心,看得比别人更过瘾;
本书插图 慈禧太后像 清宫旧藏 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中国人口中的“风水”、古人信奉的“星座”……各种神秘玄妙的知识都尽收其中。
本书插图 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bó)书摹本 战国 纵39厘米、横47厘米
无论你是在地铁里翻阅它,或是走进博物馆前遍读它,闭卷后,抬头仰望星空,天文、历法、乐律、地理、饮食……就像星光点点撒在脸颊,千年人文映入眸里,有着穿越千年的浪漫。
他是劝中国人“学常识”的先生
名家合力编写,千锤百炼
“在王力看来,这些叫常识;在现在的学者看来,这些叫学问”,一位豆瓣书友读完王力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后曾这样评价。
在中国,只要学汉语、认汉字的人都受益于王力编写的书。
他的学生季羡林曾用八个字来概括其学风和学术成就:中西融会,龙虫并雕。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教授说他是“中国最后一个语言学的全才。”
1900年出生的王力,26岁自学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中国语言学之父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大师都对他赞赏不已。
当年汉字险遭废除,是赵元任和王力师徒二人出手挽救,并由王力开启了我国近代最早的语言学研究。
他说:“其实学古文并不难,觉得难,是死记硬背难、生搬硬套难。先熟悉古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古人的常识,自然一通百通。”
应运而生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自成书起,此后近50年,修订4次,再版数十次,可谓是倾注了王力先生等三代编写者的心血。
来源 | 汉语堂
-添加小编微信-
hanyurenpingtai
了解更多汉教咨询
还可邀请进汉硕考研和高校读书群
投稿邮箱:
guojihanyuren@163.com我们期待与您相约!
干货 | 如何用英文介绍春节和春节习俗 今日!冬奥会开幕,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歌声寄深情 —— 记与塔什干东方大学汉学系学生改编歌曲《新年好》 节日文化教学丨春节文化教学视听资源&活动创意集锦 四年汉教回想:鱼和熊掌可兼得 中文中,8种“好”字的常用表 语言要素 | “的、地、得”,傻傻分不清?这里一招搞定! 教学妙招 | 中文“网课”可以使用的三个小游戏 趣味分享 |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字谜 声音 | 华裔青少年:中文学习怎样打破瓶颈? 教学分享 | 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备课时应“备”些什么? 教学体验 | 秘鲁回想:土豆王国故事(二) 教学体验 | 我的国际汉语教学之路:从香港到英国 秘鲁回想:土豆王国故事(一) 和你在一起,不想说再“柬” 教学体验 | 百炼成钢的国际汉语师生
分享是一种美德,你若喜欢,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