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记琳琳

琳琳同学 Legal观察 2022-10-02

昨天,黑色的一天。

我,我们,永远的失去了一位可爱的同学、敬爱的学者——赵琳琳同学。

79年的琳琳,安徽人,98-08年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先后获法学学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硕士师从张建伟老师,博士师从陈光中先生。毕业后任教于澳门科技大学,致力于刑事法律制度教学、研究。

花一般的年纪,花一般的笑颜。

永远定格。




忆琳琳


蓟门桥边,小月河畔。记得,几乎我们很多人的论文后记中都会出现这个字眼。就在那个桥边河畔迷你校园的一角, “团结勤奋紧张活泼”八个字,分别刻在1-4号的筒子楼上。我们的宿舍在3号楼302,记忆深处那间充满阳光的屋子里,有我们肆意张扬的青葱岁月,也有属于我们的青春记忆。


【右一为琳琳,图为其硕士同学,中间为作者冷玉同学】


与琳琳相识于我们的宿舍,初见于新生报到的那天。如果记忆没有偏差,那天的她身穿水红色的上衣和黑色的长裙,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宿舍,相似的面容,望之就知是母女。同学们来来往往,谈笑风生,而她总是相对娴静的那个,温婉羞涩,时常被夸气质好。


【中间为琳琳,图为其本科宿舍同学】


二十出头的女孩子,无忧无虑,单调的学校生活,也会过得有滋有味。日常琐事,也要成群结伴才觉有趣。吃饭饭,打水水,每次都会有人领头,问谁一同去,me ,me too,me  three,结果就是4个人嘻嘻哈哈一同前往。琳琳有件玫红色的羽绒服,和海欢的淡黄色配起来,就是流动的“西红柿炒鸡蛋”。故此,二人经常一同走,一路欢笑。


【前排右二为琳琳,图为其本科宿舍同学


那会儿的我们都没有车,连驾照也没有,却不妨碍每天欣赏校园里的各色车辆。3号楼至食堂的路上,经常停着一辆“鲁B”开头的BMW,大家时常一起八卦为什么会有非京牌的车一直停在那儿。那会儿北京还没有限购和限号政策,我们也幻想着自己的车牌号,“如果你们看到车牌号是ZLL,那就是我的车”,说这话的,自是琳琳。


【图为博士毕业10周年时琳琳照片


那会儿没有智能手机,连和弦彩铃也是刚刚兴起,我们的手机都还是老式铃声。图书馆里,每每听到美妙的和弦乐曲,我们就会迅速望向声音来源,互相对视,说声“真好听”,然后继续埋头书本。作为纯粹消费者的我们,都不愿意问家长多要钱,也没有换手机的想法,纯粹欣赏美而已。那时的娱乐活动也很简单,逛街,看韩剧,聊八卦,去贵友或双王吃一顿,似乎些许小事儿都能让我们开心起来,想来是因为没有什么烦恼。


【中间为琳琳,图为其本科宿舍同学


非典那年,我们都被封闭在校园里。每天互相安慰鼓劲儿,一起打球锻炼身体,安慰家里人说我们一切都好,然后悄悄嘀咕着,应该没事儿吧。


毕业在即,我们都将收拾行囊到各自单位报到,只有琳琳继续留在校园,完成她的博士学位,实现十年法大人的愿望。


【2008年博士毕业照,前排右四为琳琳】


【2015年本科同学聚会,前排左二为琳琳】


毕业后,很多次路过学校,却很少再步入校园。总觉得不见到新颜,时间就会永远停留在我们离开的那一刻。对琳琳的印象也是如此,我认识的她,我熟知的她,永远是那个二十岁的她,娴雅端庄,一笑则梨涡浅现。


琳琳硕士同学冷玉


【2005年硕士毕业照,前排左一为琳琳


【2002年本科毕业照,前排左三为琳琳



记琳琳


亲爱的琳琳,总是笑眯眯的可爱的琳琳:


在人生最好的年纪里,我们相逢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同堂读书,朝夕相处。









【前排右二为琳琳,图为博士宿舍同学】


法大教学楼的书桌前,我们一起聆听老师讲解中外刑事司法制度;图书馆的书架前,我们一起翻阅资料;三号楼的走廊里,我们一起晾衣服;


【博士毕业10周年时琳琳在自己原来宿舍处合影】


二号楼的平台上,我们一起踢毽子;拥挤的食堂里,我们一起排队打饭,一起分享好吃的菜;草长莺飞的春日里,我们一起去植物园看花;寒冷萧瑟的冬日里,我们一起趴在窗台上看雪;开心的时候,我们一起笑闹;不开心的时候,我们彼此开解……










【前排左二为琳琳,2005年12月刑诉同学和导师组部分导师聚餐】


毕业后,你远赴澳门,但地北天南的空间距离并没有让我们疏远,学术圈里,你持续发表文章、出版著作,勤于笔耕,才华横溢,我们与有荣焉;











朋友圈里,你热爱生活、热爱旅游、热爱美食,从澳门街景到广东早茶,我们都有幸一起分享;










【琳琳带博士同学卢希起一家游澳门】


微信群里,你涉猎广泛、言简意赅、字字珠玑,从司法制度到娱乐八卦,我们都一起聊得不亦乐乎;偶尔相聚,你总是带着漂亮的耳坠,笑意盈盈,我们总是相谈甚欢,不舍告别……









【琳琳和博士宿舍同学】


亲爱的琳琳,你是那么好的你,师长眼中乖巧懂事、勤奋好学的你,同学眼中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你,同事眼中努力工作、认真负责的你,学生眼中可敬可爱、亦师亦友的你,不熟悉的人眼中安静内敛、沉稳优雅的你,熟悉的人眼中活泼开朗、幽默犀利的你,所有人眼中都总是笑眯眯的可爱的你……今生何其有幸,能认识这么好的你!











亲爱的琳琳,我们都留在了彼此最美的记忆里,你带着最美的记忆离开,我们带着最美的记忆留下,只要有记忆在,我们就永远都还在一起,你到哪里都不会孤单!


你的全体硕士同学、博士同学


【2008年博士毕业照,第二排右四为琳琳】









【2018年博士毕业10周年聚会,前排右三为琳琳】





你的同学舍不得你



不熟悉你的人,喜欢你的安静从容,我也喜欢,但我记忆中的你,都是嘎嘎乐的样子。我总说你笑点低,你总说我太搞笑。亲爱的,我要怎样才能再逗笑你?

孙锐同学











看到同学群里“琳琳因病不幸去世”的消息,完全不能跟你这个琳琳对上号。记忆中的你是那么活力满满,总是在群里给大家带来天南海北的信息!但凡看到有关澳门的风土人情或者学术信息,总喜欢向你求证,而你每一次都秒回。秒回让几乎没见过几面的我们,聊天竟不算少。

翻出旧手机,保留的一次聊天记录让昔日重现,曾经的微信头像粉粉嫩嫩,相必也一定是你最喜欢的自己的模样!不能忘记你活色生香的朋友圈,分享过那么多的美食美景,以及你的努力。我祝贺你的书获奖,你说虽然奖金并不多,但确实很开心!

愿琳琳一路走好!愿能著书立说又能做出诱人的点缀着黑芝麻和小香葱的生煎包子的女孩,在来世获得圆满!

高晓莹同学









今天中午收到琳琳同学去世的噩耗时根本无法相信也无法接受,疫情让人时间错乱,最后一次微信联系停留在2019年年底,向她请教澳门的一个法律问题。和琳琳硕博同班六年,本科同系四年,她是一个看上去很腼腆安静但实际上内心很丰富的人。硕士时,因为她是张建伟老师招收的第一批硕士生(印象中是),在我们宿舍有一个“大师姐”的昵称,博士时她师从陈光中先生,又升级为“师姑”,对这些昵称和玩笑她总是弯起眼睛呵呵一笑。博士毕业后南下澳门科技大学从教,后来有了微信群,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可能都是班级微信群里发言最多的同学,发送的各种信息往往引起同学们的热烈讨论。琳琳教授的研究涉猎很广,对于介绍澳门各方面法律制度有很大的贡献,她所撰写的《澳门违法青少年教育监管制度述评》一文是前几年讨论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如何处置的重要参考。愿天堂没有病痛,琳琳教授千古!

何挺同学


我们一起在清华听课,一起在澳门逛吃逛吃,一起品美食逛商店、买买买、聊聊聊~~一切美好,都成往事

刘玲友

昨天下午收到的消息,虽然是她学生告诉我的,但依然不敢相信,多方打听被确证后,心里一直无法平复,一直希望她能出来说一句,不好意思,他们搞错了,吓着你们了。

想说她是我的好友,但明显高攀了,累计见面也就五、六次吧。她和我一级,她是学霸中的学霸,在军都山下、小月河畔十年寒窗;而我愚笨又懒惰,傻傻地看了四年军都月色就赶紧逃遁到这小渔村了。若非澳门和珠海离的近,我估计不可能认识她了。但我又三次蒙她热心帮助(而我并未曾为她提供过任何帮助),若非好友,也不会有此待遇吧。

最近一次就是3月30日,烦她帮忙问问有没有学生愿意过来实习。而我也正是从这位如她一般聪颖、沉稳的学生处得到消息的。当时还和她开了个玩笑,但她并未如往时一般回应,还以为自己玩笑开过了。

现在才明白,生活给她开了个多大的玩笑。一路走好吧,真情动人的姑娘!一路走好,天堂自有真情!

葛阳辉同学


最可爱的琳琳

带着我们的爱远走了

我只回想起一幕幕快乐的记忆

我们读书时相守两年对门情谊

我们一同爬香山顶的凌乱发型

我和妹妹和你游乐园后的眩晕

我和妈妈和你北戴河共赏落日

我和孩子和你在澳门威尼斯人

安静地交谈着,望着仍旧恬静的你

庆幸在你最幸福的时候赋诗给你

遗憾这几年没有跟上五福娃步履

相遇是一辈子的爱!愿你天堂安好!

一如既往的才华,我会记住恬静如你


郑莉芳同学

永远的追思!但我宁愿相信你又在悠行远方

秦策同学


人生壮年,惊悉博士同学澳门科技大学教授赵琳琳女士因病去世,无限悲恸。你高尚的人品,务实的学术精神,永远在我们的心中!!!!

郑好同学


今天惊闻我一贯戏称的“琳宝宝”(澳门科技大学赵琳琳副教授)已去往另一个世界,实在无法相信无法接受……昨日,我还在替朋友问你澳门科大某某专业如何选择,你还给我回复几个专业都不错,没想到一夜之间竟是天人永隔。回想起认识你以来的点点滴滴,温柔恬静的你透着卷卷读书气。你喜欢说“用自己的速度,走好自己的路。”你用默默的努力诠释着内心充盈和宁静该有的样子,不随波,不将就。你习惯尽可能的不麻烦别人,但是却习惯给人默默的支持和恰到好处的帮助。博士毕业你南下澳门,教书育人,笔耕不辍,更是成为澳门和大陆法律制度研究和交流的使者,我们也能常常见面,恰似你不曾离京……不久前还想着疫情允许了要好好聚一聚,可是你走得那么突然和猝不及防…….五福娃怎能少了你?京澳姐妹花怎能没有你?愿天堂没有病痛!愿来生再做好姐妹!

耿云同学


一直不愿相信,永远笑眯眯的琳琳同学就这样挥手离开了,愿天堂没有病痛

李斌同学


2004年,第一次在法大一号楼宿舍见到你。2009年,当我怀胎七月来澳大面试时,是你去机场接我,陪我面试,请我吃饭。2010年以后,我们在同一个城市生活,共同参加了很多学术活动,作为澳门代表团成员一起走了很多地方。2021年底,我们一起吃了最后一顿饭。上个月,去科大参加你指导的博士生的开题,被告知你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参加,还以为就是做了个小手术。本来想给你发个信息,问问怎么了,但是转念之间,想到尊重别人的隐私,就没发。惊闻噩耗,悔恨不已。愿天堂没有病痛。安息

李哲师姐


沉痛悼念博士研究生同学,澳门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赵琳琳女士。愿天堂没有病痛,愿家属节哀!

仇晓敏同学

那个叫赵琳琳的同学今天到另一个世界去了!虽然才华横溢、著作颇丰,我还是喜欢赵八妹不时往同学群里发各种八卦新闻的样子,最有烟火气。

罗猛同学


喝了孟婆汤的忘情水,跨过这奈何桥,愿笑眯眯的、宅心仁厚的琳琳一路走好

许永勤同学


我和她一直未曾谋面,联系不少,在高检工作时候多次找她约稿,专业很好。看朋友圈,知道她不但专业好,还能做很多家乡美食节,菜角,麻叶,和我老家的相似。离职后,联系较少,真是世事无常,安息。

王海友


因疫情原因,很多亲友无法前往送别。

学生们也组织了线上的告别仪式。

如果你也认识琳琳,也想跟琳琳说两句话,追思会入口:

#腾讯会议:370-872-589

2022年5月16日7:45开始



沉痛悼念| 趙琳琳教授一路走好

听赵琳琳博士新论澳门司法制度

赵琳琳 | 在剑桥的日子:精神和视觉的双重盛宴

赵琳琳获奖后感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