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22。十年,一个时间单元,更像是一个空间标识。风雨的洗礼,岁月的涤荡,一座城市历经怎样的成长,又会演绎怎样的变迁?十年,沧海一粟;十年,斗转星移。蓦然回首,答案潜藏在问题里,也蕴含于时间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全市上下携手比肩、齐心协力,风雨同舟、砥砺前行。这十年,我们经受异常复杂的严峻考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冲击,困难挑战明显增多。这十年,我们备感人民领袖的亲切关怀:2016年、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安徽、亲临合肥,对合肥发展全方位把脉定向、系统性科学指导。这十年,我们蹚出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经济总量突破万亿,质量效益稳步提高,科创合肥更显“科里科气”。牢记嘱托,坚定践行;十年拼搏,十年奋进。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大城,源于淝河之汇,兴于巢湖之滨!
进位
时间恰似最神奇的变量,诉说着时代的变迁,见证着城市的成长。对于合肥这样一座朝气蓬勃、青春奋进的城市,更是如此。在她的发展进程中,时间递进的每一格刻度,都显得极具价值、极有意义。回溯合肥十年发展历程,细细梳理她的成长脉络,最突出的关键词就是:争先进位。翻开201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有这样一句话回顾总结2011年工作成绩: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合肥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领先,总量有望进位。争先进位,不仅承载着合肥历任决策者的梦想,也点燃了合肥人心中的那一团火,熊熊燃烧,从未熄灭。彼时,合肥生产总值刚刚达到3600亿元,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15位。此后历年,拾级而上。2012年,合肥生产总值达到4100亿元。2013年,合肥生产总值超过4600亿元。2014年,合肥生产总值跨越5000亿元。……2020年,合肥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一举跻身“万亿城市俱乐部”,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20位。至此,“总量过万亿、迈入二十强”,终于从梦想照进现实。2021年,合肥生产总值再上一个千亿台阶,实现1.14万亿元。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目标,一步一个境界。从3600亿元到1.14万亿元,短短十年,合肥生产总值从全国省会城市排名第15位上升至第9位,从全国大中城市排名第31位上升至第19位。
从全国省会城市到全国大中城市,参照系的改变,意味着合肥正将自己置于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来进行综合考量。区区两字之变,背后凸显的不仅是合肥的底气与信心,更是气魄与抱负。从22.7%到26.6%,合肥经济首位度逐年提高,直至2021年创下历史新高。而经济首位度正是衡量省会城市在本省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一项重要指标。这一指标的节节攀升,标志着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显著提升。2021年,合肥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是达到29.2%,合肥都市圈的核心增长极作用也在不断彰显。一系列数据和指标的背后,是合肥城市地位与城市能级的争先进位。“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四个国家级开放平台……近年来,合肥频频出现于国家发展战略之中,屡屡刷新人们对这座城市的认知。经济总量过万亿、常住人口近千万……站在岁月的渡口,遥望彼岸,这十年,合肥彻底撕掉“江淮小邑”的标签,挥手告别“最大县城”的形象,正以一副崭新的面貌进入众人的视野。时间在证明一切,也改变了一切。
风起
有人说,合肥是一座“风口城市”。不论是经济增长速度,还是产业发展质量,都让这座城市更有底气成为站在时代风口的“探路者”。“风口城市”,“风”从哪里来?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禀赋,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特质。上个世纪,合肥就与科技创新结下不解之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原电子工业部16所、38所、43所……一批高等院校及大院大所迁至合肥,科教资源加速集聚,科教基地雏形初现。 这些科研院所大多从事前沿基础研究,投入高、回报缓,前路漫漫,充满着各种未知和不确定性。科技创新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寂寞长跑,其中既有从0到1的颠覆式改变,也有从1到N的迭代式演进。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对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与投入力度,体现了一座城市决策者的眼光与远见。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2016年4月2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在与科研人员交流时说,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培养出了这么多优秀人才,是创新的天地。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合肥始终坚持以“舍得”的境界,瞄准基础前沿领域,推动大院大所、大科学装置和大科研平台的引进布局,持续投入“真金白银”,耐心护航“创新长跑”。近三年,合肥财政科技支出累计467.7亿元,占同期全市财政总支出的13.3%,占比在全国主要城市持续“领跑”。三十岗,合肥生态后花园。合肥在此规划建设19.2平方公里的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投入130多亿元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最美科研圣地”。聚焦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创新生态优化,集中建设“科大硅谷”,汇聚世界创新力量,一座极具活力、引领未来、享誉世界的创新之谷呼之欲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建设,首个国家实验室落户运行,布局大科学装置达12个……一批“国之重器”拔地而起、熠熠生辉。悟空探秘、墨子传信、九章计算、本源司南、祖冲之号……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世界瞩目。中科大先研院、清华合肥公共安全院、合工大智能研究院……一批创新成果走出“深闺”、走向应用。成立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出台科技创新条例、组建科创集团、设立科技创新日……一批改革举措创新体制、激发活力。在肥服务院士十年翻一番,达138人;高层次人才1.4万多人;每年吸引创业就业大学生超过20万人……一批领军型科学家、高层次人才、大学生集聚合肥、“星光”闪耀,合肥努力让八方人才从“抢过来”变为“抢着来”。……从“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再到“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名城”,合肥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时间,从未辜负每一位追梦的人。因为看见而相信,所以成为跟随;因为相信而看见,所以成就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安徽、亲临合肥,对合肥科技创新给予充分肯定,并对未来创新之路寄予厚望。从“科教基地”到“科创名城”,一以贯之的坚守,一往无前的坚定。今天的合肥,立志勇当科技创新的开路先锋,在科技强国建设中担纲承梁,在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中作出更大贡献。2021年6月,做客央视《对话》栏目特别节目《万亿城市新征程·合肥》,合肥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曾经用“科里科气”一词来形容合肥的城市特质,“科技创新是合肥最大的标识、最大的动能、最大的潜力。”从此,“科里科气”成为网络热词,更成了合肥人在各种场合推介合肥的最佳名片。“创新的天地”不负千钧重托,“养人的合肥”享誉大江南北。风起大湖之滨!
链成
无工业,不合肥。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经济强。“后疫情时代”,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重要性再次凸显。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第十九届大会期间,发布《2022年工业发展报告——后疫情时代工业化的未来》。报告提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冲击,制造业不仅可以为经济韧性提供支持,而且在推动共同繁荣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础差、底子薄、资源少,作为一名“后起之秀”,合肥对工业有着复杂的情感。然而,不论是当年的工业化、城市化“双轮驱动”,还是当下的新兴产业、传统产业“两手抓”,合肥从来都不缺乏提振工业经济的勇气与决心。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指出,要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这一殷殷嘱托,为合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以产业创新推动产业集聚,合肥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当然,产业发展道路并不平坦。新冠肺炎疫情就像一只巨大的“黑天鹅”,成为影响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大变量。稳定产业链,刻不容缓!政策赋能,制度加持。合肥接续出台稳企惠企政策,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包保制度,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畅通产业链供应链,促进市场主体稳定增长。重点产业不断供,重点企业不停产。在京东方合肥区域总经理李宾看来,多重惠政能够帮助企业解决现实困难,有利于带动上下游供应链企业技术创新、协同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不只是京东方。持续跟投晶合集成,加快推进“本土化”;专项基金投资蔚来,问鼎造车“新势力”…… 别人的昨天,装扮不了自己的明天。打开合肥产业发展时间轴,总有一些高光时刻让人铭记。是产投,不是风投!合肥坚持以政府“有形之手”,携市场“无形之手”,挽企业“创新之手”,探索出“科创+产业+资本”的产业发展新路。这一产投模式,让不少创业者告别人生的至暗时刻。蔚来创始人李斌曾坦言,是合肥,让蔚来走出了“ICU”。蔚来已来,大众成众。2022年6月22日上午,大众安徽白车身在肥下线,标志着大众安徽首款新能源车型试制生产取得重要进展,合肥新能源汽车产品体系也将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喜讯,接踵而来。6月30日上午7:08,合肥比亚迪第一辆整车下线,标志着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从谈判到签约,用时23天;从签约到开工,用时42天;从开工到整车下线,用时10个月……毫无疑问,比亚迪项目再次刷新了“合肥速度”。“合肥城市的美誉度口口相传,在双方紧密高效的合作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合肥干部敢担当、讲诚信、重效率,耳闻目睹了‘合肥速度’,对在肥项目发展充满信心。”比亚迪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这样评价合肥。多年深耕细作,终成产业丛林。“芯屏汽合”“急终生智”成为现象级产业地标。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3个产业入选首批国家战新产业集群,智能语音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获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数字无言,数据有力。十年来,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由24.4%提高到54.9%,对工业增长贡献率由30.5%提高到71.6%。因工业而兴,因产业而盛。如今的合肥,联宝科技成为全市首家“千亿企业”,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显示产业大会永久落户,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61家,2021年平均每天诞生3.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更多“合肥智造”闪亮登场、走向世界。以创新之“脉”,壮产业之“骨”。挺起高质量发展的“脊梁”,勇当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合肥乘风而起,御风而行。
共生
择水而憩,枕水而居,千年流传。
一座城市有了水,就有了灵性,就更让人难以割舍。
恰如西湖之于杭州,泰晤士河之于伦敦,塞纳河之于巴黎……纵观古今中外,很多城市缘水而兴,因水而名。
巢湖,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就像镶嵌在安徽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光彩照人,闻名遐迩。
作为一个大型浅水碟形湖泊,巢湖水浅、流速慢、湖盆浅平,流域内存在大量含磷地层,非常适宜蓝藻生长。
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流域人口迅速增长,入湖河流污染日益严重,巢湖水质不断恶化。
明珠蒙尘!巢湖被列入全国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
2011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合肥拥湖入怀。由此,合肥从滨湖时代迈入环湖时代。
拥有什么样的荣光,就得肩负什么样的责任。
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合肥拿出最大的决心、最硬的手腕、最强的魄力,毅然打响了巢湖生态保卫战。
时间的指针指向2020年8月19日。驻足巢湖之畔,眺望茫茫湖水,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叮嘱: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宝贝,是合肥最美丽动人的地方。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湿地保护好,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
生态环保,国之大者。合肥坚持以包公铁腕精神治污染、以愚公移山精神抓环保,系统实施碧水、安澜、生态修复、绿色发展、富民共享“五大工程”,强力推动点源、线源、面源、内源“四源同治”。
从“九龙治水”走向“合力治水”;
从“一湖之治”走向“流域治理”;
从“污染防治”走向“生态治理”;
……
2020年1-8月,巢湖整体水质创1979年以来最好纪录。
2021年,巢湖蓝藻出现时间较上年推迟56天,发生次数减少42%,历史性实现夏天无明显蓝藻异味。
十年艰辛探索,巢湖综合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
经济与生态“双赢”之路,任重道远。然而,合肥的每一步,都走得那样地坚定,那样地沉稳。
湿地,“地球之肾”。合肥以湿地修复为重点,大力实施“退耕、退养、退居”,努力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
“湿地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周立志如是表示。
目前,规划100平方公里的环湖十大湿地已建成9个,主要入湖河流水质全部消除劣V类,巢湖水质稳定在Ⅳ类以上。今年6月,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名单揭晓,全球共25个城市获此殊荣,合肥位列其中。
漫步马尾河、栖凤洲、巢湖半岛,观湖水拍岸,赏芦苇飘荡,细数时间流逝,体验沧桑之美,脑中浮现的是三国时代的风云激荡,耳边回响的是魏吴大战的金戈铁马,眼前呈现的是大湖浩渺的碧水蓝天。
省林业局湿地管理处处长周小春表示,合肥大力实施环巢湖十大湿地保护修复工程,生态效益成效显著,在全国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和示范性。
候鸟的回归,是生态向好的最有力证明。沿岸有记录的鸟类近300种,东方白鹳等珍稀候鸟成为“常客”,极危物种黄胸鹀首次亮相……一幅百鸟翔集、鱼跃人欢的动人图景徐徐展开。
城湖共生,澎湃不息!
贯穿
时代的宏大叙事之中,总有一些东西在起承转合、贯穿始终。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灵魂三问”,叩问的不仅仅是初心与自省,还有职责与使命。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2020年8月,在考察安徽时,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出台更多援企、减负、稳岗、扩就业的支持性措施,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受灾群众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落实好纾困惠企政策,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城市的主体是人。合肥十年发展成果,并非单纯体现为数据累计,而最终要用“以人民为中心”来检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投射到具体实践中,就是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尽责心态,在宏观发展中看见一个个微观的人,倾听一个个急难愁盼,办好一件件民生实事。“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民生”一词,古已有之,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就业促进、安心托幼、快乐健身……时至今日,10项暖民心行动正在深入推进,民生福祉始终牵动着合肥决策者的心。时间倒回。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合肥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十大工程”,累计投入扶贫资金75亿元。2020年,全市21.5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千年梦想,一朝梦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去年8月,合肥选派一批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到村任职,引导优秀管理人才向农村集聚,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疫情之下,生命至上。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合肥坚持慎终如始、守牢底线,以变应变、以快制快,推进精准防疫、全民防疫、温暖防疫、科技防疫、依法防疫,努力把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以最小代价取得最佳效果。同一座城市,不同的“战场”。庚子之夏,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突袭合肥,梅雨期降雨量、入湖河流水位、巢湖水位、巢湖蓄水量均超历史极值。与时间赛跑,和生命竞速。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部队官兵众志成城、日夜奋战,历时78天,打赢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巢湖保卫战”。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据统计,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200万人就业。近年来,合肥经济一直运行在合理区间,拉动就业效应显著,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成色更足。2021年,合肥城镇登记失业率2.77%,低于全国1.1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增速。教育部数据显示,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076万人,创下历史新高。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长远。合肥搭建线上“云招聘”平台,推出“稳岗行动”“扩岗行动”“诚招行动”“帮扶行动”,诚邀外地大学生来肥就业,诚请在肥大学生留肥就业。今年6月,合肥专门面向2022年毕业的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拿出4000个社区工作岗位,为4000个小区配备社区“小管家”。“这是一个创新之举,不仅可以拓宽大学生就业路径,更为基层治理带来新鲜血液。”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王云飞这样说。民生无“小事”,件件无“易事”。城市阅读空间建设、三点半课后服务、惠民菜篮子工程成为全国典型;首次拆分市区高考考区,考生从“满城跑”变为“就近考”;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让老楼房居民“一键直达”……从幼有善育到学有优教,从医有所保到病有良医,从老有颐养到弱有众扶,一幅幅宏大蓝图正在讲述一个个细致入微的“幸福故事”。近年来,合肥财政支出85%投向民生领域,让发展更有温度、民生更有厚度。合肥,曾连续6年入选“中国十大幸福城市”。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生活而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而留在城市。“民生无小事,关乎个人家庭,更是城市稳定的基石和发展的要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赵峥说,十年来,合肥践行了人民城市理念,促进了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的统一、社会秩序与活力的统一。“合肥不仅实实在在地增强了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用生动的案例、精准的数据、务实的行动,展现了党委政府的担当、努力与作为。”赵峥同时表示,这样的“幸福城市”,发展有能力,更有潜力,经验需要坚持,未来更加可期。一切早已开始,一切远未结束。创新释放的磅礴力量,产业撬动的强大动能,群众诉说的热切期盼,城市流淌的血脉基因……这十年,合肥的发展逻辑中,总是蕴藏着过去的荣光、未来的梦想。从过去走来,我们豪情满怀;向未来走去,我们信心倍增。时代的江河奔腾不息。此时此刻,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中流击楫、破浪前行,把新的荣光刻入新的年轮,把新的梦想写进新的航程。下一个十年,我们重整行装,再出发!
来源 | 合肥日报
文字 | 全媒体记者 张春林 许超众
摄影 | 王世保 邱少林 蒋娟娟 刘庆桥 全媒体记者 宋炎骏 张大岗 苏玲 李亚朝 任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