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吉岭的盛名》看,为何那么多茶人讨厌小罐茶?
预告|《大吉岭的盛名》第三次线上共读
内容:第三章:产权(P137-178)、第四章:公平(P179-214)
时间:2021年10月13日(三) 20:00-21:30
线上:腾讯会议 789 2693 6432
线下:云南省昆明市普吉路95号,齐物茶社
领读老师:覃延佳(人类学家,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人类学系副教授)
分享嘉宾:覃泳江(茶行业可持续项目推行者)、周一(上海大学历史学在读博士生,景迈山申遗工作参与者)、苏玉亩(景迈山布朗族茶农,摄影师)、李舒萌(康奈尔大学社会学博士候选人)
覃延佳
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专业博士、云南大学民族学博士后。现为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人类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云南省首批“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环球时报》“希望英才”青年学者,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20-2021)。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人类学、华南民间宗教、西南边疆民族历史、茶文化。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他者的世界”,原标题《为何那么多茶人讨厌小罐茶?——茶、道义经济与“第三世界农业幻想”》,食通社经作者授权后再次编发。
●穿着民族服饰在大吉岭茶园里采茶的女性劳工。图源:https://unsplash.com/s/photos/darjeeling
前阵子心血来潮留下关于茶的文字,是从以独立茶业批评者身份自居的石一龙君的公号讨论中开始的。前阵子龙爷拜访了小罐茶的创始人杜国楹,并在其“石一龙”公号上发布了很短的一段话,为小罐茶加持。短短一段话,却引爆了留言板。后台评论呈两边倒态势,有人歌颂小罐茶伟大,也有一大堆的粉丝不乐意,纷纷声讨龙爷“堕落”,认为杜国楹是玩资本和营销的,根本不懂茶,小罐茶只是一种营销模式,其产品质量并不能代表中国茶叶。
我并非茶行家,也没喝过小罐茶,无法从茶叶品质与营销模式上去评判小罐茶的优劣。但是很多对小罐茶的评论,倒是引发了我对茶的一点小小的胡思乱想。其中,《大吉岭的盛名》一书为我提供了一些思考的方向。作为一本人类学学术著作,《大吉岭的盛名》试图从公平贸易认证、地理标志认证和廓尔喀独立运动三个方面来讨论久负盛名的红茶产区大吉岭茶叶种植园的“公正”问题。
作者Sarah Besky是一位美国布朗大学的女人类学家,她从2006年至2012年陆续在印度做了31个月的田野,上到印度茶叶委员会管理者,下到茶叶种植园女工,作者都接触过。她和很多大吉岭的女性茶工“同吃同劳动”,尤其强调从女性茶工角度来理解茶园的“劳作与公正”。在本书中,她试图在作为“食品系统”的大吉岭茶叶产业中梳理上述三者对于形塑茶叶种植园“公正”的不同作用,并在斯科特的基础上提出“三方道义经济”的概念,认为这将大大弥补以往关于公平贸易研究的空白:
种植园主为种植园及茶工提供必要的福利体系并分配再投资的资本,反过来茶工则照顾好种植园的农业环境。
三方道义经济的基础是工人、管理者与茶树之间复杂、虚构又真实的种植园“亲属关系”。它是茶工眼中社会公正的根本。
作为人类学者,作者更多从种植园茶工的角度来讨论“公正”问题。我还没有读完,但是导论部分给了我不少启发。作者在导言部分介绍了通行于全世界的一种想象:对原生态农业的幻想——作者称之为“第三世界农业幻想”。我们在实现农业规模化与现代化生产的同时,人们对于农产品品味的认识,则是通过反工业化叙事的形式实现的。地理标志的认证过程也象征着对这种原生态农业的肯定,而大吉岭的茶工则被表述为“土生土长”的人,以显示其茶叶种植历史的悠久。这种想象是在茶叶工业化体系中区分出茶叶价值的重要基础。
反观中国的茶叶,营销端对茶叶种植历史、贸易历史与茶农历史的叙述,对茶产地的神秘化与“时间包装”,实际上都是在构建一种消费者味蕾与地方乡土性之间的精神交感,从而在商品定价中实现主导权,并赋予茶叶价格一种合理化叙事。小罐茶在标准化过程中,亦借助“制茶大师”的制茶技艺与权威体系部分消解这种本土性想象,在弥补自身没有茶叶基地营销短板的同时也迫不及待的到黄山建基地。这自然引起了大量以产地优势自居的“茶人”的指摘。
尽管很多茶叶经营者深知,中国茶产业要走品牌化、标准化路线,但是大量的小型市场主体还是通过地方叙事、产地优势、文化叙事与茶叶本土性想象等来抵制这种努力。其结果当然是真正形成行业标杆的企业甚少,其在国际茶叶贸易中的体量无法与欧美茶企相提并论,由此中国茶叶出口额与国内市场的消费额之间巨大的差距也不足为奇。
这背后有国际茶叶商业发展历史的影响,同时与中国的土地制度有密切关联。印度的茶叶种植园在英国殖民时期就属于大公司。印度独立后,这种经营模式依旧未改变。尽管大吉岭的很多茶工数代人都在茶园中工作,但是与大吉岭红茶高昂的价格相比,他们从中获取的经济报酬微乎其微(为此,BBC还专门拍过大吉岭茶工的艰苦生活,声讨资本主义的罪恶)。但是他们从种植园主处获取了很多非货币的福利,从而构成前文提及的三方道义经济。
中国茶园的发展与印度茶园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土地所有权虽然掌握在国家手中,但是茶园的经营主要掌握在茶场和私人手中。随着大量的国营茶场改制,实质上越来越多的茶园掌握在企业主或地方茶农手中。古树概念的盛行,使得稀缺茶品(如老班章、冰岛)被塑造的过程,亦是市场为茶农赋权的过程。茶农自我营销意识的崛起所导致的优质鲜叶的稀缺使得上山收茶的茶商感到更大的成本压力。很多想获取优质茶叶资源的茶商,通过竞价与感情维系等方式确保优质货源的稳定性。
由此,一种基于茶产业的隐形道义经济被培育出来。于是我们看到,大量的茶商在收茶季节都是力图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展示他们在茶山的真实收茶场景,还要透过展示与当地茶农的密切关系来展示自身的产地优势。茶农与茶商之间的经济往来与非经济往来共同交织,塑造茶叶市场的复杂性。很多小型茶商诟病小罐茶等大型茶企没有核心产地、过度包装与过度溢价,除了市场竞争上的话语争夺因素,还隐含着一种以维护茶农价值的道义经济话语展现。中国茶农与印度茶工的不同境遇,共同织构了全球化时代茶产业的多元面貌。
在中国,茶叶加工工业化始于清末,勃兴于民国而鼎盛于集体经济时代。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宣判了很多国营茶场的死刑,却又为大量的小型资本提供了市场空间。在此过程中,工业化依旧是大型茶企的不二之选,但在文化遗产语境下,茶叶品味的提升不约而同的指向非机械化与非规模化生产。以“茶人”自居的小型茶叶经营主体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是对产地优势的保持与茶叶本真性的保证。因此,当面对巨大的资本市场进行的茶叶营销操作,不少行内人产生抵制的同时也产生诸多生存焦虑,我想这是不少茶人诟病小罐茶的原因之一。
于是我们看到,对小罐茶的批判与青睐及茶人对自我产品原生性定位的情怀化共同交织。两者都从不同的面向来塑造茶叶消费的品味,标准化与个体性共存,让我们看到全球化之下的产业发展并不会以统一面貌出现。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与物联网平台的搭建,为能讲故事的茶商与茶农提供了更多产品赋值平台,加剧了这种多元化趋势。
好玩的是,虽然大家对茶产业的标准与未来各持己见,但是对原生性的茶叶与茶叶价值的文化化之叙述,则愈演愈烈。崇尚大师、祭拜茶祖、认定茶王树、拍八十岁老奶奶上树摘茶等种种活动,都在指向这种基于时间与空间维度展开的产品叙述与价值想象。
于是乎,当我们看到19.9元包邮的冰岛和五、六万一公斤的冰岛同时在淘宝上销售,网红经济与传统茶叶批发并行。这个行业的复杂故事才刚刚开始。
- E n d -
▼
点击图片,阅读系列书评
如何参与读书会?
扫描下图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填写并提交报名表,根据操作提示加入食学社共学群。
你需要
①自行购买或借阅本书。(各大购书网站有售,也可自行去实体书店寻找)
②在阅读计划内完成阅读,参与社群及会议室的分享与讨论。
*已在“食学社”群内则无需报名,重复报名信息默认不回。
*请尊重作者及出版机构,遵守群规,请勿在读书群内伸手或分享盗版电子资源。
共读计划
第一次线上共读
9月29日(周三) 20:00-21:30
内容:导言(P1-P58)及本书阅读计划
第二次线上共读
10月6日(周三) 20:00-21:30
内容:第一章:大吉岭(P59-90)、第二章:种植园(P91-136)
第三次线上共读
10月13日(周三)20:00-21:30
内容:第三章:产权(P137-178)、第四章:公平(P179-214)
第三章将研究大吉岭的地理标志认证现状,厘清本为工业化农作物的大吉岭红茶如何被重塑为拥有独特“风土”的农产品,大吉岭茶叶以及茶工的技艺(甚至茶工本人)如何成为印度的国家遗产;第四章讨论公平贸易认证的问题,这种认证体系对于茶工、生态环境、种植园村落是否真的“公正”?
第四次线上共读
10月20日(周三)20:00-21:30
内容:第五章:主权(P215-266)、结论(P267-282)及全书讨论
第五章将结合书中多个主题,描述作者在田野调查期间亲历的廓尔喀民族独立运动,探讨廓尔喀茶工对于大吉岭及其种植园的过去及未来的看法;结论部分将再次梳理和总结前文中提到的三项公正运动的共同线索。
- 分享和讨论流程 -
领读老师分享:20分钟
分享嘉宾互动讨论:30分钟
提问和开放讨论:40分钟
关于食学社共读计划
认识世界,从认识食物开始。作为可持续食农领域的写作和学习的社区,食通社以每月一本书的频率组织读书会,并且邀请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实践者成为领读人或分享嘉宾,结合他们的知识与经验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展开讨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形成一个共学社区,对食物体系展开系统性的学习。欢迎加入我们,让我们一起认真阅读,好好吃饭!
*食学社共学群已更名为“大吉岭的盛名|食学社“,曾参加过读书会的伙伴可通过微信聊天搜索关键词“食学社”找到并置顶本群,以防在共读期间错过讨论与通知。
▼
往期共读书单
《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学思考》
《为食物辩护:食者的宣言》
《吃的法则:经典日常饮食手册》
《杂食者的两难:食物的自然史》
《菜篮子革命:从共同购买到合作找幸福》
《粮食战争:市场、权力和世界食物体系的隐形战争的新描述》
《吃是一种公民行为》
《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蚯蚓的故事》
《盐糖脂:食品巨头是如何操纵我们的》
《不生不熟:发酵食物的文明史》
《第三餐盘:明日饮食探究之旅》
《田间面包店的奇迹》
《烹:烹饪如何连接自然与文明》
《消失的城乡边界线》
*详情可前往食通社豆瓣主页,打开豆列“食学共读”
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35459538/
统筹:小树
版式:莳梧
扫码打赏,支持原创知食
▼
▼
点击图片,阅读相关文章
▼
回复关键词,了解更多内容
近期热文 | 食物课程 | 农友大会 | 菜市场 | MOSES | 食通社在路上 | 前沿食农 | 小农故事 | 节气餐桌 | 食农活动 | PGS | 种子 | 女性 | 气候 | 日本 | 作者 | 招聘 | 转载
▼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食学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