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智光照—功德宝藏论
——密宗分讲记
作者:遍智 吉美林巴
讲记:堪布徹令多杰仁波切
口译:张福成
中善 —正文 第十二章 自性大圆满不共之道343:自性大圆满不共之道(21)最后做一个总结,总而言之,如果是上等锐利根器,妄念或者是不好的念头,各种各类出现时,一切念头本质都不能够成立,都是空性,对这点有所了悟的话,妄念也会在法身之中完全解脱,消失不见了。或者当妄念产生了,是好的妄念,例如信心、慈心、悲心、菩提心,当这些好的妄念产生时,不会去想「这是我要证得佛果的原因,我要去追求它,我必须要有这些想法」,不会有这种想法。或者当不好的妄念出现时,例如贪恋、瞋恨、贪瞋等烦恼出现时,也不会想「这些妄念是不好的念头,阻碍我得到佛果,我要把这些妄念去除掉」,这种想法也不会出现。换句话说,佛果本来就已经存在了,不靠任何的因缘,本来自己就已经存在了。因此,好的妄念出现时不需热烈去追求;贪瞋痴等不好的妄念出现时,也不必去想我要排除掉,因为会障碍我得到佛果。佛果本身是一个无为法,任何法都不能够去妨碍、去伤害佛果。因此,对于这些妄念,无论是善的妄念、不善的妄念,当它们以各种各类方式出现时,对这些妄念没有任何取舍的差别,一切都是平等性,这是平等性的见地。仅仅只是依靠着这个平等性的见地,不需要再依靠其它任何的对治法门,这是上等的根器。如果是中等根器,就要实修安止与胜观双运结合在一起的道路,在这个道路实修下,妄念出现时,无论是善的妄念或不善的妄念,这一切的妄念全部都会沉没,在沉没之中消散掉了,在消散之中得到了解脱。末等根器的话,妄念出现了,妄念纷飞,心里想着妄念纷飞是非常不好的,不应该如此,因此慢慢的修安止,靠着修安止而能够稳定内心,以前的妄念逐渐地减少。当妄念逐渐减少的时候,自己就很高兴、很快乐,认为实修已经进步很多了,这种情况是末等根器实修的一个情形。在修安止的时候也要缘取一个对境,靠着所缘对境之后而修安止,内心逐渐能够安住在所缘境上面,逐渐形成安止,慢慢地又得到了胜观。在胜观的本智之中,还要再三地串习,到了某一天,心中不会再出现任何的烦恼了,这个时候好像到达了金银岛一样,放眼望去,金银岛遍布金银珠宝,根本没有泥土石头,就像这种情况一样。透过前面所讲的,出现不好的妄念,然后又修安止,逐渐又得到胜观,胜观本智再三串习,再三串习,靠着这个力量,内心也不会出现烦恼,这个时候就算偶而出现心所,内心里偶而出现许多妄念,也会知道所显现的对境与有境的内心两者没有什麽差别,所以就算在内心偶而出现烦恼妄念,对这些妄念也不再产生贪恋执着,因此基解脱就会呈现出来了。基解脱就是如来藏,在这个情况之下能够让如来藏显现出来。
往期相关链接340:自性大圆满不共之道(18)
341:自性大圆满不共之道(19)
342:自性大圆满不共之道(20)
文章架构龙钦心滴的伏藏教法由遍智吉美林巴在他第一次三年闭关时挖掘取得,因此,遍智吉美林巴可说是大圆满龙钦心滴的教法法主。他在第二次三年闭关时,实修大遍智龙钦巴(法),亲见龙钦巴三次,同时龙钦巴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一切的指导、教诫。
吉美林巴所著《功德宝藏·欢喜雨》,就是将大遍智龙钦巴所著《七宝藏论》的关键精髓全部凝聚在一起,包括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基、道、果的部分。分成三个根本大纲,也就是初善—前言,中善—正文,后善—结行。
正文分为十三章
第一章:暇满难得
第二章:死亡无常
第三章:业力因果
第四章:轮回痛苦
第五章:殊胜士夫最初入门处——四大轮
第六章:佛道入门——皈依
第七章:正式进入大乘——四无量心
第八章:发殊胜菩提心
第九章:菩萨学处
第十章:持明藏典
第十一章:一切圣教之顶——自性大圆满
第十二章:自性大圆满不共之道(所在篇章)
第十三章:究竟之果——佛身与佛智
第一章到第九章属显分,第十章至第十三章属密分。
本公众号旨在转载分享学习,编辑排版过程中难免有误,原文来源“橡树林文化”出版社的《本智光照—功德宝藏论 密宗分讲记》,请参照对比。
扫码置顶
关注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感恩随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