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李青科普,作者:天津市泰达医院肾病科主任 李青
有一个大叔,50岁,体态略胖,高尿酸血症10多年,血尿酸最高620μmol/L,饮食控制后最低也有540μmol/L。平时不用药,有痛风发作时就用点止痛药,不发作就不管了。 前几天体检发现血肌酐升高而来诊,我给他做了一个ECT检查,发现双侧肾脏轻度萎缩,肾小球滤过率58ml/min,已经是CKD3期,中度肾衰了。经过检查,排除了其他肾病,诊断为高尿酸性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给非布司他降尿酸治疗。 他早就知道自己尿酸高,但他一直认为高尿酸血症就是引起痛风,没有痛风就不可怕。痛风发作期间,他用止痛药,不痛了,采取的降尿酸措施就是控制饮食加减肥。 “只要不发生痛风,高尿酸就不可怕”;“只要不痛了,高尿酸就不用管了”。其实,这些都是非常错误的认识,而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这样的误区。 高尿酸血症除了导致痛风性关节炎之外,还引起痛风石、尿酸性肾结石、高尿酸性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医学专业将上述情况统称为痛风,但习惯上人们只将痛风性关节炎才称为痛风,姑且我也这样称呼下去。 据统计,如果血尿酸>392μmol/L,发生慢性肾衰的风险男性增加94%,女性增加420%。而且血尿酸每升高60μmol/L,发生急性肾衰的风险增加74%。除了导致肾损害外,高尿酸血症还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梗的风险。 所以,无论从控制痛风发作考虑,还是预防高尿酸的并发症考虑,我国的专家共识建议: - 如果血尿酸>540μmol/L,无论有没有症状就应该无条件的开始药物降尿酸治疗,治疗目标是尿酸<420μmol/L;
- 如果血尿酸>480μmol/L,出现任何一项心血管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蛋白尿、抽烟等),也应该开始降尿酸治疗,治疗目标是血尿酸<360μmol/L;
- 如果痛风性关节炎发作≥2次,或者痛风性关节炎发作1次,且同时合并任何一项心血管危险因素,只要尿酸超出正常值,就开始降尿酸治疗。治疗目标是血尿酸<300μmol/L。
关于痛风,还有一些误区,比如许多人认为痛风是吃出来的,只要控制饮食,就可以避免痛风。事实果真如此吗? - 因为血肌酐升高(肾功能下降)看诊。几年前他大学入学体检发现高尿酸血症,但未当回事,最近2年偶有痛风发作,止痛后就未行其他治疗。检查发现,他没有高血压和蛋白尿,但他的肾功能已轻度减退,考虑是高尿酸性肾病。 他的父亲、叔叔都有痛风,而且都已经肾衰了。因为父辈的关系,他特别注意饮食,从不敢乱吃,但仍没有逃过高尿酸的损害。
- 因为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性肾病曾经在我科住院治疗,当时血尿酸750µmol/L,轻度肾衰,经治疗后好转出院。 出院后,他的孩子听别人说苯溴马隆损害肾脏就让他停了药,又担心血尿酸反跳,于是就严格控制他的饮食,禁止他喝酒,所有的肉食和海鲜一概不让他吃。结果如此苛刻的饮食控制一个月,时间不长他的痛风还是发作了,而且复查血尿酸仍很高,并没有明显下降。 老人对我诉苦说,他现在还不如一个和尚,孩子们什么都不让吃,他现在感觉全身没劲,活着也没劲。 我告诉他的孩子们,停苯溴马隆没有任何道理,通过饮食控制来降尿酸的作用也是有限的,而且痛风病人也需要营养,什么都不让吃,长此下去会营养不良的。
尿酸产生过多,或者尿酸排泄障碍是高尿酸血症的根本原因。目前认为,产生过多和排泄障碍各占一半的原因。尿酸的产生,80%来自于身体细胞的新陈代谢,只有20%来自于食物。所以,高尿酸不完全是吃出来的,而通过饮食控制来降尿酸的作用也很有限。研究发现,即使严格的饮食控制,对尿酸的降低也不到100µmol/L。 所以对痛风患者而言,仅仅控制饮食是不够的。要想远离痛风,还要使用降尿酸药物,包括减少尿酸生产的药物别嘌醇、非布司他和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苯溴马隆等。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许多患者抱怨痛风治不好,无法摆脱痛风之痛。这其中有痛风本身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因为对痛风的认识误区。要想摆脱痛风,避免高尿酸血症导致的并发症,应注意: 1、痛风由高尿酸血症引起,但高尿酸血症不仅仅导致痛风,也导致肾损害,并可能是心脏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2、尿酸生成过多,或者尿酸排泄减少是高尿酸血症的两大因素,饮食因素只是小部分原因,所以,严格的饮食控制并不能避免痛风发作。 3、痛风的根本原因是高尿酸血症,但着凉,关节损伤,尿酸突然升高(饮酒、暴饮暴食、药物等),尿酸突然降低(降尿酸药)都可诱发痛风发作,控制这些诱发因素,可减少痛风发作。 4、要想“长治久安”的避免痛风发作,应该将尿酸长期控制达标,具体标准为:一般人,将尿酸控制在420µmol/L以下;有痛风发作,或者合并有一个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应将尿酸控制在360µmol/L以下;如果反复发作痛风,或者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或者痛风石,或者痛风性肾病等,应将尿酸控制在300µmol/L以下。这可能需要终身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