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三本书的奇闻真事|你所不知道的“元灵隐史”(五)
“修行圈”修行人关注订阅的公众号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与多元文化、学术、修行、生活
给予修行路上更多的启示与帮助 |格物|致知|自然|简单
本篇为修行圈《三本书的奇闻真事》系列“元灵隐史”的节章,全系列深度讲述中国神话背后的故事,揭秘历史长河中玄妙、神奇的一面。故事背后隐藏了心灵修行理论和修行方式,及丰富的学术内容。全系列由彩虹_战士整理
彩虹按:“这么多年过去了,追根朔源,一切都是从95年6月份收到那三本书开始。当时初二要结束了,开始用功学习,寄120块钱订了套教学习方法书,但我订购的书并没有来,而是过了一个多月后,我收到了从另外一个地址(陕西西安)寄来的一个包裹,里面有三本书:一本记载着古老的如同传说一样的故事;一本基本上是用半文言方式写的经文——《元灵心经》,还有一本是一些术数(法术)的起源和相关说明。第一本书的故事,绝大部分都能看懂;第二本的经文全然是似懂非懂的感觉,只觉得好玩;第三本的术数,学着做过几次,但根本没专门练过,这三本书里的内容,以后会具体说到。”——作者:mumuhuang(木木黄)。
往期内容
第五部分目录
22.术 数
23.阴阳五行(四时八索)
22.术 数
一体生二相(一),二相为阴阳(二),阴阳化合而有气灵(二生三),气灵相感而有形(五)
今日讲到术数,我本身,对术数是有所远离的,刚拿到第三本书时,因为好奇,看了一些,此后便束之高阁,不再过问。等随后出了一些不明究理的事之后,特别是高三之后,第三本书几近不再翻阅了。前面在讲到有关术数的方面时,总是大体提一下,不愿细说,怕为人引以他用,再生因果,实非我的本愿。
因此,所讲到的诸般术数原理,都不会以现世所存的为主,主要目的,是希望有些有缘人能少走弯路,或是为防误入旁门,并不会再言说其它术数。诸般术数,本为大道的应用之学,仅供修持者研修之用。万物有常,自生自灭,若无非常,诸般术数不宜多加干扰。然,大道自然,即已流传于世,当疏而导之,不使为难。
而诸术起初流传于世,概于轩辕氏,文真有关。初,龙马氏有三位门人弟子,伏羲、法藏、文真。而这三位中,唯一见过龙马氏面的,只有地祖法藏,(彩虹注:前文有言龙马氏抚文真顶之事,恐笔误。)法藏受龙马氏之托,在其自灭于世73万日后,于成纪(地名:天水)寻得伏羲,后在麦积山上一洞内,灵传其元灵心经及大道之说,并推立其为长,己为次。
伏羲平生并无门人弟子,却在离世之前,阴定三位门人弟子,由法藏代为寻觅培养,这三位则分别是轩辕氏、李耳、乔答摩。
轩辕氏天资聪颖,极易“知道”,而受到龙马氏第三位门人文真的看重,文真并非其真名,只因其数度入世,幻化诸般形象名称,不一而足,将其统称为文真。依第一本书上的记载来看,第三本书正为文真所著。
轩辕氏从法藏处得之大道后,有意增加修持之功。文真知其意而投其好,遂以阴阳之道为基,化合因应之术。并分次传于辕轩氏。后轩辕氏离世,诸般术数多为文真收没。然而因果已生,非灵力可灭。
自轩辕氏后,凡世之界,常有术数出没。时至今日而不相绝。而文真本人之消亡,概与术数有关。这也是上文曾提到过的,它在进入“时间”后,为诸般幻象所迷,灵力散尽而没。有关他的事情,此后会有专章讲述。
故,诸般术数,皆应用大道而生,一体生二相,二相为阴阳,阴阳化合而生气灵。气灵相感而有形。上述语句,已将万般术数之门敞见于世,能否得启,全看个人机缘与体悟,不经详解而能知晓上述语句之人者,近千年难遇其一。如若知晓,不费时日,当可创设诸般术数,持一理而御万法。
如若不明,继续听来。
万般术数法门,皆为“有形”,气灵相感则有形,一生二,二者,阴阳也;二生三,三者,阴阳化合而生气灵也;阴阳者,二相也,二相者,归为一体也;一体者,大道也。
呵呵,若能读完如上章句,即可明白当如何创设诸般术数者,数百年难遇其一,能遇其一者,有一代宗师之体悟者也。
如若不明,继续听来。
万般术数,皆法于阴阳,阴阳者,大道也,所谓二生三,二为阴阳,三为气灵,三指的是阴阳的化合,而阴阳化合的结果,则为气灵。而阴阳化合的结果,则有以下几种可能。举一例子说明,更有助于众人理解。
以人为例,男人代表阳,女人代表阴,阴阳化合,如若生出一个小孩来,则为二生三,那么,这个小孩可能有下述几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这个小孩无论和长相还是性格,完全随父亲,一点也不随女方,我管他叫为太阳,并用火来代表他。
第二种可能,这个小孩无论和长相还是性格,完全随母亲,一点也不随其父,是个女
孩,我管她叫为太阴,并用水来代表她。
第三种可能,这个小孩是个男孩,多数地方都随父,但眼睛或是别的地方有些随母,随父多,随母少,阳多阴少,我们用木来代表这种可能性。
第四种可能,这个小孩是个女孩,多数地方都随母,但眼睛或是别的地方有些随父,随母多,随父少,阴多阳少,我们用金来代表这种可能性。
第五种可能性,这个孩子随父母的都基本上一样多,我们管这种可能性用土来代替。
而气灵为阴阳化合而生,则金木水火土只是分别代表了阴阳化合后气灵的自身属性,仅为相而非实指,每一相代表其自身的阴阳化合的不同特性,人又是气(能量)灵(信息)相感则有“形”的化合物,因此,诸般有关于人的术数,均为以阴阳为基,五行为纲理、气灵为实象,进行应用。这也是解开诸般术数的法门,且不必拘于人之本身,大小宇宙皆可以此理进行术数应用。
好多人都是以人为实象,推测其气数命运的,觉得并不为难。但于市井中,听闻有人可详知上下五百年之事,则以为神。殊不知,前面已然说过,宇宙者,有大有小,有虚有实,人是宇宙,地球亦是宇宙,而一个朝代,也是宇宙。如若众人业已得闻,自然可把整个唐朝,宋朝、明朝,当成一个人来起象,并推测出几百年的沧桑风雨,岂为难事?!
二年多之前,为了验证三本书中诸般所述是否属实,曾运用测人之术,以古时朝代为象,推测诸事,数百年之风云,如揽眼底,后悲不能胜,方写出前面曾公布的那首诗:
今夜煮酒沧浪水,淘尽英雄空成败。
把盏何须言风雷,是非功过梨花催。
功名不抵手中杯,王候将相几人归?
与君一笑五百岁,桃李不言知是谁!
此后不再立象推测诸事,今日以此为例,皆因世间因用术数都众,知其理者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若知其理,则万法至简至易,灵动则生,气运则发,因应阴阳,造天化物。
因此,在术数上要有更大增进,须了解其根源,知其理而万法至简,万物皆有气数,也就是均由能量与信息构成的,那么,要想因应它,可看气灵。
正如在电脑上看到一个人的照片,查找源代码,是一些较为复杂的的代码数字,这些代码数字可能是由字母再加数字再加其它符号组成的,再借助于电脑的能量(气),让我们看到,气灵相感而有形。如若以人来做比的话,那么,电脑机箱本身,则是人的身体,电则是气,图像信息则是灵,最后几者组合起来,众人得以看到一个完整的人。
那么,如若想改变照片上这个人的样子,往往有两方面的途径,一是利用其它气(能量)的干扰来加以改变,方法是比较多的,可以利用图像处理软件,直接从外形上加以改变,如同一些治病救人之术。直接可通过气的作用来改以改变。还有一个途径,可以在源代码上进行适当的修改,如同在一个网页中要想加入一些信息(灵),好的程序员也许不必太多其它辅助手段(气),直接在源代码上添加信息便可以了。
而这些源代码,还可以再进行简化,最后变成两个最简单的数字,0和1,大道至简,简而能通,易可得道。
因此,在前面曾说过一段话“故,诸般术数,皆应用大道而生,一体生二相,二相为阴阳,阴阳化合而生气灵。气灵而相感而有形。”并言明不经详解而能知晓上述语句之人者,近千年难遇其一。如若知晓,不费时日,当可创设诸般术数,持一理而御万法。
想想众人修习诸术,无不克力而为,却说知晓上述一句在本章中最常见的话,便可“不费时日,当可创设诸般术数,持一理而御万法。” 实在有失术数之象。有人可曾记得前面说过,大道者,不玄、不虚、不实;无异、无能、无果?因应之道亦是。
接前面的例子,“好的程序员也许不必太多其它辅助手段(气),直接在源代码上添加信息便可以了。”
但,并不是每个程序员,都能准确读出每一个代码,同样,并不是每个程序员,都有修改图片的权限,同样,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使用图像处理软件。上面的例子,仅用来说明术数的应用途径,并不且备全面的类比性,而一个宇宙的运动变化,不是一个静止的图像。
一个好的物理学者,可以通过物体自身的属性,外界的环境,准确地测算出这一物体的运行轨迹,以及将来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比如说会与某物相撞,相撞后的结果是如何等等。这时,如果这一物体并非生灵,那么他只用气(能量)的因素便可以了。但如若他测算的这一物体是生灵,只考虑气(能量)的因素就不够了,他还需要考虑到灵(信息)的因素。
众人所习术数中,术以气(调用取补)为主,但也有灵的运用,数以灵为主,但也有气的运用。具体的一些说明,在与天眼QQ交流时曾提到过。经得本人同意,我将原有内容贴了出来,或许可以更具体地了解:
天眼 10:24:28 很想详细的问问你关于术数的问题,又不知从何问起。呵呵。
雁渡 10:25:45 恩,有时间我也正好整理下第三本书的内容,那本书是我一直看得最少的。
天眼 10:26:46 是啊。其实我也听说还有术数的一些总纲存在。但是我的意识对此的理解,一直局限在事物一体二象,五行能量变化上。所以,听说有此内容,总是觉得好奇,是不是我看事物的思路眼光还是太局限了。
雁渡 10:30:23 借你的亲身体验,我正好也可以验证些东西。因为我对相关的了解得太少了。
天眼 10:31:13 可以的。呵呵。很希望能让你来验证。但是术数本身确实存在偏差和模糊性,似乎其本身的很多运算机制并不是很完善。
雁渡 10:34:58 恩,一个人出生时,除了八字外,还会受到周边自然环境等等其它影响,而这部分信息(灵)是测命者本人无法掌握或超出他能力范围的,有所偏差也正常了。
天眼 10:39:46 其实我的意思是说,比如上次测字,本来是预测第二天的情况的,但是就所起课式和他们的反馈来说,课式的信息却是一段时间内的信息。而本身所要预测的内容却有所偏差。而每个术数门类,如六爻,八字或金口诀,虽然本身的起卦方式都自成体系,但是最终的分析,都是干支关系五行能量,以及干支在一个卦相中所在位置的信息分析处理。所以,我现在就有些迷茫。呵呵。
雁渡 10:44:31 呵呵,有种情况,一根细竹子,当它有两米长的时候,你将它探进洞里,碰触到的东西基本上是无太大误差的,因为它自身的气(能量)是可以支持它不会因地球的引力干扰而偏弯的。但当它有七米长,要深入到七米深的洞里的时候,头所指的方位就有了更大的偏差,探得越深,误差越大,竹子一长,其宽度也应增加的,如果宽度不增加,支撑它的气(能量)不增加,只顾深长,误差也许会更大。
天眼 10:47:09 五行关系,五行自身的能量变化,配合干支关系,就是我所理解的术数所有内容的本质。但是这个好象也就是一个大的宏观理论上的概述,如果真正的应用,似乎还有些内涵需要把握。
雁渡 10:48:19 个人觉得,你做的方向是对的,要练好金口决,达到一定程度后,不能在金口决上下功夫,而在其它方面,把竹子加粗加宽。
天眼 10:49:16 恩。是啊。忽然发现你说的这个很对。呵呵。其实我后来研究六爻,也就是你说的这个的狭义的努力方向吧。
雁渡 10:49:54 术在气的变化上更注重些,数在灵(信息)的变化上更多些,要更准确,术数两方面都要有所增进才好。要学得深,其艺已不在本身了。
天眼 10:51:19 恩。是的,本质上这两个方面确实不可分割。我本人读佛经,练气功什么的也胡乱搞了有些年数了。不过,就目前世面上来说,更多的是把术数的内容当作了一个简单的信息模型来考虑。
雁渡 10:52:51 万事万物由气灵而化,因此,要确究他们的运动变化规律,返还到其本真才好,单一的气(术)灵(数)方面的进展,极为有限。
天眼 10:54:31 是的。根本的道理是这样,不过气的修炼比较难,而且没有人指导没有很高的悟性,很难弄啊。这么说,你所认识的这个术数,实际上是气灵两个方面结合而成的?
雁渡 10:55:55 恩,这两方面要进入很好的境地,确实是需要有人引的。除非他本人就是龙马氏一般的人。术以气为主,但有灵的存在,数以灵为主,但有气的存在。
天眼 10:56:35 恩。是啊,其实跟你交谈,就能发现你的悟性比我高很多。这个其实我也发现了,每个干支符号的汉字里,自身确实能够蕴涵能量信息的。而且,根据卦象的排列配合不同,自身能量变化也不同。
雁渡 10:57:53 因此,光是术,也能测算的,但灵不够,就像那个竹子一样,一长到一定程度,偏差就容易现出来了。光是数,也能测算的,但得到的气助不够,同样有限。恩,你发现的是这个理。
天眼 10:58:26 也许,真正的高人,看到了一个卦象,凭自己的感应,也能很好的测算。哦。是的。这才是真正五行能量本身所蕴涵的。为什么五行自身有能量,实际就是这个能量或信息。
雁渡 10:59:32 恩。知道了本源,很多事物像不再是实,而是象了。气中有灵,灵中有气,气灵相感自然的结果。
天眼 11:00:57 啊,是啊。这才是真正的术数这一事物的一体二象。
雁渡 11:01:28 呵呵,我对具体的术数方面的内容没接触过不懂的,有机会和你学习,你得教我的,呵呵。
天眼 11:02:35 但是灵的练习修炼,似乎跟意念关系不大啊。我自己的感受,实际对干支符号的信息的感知,是自身的……自身的心平气和吧?哦,哈哈。当然没问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就怕语言本身也是很有偏差的。不过我个人感觉你的悟性确实很高啊。也许,真的你要学习这个了,很快就成高手了。
雁渡 11:05:56 有好多灵的修练,表面上是意念或灵的修用。而实际上仍是以气为主,也有人是以驱它灵为主,不算真正的对灵的修用。灵的修用当以对元神的修持为主,真正修持元神的不多。呵呵,谢谢,我学习是想验证一些内容,多一些体悟,但一直没敢学,暂时没到学的时候。
天眼 11:07:10 最近,我觉得对灵的修炼,就是用平常心去生活吧?
雁渡 11:08:21 恩,那是其中的一部分,对此后的修用较为有用的。执念弱了,元灵更容易活起来。更容易修出灵力,那当是较为深入的对灵的修用。
天眼 11:08:31 是啊。以你的境界学好了这个,就比较的危险了。所以也是我自己不想修灵方面东西的原因,一个念头出来,如果把握不好就容易伤害别人或自己。而单纯的练算卦,呵呵,就没有太多顾虑了。
雁渡 11:08:34 凡世中恐找不到几位这样的人。如若贪痴妄三念没消除好,走得越深,越容易走入偏门左道,所以……
天眼 11:11:16 是这个道理,但是同时确实也可以把术数当作锻炼贪痴妄三念的有效工具。比如赌博,真是一个修罗道场啊。但是也可以在里面闲逛嘛。
雁渡 11:11:32 恩,说得是的。
天眼 11:12:30 因为我一直在用术数预测足球,进行赌球,虽然输多赢少,但是其中也发现对自己的心态锻炼有很强的作用。
雁渡 11:13:14 呵呵,是比较有意思。
天眼 11:14:23 如果真的修炼,我想,很多很多的诱惑都是要去面对的,那如果没有好的心态,恐怕问题很多,而赌博,实在是太锻炼心态了。
雁渡 11:14:32 你按你现在的方向走,往宽处走,也许可以看到更多事物。
天眼 11:15:51 是啊。其实我觉得很多时候事物是螺旋上升的,也是一个圈,慢慢的在绕,有时要专注在技巧上,有时专注在心上,有时专注在灵上。不断反复,八卦相荡刚柔相摩……
雁渡 11:16:26 恩,等写完了这这个贴子,要好好看些书。
天眼 11:17:08 恩。支持!等着看你术数方面还能写多少……
雁渡 11:18:06 凡事都有两面性,这也是我不原意在贴子中多讲术数原理的一些原因,怕为人所滥用。
天眼 11:18:17 这个肯定的,只能随缘啦。
网友:《元灵心经》仅出世三次,最后一次是二千多年前。请问楼主,最后一次出世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吧?那为什么古书上没有记载上一次呢?甚至像资治通鉴这样的名书都看不到元灵心经的影子呢?还有,怎么样才算出世呢?楼主是从西安得来的这本书,并且已经在网上讲述了这三本书的大概内容,这算得上出世吗?
答:你估算的时间基本是对的,有个地方是我不太清楚的,据第一本书上记载,前两次基本上都是法藏向人口述其纲要,并未成文,后来才有人将文真的术数、法藏的经文撰成书稿,三书合在一处。还有,文真在传诸般术数理论与轩辕氏后,虽几经入世,却再也没有向任何人传过术数,以至后来法藏虽收了李耳\乔达摩为门人弟子,文真也一反常态的没有出面传法。后来没了办法,还是法藏直接传法给张陵,因为大道的应用之学并非法藏所长,因此其能也当有所不同。如果想了解文真术数的特点,当从轩辕氏的一脉上去看,要了解法藏术数的特点,当从张陵一脉上去看。前面说过,我本人对术数自高三后是较为远离的,也较为排斥修习术数,因此对二处术数传衍后的情况及特点接触较少。现在讲的所有内容,则主要是第二、三本书的综合而来。
因此,从最后一次法藏口述前,三本书并没有被整理写出来。而那三本书从刚上初三时收到,到高中时束之高阁,准确说是从98年至今九年间,我没再碰触过这几本书。有关自己的担心顾虑曾在开篇提到过,我喜欢现在的生活,因此不想被其它事物干扰。因此这近十年中一直是较为平静的,除了两年前偶尔自己看书,摸索着看八字的书,很简单的了解一点测命的方法,当时想起了第二和第三本书中曾看到的内容“宇宙者,有虚有实,有大有小”一语,便以朝代为象,用测人命运的方法略加修改来推测一个朝代的兴亡。但那次之后,如触雷电,再也不想接触与此相关的内容。以至到了现在,天干地支都记不齐全了。哈哈!
事情的起因是今年六月,对一座很无名的山突然感兴趣,后来去了,在半山腰上有个旅店,住了一夜。第二天回来时做了个梦,我在前面曾提到过,就是梦到自己看到一个(眼有残疾的)人从身边走过,我感觉那个人就是自己,便和他说,你别装了,我认出你了。那人还是继续往前走,我又重复了一遍,那人突然停下来,笑了,问我想要什么,我在梦里能清醒的知道我要什么,这个人都会给我的。自己想了会,说,我什么都不想要(只想知道我是谁)。那人道,我两年后再来找你吧。(彩虹注:我也有个类似的梦,一个老头的一只眼似乎坏了且面目丑陋,被我在梦中识破并抓住,见《梦:凝视之眼》)
顺便提一句,我能明显感觉到另一个我的存在,甚至那个人根本就不是正在打字的这个人。有几次半夜或早上醒来,我会短时间不知道自己是谁,但紧跟着,一些信息会来到我跟前,告诉我自己叫什么名字,身处在什么地方,都有哪些经历,身边都有哪些人。然后才慢慢所有记忆恢复。我的记性很好,到现在还能记得好多自己两三岁起发生的连大人都记不清的事。(彩虹注:这个经历20年前也有,“醒来不知身是谁,在哪里”,要愣一会儿记忆才恢复,愣的那一刻头脑真的是空白。)
最有趣的是我三岁左右时,有人到我家来,和我说话时,我坚持说,我爸娶我妈时,我在我家的炕的墙角站着,看见我妈妈是如何进的门,说得很认真,很真实的记忆,一直坚持这么说,惹得村里的好多长辈笑。
6月份后,还是没想过要去再接触这三本书,近十年了,我对我的发展和生活比较满意,不想改变什么。此前说过,很多人若是真有了这三本书,你也许会和我一样做出同样的选择,不是去修出什么来,而是用心地、自在地生活,“得来自在性情,尽享现世之乐。”
直到八月底去了另一个地方甘南,在那边呆了有近十天,回来后过了不久便是国庆,自己一个人在家呆着,等10月4、5号时,突想就想把这一切都写出来,于是一直到现在。
我将书上的大多数内容用自己的话尽可能准确地讲出来,希望我只是个过渡的人,并且能够找到那个最终得到三本书的人,让这三本书早些从我手上妥当地转出。既然流传到我手中,我自当为其寻个归宿,而我自己更喜欢过现在的生活。呵呵,至于诸般术数神通,除非验证需要,仍然只想远离,而不是亲近。
前面已是重复过,今写出有关术数的内容,目的不在教人如何应用术数,而是为实修者提供一些指引。至于能看到多少,全靠个人了。
诸法因气灵而得行,诸法因气灵而有阻。众人平时说出来的话,是无术数功效的,如若在修行术数,不得功成时,可从以下方面找通路。
气有气场灵有灵路,场不相通,路不相接,自难接通术数之效。如同平时一个人说话,是没有术数效力的。而有修持之功的人,则可能一语动可调风遣物。原因出现在了两方面:一是气场灵路不相接通,前面已然说过,如同收音机收音一样,每个灵(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都有自身的频率段,它只能感知或发适特定频段的灵。这和对讲机的原理是相同的,超出这个频段的信息,他是无法感知或连通的。二是一个人说出话时,他发出的灵(话语)是能为一部分灵所感知的,但能否连通,则是另一个问题,就像你的电脑里有张照片,你是知道的,但如果你没有看图软件,你只是知道有照片的存在,却不知是何图像,也如同一个人用外语和你说话,有的人听得懂,有的听不懂,如若听不懂,要执行对方的命令,是不可能的。
后世也有人较为取巧的,比如说运用一些流传下来的咒语,念动咒语时,已将灵的状态调至为相应的气灵所能感知和连接的情况,此时只要有足够的气的扶助,术数便可起效果。因此,一些其它工具,例如法器、符等其它物件等,便成了施行术数时的辅助手段。
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把自己的信息要传递给一部分灵物感知,是比较容易的,也就是当一个人修持至第一层境界时,直接说话便可以了。但此时你虽也调运气了,比如说也运用符了,却不见效果,而你本身的气是“够”的,需要在另一方面找问题,自己的气场没有调整到相应的状态。举个例子,平时,人们是无法感知到磁场的存在的,如同平时有好多带能量的射线,如同医院里的CT或核磁的放出的气(能量),人们是无法感知的。但我要求有的人将双手掌对应而立,缓慢地相向贴近或拉远,反复几次,同时用心想着从手掌处发送气,很多人能明显的感觉到气场的存在,而在这过程中,则是人通过反复的几次试验,将双手的气场都做了适当的调整,使得场场相连。
刚上初三时及高一时,我经常在半夜时,调整出手掌的气场后,让手掌带着,离身上有五六厘米远的地方走一遍。身体一直很好。现在偶尔感冒一次,用手调整出气场,从自己的头顶从前至后的抚摸一遍,鼻子会立即通畅。不知在别人身上是否适用。
当修功之人修持至第二层境界以上时,因能交流到的对象(气灵)的不同,如若仅凭口中的言语之声,是很难每一个信息都为相应的灵物所感知的。此时,发出灵(信息)时,不一定要出声,往往只用心底默念就可以了,但需要调整灵的频率,达到相应的状态,方能为其它的灵物所感知,因此,在气方面没出现问题,所施行的术数不见有效时,可调整自身的灵的状态,故当处于第二层境界以上,施行术数时,是否出声已不重要,要出声也只是不明究里地做做样子,不起实际效果。
同理,如果在灵方面没有问题,可适当的调整所发出的气场是否有问题。进行适当的调整。
而达到第三层境界以上时,因为已修得灵力较为明显,无须符咒等相助,意动则灵动,意动则气动,灵力自显。此时如果在施行术数时无效,则并非调整灵路气场的问题,而是要讲的第二个方面的不足。
上述内容总述,仅为一点,“气有气场灵有灵路,场不相通,路不相接,自难接通术数之效”,主要在修功至第一二层境界,特别是第二层境界时常见,第三层境界时这种情况已然极为少见了。
如若并非上述情况,施行术数时仍难见有效,则为第二种情况:气灵不足。(今天暂时先写到这儿,该章仅供实修者参阅和一些爱好者了解,大家发言时尽量三思。)
人平时说话时,很少会出现施行术数的效果,虽然人平时说出来的话,气灵都有,但有灵而少气。人说的话是信息,自然也是灵,这个是好理解的,但要说人说出来的有话有气,却是不好理解的。
人说出来的话,不管有无意义,都是信息,都是有灵存在的,但一些有意义或特定的话语内容说出来后,不只是有灵,而同时会带着气。这种气的能量虽因人因内容而异,但整体上来说,是较为低的,有的甚至只是在理论上有能量存在。自然,有些特殊的语言是要除外的。这里不再细说。
第一次明显的感受到语言中的气的存在,是初三时看那三本书时,上面曾有一段写道,大意是有匹马奔了过来,而在这时候,我耳边很明显的听到了马的嘶鸣声及马蹄声。我当时赶快合上书,当时确实有些吓坏了的感觉。我当时在想是什么把这种信息传递了下来?
那此书上的文字,构成了一个个特定的信息(灵),而这些信息,它们本身是带有气(能量)的,当这种气灵结合在一起时,我有了听到马蹄声和嘶鸣声的假像。
而此后,我对这种语言中所携带的气是较为敏感的,众人在看我所写的内容时,也许会有一部分人能感觉得到我写作时的状态和心情,是平和、平静还是烦躁的,也许很多人会能感觉得到,那时,我把我的平和、平静或是种种当时身边的气,都在写作时,随着这些灵(文字)一起,传递给各位。
而我在看贴子时,回贴人回贴时的情绪,我可以透过文字明显的感觉得到,这个人不但把灵(信息)传递给了我,同时,不同程度地把他的气能让我所感觉到了。甚至会有其它更多的内容在里面。
我读的书极少,但我的学习效率是极高的,我通常看书,甚至是完全不同行业的,我往往只看该行业或学派最经典的著作,而且只看原文,夹杂着其它人评议解说的书我基本上是从不看的。在看有些书时,我能明显的感受到作者当时写这些内容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在想什么。甚至在看有些书时,能明显感觉到作者想和我交流什么,或是我直接与对方交流。盖借助于气灵的作用。
当遇上一些不带善意的内容时,我身上的信息通道能明显地有关闭的感觉,就像我此前说过,我一旦要伤心时,心底深出会突然间冒出一股暖流,将其淹没,暖暖的像是在保护心灵。
既已知晓人的话语即出,常有气灵相随。因此,说话时尽量少些不善的言语、意念、行动,剑能伤人,亦能伤己,何不纳鞒而存!大多数术数的施行也是如此。
如若排除了上述诸般情况,仍然术数施行不力,则可看是否为有气而灵不足。
灵不足的情况往往有三种,一种此前已提到灵路不通,需要调整灵的传递方式或频率;一种是灵不得发,通常情况是施行术数未能进入相应的状态,如心慌意乱、烦燥、难以静下来的情况,也有个别情况是说错了话、念错了咒或书写错误等;第三种情况是灵受到了其它灵物或灵的干扰,失去了自身的属性。
合起来说,术数施行不力,难有其效,寻究其根源,是在气灵上的施受上有所阻或不足。施受不成时,可从上述两方面中的几种具体情况下进行排除,自可找寻到解决之道。
网友:是啊。是能从语言文字中体味到一种感应。不管是气,还是灵,个人的经验,是让自己身心静下来,就象楼主说的把自己调到合适的频段。自然就能感应到了。不过这种感应,似乎也跟人的自身的理解和境界有关。比如读《道德经》……俺还是很难跟这个气灵的集合跟上趟。
网友:最近有了些关于阴阳的感悟,杂乱了些,分别写出来,请楼主指正:
1.世上万物本没有阴阳,由于观察者的分辨,才有了阴阳。
比如一个水杯,你不去分辨判断,水杯就是一个整体(其实说出水杯2个字来,就是分辨了,这里只是打一个比方,希望大家能理解),那么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去分辨,那水杯、高楼、海洋并没有什么不同,而我们一旦去分别,就有了标准,也就有了阴阳(一个物的2个方面),而这个阴阳是相互依存的,比如水杯,我们可以分内外,可以分上下,但没有内哪里有外?没有上哪里有下?所以,阴阳本为一体,由标准而强分之。如果这么分的话,可以无穷尽的分辨下去。也就有了世间的万事万物。假设有一个傻子(或者是觉悟者),他一点分辨能力都没有,那连他和这个世界在内,就是一个浑沌。但既然有标准,就有标准所不能及的地方,这个地方就不阴不阳、非阴非洋、亦阴亦阳。
2.万事万物都由阴和阳构成,因为阴阳可以相互包含、相互转化,所以有了复杂缤纷的场景,例如:阳中有阴,而阳中之阴亦有阳,阳中之阴中的阳里边也有阴,如果一直细分下去,则无穷尽,在分了无数次之后的某一层面上的阴阳就有了不同的属性,这些不同的属性就是万事万物;
3.阴阳相互包含、相互转化,可以理解为事务发展的过程,因为转化本身就是相互循环的,咱们就从一个环节开始。假设首先是有一个物体,乍一看好像是物体各部分是一样的,仔细一观察分辨(用阴阳的标准分辨),发现有不同之处,这就是阴极则阳生或阳极则阴生。如果再加上一个标准(多、少),那这不同之处就有阴多阳少、阳多阴少、阴阳相等,但这里的多少并不能量化,如果量化了,等于又多了一个标准。其实这里的阴多阳少、阳多阴少也有不同的情况,如果多少的标准达到极限(注意、不是没有标准,而是极限),那么就有4种情况,极限阴、阴多阳少、阴阳相等、阳多阴少、极限阳,这是5种可能性。
这五种可能性中包含了十个东西,极阴与阳奇点(极限阴)、大阴与小阳(阴多阳少)、中阴与中阳(阴阳相等)、小阴与大阳(阳多阴少)、极阳与阴奇点(极限阳),我在想这是不是十天干的来历?
如果把这5种可能性放到一个模型里,可能就更好玩一些,模型是一个表盘和一个指针,假设表盘的指针初始的时候表示极限阴,那么随着指针的移动,指针滑过的的地方就都变成了阳,那么在早期就出现了阴多阳少,中期出现了阴阳相等,晚期出现了阳多阴少,末期出现了极限阳,走第二圈的时候由极限阳开始,逐步滑到极限阴。这是不是就表示,极限阴生阴多阳少,阴多阳少生阴阳相等,阴阳相等生阳多阴少,阳多阴少生极限阳,极限阳生阳多阴少,阳多阴少生阴阳相等,阴阳相等生阴多阳少,阴多阳少生极限阴,完成循环。我在想这是不是五行的最初起源?在这个表盘模型里能不能发现12地支的起源?注:以上我的所有思考都是基于阴阳鱼的图形。
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是这么理解的,道生一,就是神造物(不是我理解为神造物,是实在没法解释,如楼主能解释,还麻烦解释一下);一生二,就是由标准而产生分别,其实一生二,等同于生四、八、无穷;二生三,就是标准不能区分的部分与标准区分开的2部分;三生万物就是由标准产生了万物的认知。
比如,我们认为这个世界存在万物是因为我们能看、听、闻、尝、感觉、思考,即色、声、香、味、触、法,若这些区分工具不存在,万物也不存在,我也不存在,因为存在本身就是区分。正因为有了区分标准去区分,所以才三生万物。以上拙见,还请楼主指正!
快要元旦了,也许明天起很多人开始休息了,在此向各位问新年好,也感谢两月多来,各位新老朋友的支持与交流,祝2008年,能有更多收获!
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没法写很多,刚才看了狂乱的眼和土金相生的发言,正好可以交流些内容。
此前在贴子里大意说过,理讲愈多,离道愈远,实出于意无穷而言有尽,当你说出话来瞬间,一些修饰限制性词的出现或文字本义及引申义的变化,以使得内容大打折扣,因此圣贤之人,大多爱用精妙的比喻或例子,来说明事物的本真,而文字与言语,却往往成了樊篱,这也是我在这些内容写完后重新整理时,需要做的。
我讲述了有八万字,但这些内容都不是最为准确的表述,他们都只是铺在路上的基石,我们一路上都在讲人应该如何走路,越讲越多,却越是不明,有天走到了尽头,停了下来,突然间谁都不讲话了,我问,你知道了?你点头。你问我,你知道了?我也一笑。却说不出自己到底知道了什么。如果还能总结出一二三四个走路的技巧或方法,往往是仍不明白。
龙马氏自灭于世时不留一言一语一物,又何尝不是,伏羲离世时不著一说,唯留一图,又何尝不是,龙马氏选伏羲为第一门人,是否早已知其能有此风范。
楼上网友发言提出的三点,与我所知晓的三本书中的记载是基本相同的。三本书中,没有提到八卦,而我读的书又及少,基本上没看过周易,简单来说,我只知一二三,最多知五,却不知八卦,更不知64。
具体此说,第一本书中的有关伏羲的记载,是与现在所存的诸多资料不同的,按上面的描述,伏羲的太极图上,只有图而没有文字,至于后面的相关解说,也就离得更远些了,这些并不代表周易不科学,我对此没有发言权的,仅以说明后世常见的太极八卦图并非伏羲所创,这点,在第二三本书中是得到了印证。
第三本书为龙马氏的第三位门人文真所著,但里面也并没有明确提到过八卦中的那些文字,至于64相更没能提及,主要内容均是站在“一体生二相,二相为阴阳,阴阳化合而生气灵。气灵而相感而有形”这一基础上谈应用之道,且每一类术数的总述多则数百字,少则数十字。只讲其原理与相互作用,而不讲具体之法。但个人认为,这也是第三本书的最要紧之处“以一理而御万法”。书中唯对五行的应用做了一些说明。我当初的推测应用,也是仅依赖于五行的了解,自然,中药能治病,西药也能,不存在独一性的问题,都是一整体。
如第一本书上所记载来看,轩辕氏对五行的运用,盖出于文真,而后世的诸多术数,大多是在轩辕氏之后所创。诸般术数的起源,与伏羲、法藏、文真三位有关,伏羲仅创没有文字的“太极八卦”图,但并没有亲传的门人弟子,后世却受其启发较多,法藏曾亲传一些术数与张陵,但术数并非法藏所长,同时也并未教张陵其原理,想必张陵及其最初的门人弟子,在运用和修习术数上,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但后世之人,在伏羲太极图的启示下,创作出周易的可能性较大,但第一本书上并没有记载,我对相关情况了解得也少,不再多做推论。
但此后的人,在术数的修习增进上往往能得益更多些,即可看到伏羲传下来的图、也有法藏门人乔答摩及李耳在“修”方面的学习借力,同时也有从轩辕氏处得来的启发,创设诸般术数也不为难。
后来的诸般术数,第三本书上都是没有记载的,但大多都能在第三本书上或多或少地找到相关的原理说明。但归到最简,仅是有关一、二、三、五:一体生二相,二相为阴阳(二),阴阳化合而有气灵(三),气灵相感而有形(五)的内容。所以我说,我只知一二三五,不知8和64。
从时间上来说,第三本书上没有记载八卦的内容,反而是较为合理的,三本书上虽未明确说明第三本书成书于何时,文真教习轩辕氏诸般术数时,当为距今七千多年前。此时应是他的书的内容基本已是成形了。如若八卦中的那几个字(我背不下来)和相关解说是周文王或其它后人所著的话,当在距此4000年后。作为伏羲\法藏同门师弟的法藏,自然不会为数千年后晚辈们所发现的64像去认真研读,加注解说了。而且,大道至简,如若一二三五能完成的事,自然不用去记住一些繁多的口决或规律的,但是,这些口决或规律,犹如化学中的化学元素周其表或乘法口决一般,能记住的话,对一般人来说,是非常实用有效的,但对化学家来说,是无须再去细心研究这些内容了,这些口决只是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变得更加易记易用,都只是象,而不是他们自己的研究对象。不知64卦是否也是此理,我没有发言权,看了以后,也许可以验证一下。
因我本身对八卦的不了解,因此也说不上第三本书中,有多内容其实是与其相应的。前面西冷北泊曾说过一段话“对我们来说太阳的影响力最大,每一水都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每一棵树木每一寸土地如是。我的影响力就差远了,只能影响我身边的东西,比如决定我的铅笔橡皮的命运。然而世间万物是相联系的,所以可以根据水滴来推测太阳的情况,也可以通过我的铅笔橡皮来推测我的情况。”
我在前面也曾写到过,地球上生灵的诞生,是因日月暗合了阴阳之道,海水的一潮一夕一起一落而来。因此在这一宇宙中,诸般术数及规律,都离不开气灵、阴阳、日月。
我们往地上立一个土柱子(地面主要由土构成,故所选事物属性与其相同),土柱子本身由气(能量物质构成)。我们以太阳升起为起点(也可以太阳落山为起点,都可以,此处仅举例),来看阴阳化合,阴阳化合而生气灵(二生三),承着太阳的变化,大地上经过阴阳化合而发生的气灵的变化随之产生,而这种阴阳化合的过程,所生的气灵往有下面几种情况,太阴,太阳,阴多阳少,阳少阴多,阴阳平衡。总共有五种不同的情况,我们将其称为五行,而在运行过程中有黑夜白天的变化,因而此五行又各相应的有了阴阳,成为十天干。而十天干,则主要是对气的此消彼长的描述。
同样,太阳如此经行一周,不同的时间(灵的表现方式)中,所遇到的情况也有所不同,二者亦会产生相互作用(今天时间关系,先写到这儿,土金相生关于“世上万物本没有阴阳,由于观察者的分辨,才有了阴阳。”是深为赞同的)。上面的内容写了一个多小时,写完后看到土金相生的发言,也许是巧合,正是你说要看的内容,不知每人能看到多少。
这些天,心里是有所思虑的,哪些是该讲的,哪些是不需讲的,在现其原貌的同时,有所取免。确是见过一些有多智而少慧的人,将周易中六十四个卦象研究得是极为明白的,论人断事,也是应验极佳的。
但,人们大多发现一世间的规律后,往往会以图形、文字(口决)或图形文字(口决)相结合的方式表现出来。因受其表现形式的自身特性的限制,单一的图形化的表现,能更为准确简易地揭示事物的本质,伏羲的太极八卦图,按第一本书上的记载,与现在众人所看到的不同,仅有图而无文字。包括河图洛书,仅有简单图形而无文字。我一直对这些方面是没有多少亲近意愿,甚至是有意远离的。因此,很多年前便知有河图洛书的存在,却一直并未见过,直至前段时间有朋友传过来时才看到,伏羲的太极八卦图与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洛书河图则表现得更为直接本真些,它直接将阴阳(黑白)、气(上下位)灵(点)表现了出来。而伏羲的太极八卦图则表现的更为形象生动具体些。但它们都可更为准确全面简易地揭示阴阳、气灵的本质。
与此相较,表现稍弱些的,则是文字(口决),它可以很“全面明确”地揭示包括宇宙、阴阳、气灵的本质,但受文字(口决)自身特性的影响,因其可以具体、分门别类、“全面”地言说大道,反倒使得讲出后不够全面了;往往会因其讲得更为明白、确定,更加分门别类细加说明,反而使得大道变得更为不“明确”了,至于准确,更是难以达到的。因此,大道至简,简而能全,易则能通,言说过多反而不明,故大道相传,以简易为妙。如龙马氏、伏羲辈者,简至无言,实教人心领而神会,不必拘泥于图象字面,实为无言之教,可有人领会,大道无言,无纠不妄。故有人言,道不可言,唯有心领神会。
元灵心经上篇仅千余字,我也只是偶读过几次,便生诸多气灵相感,第三本书上的诸多术数原理,多则数百字,少则仅几十字,然而若能知道所指,区区几十字则可生诸多术数,而前面也曾提到过,第三本书上诸多术数的应用总纲,也不过三句话,“一体生二相,二相为阴阳(二),阴阳化合而有气灵(二生三),气灵相感而有形(五)”,才仅仅25个字。但若是碰上多聪而少明慧之人,则会重点去研究,为什么这句话恰好是25字,而不是24字,苦思幂想之下,自是不难找到其中道理的,便言道5的平方是25,而5代表五行,所言有理有据,还能生出诸般其它理解。倘若我将上述语句中“阴阳化合而有气灵”改成“阴阳化合有气灵”,这个字的缺掉,也是不影响表述的,定当也会有人去研究后说道,为什么第三本书术数的总纲是24字而不是25字呢,24正好是4象和6爻的组合可能性。然,人欲言其理,何患无词,与其本质又有何干?
图形与文字(口决)相结合,有相理兼顾之长,更适宜于表现应用之道而非大道本身,犹如九九乘法口决图表或化学元素活动周期表,能记住的话,对一般人来说,是非常实用有效的,但对化学家来说,是无须再去细心研究这些内容了,这些口决只是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变得更加易记易用,都只是象,而不是他们自己的研究对象。因此,如若是想寻求一部分术数的应用之道,去解图形与文字相结合的诸述,是较易掌握应用的,但如若将此视为根本,要去解得大道之理,恐是有所偏误的,诸多椽木,建得房屋,然,把这些椽木尽数拆解后,不见得能看到房屋本貌,64也好,8也好,只是象,不宜穷其本的。
术数的章节,暂时讲到这,如若定夺好还有些内容是可以讲的后,或许会再贴出来一些,但不会多。下章起开始讲慈悲,同时,会增大第一本书中故事的容量,并做为过渡,并慢慢以第一本书上的内容为主,来综合的讲解说明,会更加容易理解此前和此后所讲的。
网友:认真看了楼主上面两段,也认真地问问题。楼主所指的“灵”即是信息,“气”即是能量,是这样吧?那么请问人施术时与灵物沟通的通道,与灵物接受施术者的请求后来“发挥作用”(姑且这么叫吧)的通道,是否是相同的呢?照我的理解,人的躯壳里住着一个灵物,也就是我们自己的灵(在这里不是指信息),它要借助于我们的躯壳来与物质世界发生作用,那么另外那些沟通的灵,它们是直接对物质世界发生作用吗?
照这样的理解,灵物之间,应该是分三六九等的吧?它们是谁创造出来存在于这个宇宙,又是谁给它们规定等级的呢?它们应该是有独立意识的,像前文提到过的“拘灵使者”,应该也是灵物的一种吧,修为层次高的人就可以对它们进行差遣,是这样吗?这种差遣与被差遣之间,所遵循的是怎样一种法则呢?哦,对了,到这里又有一个新问题,那就是“意识”和“灵”相比,又是一种怎样的东西呢?
说到这里,又不得不提到人类的起源。按楼主在早先的说法,“初元(距今约一万二千年)之前,人在地球上,是像兽一般的存在,没有七情,也没有三神,自然更没有灵性,后来一日,“龙马氏召集族中男女老少二百一十人,排队至其身前,伸出左手,抚触众族人头顶,开启灵智之门。人之灵气,得之于外,存之于内,在外为气,在内为精。精纳于心,存之日久,化之为情,七情遇三神,生之为灵性。”是这样吧?这样是否就可以理解为,人类本身,是只有像兽一般的躯壳的,是宇宙间的灵气进入人的体内,化为灵性,人才变成现在的人的。不光那二百一十人,就连龙马氏自己也是这样,只不过他即机缘来自闪电。
既然如此,那么灵气在进入人体之前,也就是宇宙中本初的灵气所处的状态,应该就是施法时所沟通的“那些灵物”吧,或者说,“那些灵物”是由本初的灵气,通过另外的机缘合化而成?那意识呢,是什么时候产生?进入人体的灵气先天是否就带有意识,还是说在人的三神七情足具之后,产生了灵性,同时也产生了意识?那么宇宙中不属于人类的“那些灵物”,它们的意识又是凭何而来?或者说它们是由人的躯壳寂灭之后,灵魂离体,散布到宇宙中而形成?那散灵使者又是怎样一种存在?
此外,七情既然是在岐岭与扶风两人心灵交互之下才产生,那么在人类出现之前的“灵兽古树”,它们“绝世之时,心有所恨怨”,这种恨怨也是种情感吧,又从何而来?
最后,还有个最大的疑问。龙马氏是母亲怀孕所生(大约在一万二千年前?),那么他应该是地球上的一种生物吧,那么我们知道,在七千万年前,地球上就已经有了恐龙,而地球的存在,更是早于数十亿年前的事,而日月星辰,更是随同这个宇宙一起诞生,年数不在百亿之下。人类在这个宇宙中,实在是很渺小的一种存在,如何能吸收了天地灵气,便超越了天地?“我们所看到的星空,构了了一个巨大的符号,“喜和好顺”与“有来有回”二位尊者以他们起咒,来防止被高灵物惊扰”,两位尊者也是灵物么?他们若能操纵星空,为何不将宇宙中所有灵气吸尽?又如何要害怕其它灵物惊扰?他们既知害怕,想来应该确实也是灵物,是最先参悟宇宙之道的灵物?出于提防嫉妒之心来压制其它灵物?害怕应该也是一种情感吧,照这里看来,七情并非灵气入体之后的人类独具?其它灵物也具有?最后,在“喜和好顺”与“有来有回”之前就存在的宇宙之道,又是什么样一个道呢?
另外,“为救赎众生,龙马氏遂自灭于世,隐世前为防此后众灵因再遭此咒,运用此前所知阴阳之道,布木星、织女、北斗九星之局,暗定梗河、大角、摄提、角宿;以日为阳,月为阴,调候补损;藏道于山川星空。”他是在地球上完成这一切的吗?他所要救赎的,应该是地球上的众生吧?按现在的说法,就是一群原始人类。他们所受到的惩罚,“喜和好顺”造成的,“(喜和好顺)立时大怒,还灾于天下,当时连续90余日阴雨连绵,老树根腐,万兽失声,海河泛滥,山崩石裂。”地球这么渺小一个星球,呵呵,真难以想像一个宇宙量级的角色要对付它,会是怎样一种情景。这个不说,只是为何龙马氏既然能操纵九星布局,而为何不能简单地改变地球上的天气呢?就算他只能操纵星宿而不能改变天气,那么他布下“木星、织女、北斗九星之局”的时候,应该是站在地球上的吧,只是不知他这一布局,使用上了多么大的作用力,做了多么大的功,又会对他身体所处的地球造成多么大的反作用?莫非地轴就是在这个时候形成倾角的?
综上种种,最难以想通的却还是,究竟是因为灵气跑进人类身体里面来,造就了人类,还是因为人类让灵气跑进身体里面来,造就了宇宙?那漫天遍地无所不在的灵哦,在一万两千年前,地球上发生那可歌可泣的一幕幕时,它们又在做什么?又在作何感想?
答:你提的问题,大多你自己回答就可以了。我不便再行回答的,此前曾说过,“我此前没有说过的内容,不宜揣度强加。”虽说你在最初是引用我文章中的内容来讲,但文章中的内容经你层层推理,已离我的原意相差甚远。如同你层层推理后言说“照这样的理解,灵物之间,应该是分三六九等的吧?它们是谁创造出来存在于这个宇宙,又是谁给它们规定等级的呢?”(我未如此认为,也不是我的意思)之后再要我来做答,我是该指出你推理的的错误,还是再重申我的言语,如是要指出你的错误,我没有这个习惯,我更习惯于别人误解就误解了,没必要一一指出,如若我顺从了你的逻辑来解说,同样不是我的本意。
后面的几个问题大多如此:“楼主在早先的说法,初元(距今约一万二千年)之前,人在地球上,是像兽一般的存在,没有七情,也没有三神,自然更没有灵性……”上面的内容我没有这般说过,也没有这样的认知,我说过“人之灵气,得之于外,存之于内,在外为气,在内为精。精纳于心,存之日久,化之为情,七情遇三神,生之为灵性。”因此,你的理解,本身是与我的原意相背的。却在上面如此引用说明是我的本意,是不大合适的,此后又在与此我本意相偏离的观点基础上再进行推论,到最后提出问题,反过来再次要我解说。呵呵。
如此一般,不足以足,在你未有这些行为之前,我已然说过,要交流是好的,但我一般只参于善意真诚的交流讨论,所以你无须(“有时却让我觉得欲驳倒而后快呢?”)找此快感的,我一般很少配合,因为我生性极少与人辩论什么,这不是我擅长的。其它的,我已然是事先早已申明过:1\我此前讲说明过的内容与情况,不要忽略或无视;2\我此前没有说过的内容,不宜揣度强加。
君既不听闻,仍然揣度强加自己的推论与我身,如同刚才说述的情况及此前所述:“愚也并非在此吹毛求疵,只是既然楼主要开山立派,向众生传道……”均为揣度强加,然让其它人看来,均为言之灼灼不容置疑之事,有失妥当。此前回贴,则是出于有问有答的礼数,并好意相劝,既不听闻,我此后也无须再尽此礼数,答君所问。也许你并非恶意,仅是表达习惯,然这种习惯无益增进双方交流,就至此吧。
网友:“宇宙者,有大有小,有虚有实,人是宇宙,地球亦是宇宙,而一个朝代,也是宇宙。”呵呵,楼主所言,其实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东西。凡是对道家有所了解的人,都会有这样的认识。所谓“天人合一,天人同构”,早已流传数千年,听闻者不计其数,可是又能如何呢?就连唯物主义哲学也承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这样的认识并非难事,但是难的是,我们如何去揭示这世界普遍的联系?若以为有了“世界普遍联系,大即是小,小即是大,万物全息”这样的认识,便等同于明白了这些联系的本质的话,未免也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点。昔时伏羲发明易经八卦,又经神农、轩辕、周文王等诸多先贤不断完善,流传到今天,成为我们揭示这种联系的一个手段,其理论既成系统,其应用也有章法可循。
如《梅花易数》中一个例子:辰年十二月十七日申时,康节先生偶观梅,见二雀争枝坠地。先生曰:“不动不占,不因事不占。今二雀争枝坠地,怪也。”因占之,得泽火革,初爻变咸,互见乾、巽。先生断之曰:明晚当有女子折花,园丁不知而逐之,女子失惊坠地,遂伤其股。兑金为体,离火克之。互见巽木,复生起离火,则克体之卦气盛。兑为少女,因知女子被伤;而互中巽木,又逢乾金、况金克之,则巽木被伤,而巽为股,故有伤股之应。幸变为艮土,兑金得生,知女子但被伤,而不至于凶危也。
又如《增删卜易》中的一个例子:三枚铜钱,往复掷六次成卦。有字一面向上记为阳,无字一面向上记为阴,六次先后得两阴一阳、三阴、三阴、两阴一阳、三阳、三阳,则由此可以在久雨未晴的情况下,推断出明日必天晴,但天晴后还有雨。
以上两则,都是伏羲流传下来的认识世界的方法。照楼主所言,伏羲既是文真的同门师兄弟,那么想必他们的法也是大有相同之处。按照楼主所知的法,上面的“两雀争枝坠地”与“少女明日折花摔伤”之间,以及“三枚铜钱所示卦象”与“明日晴而后雨”之间,所存在的联系又该如何来认识呢?若是仅说一句“雀是一个宇宙,少女也是一个宇宙”,或“铜钱是一个宇宙,天气也是一个宇宙”,恐怕天资再高之人,也难以弄清其理吧,那么楼主能否详细解释一下,这“宇宙”与“宇宙”之间,到底凭何,以何样一种方式互成映像呢?
要想在传统文化的根基上另立新系统,可又想抛弃传统文化自成一派,工程浩大。若不能一丁一卯形成严密体系,而只说些似是而非的大道理,未免流于空泛,并有误导观者之嫌。愚也并非在此吹毛求疵,只是既然楼主要开山立派,向众生传道,那么愚也自然对楼主所传的道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很感兴趣而已。还望楼主不吝赐教。
另外楼主是否有兴趣做个小游戏?能否用您的方法测算一下愚现在所处的地方,若以武汉为坐标原点的话,是在正东、正西、正南、正北?还是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抑或愚现在就在武汉?呵呵,想必这个游戏对楼主来说只是过家家的玩意而已。不过想来其他看帖子的朋友却还是很愿意看到楼主露两手真功夫的。毕竟是末法时代嘛。
答:其它的书我没怎么看过,从第一本书上记载来看,我没看到伏羲直接留下过文字资料的记载。前面内容已达七八万字,并非每个人都能看得齐全,因此复述或阐明情况时,尽量如小自然者一样,完整的引用我所讲的内容后,再紧跟着提问,以免引起误解,也会好些。
例如:
1. 我此前讲说明过的内容与情况,不要忽略或无视,如同事前已声明过“开始讲第三本书上的一些术数原理,主要目的,是希望有些有缘人能少走弯路。但原理不会讲得太多,怕为人所用,如同医术一般,既能治人病,亦能害人病。讲多了怕为人作它用,再生因果。”如若再行要求传讲其法,略强人意。
更重要的是,此前我已言明过,我并无任何“真功夫”,如若有意看热闹,恐怕任何一位街头先生,都要比我表演得精彩好多,我又如何能与他们相比。
2. 我此前没有说过的内容,不宜揣度强加。“要想在传统文化的根基上另立新的系统,可又想抛弃传统文化自成一派”;“既然楼主要开山立派,向众生传道.”如若你自行施加一意于我身,反过来要我说明情况“那么愚也自然对楼主所传的道究竟是个什么样的道很感兴趣而已。还望楼主不吝赐教。”我是无须尽这个义务的。
这个贴子有时好看,是因有了诸多人物的讨论与交流,还有回贴,但都是限于尊重原文,引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的。各位也能看到,我所回的问题贴,几近都是在对方引用善意地引用原文\尊重原文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欢迎善意友好的交流。
网友:和深蓝探讨一下对此贴的看法。看一个帖子,我一般最少会从4个角度去考虑:
1、站到和楼主对立的角度
2、站到和楼主相同的角度
3、站到我自己的角度
4、站到旁观者的角度
1、站到和楼主对立的角度:此贴楼主讲的是自己的经历,讲的是书中的观念,可能也融入了一些他自己的观点。故只能等他写完之后,总结一下,站到对立的角度来思考一下。
2、站到和楼主相同的角度:从此文来看,楼主目前应该无开山立派之类的名利想法,如果有此想法,他估计早就研究第三本书中的术数了。
楼主写此文、也许就是为了能够找些可以交流的朋友,遇到有缘的人。
当一个人获得过名和利,得到过名和利的快乐和烦恼之后,就会对名利淡然许多。当然,也有一些有慧根的人天生就把名利看的很淡,更多在乎的是,自己的感觉。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呢?每个人的答案可能都是不同的,但是你顺着答案一直问一下,最后他们追求的都是自己想要的感觉。
3、站到我的角度:此贴中我看到了一些共鸣,促使我对自己以前的一些经历的进行重新总结,从中获的了一些启发。同时也从楼主的故事和帖子中获得了一些很好的启发。等楼主写完之后,也许我能够看到一些楼主讲出来了,但是楼主没看到的东西。呵呵!犹如一个朋友在和我讲他过去的故事,等他故事讲完之后,我从故事中总结了一个道理。然后用一句非常直白的话把这道理讲了出来,让我和这位朋友都很受用。
所以,我比较喜欢听故事,希望楼主能够多讲讲第一本书中的故事。
4、站到旁观者的角度:我会去考虑,不同的人看到此贴会是不同的收获和不同的观点。因为,相同一句话,不同经历的人来看,收获是不一样的。
当我们能够站到多个角度考虑事情的时候,你可能会懂得一句话:知道,不等于会!什么叫:知道,不等于会呢?1、你看过了,知道了,但是你不一定能领会了。2、你知道某个方法和技巧,但是你并不会去使用。
网友:敢问楼主,五行也分阴阳么?那么阴木、阳木、阴火、阳火等等之分又是怎么回事?
经云:“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这里面怎么把震木、坎水、艮山都说成男,而把巽风、离火与兑泽都说成女呢?八卦之五行,震属木,坎属水、艮属土,巽属木、离属火、兑属金,怎么五行同属木的震卦和巽卦,会分别代表男与女呢?实在很不解。楼主那第三本书中的术数知识似乎和传统有些差异啊。
答:呵呵,以男女为例,为让更多人能理解阴阳化合而生气灵的五种不同属性的可能,并非实指,如若你能理解五行生来之理,不必拘泥与“男女”来理解,直接以五行理解便可。五行是否也分阴阳,依后面的内容来看,你并非不知,我也并非不知。
我对易经只看过系辞的几页,其它部分没看过,其它传统的书籍更是未能看过,据你贴上来的内容来看,我没能看出差异来。男女之说,仅为通俗例子,不必执于字面意思。后面你列举的材料,也不必执于字面的意思。
网友:对于天上的虚宇宙的术数应该比我们人间的复杂吧?“万般术数法门,皆为有形,气灵相感则有形”请问术数法门是有形的,而我们人间的万物也是有形的,那么这不就混了?
答:呵呵,“万般术数法门,皆为有形”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说明,“气灵相感则有形”。意为诸般术数,皆同样是由气灵相感而形成或发挥作用的,而非人们平常所说的“有形”。
网友:楼主能不能举个具体的应用术数的例子,好让我等也参详一下文真尊者所传之法的精妙之处?楼主说“曾运用测人之术,以古时朝代为象,推测诸事,数百年之风云,如揽眼底”,此等功夫实在令人佩服不已,堪比袁天罡李淳风之《推背图》与邵康节之《皇极经世》啊。咱不谈大事,能不能说说日常小事的预测?
答:该看到的,自会看到,该讲的,自会讲到。本章主要为修持有功者提供指点,使其少走弯路,有所增进,为免再生因果,不会一一道明。若有实际修持中的问题,可从本章的相应内容中寻找解决之道,具体看到多少,要看个人的修为与悟性。
有缘及高悟之人,听闻“宇宙者,有大有小,有虚有实,人是宇宙,地球亦是宇宙,而一个朝代,也是宇宙。”即当知晓该如何断出百年之事,若不知,我多言也是无益。
网友:呵呵,《皇极经世》里面有给朝代排流年的算法,不过愚看不懂。想来愚并不是什么高悟之人。“一个人即是一个宇宙”的说法,小时候看《圣斗士》就已经听过,或许当时太小,错过了一次悟道的机会?既然楼主不愿多言,那也就罢了。唉,可惜,可惜,谁叫愚等慧根不足呢……
网友:潜水把楼主的贴看了一遍,拷贝到word文档又在看。乍看之下,好像是楼主在胡说八道,细看又不象,特别是那几首诗写得有点味道,但恕我直言,楼主那半白不白的文字实在不敢恭维。你一直让人好好看你的文字,可是你是象春秋那样大义微言吗?未必,因为有好多错别字在其中,要是真有人一个字一个字的研究你说的话,就麻烦了。此外,还有前言不搭后语的地方,比如:你一直反复重复的话:“宇宙一体生二相,二相为阴阳,阴阳相合生灵气。“灵气”,这里的“灵”指的便是夹带着某个宇宙基本信息的一个能量场,如同人类的那23对染色质,储存着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是开头说的,后来说的又不一样,后来我看到的是:“一体生二相,二相为阴阳,阴阳化合而有气灵,气灵相感而有形(生灵)。”这里的“灵气”和“气灵”显然是2个概念。正因为我好好看了,就更对楼主没信心了,没了信心也就不愿深究,不深究谈何明白?
另外,楼主谈到下边的话:“以人为例,男人代表阳,女人代表阴,阴阳化合,如若生出一个小孩来,则为二生三,那么,这个小孩可能有下属几种可能:第一种可能:这个小孩无论和长相还是性格,完全随父亲,一点也不随女方,我管他叫为太阳,并用火来代表他;第二种可能,这个小孩无论和长相还是性格,完全随母亲,一点也不随其父,是个女孩,我管她叫为太阴,并用水来代表她,第三种可能,这个小孩是个男孩,多数地方都随父,但眼睛或是别的地方有些随母,随父多,随母少,阳多阴少,我们用木来代表这种可能性。第四种可能,这个小孩是个女孩,多数地方都随母,但眼睛或是别的地方有些随父,随母多,随父少,阴多阳少,我们用金来代表这种可能性。第五种可能性,这个孩子随父母的都基本上一样多,我们管这种可能性用土来代替。”而我在“狂乱的眼”2007.10。13的贴子上发现这样的话:“就是世界万事万物都可以一分为二,阴和阳,也就是两种属性。然后考虑到阴阳相交,就会出现五种属性。及:
全部是阳:太阳 -- 火
全部是阴:太阴 -- 水
阴阳平衡: -- 土
阳多阴少:少阳 -- 木
阴多阳少:少阴 -- 金
因为阴阳相交,只有5种属性,为了更加形象的来说明这五种属性,于是古人就根据这五种属性的特点,使用了金木水火土来代替。”
我当时就想,这个理论可能是真的,因为两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段都阐述了它,后来觉得,说不定有相互抄袭的可能,还麻烦楼主解释一下。
另外,如果这个五行理论你们是不谋而合,那我还有问题请教:在传统的八卦中,全阳爻表示乾卦,为金;全阴爻表示坤卦,为土;阳多阴少如离卦、兑卦、巽卦,分别表示火、金、木;阴多阳少如震卦、坎卦、艮卦,分别表示木、水、土;阴阳平衡的卦没有,因为每个卦只有3个爻,这个问题如何解释?八卦可是伏羲创的啊。
关于你这篇东西,我的疑问还有很多,找个时间整理出来,与您好好探讨一下,另外,我人现在在西安,如果你近期能来,可以见个面。
答:哈哈,土金相生问得好直率,一一作答。
原本想尽量用大白话来说,但有些地方大白话说得越多,却越是不易说清,这是文言和大白话自身的特点,前面我做过相关说明,呵呵,到了最后,成了半白不白了,下次整理时,希望能有所改进。
从小学到大学,我基本上从来不写作业不交作业,这一缺点使得我的错别字层出不穷,而且在打字时直接打在上面,就发出来,没有细读检查过,发出来后发现有些字错得已经改变或让人看不清原意了,这个需要我好好改正,再次整理时错别字是一大问题,可能得请专门的校对帮忙,不然实在误人误己。
有关“气灵”与“灵气”的问题,细心的人也许会发现,两个字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有笔误的地方,如你所说的这一处,将气灵打成了灵气,引起歧意,实为抱歉。后面有关灵气的解说,“灵气”,这里的“灵”指的便是夹带着某个宇宙基本信息的一个能量场,如同人类的那23对染色质,储存着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是实意的表达,并特意在前面加了个“这里的”来加以区别,你后面说的是正确的,气灵与灵气,不是同一个概念。
哈哈,狂乱的眼的五行之说,与三本书上的记载不谋而合,在写这篇术数的这一章之前,我们在QQ群里提到我要写这一章,狂乱的眼便将它发的文章给我看,我开玩笑说,你的这一认识和三本书的看法一样,还叫我如何写后面的内容。
狂乱的眼总能用一两句简明易懂的话,点出我所讲的内容,且有诸多共识,是学习交流的良朋益友,我们有些体验也是十分接近,所以道近理相同,言之相合也是正常的事。如果大道只有一条路的话,那么这条路肯定不是属于某一个人的。
最后一个问题,我回答不出来的,此前说明过相关情况,包括今天与天眼聊天的贴子上也提到过。
您的其它问题可以通过邮箱或在贴子中贴出来,也许会让我认知到一些东西,但对于具体术数方面的内容,我现在不愿意过多学习接触的,此前也在好几处提到过相关的信息,也是我近年来一直坚持做的。有机会欢迎多沟通。
网友:五行本来就是五种属性,为什么叫“行”呢?代表五种不同的属性。因为五行本来就是这样产生的,所以我和楼主不谋而合是必然的。这里我来解答一下网友“土金相生 ”的疑问:
八卦为什么是3个爻呢?因为三代表变化。八卦的每一个卦象不是像五行那样代表的是属性,而是代表一种变化规律。所以,对“一种变化规律”的五行属性描述,你就不能当作它是一个固定的不变的东西来看待。
五行是五种属性、八卦是八种变化规律。
比如乾卦,它在八卦中是3个阳爻、它在周文王六十四卦中,是六个阳爻,但是它的每一爻,都代表发展变化达到的一种状态,比如到了第六爻,代表的是亢龙有悔。
乾卦代表的是阳刚,刚健,自强不息。这种阳刚、刚健、自强不息,六爻的乾卦第六爻的亢龙有悔,代表的就是刚健过度易折。乾卦的这种变化规律,用五行中的金来对应非常合适,所以乾卦属金。
“五行是五种属性、八卦是八种变化规律。”如果我的解释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如果你还不能理解,你就需要从自身找原因了。“胡说八道”、“不敢恭维”你能够直接意淫给楼主;“相互抄袭”你能够意淫给我和楼主;如果一个人了解一点点周易知识,就应该知道周易的每一个卦象,都要正看看,反看看,变化看看,这样才能看的更透。看帖子也应如此。但是,现在有太多人,总把自己太当回事,任何事情都只是站到自己的角度来看,然后想让所有的人都围绕自己的想法来转。并且态度和语气上吊的很,这是不是一种很可笑的行为呢?
八卦中的兑卦,也属于金。八卦的五行属性如下:
金-乾、兑 乾为天,兑为泽
木-震、巽 震为雷,巽为风
土-坤、艮 坤为地,艮为山
水-坎 坎为水
火-离 离为火
不过,在此感谢一下“土金相生”网友。没有你提出这个疑问,我就不会在今天中午得出以下这句感悟:
“五行是五种属性,八卦是八种变化规律。”哈哈!我比较直爽,所以我看到你帖子语气不爽,我前面的帖子就刺激你一样,希望对你有帮助。
网友:你这句话虽然是不错的总结,但是我认为仍然不够完善,实际上,五行八卦最终的道理都一样。本质,我的理解,是事物原本的一分为二和一分为三的分析处理方式。
因为任何事物,我们去分析,只能把其分为2份或3分,再分,仍然是这两个数的交叠结合而已。而八卦的8,正好是2的3次方。有意思吧?
纠正一下啊,你说的六十四卦中的乾卦,实际上是乾为天卦,那么从初爻到上爻的六种变化,也只是说了乾为天卦的特点,乾为天的这种变化规律属金吗?到底是乾为天属金,还是乾卦属金?你这个解释我万万不能接受。此其一。
其二,“五行是五种属性、八卦是八种变化规律”这句话貌似有理,我还要好好琢磨一下,但就眼下而言,我并不认为这就是你对我的问题的答案,我的问题是这样的:
既然你说五行是由阴阳的不同比例构成的,那么,八卦中的五行又如何解释?因为八卦也是由阴阳构成的,也有不同的比例,也有相配的五行。针对我的问题:“八卦中的五行又如何解释?”您的回答是:“五行是五种属性、八卦是八种变化规律”,实在不解。八卦代表变化规律,也不是八种,至于具体是几种,我认为是要看爻变的。当然,这些东西都是术,而非道。透过现象才能看到本质,我也是希望能看到本质,才有了诸多疑问。如果您连怀疑都不让,那跟“教主”“护法”又有什么区别?至于我说话的口气,我倒认为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我们是在探讨问题,想探明更深的东西,不是在辩论,更不是在吵架。
木木黄对前2个问题的回答态度,我很欣赏,我之所以提出错别字的问题,不是鸡蛋里挑骨头,而是木木黄一再要大家详细读他的文字,如果因为错别字而会错意,那罪过就大了。希望木木黄对我的初衷不要误解。
关于阴阳、五行、八卦、六十四卦、河图、洛书这些东西,我还要仔细琢磨一下,你们提出的五行理论确实令我耳目一新,似有所悟,但抓不到实质,又跟八卦、六十四卦、河图、洛书这些东西对不上号,看来真的要研究以后再说了。
最后谢谢木木黄,也谢谢狂乱的眼,你们的思想或知识,是我们前行的动力。(但不要否认,我们的疑问也是你们前行的动力,呵呵)
网友:呵呵,哈哈。为什么楼主的帖子,有时让我看了能觉得深有同感,有时却让我觉得欲驳倒而后快呢?我想主要还是因为楼主想表述的东西,有太多是“取之于传统,可又想反叛传统”吧。
的确,在上面这几大段文字中,又见到不少精彩内容,比如“图形软件与源代码”那段,比如与天眼的对话那段。这是能引起我共鸣的,甚至可以透露些说,“物的表征(相)与内质(源代码)”,正是我这段时间研究(或者说思考)的内容,而“符咒如何发挥作用”,恐怕就是这个研究中最直观的课题了。(学楼主的话:若是悟性高的人,看到我所说“相、源代码、符咒”这些词,想必会有所触动吧。不过这些东西比较禁忌,不宜为大众所知晓,所以也不能在此多言。)
至于我要楼主举个术数应用的例子,倒并不是要强人所难。既然楼主觉得不方便,那也无所谓。
我想,楼主若是能一直以“向感兴趣的人阐述自己的认识”这样一种心态来发表这个帖子的话,大家也并不是不通情达理之人,断没有无聊地胡搅蛮缠的道理。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楼主所说的有些东西的确具有创造性,而另一些东西却也着实颠覆了传统(或是说背离了人们习惯的认识),比如说忽佛忽道的一些内容,比如说把释尊、老尊、张天师这些宗教灵魂人物拉扯出来,冠以“龙马氏”或是“法藏”弟子之名,又比如说对天道、因果等概念不能前后一致的表述,这些恐怕是难免引起观者不快的,因为要想打破一样旧事物,就必须让新事物更合情合理,更圆满,若新事物自身的体系尚不严密,还想要用它取代旧事物,岂不是以瓦击玉?
真正能流传千世的东西都是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而有些,虽然能名噪一时,而且名噪的时候看上去可能非常华丽,但终究会随着体系的膨大,遇到挑战的增多而褪色。至于见证这些的观者,则只有一句话:捍卫每个人说话的权利,但也保留每个人持反对意见的权利。
网友:“既然你说五行是由阴阳的不同比例构成的,那么,八卦中的五行又如何解释?因为八卦也是由阴阳构成的,也有不同的比例,也有相配的五行。针对我的问题:“八卦中的五行又如何解释?”您的回答是:“五行是五种属性、八卦是八种变化规律”,实在不解。八卦代表变化规律,也不是八种,至于具体是几种,我认为是要看爻变的。”——呵呵,依我的认识,五行是五种属性没错,不过并非因为所含阴阳多少不同而造成区别。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岂有“金比木阳多,火比水阳多”这样的道理?
五行之分别,其实并不在阴阳,而在于所表征的相。至于阴阳,作为这些不同的相背后所共同的东西,反而是并没有什么区别的。比如一个JPEG文件与一个TXT文件的区别,能说JPEG里面0比较多,而TXT里面1比较多吗?
呵呵,计算机真是个有意思的东西,若能与易学两者皆通,那就更加有趣了。
另外,替楼主纠正一下,楼主叫“木木黄”,而不是“木木阳”,芳龄二十六七,从事教育工作,早慧,大脑发达,是学道的上好根骨。若能习得正法,不出时日必有非凡成就。呵呵,说笑了。还望楼主勿怪。
网友:我就知道楼主一发表关于数术的文章讨论就会升级,毕竟大家关注神秘的东西多些,对生命、世界本质的东西反而有时不会太热心。世界就是一个小宇宙连着一个大宇宙,大宇宙套着更大的宇宙。推测一个人的命运,是把人看成一个宇宙。推测一个朝代把这个朝代当作一个宇宙。
对我们来说太阳的影响力最大,每一水都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每一棵树木每一寸土地如是。我的影响力就差远了,只能影响我身边的东西,比如决定我的铅笔橡皮的命运。然而世间万物是相联系的,所以可以根据水滴来推测太阳的情况,也可以通过我的铅笔橡皮来推测我的情况。因为测算者的能力有限,所以测算自己身边的东西准确率就比较高,推测国家世界甚至宇宙就相当难。只因为灵性不够罢了。
万般术数法门,皆为“有形”,气灵相感则有形,一生二,二者,阴阳也,二生三,三者,阴阳化合而生气灵也,阴阳者,我始终认为五行八卦是古人对世界的模拟,就像是地球仪一般,是对天地万物的一个模型。世间的各种数术到底最终就是对五行阴阳的分析判断。
我曾被各种数术所吸引。当最终要学习时不禁心底茫然?我为何学这些东西?为了料事如神?世界的魅力不就是它的不可知吗?不知道明天会不会中大奖,才有趣味,算是对单调无聊生活的一种希望寄托。神不便把荒谬的世界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于是他想到了毛驴眼前的那只胡萝卜。我这只毛驴还是希望眼前有只胡萝卜。
有多种数术的测算的方法不同,但是都可以有类似的结果。我曾经为这迷惑。后来想明白了,世间的事情是广泛联系的,高人能从事件进程的蛛丝马迹上下手,从一侧面推断最终结果,八字风水紫薇梅花就是从不同的视角看结果的。要知道太阳的光辉,有人看水滴的反射,有人看树叶的光泽,有人看水面的鳞波。
八卦的爻数为什么是三呢?为什么不是二,也不是四,而偏偏是三呢?呵呵,三才天地人,三光日月星,三密身口意,三圣父子灵,为什么道家佛家耶家都如此看重数字三呢?
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说:佛说非相,即非非相,是名非相。名者,实之对立;实者,名之对立。名实又依何而存?无所指,则无名无实。故名实之间,还要加上个“其所指”,所谓“负阴而抱阳以成物”,物者,阴阳之寄托也。
五行的本义,金代表坚韧的力量,木代表生长的力量,水代表柔和的力量,火代表奔放的力量,土代表厚重的力量。这是为世间万物归纳到五种性状,就比如我们把同样本质上由无数个0、1组成的信息文件,分为文本文件、图形文件、视频文件、可执行文件等等种种。为什么是五行而不是六行七行八行?这和爻数中的“三”又不大一样,其实本也可以是六行七行八行,那样只不过是另一种分类方式,只不过“五”这种分类方式最合适,既能形成圆转的生克对应,又能与东南西北中五方等其它事物上的分类相应,所以就用了“五”。
五行之区别,说到底还是阴阳二象以不同的方式相交合,而得到不同的显示在外的特征,这种区别,不是阴多一点阳多一点的区别,而像是上面所提到的各种文件,依循的构建方式不同的区别。
其实比起阴阳来,五行是次要的。有一种比较大众化的认知,认为阴阳是两种气,两种带有不同属性的气,就像微观物理中的正负电子一样,这是一种实体化的认识,不好评述它到底对不对,不过还可以换个角度,把阴阳看成物的两个方面,一个是向内的自性,一个是向外的他性,就好比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一方面他有“自我”的认识,而另一方面其他人对他有“非我”的认识,有了这种内和外的两重区分,“人”的概念便诞生了。但是仅仅有概念算不算完整的人呢?还需要有“人”这个实实在在的“体”存在,这样,“自我”与“非我”才有了所指,人也才真正完善成人。
那么,若没有了内在“自我”与外在“非我”这两种认识,光剩下一个“体”,又为何物呢?佛陀很高明,说: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样诸相皆空,剩下的便是佛。
所以前面看到“龙马氏”因为触犯了“喜和好顺”与“有来有去”两位尊者而不得不自灭于世的故事,对这位“龙马氏”不是很佩服,觉得他的境界还不够高。若是他真的达到最高的所谓“第五层”境界的话,应该知道“龙马氏”就是“喜和好顺”与“有来有去”,反之亦然。他们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分别,这样的话,他哪里还用得着自灭于世呢?
佛陀就更高明,一句“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另一句“佛说非相,即非非相,是名非相”,就把问题的本质道出来了。呵呵,还是佛陀的境界更高啊!
网友:晚上回去想了几个问题,不知道对不对,发上来大家分享一下:
1.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如果有一个物,那这个物的整体就是太极或者叫混沌,我们认为这个物是由阴阳构成的,这就是太极生两仪(两仪既阴阳),而这个物中阴的部分也由阴阳构成,阳的部分也由阴阳构成,那么就有4种结构,这就是两仪生四象,如果再往下分析一层,那就是四象生八卦了。这时,所形成的八卦是先天八卦,阳中阳之阳既为乾卦(1),阳中阳之阴既为兑卦(2),阳中阴之阳既为离卦……这也就是先天卦数。
2.五行不是五种关系,是由三种基本关系衍化出来的。
既有阴阳,那么阴阳有三种基本关系,对立、转换、相等。如果详细分解,就有五种关系,攻击、防御(对立),转换源、转换结果(转换)、相等就是相等,不分彼此,所以是一个,这样算来就是五种关系,那就是楼主说的,克(被攻击,自身大损)、耗(攻击对方,自身小损)、生、泻、助,余可类推,虽然描述的不是十分准确,但基本能会意了吧。这只是五种关系,而不是五行,如果在五种关系的两端分别代入符号的话,那就应该是由A B构成克耗的2个主体,由 C D 构成生泻的2个主体,E是自己跟自己对等,这里的E实际是E和E。那么这ABCDE就是五行了,金木水火土的名字怎么来的,我就不知道了,这个需要大家来解答。
3.阴阳鱼那个图形很奇妙。
以前看阴阳鱼的图形,都是画了什么我看到什么,昨天想了一下,既然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构成,那么阴鱼的阳眼中也分阴阳,阴鱼的阴身中也分阴阳,阳鱼也如此,阴鱼之阳眼或阳鱼之阴眼中的阴阳都好理解,眼中阴阳其实就是八卦或无穷卦,但身体中的阴阳就不好理解了,还希望高手解答。
4.天干地支是怎么来的?怎么配五行的?怎么配数字的?地支为什么藏的是那些干?
这些是我正在思考的,大家一起来想,我准备从阴阳的角度去考虑,但不好解决的是奇数问题。呵呵。有人可能说:“你这个人喜欢小术,远离大道,鄙视!”其实,小术由大道中来,虽然山川星空中也含有大道,但太模糊,我等凡夫必无那么高的悟性,还不如从小术中观得大道的影子,进而来求证,成大道者不问缘起,那问什么呢?当下!当下你心动了,想用术谋些什么,即使你一直走大道的路线也是白搭。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
网友:呵呵,阁下的想法很值得赞赏。说一下我的看法:
1.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平面坐标系中有四个象限:正正、正负、负正、负负。对应阴阳也有四种,老阳,少阳,老阴,少阴。老阳为阳之极,动而变少阴,老阴为阴之极,动而变少阳。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地交合,天之一三老阳化为阴,地之二爻老阴化为阳,成为坎卦。天二地七之火类同。但是水、火在八卦中各只有一个,木、金、土却为什么各有两个呢?兑与艮倒还好说,“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天倾于是得兑,地陷于是得艮。但是震与巽呢?佛家也有类似五行的四大说法,四大者,地水火风,再加上一个空的话,才成为五大。为什么四大不与五行对应呢?空又是什么?
呵呵,传说“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之后,女娲炼五色石补之,于是天地重新归位,但这时的天地已不是原来的天地了,是故卦有先天后天之分。难道两个木卦是区分先天后天的关键?呵呵。
2.五行不是五种关系,是由3种基本关系衍化出来的。
五行的生耗克泄助关系,在六亲中似乎描述得更好一些。生耗克泄助,在六亲中即为父母(印)、妻财(财)、官鬼(官)、子孙(食)、兄弟(比),这里就是五种关系,而非发生关系的各方。而五行,则可以作为关系的任意一方,比如水可为金之食,亦可为火之官。是关系先产生,然后物再去填充各种关系么?正比如是先有人,还是先有“敌人”这种关系?若是没有人而只有鸟,“敌鸟”这个词替代“敌人”是不是依然存在?
3.阴阳鱼那个图形很奇妙。呵呵,关于这个,还真不好说什么。
4.天干地支是怎么来的?怎么配五行的?怎么配数字的?地支为什么藏的是那些干?这个在《子平真诠》里面似乎有论述,好像跟五行生旺衰墓与十二时令有关系?
网友: 天干
(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又有认为,甲者铠甲也,把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伸长。乙者轧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著见而明。
(丁)壮也,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纪也,万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又有认为,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明芽。
地支
(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的开始。
(丑)纽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起也,万物盛长而起,阴气消尽,纯阳无阴。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阳起充盛,阴起开始萌生。
(未)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体都已长成。
(酉)老也,犹也,万物到这时都犹缩收敛。
(戌)灭也,草木凋零,生气灭绝。
(亥)劾也,阴气劾杀万物,到此已达极点。
网友:楼主是道士啊,呵呵。
答:入得一家,有一家的门规,我生性散漫无主,入不得僧门道宗。
网友:按第一本书上记载,《元灵心经》仅出世三次,最后一次是二千多年前,有关他的现世的条件,上面也做了详细记载,这并非阴传的内容,我不妨原文贴出来:
“大道丧,圣贤出,万象舞道,有大伪。
人不知其伪,奉之为常。
不以其母为母,不知其父为父。
世混界乱,大道后显,修约治民,养德疗心。
大道盛,有危象,民意不显,其德难彰,
千里之堤,蚁穴渐生,三五相差,泄洪反复,鱼肉百姓,大道失丧。
有机会,我会专章来解上面的暗语,现在不说,实为避免不必要的干扰。有关将有“圣人”出现的传言太多,我就不再多加枝叶了。世间本是一个无事生纷争的道场,大家拿着各自己扑来的麟毛凤角,拉绳作尺,丈量万物。”——楼主有空来讲将上面的暗语啊?
答:现在讲了,只能徒生困扰与是非,估计再有二十年左右的时间,会较为全面的讲出来,现在只能是讲些暗语,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了。
网友:请问龙马氏自灭于世是怎么回事吗?是肉体灭了还是元灵消散呢?
答:这里的灭,指的是两个方面,一是肉体灭失,二是不再过问世间之事。
答:“所以前面看到“龙马氏”因为触犯了“喜和好顺”与“有来有去”两位尊者而不得不自灭于世的故事,对这位“龙马氏”不是很佩服,觉得他的境界还不够高。若是他真的达到最高的所谓“第五层”境界的话,应该知道“龙马氏”就是“喜和好顺”与“有来有去”他们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分别,这样的话,他哪里还用得着自灭于世呢?”——呵呵,我本无心接这一问题,但前面曾回复过“云且留住”一个问题,正好贴过来,除此之外,没什么可言语的了:
正如你所提到的,前面提到的两位尊者(用人类的眼光看,他们除了有能量,控制权,并无其它值得称道之处),这也是很多人所未能想明白的,为何连龙马氏尚且无法撼动的两位尊者,却一点神佛的品性也没有,更是谈不上“修养”。举个例子,在你自己的身体里,有数以千万计且难穷尽的大小宇宙,你只要稍微一发愁,会有很多宇宙(脑细胞中的小宇宙),会有顷刻间的生灭,你稍不留神胳膊碰到外物,对身体内的各个大小不一的宇宙来说,可能是灭顶之灾。你是他们的主宰,力量不亚于普通人和两位尊者间的对比。然而,你也并不是各个宇宙最终的主宰,太阳也不是,如此可以穷尽下去,然而这是个无穷尽的问题。那么,这些细胞最初是由何而来?气灵相化而来;人是从何而来?气灵相化而来;两位尊者亦如是。然,宇宙者,有大有小,有远有近。第一本书中提到“喜好和顺”和“有来有去”二位尊者时,并没有名字,是我起的,你可以将二位尊者当成一个象,一个无穷尽轮回的象,一个到达顶点后(龙马氏的修为)又重新回落的象,无穷无尽,有生有灭,有大有小,有远有近,仅此而已。
网友:请问楼主战争的双方都是带着戾气吗?有没有其中一方是灵气,而另一方是戾气呢?
答:这个问题,不好一概而论的,只是戾气容易招唤起人的恶恨之情,而戾气有可能是存在于某个区域或种群,也有可能是存在于某个人身上,也可能是共同存在,要具体分析的,而战争中,只能说整个区域或部队戾气较重,同样,一个人身上,也可能灵气与戾气共同存在,因为戾气也是由灵气与七情或三神相作用时得来的。
网友:通灵尊者是如何出现的?陀罗摩是如何获得灵力的?第一本书中还讲了哪些人和故事?我对比较感兴趣,所以继续问一下。
答:讲完术数后,会以第一本书为重点,把里面的故事讲出来。你问的通灵尊者是如何出现的,我记不清了,第一本书初三时觉得好玩看得多些,当时对他们的内容并不是太在意,需要将第一本书看一下,再讲出来。
23.阴阳五行(四时八索)
立表测影,影者,形之影也(气灵相感而有形),影为阴,则形为阳,柱(表)影在地,则为阴。
前两天在交流群中发过一消息:如若众人有意,可在天有太阳之时,往地上立一尺许长的圆柱,观察一天中日影的变化,来领会阴阳五行四方五风八索的起源。如若能多悟出一些,不论是修习术数,还是提智增识,都会有胁天子以令诸候之效。
自然,我要将其起源讲出来,也是能看明白的,但不够。大道得来,还得靠“实修”,只是能听明白看清楚别人在做什么或讲什么是远远不够的。世间难有明师(非名师),倘若遇上明师,最多只能告诉你其间中曲,指明方向,却是无法直接让学生登堂入室的。就如同你要登堂入室,正在在赶路,你可以开车也可以乘轿前行,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因为这一处所你从未去过,如果能碰上一些人,给你指指道,你可以少走一些弯路,但在有些地方,没碰到指路人,往往还会走弯路,还会迷路,如能遇一明师,如同身上带了全球定位系统,它可以给你最直接最简明的路线。然而,等真正到了门前,不管你坐车来的也好,步行来的也好,都要自己亲自一步一步地走进去。
所谓“实修”,不是单指你每天做了多少功课,练习了多少术数,而是每一个道理的最终明白,都要亲身亲为,这是任何人所无法代替的。有的人修习得久了,突然自己一个人步行周游各地,有车船而不用,或是独面山石,终年而不归,皆为实修之行。我讲五行、天干、地支的起源,众人也是能明白的,而要真正明白五行、天干、地支等等的诸多起源,还需“实修”,立石(土)柱(表)在地,观测其影。
人若想使其声彰显,在练习一定程度后,不是再练如何提高内力或发音技巧,而是需从其它方面入手,例如登高而呼。而修习术数、增识长智,明心添慧也好,到了最后,其本质,往往不在其本身,而在他处。
前面曾说过,在距今12000余年前,龙马氏离灭之时,曾布木星、织女、北斗九星之局,暗定梗河、大角、摄提、角宿。
也曾讲到过提到,潮汐起伏,日月轮替,而合大道,故阴阳化合,气灵相感,方有世间生灵,故地球上的万般生灵,皆当以月为母,日为父,气灵为精血。生生化化,而至今日。
龙马氏灭后73万日,有智者伏羲,仰观象与天,俯察法于地,以求悟得大道,得以用至为简易的方式来解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规律和人伦秩序。
伏羲悟道,以能近取诸身为长,故以己身之长,选与地面(石质地面)相同的柱形材质,观察太阳从起至落之时,柱影的变化。
这石柱本为一物,却可从两个方面来表现它,只观其形,可知此为石柱,只观其影,也可以知此为石柱,一体生二相者也。然,此前如若没看到“其形”,只观“其影”,是无法全然知晓这是石柱的“影”的;若只观石柱,而从未能看过“其影”,太阳虽当空,却仍是无法知晓石柱“其影”的,因为随着时间的变化,石柱的影子也是在形状上产生变化的。
当没有太阳的时候,石柱仍在,却没有了影,其影并非不存,而是“隐而不现”,不管是否现“其影”,都不影响人们触摸、使用这根石柱。当有太阳之时,伏羲在分析它时,其影才变得有了意义。故,影者,形之影也(气灵相感而有形),影为阴,则形为阳,柱(表)影在地,则为阴。
这也是第一本书中最早有关一体生二相,二相为阴阳之学说起源与表现,而这一简单的起源和表现,简单地包容了所有关于阴阳的最为本真的论述。(先贴出一部分,跟着将讲五行、四方、五风诸说的起源)
天体运行,常有所移,二万四千岁而移一位,而伏羲当时所观察的天象,为龙马氏调移布控后的天象,距今一万二千岁,而当伏羲实测时,则距今九千余岁,故与今日天象略有所别,但并太多差异。
然而,寒暑易节,影有所偏,难表具相,后来当洪水淹没凤州,伏羲与众人逃至麦积山一洞中时,得以遇到在此等修传法于他的地祖法藏指引,并仰观天象,成功地从天象中悟到龙马氏所布天象之局,而通神明之意。
要准确地观察到天象的运行规律,并以此为象,来推衍天地万物的诸般规律,需要建立一个观察点和参照物,而诸般天体皆运行不息,单一的参照物极难确定,后受北斗九星斗魁(北斗九星中,七明两暗,七明星中,把状前四颗星为斗魁)启发,选定在不周山上建立与己身等长的石柱(此后称表),观察之位(中心)已设后,他以此为据,用斗魁建极,表与北极星相齐,以此为北,坐北而朝南,以左手为东,右手为西,方位定矣。
伏羲以此为索,在斗魁所直指的方向,可以找到摄提(木星),又以摄提为参考,顺斗魁弯曲的角度继续弯曲延伸,遇到的第一颗亮星,则为大角,顺此曲线继续延伸,会遇上白色的亮星,则为角宿。至此,伏羲受法藏指引,成功地找到了龙马氏自灭于世时所布天象之局,余下的,则是依此通神明之意,而察表万物之象。
伏羲仔细记录每日表影之长短,并记录角宿、摄提、心宿的星象变化,其间有一日表影最长,前面说过,表为形为阳,用单数表示,影为形之影为阴,用双数表示,故表影最长,则为阴之极也。此日太阳西沉时,伏羲看到角宿二星从东方升起,遂将此日定为冬至。
冬至日后,日影渐短,阴短则阳生。有如鸡鸣至平旦,表影(阴)多比表(阳)长,则位为阴,但阴中有阳,阴盛阳生,此时太阳在位东方。此后不久,东南风起,风生草木,其色青苍,有类草木(五行中木)。
白天时,可以观察太阳运行轨迹,到了晚上,则往往只能观察月亮及众星的运行轨迹,如何能使得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能观察到日月的运行。那么,头顶的天空,如同一个固定的圆盘,如果里面有几个或更多的固定坐标点,那么,只要你撑握了一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就可以知道它后面的一部分坐标点,而且,如同围棋棋盘一般,这些固定的坐标点(参照物)越多,就能够测算得越为准确。
此时,伏羲已按日月视运行的方向,自西向东排列出四方二十八星宿,东北西南各七宿。但仅作辅助观测之用,并未细究,而上述角宿、心宿、亢宿、氐宿等七宿,皆为后世所述东方苍龙七宿之中。
与冬至日表影最长相对应,有一日太阳正达中天时表影最短,表为形为阳,影为形之影为阴,有如一日之中日中至日西,表(阳)多比影(阴)长,则为位阳,但阳中有阴,阳极阴生,此时太阳在位西方,万物长成而收,其类金。
冬至与夏至日确定后,从夏至到冬至的平分点,确定为秋分,从冬至到夏至的平分点,确定为春分。
后人最初多愿将立表之地,称为无极,形与影,为二相,冬夏至日的形影为两仪。
夏至时,日出东北,表影则指向西南;冬至时,日出东南方,日落西南方;并在原有以左右手区分东西的基础上,将春分、秋分日太阳出没的方向定为东、西方,至此,北南东西四方皆已确定,并如上所述,分别以水、火、木、金相代表万物的生长收藏的四个不同阶段。金木水火,皆为四时之象,唯有中土,脱于四时交接之际,位处无极。
之后,在“表”上安一可随风向而动的“相风”,用来测定风向。风从东南来,得春气而兼夏气;风从西南来,得夏气而兼秋气;风从西北来,得秋气而兼冬气;风从东北来,得冬气而兼春气。
八方分测而定后,最终确定八极、四时、八节,确立勾股弦周天历度位360度,每节45日,共360日,每月为36日,每年为10月,每年360日。
知四方,明春生(木)夏长(火)秋收(金)冬藏(水)之理,便可定八方。第一本书上并没有刊出伏羲的太极八风(八卦、八角、八方、八节的说法更接近本质)图,但据上面的起源,假若你从没看过太极八风图,也可以准确地将其画出来。
因此,我和人说,如若真要在术数或大道方面有所大的增进,能知晓一、二、三、五便可以了,八、十、十二、六十、六十四可知可不知。知则简便,不知则为根本,九九乘法口决表,如果你知道他如何应运,那在计数方面则是会更为简便些,如若不知有乘法口决表,但仍能算准确的话,那么,你知道的则是更为根本的东西,那么你很快就可以推九九或八八乘法口决表。
知一而观形影,则可明阴阳,知阴阳则可明二相,知二相则可明气灵(三),观形影则可知四方,知四方而知一(定无极)则可明五行(五气、五藏),知四方而明春生(木)夏长(火)秋收(金)冬藏(水)之理,则可明八风(八方、八卦、八节),知五行则可明十(十天干),知摄提之运则可明十二地支,知天干地支之合,则可明六十,知八风者,则明六十四卦。
我对八卦了解极少,此前正式的图也没看过,但有些地方是明白的,人们欲穷六十四相而明八风,欲穷八风而明四方与木火金水之理,欲穷五行而知大道。执之皮毛,远之肌肤。六十四卦自身本为表象,而其文字则为说明其形状,而执于文字之意,牵强地现其表象,本有偏失,又如何能还归大道。犹如瓶子里装了水,你从里面往盆里倒,无论瓶口多小,你是可以全部倒出来的,也就是能得其全部的。但是当盆里的水要返回去倒到瓶子里,瓶口又很小,无论你手对得多准,怕也是存少失多,更是不可能全部再将其倒回去,还其原样的。
如若是有心之人,我想,只要知道立表测影时东南西北四方的情况变化,便当知晓木火金水自身的属性,明白春生(木)夏长(火)秋收(金)冬藏(水)之理,并以此为据,轻松地推出八节,并根据八节中每一节风向的所来和变化,推出八卦中每一卦的本义和原理。
作
(持续更新中)
点击→《元灵心经》(精)查看关于三本书之一的《元灵心经》部分原文
随喜打赏,长按下方赞赏码打赏
“您的支持使分享更美好!请量力而行,我们一起打造可持续性循环。”
修行人的公众号
提供优质内容献给每一个优雅的灵魂
给予修行路上更多的启示与帮助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与多元文化、学术、修行、生活
格物|致知|自然|简单
▼
“玄关悟道七步曲”上乘的炼性技术
抉破生命轮转的秘密,解奥大道至公的定律,使人在恍然之间荡灭三生、踏平六道,以太乙归真诀,则临终成就,逍遥物化,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