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菜篮子的革命|台湾主妇联盟的合作经济(上)

陈郁玲 食通社Foodthink 2022-04-14


上一堂课中,郁玲分享了合作社的原则和特点,以及台湾合作经济的沿革和现状。在这堂课中,她则以主妇联盟为例,详细介绍了一个消费合作社的范例。


〇新台币和人民币汇率约为4.3:1,新台币一元相当于人民币0.23元。


上节回顾。


1

缘起


在台湾有两个主妇联盟,一个是主妇联盟环境保护基金会,属于社会团体,是做环境保护方面倡议倡导的公益机构;另外一个主妇联盟,就是主妇联盟生活消费合作社。


为什么两个独立的机构要共同使用主妇联盟这个名字呢?1987年,台湾刚刚开始了比较开放的社会氛围,各种各样的人民团体陆续成立,其中一个新环境基金会的工作小组,由一群“婆婆妈妈”所组成。两年后,在工作小组做了很多工作逐渐壮大之时,她们觉得应该成立一个独立的基金会,就是后来的主妇联盟环境保护基金会,到现已经是一个有三十多年历史了。



主妇联盟环境保护基金会主要关心的议题包括:食品安全,儿童教育,女性成长,以及各种跟女性、教育或者食品安全相关的议题,这些议题分别由不同的委员会执行。


其中一个委员会就是现在主妇联盟消费合作社的前身——消费品质委员会。那时候正遇“镉大米事件”:由于农地和工业工厂用地混在一起,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了农地以及农地上的作物,但是这些米和蔬菜进入市场之后无法追溯,造成了社会和公众的恐慌。


消费品质委员会的这群“婆婆妈妈”想出的办法就是自己去找大米的生产者。(关于这些故事可以在《菜篮子革命》一书中找到详细的描述。)所以,她们在1993年开始做大米的共同购买,去找不用农药化肥的生产者,或者去改变生产者的种植方式。


共同购买和现在流行的团购概念有点类似,但是共同购买更进一步,不是仅仅从价格方面考量,消费者会做大量的调研,去了解种植和生产的情况。因为集合了足够多的购买者,所以他们对生产者也更加有话语权,可以激励他们去生产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农产品。


共同购买的“共”,是合作社的价值基石。


这群主妇联盟的“婆婆妈妈”们其实也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受过很好的教育,她们不仅关注自己的菜篮子,也关心社会和环境。除了共同购买之外,她们也做环境保护的倡议,是一群有前进思考又有行动力的女性。


比如台湾一度肝炎病毒传播非常严重,所以当时非常盛行使用一次性筷子,虽然可以避免清洗中的不确定风险,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垃圾。所以“婆婆妈妈”们就提出“避免肝炎,也不要垃圾”。她们鼓励大家自带环保筷,环保杯等个人用具,既可以力行生活环保,又可以避免疾病的交叉传染。这些女性在刚开始做共同购买的时候跟生产者一起运菜、分装等参与了大量的劳动,所以她们最初打算成立一个理货劳动合作社。


后来,在台中、台南有共同需求的姐妹和朋友也开始了这样的共同购买行动。一直到1996年,主妇联盟的事业越来越大,因为跨了好几个城市和地区,限于合作社的注册地域限制,所以这群“婆婆妈妈”退而求其次先成立了绿主张股份有限公司。


在2001年的时候,台湾的法律法规有所调整,允许注册覆盖全台湾的合作社。于是,这群“婆婆妈妈”决定把绿主张股份有限公司关停,成立一个消费合作社。


在主妇联盟实践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受到来自日本、韩国合作社很大的影响,通过各种跨区域的交流和学习,确认了合作社这种形式才是大家真正努力的方向。


虽然现在生活消费合作社和环境保护基金会是两个独立的团体,但也互相交集和影响。主妇联盟生活消费合作社每卖出一瓶酱油,就有五块台币捐给环境保护基金会。另外合作社每年提取的公益金也有一定比例用于基金会的环保项目。


2

组织架构


从以上的组织架构图可以很快了解合作社中社员和职员的分工和职责。


社员与合作社的互动主要表现在出资、利用和参与。主妇联盟有7万多社员,其中4万多经常利用的有效社员,在如此多人数的合作社里面落实民主,一个人一个意见也是一个经营管理的大考验。所以主妇联盟实行代议制度。


以4万个社员为例,每500名左右社员选出一名社员代表,每年开一次社员代表大会,2年选一次社员代表,社员代表2年选一次理事会,理事会一个月开两次会议,由理事会来聘任总经理负责合作社的日常经营。


民主治理是合作社七大原则的第二条,但是理论上主妇联盟的社员对于合作社日常经营有任何意见,是不可以直接去门店要求立刻执行的,因为那样不一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也不是真的民主。透过代议制度,总经理可以针对大部分社员的意见做运营上的调整和安排。


主妇联盟把日常工作交给专业人员,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营运执行,例如产品品质的把关以及提供更方便的利用方式等,以保证事业的稳定发展。光靠社员的认同不足以让合作社面对市场的挑战。


目前主妇联盟有500多个工作人员。对于合作社的工作人员,首先他们要认同合作社的理念,工作人员如果与合作社的价值理念比较相近,工作时也会更加开心。


在经营方面,主妇联盟目前一共有6大部门,分别是:组织部、人力行政部、企划部、财务部、产品部、物流部。


组织部负责社员活动和会议组织等工作,门市的站务工作也在组织部下。


人力行政部负责500位合作社工作人员的管理,包括人力发展和考核等。


企划部不仅负责合作社的宣传工作,还有合作社七大原则之一的教育、训练与推广方面的工作。


财务部处理整个合作社的财务。


产品部是合作社非常重要的部门,负责产品的考察和筛选,有了产品部同仁的专业把关,才能保证社员们安心满意的利用。物流部负责产品运输,在这个过程中,产品的保鲜保质,运输过程碳足迹的把控,物流成本的控制等都是物流部同仁的责任。


3

社员的角色


前边提到主妇联盟有4万多有效社员,保证每一位社员都对合作社的理念非常清楚是不容易做到的,这其中不乏纯消费型的社员。也正是因为这样,社员教育、宣导的工作才格外重要。让社员清楚他们的权利、义务以及怎样做才可以更深入的参与到合作社中来。合作社职员搭建好给社员演出的舞台,互相协作共同推进合作社的发展。


主妇联盟的教育、训导工作是如何开展的呢?


首先非常重要的是入社说明会。要加入主妇联盟成为社员,要先在就近的站所参加入社说明会,由经过培训的解说员讲解入社说明,内容涉及合作社的理念,发展以及产品标准等,一场入社说明会的时间约在一个半小时左右。


入社说明会也会介绍社员的权利和义务,每一个加入合作社的社员都将拥有选举权、被选举权、罢免权等权利,主妇联盟实行代议制度,所以社员可以参与社员代表、理事、监事,主席的选举。社务参与的部分有一些有利用额与入社年限的规定,符合条件的社员都可以参选社员代表。


社员还有查阅各种资料的权利。产品的检验报告,合作社的账务等都对所有社员开放。社员还有结余分配权、退股请求权,以及参与社务活动的权利等。


有权利就有相应的义务。社员入社时要缴纳最少2000元新台币的股金,前一个版本的入社说明对股金的要求是2000到50万元。


虽然合作社规定社员一人一票,不因股金多少影响社员的权利义务。但是当合作社过分的把资本集中在少数人手上时,就算这个人在决策上只有一票,他的意见也会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如果他的股金被忽然撤走会让合作社面临很大的经营风险。


目前的版本修改了这一条,因为主妇联盟南部地区需要建一个新的仓库,希望由社员共同出资支付这部分费用。但是如果没有很大资金需求的合作社,可以考虑股金是不是要设置道德上的上限。



从这两个表格的数字可以看出主妇联盟社员缴纳股金的比例。大部分的社员集中在2000元到5000元之间,大概占到了3/4左右。右边的数字是社员每年在合作社的利用额情况,目前大部分社员并没有把主妇联盟当成唯一的采购渠道,近一半的社员一年在合作社花费约1万元新台币,所以主妇联盟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除了股金,社员每一年还要缴纳360元新台币的年费,年费主要用于社员教育,前边提到有效社员的意思就是看他有没有交纳年费,没交年费基本可以归为睡觉社员。社员可以共同讨论年费的用途。



社员的义务还包括忠实利用义务、参与社务活动的义务,比如说投票,选举适合的代议员;社员也有遵守法令章程、社员代表大会决议的义务等。


主妇联盟的社员代表大会一年开只一次,但是地区委员会(目前五十几个站所)每个月都会开一次地区会议。


比较积极参与的社员每月聚在一讨论,产品有关的事情在生活材委员会里讨论,教育有关的事情在教育委员会讨论,地方刊物的讨论在编辑委员会讨论。如果无法被这三类事情归类,则全部放在分社营运委员会中讨论。


目前主妇联盟在台湾按照地区划分,有五个大的分社。当分社对某一议题产生了共识,做出决议后会送到总社。如果说一年开一次的社员代表大会没有办法让社员有真正的参与,分社一个月一次的讨论就可以充分听到社员的声音,通过分社收集送到总社的理事会去做共识的凝聚。


4

终身学习


除了入社说明会,主妇联盟的教育委员会还会组织各种丰富的终身学习活动,目前合作社主要关注四个大类议题的教育,分别是:产品教育、环境教育、合作教育和公共议题教育。


1

产品教育|社员只有在充分了解合作社产品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利用合作社。主妇联盟的米、蔬菜、清洁用品和外面的产品有什么不一样,产品开发背后的原则是什么,跟产品教育有关的内容会请生产者到站所分享,或者组织社员到产地参访。

2

环境教育|主妇联盟孵化于环境保护基金会,所以环境是主妇联盟非常关心和关注的议题。所有产品的开发不能有违环保理念,环境教育也包括食育、食品安全,反转基因等各种议题,希望社员不仅关注自己的餐桌,也关心身边的环境。

3


合作教育|既然加入了一个合作社,就要充分认识合作社和合作经济。主妇联盟通过举办讲座、共读和参访等活动加强社员对合作社的理解。


4


公共议题|公共议题是2018年新的学习板块,除了食农、环境和合作,主妇联盟也希望鼓励社员有更宽阔的视野,比如跟农地开发,劳工工时,或者性别平等相关的议题,只要社员想要了解,合作社都会尽可能安排相关的学习活动。



5

人的培养


〇 主 妇 联 盟 解 说 员


主妇联盟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做入社说明会,合作社目前五十几个站所,社员可以就近入社,所以也需要非常多解说员给新社员做入社说明的工作,解说员其实就是已经入社的社员,通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就可以上岗。


〇 小 组 共 学


透过共同学习,一方面可以强化社员网络,让大家在合作社里不只是买菜,还可以学到跟农业、环保等相关的知识,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可以有更多的交流,比如“婆婆妈妈”们共同的婆媳问题,育儿经验分享等,透过社员网络开展活动,让社员们的连接更加紧密。当社员越来越认同合作社,对它的利用也会越来越多,在里边的可能性也会越来越多。


〇 孵 化 劳 动 合 作 社


主妇联盟教育委员会非常注重合作社教育的部分,因为认同合作社的理念而走在一起,也希望能够影响更多人加入合作事业或者开创属于自己的合作事业。


因此,在主妇联盟合作社长出小合作社的例子有很多,比如上一课里介绍的住宅合作社、绿电生产合作社。还有其他的共同的需求,比如托育,或是共同做晚餐便当的需求,几位社员可以透过互助把这样小小的产业做出来。主妇联盟从一开始做合作社的时候,就在谈怎样可以帮助社员通过自主劳动长出小合作社来,以及这样的小合作社和主妇联盟可以有怎样的互动和连接。


- 这是食通社第 271 篇原创 -



下期预告

在这一课里,郁玲介绍了台湾主妇联盟合作社的缘起、理念和架构。在下一课中,她将分享主妇联盟运营的细节,比如定价、品控、食品安全和产品分级、品牌、资金分配、农友合作、政府关系等。敬请期待。



 

本课老师:陈郁玲


陈郁玲,2006年加入台湾主妇联盟消费合作社成为社员,2011年入职合作社。负责门市的站务工作,三个月后进入组织课,负责组织社员和工作人员方面的工作,数月后担任台南分社课长。2017年-2021年担任第六届、第七届理事。2018年初,由于主妇联盟新的人员调整,郁玲曾有一个半月作为代理总经理负责合作社的整体运营。


2016年,她和陈怡桦前往欧洲,拜访各地合作经济组织,出版《原来这也是合作社》一书 。

关于“认识食物“系列课程

可持续食物系列课程由食通社旗下的“食学社”联合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实践者共同开发,旨在加深公众和食农从业者对可持续食物议题的理解,并且找到行动的方向和工具。


2018年食通社推出了可持续食物课程的第一个主题“认识食物”。第二个课程主题“合作经济”已经发表《合作经济是什么?》《英国合作社探访》《合作经济在台湾》。


食学社课程回顾

课时

课题

主讲


第一课:认识食物


第一讲

认识食物(上)

齐苗

郝克明


认识食物(中)

齐苗

郝克明


认识食物(下)

齐苗

第二讲

食物的标签(上)

齐苗


食物的标签(下)

齐苗

第三讲

土壤、动物、食物与环境(上)

周晚晴


土壤、动物、食物与环境(下)

周晚晴

第四讲

建立一个友善的食物体系

齐苗


第二课:合作经济


第一讲

合作经济是什么?

陈怡桦

第二讲

英国合作社探访

陈怡桦

第三讲

合作经济在台湾

陈郁玲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加入食通社共学社群,目前正在进行《田间面包店的奇迹》读书会,并将持续组织食物体系相关的阅读与学习。


课程统筹:小超

编辑:天乐

版式:小树

  扫码打赏,支持原创知食  


点击图片,阅读相关文章


回复关键词,了解更多内容

近期热文 | 食物课程 | 农友大会 | 菜市场 | MOSES | 食通社在路上 | 前沿食农 |小农故事 | 节气餐桌 | 食农活动 | PGS | 种子 | 女性 | 气候 | 日本 | 作者 | 招聘 | 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共学社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