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修行人误解最多的是:禅定

修行圈 2020-01-07

传播上古智慧、灵性与科学、修行、养生、生活。公众号后台点击“往期精彩”,在内容页上面的搜索框输入关键词,即可搜到您想了解的文章。这里有最全的优质内容和资料,给予修行路上更多的启示与帮助。



在佛陀时代,佛陀悟道成佛之后,就去找五比丘——五位一直跟他一起出家的比丘。佛陀第一次为五比丘开示的法,称为《初转法轮经》,大家曾经听说过吗?这是佛陀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弘传佛法,他一开始就教导不可以契入两个极端:第一个极端就是彻底地放任自己,让自己随顺烦恼习气、迷失在世间;另外一个极端就是让自己受苦、折磨自己。


对于第一个极端,恐怕不用教大家了,大部分人都是那样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的,一直彻底地迷失在世间,彻底地去寻找五欲的那些所缘。另外一个极端就是让自己受苦,包括在佛陀的时代也是这样,他们有的人不吃饭,或是睡在铺满了钉子的床上,或是让自己受各种各样的苦,甚至包括进入那些不属于正定的深度禅定。


现在,我们来看我们自己,在没有想到修行的时候,我们会彻底地迷失在这个世间,去听音乐、看电影,一直沉迷在世间,这就是在我们自身体现出来的彻底迷失的这个极端。但是,当我们想到要修行的时候,我们就是很苦闷、很郁闷地在打坐,经行的时候也是很苦闷的状态,其实这就契入到了打压自己的极端。


佛陀在为五比丘开示完两个极端之后,接下来就指出了中道,也就是开示了八支圣道,事实上八支圣道是佛教实修的核心部分。在佛陀悟道成佛之前的人类,全都一直迷失在两个错误的极端里面,根本没有任何人知道中道。中道有八个组成部分,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要有正确的理论部分,要有正确的想法、思维,然后要有戒,要有觉性、禅定、智慧。这些就是我们在实修时真的用得到的部分。


佛陀开示完八支圣道后,最后汇集到四圣谛,也就是苦、集、灭、道,这就是佛陀所找到的究竟的真理跟实相。佛陀在这个时候除了开示四圣谛之外,还有讲到在面对四圣谛时,我们的职责是什么,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苦,要去知道;集谛,也就是苦因,一定要断离;然后灭,也就是涅槃,一定要彻见;最后道,也就是八支圣道,一定要让它生起、让它提升。


当佛陀把《初转法轮经》讲到这里结束之后,乔陈如尊者就开了法眼,体证初果。我们现在听到的法跟五比丘听到的法是一模一样的,我们证悟初果了吗?为什么?因为我们累积的波罗蜜还不够。


师父本人听到这样的法是在初中的时候,差不多初一的时候,师父就已经开始学到这些法了,那时候师父就怀疑:佛陀时代的人为什么悟道那么容易呢?师父一直在听,听了那么多遍了,为什么从来没有开悟啊?


以前隆布敦长老有一位弟子跟随他出家,出家了7天,他修行之后,心特别空旷、舒坦。生起这个境界之后,他就去向别人请教:“我现在的心出现这样的境界,特别空旷,究竟是什么呀?”寺庙的师父就回答说:“哦,心生起了‘灭’。”然后那个弟子就误以为自己悟道了,已经见法了。于是他就去顶礼隆布敦长老,长老一听说他误以为自己的心已经来到“灭”的状态了,就对他吼道:“什么灭?!灭,灭,灭什么?!灭你个头啊!”那位弟子一听到隆布敦长老对他的棒喝,心就从那个境界里面松脱出来,然后马上生起了圣道。


我们想得到这样的明眼善知识吗?它太简单了,有没有?但是这个时代,长老已经不在了,我们现在所认识的长老的特别棒的弟子,就是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曾经分享自己的经验,他第一次去顶礼长老的时候,长老闭上眼睛一声不吭,大概有半个多小时。他闭上眼睛的那一段时间并没有睡着,实际上是在检索隆波以前的修行经历是什么,长老不停地检索隆波以往的修行经历之后,就在原先的基础上继续给他提升。


长老已经知道隆波的禅定是从小时候就开始修习的,他在修习禅定这一块是非常娴熟的,小时候就已经很厉害了,而且他前生前世在观心这一块应该是非常的娴熟。所以长老检索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才睁开眼睛,对隆波开示道:“修行并不难,难的是那些不修行的人,你已经读了很多书,从现在开始读自己的心。”长老回答完之后,就问隆波:“你明白了吗?”隆波特别紧张,然后就说明白了,然后长老说:“好了,明白了你就走吧,去用功。” 


这就跟我们向隆波作禅修报告的情形一模一样,他跟我们说的,我们全都听到了,但是我们任何东西都记不住,因为太紧张了。因为那个时候隆波并不明白,所以就跟我们很多新手一样,就是往往心不好的时候让它好,然后努力去对治,努力去呵护知者的状态,然后大概花了接近三个月的时间,最后知者就完全像他自己所期待的那样,一直处在觉知自己的状态。


隆波那个时候觉得自己修行已经很厉害了,应该去顶礼长老,向长老求法,让长老进一步开示。当隆波跟长老汇报的时候,长老说:“你所做的全都错了,你是在干预心的运作状态,要重头来观。”


这就像在座的各位一样,教导大家要去观身跟观心,但我们往往不愿意真的去观身观心,往往喜欢去干预身、干预心。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往往心不好的时候,我们希望它好,心苦的时候,我们就希望它快乐。总而言之,我们类似于希望心一直处在好的状态、快乐的状态。这称为我们的修行已经走错了路,我们是在干预心,并没有真的在知道心。


当隆波听到长老说自己修错了,让他重新再去观的时候,隆波就想到:这就好像我们在读书一样,这本书里面是什么内容,我们就去读,我们只是一个读者,书里面是爱情篇,我们就去读那篇爱情篇,是爱恨情仇,是什么,我们就那么去读它,我们仅仅只是一个读者。


一旦隆波不停地读,就能够做到如境界本来面目地去阅读它们,去看它们。就这样观了大概四个月,刚好有一天暴风雨来到了曼谷,隆波整个身上全都淋湿了,然后他就去到附近的一个寺庙,刚好他的弟弟在这个寺庙出家。


他去到弟弟的寮房,抱着膝盖坐着,心里特别担心,心想今天淋成这个样子,肯定要感冒了。因为他曾经观心已经观得非常娴熟了,一旦心有担心,这时候他的觉性就自行地捕捉到,那一刻担心就彻底消失了,然后就看到某一些境界大概闪动了两个刹那,是以保持中立的心去看到那个境界的动荡,那个境界灭掉之后,就生起了特别的空旷、特别的愉悦,然后心突然之间脱口而出:“诶,心不是我。”那时候就真的领悟到身跟心根本不是我。


事实上,我们修行的第一步的目标就是要透过学习,最终能够了解和领悟到身心不是我。如果能够看到身心不是我,就称为初果的须陀洹,这属于第一个阶段的法,如果能够抵达第一个阶段的法,后面的那些层次就会自然地进行。


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够照见到这身心不是我呢?如果我们去看八支正道的第一支,或者当我们真的开始动手修行的时候,怎么都不可能离开戒定慧。


前两天师父有跟隆波互动,师父感叹道:“唉,现在佛教的经典依然是完备的,道果又真的存在,但是为什么真正悟道的人却那么少呢?”简单一点来说,也就是佛教的三藏经典依然是齐全的,在三藏里面,修行的整条线路也依然是完整的,但是为什么很多人把它拿过来用于实修的时候却没有取得道与果?然后隆波就说了一句话:“绝大部分人都是对禅定错解了。


比如对于戒,大家的理解跟经典都会基本一致,不会出现什么偏差,对于智慧这一块,都会知道看到所有的一切全部都是呈现三法印的,这称为智慧,对它的注解也同样是正确的,没有任何偏差。但是一旦提到禅定,每一个道场对它的注解都不同,但是绝大部分对它的注解都不会让人获得正确的禅定。有些道场会说每一念心,每一念觉知所缘的心都是有禅定的,所以根本不用修禅定。有一些道场对禅定的注解,说禅定的意思就是专注,就是去紧盯、专注、聚焦,所以一定先要进入四禅八定。有的道场去教导紧盯所缘,以为紧盯所缘会获得禅定。


如果禅定不正确,要想让智慧正确,这个概率是不存在的。所以隆波才会说现在很多道场最后没有成效的原因就是他们对禅定的理解、注解是错误的。


如果修习的禅定是正确的,就会获得觉知、觉醒、喜悦的心,有些高僧大德称之为知者。知者的心有好几种,不是说只有一种。我们训练所获得的知者的心,只是一刹那,在我们知道心迷失的时候,就会获得一瞬间、一刹那的知者的心,只是那么一刹那而已。但是在以前时代泰国的修行人,他们所训练的是属于心进入禅定,在禅定状态下的知者,这又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知者,但是这种知者的训练难度是非常高的,因为它已经不太适合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了。因为处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环境和条件下的人,已经不可能像以前时代的人那样,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很深度的禅定了。


怎么样训练才可以获得正确的知者的心?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要去及时地知道心迷失的时候。但是有的人说要想观心的迷失太难了,根本做不到。但事实上,如果真的一步一个脚印来走,是一定要先持戒,再去发展觉性的。持戒这一块大家应该都了解,所以师父在这里请求直接跨过去。但是对于发展觉性这一块,师父希望各位多多地重视它,因为觉性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石,而且最后一直可以过渡到开发智慧的阶段。



大家认识隆波甘恬长老吗?隆波甘恬长老喜欢教导觉性。那时候他得了癌症,在曼谷的医院里治疗,有人告诉隆波帕默尊者说隆波甘恬长老生病了,在曼谷的医院,所以隆波就抽空去拜访他。隆波顶礼完隆波甘恬长老之后,隆波甘恬长老脱口而出道:“佛教有希望了,佛教可以继续弘传下去了,弘扬佛法的人已经有了。” 但事实上隆波的体系跟隆波甘恬长老的体系是完全不同的,然而当隆波去顶礼隆波甘恬长老的时候,隆波甘恬就脱口而出:“噢,佛教有希望继续弘传下去了,弘扬佛法的人有了。”也就是说强调觉性,教导觉性的人有了。


以前的高僧大德们甚至开示道:什么时候有觉性,什么时候就在精进;什么时候没有觉性,什么时候就已经没有在精进了。我们在这里说的觉性是指有在捕捉身和心的种种状况的觉性,只是指这一块的觉性。


隆波有一位师父,如果有人去跟这位长老请教怎么修行,他就会回答得非常简单,他会教导:行、住、坐、卧、吃、喝、说、想,要有觉性。训练觉性简单吗?行、住、坐、卧、吃、喝、说、想,这些是我们每一天都干的事儿。在我们这么做的时候,我们就训练自己去觉知,站的时候去觉知,坐的时候去觉知,躺的时候去觉知,不断地去训练。无论是去工作,去移动身体,去吃饭,还是去做什么的时候,我们都不断地训练自己去觉知。如果我们有常常地去训练,当心能够牢牢地记得这些境界跟状态,一旦下一次这些境界跟状态呈现的时候,觉性才会自动地去捕捉到。


这是从身念处的角度来训练觉性,至于观名法这一块,就是在心里面有苦、有乐、有不苦不乐的时候,我们也去训练自己去觉知、去感觉。无论我们的心是贪、嗔、痴,是善还是不善,是好还是不好,我们都不停地去训练,让自己去觉知、去感觉。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有些人是嗔心型的,在我们生气的时候,我们不停地去训练自己及时地知道,及时地去感觉到我们的生气。我们去训练,生气了,去及时地觉知,生气了,去及时地去觉知。不停地训练下去,当我们的心能够记得生气的状态,接下来在生气呈现的时候,觉性会自行地生起。


如果是一个刚刚开始的新手,训练的时候,一旦及时地去知道生气生起了之后,生气就会灭去,然后心就会非常愉悦。比如我们身体的动,身体动了之后,如果我们有觉性及时地去知道,心情也会非常愉悦。这是在训练初期的时候,一旦有觉性及时地捕捉到,心就会非常愉悦。但是随着修行的继续深入,虽然觉性及时地知道了,但心不再愉悦了,因为心已经保持中立了,就会变成舍受的状态。


这是我们的一个基础功课,无论我们多么厉害,都一定要训练觉性。我们一定要记住:有觉性,就有在精进;缺乏了觉性,就缺乏了精进。


一旦我们能够训练觉性,接下来就去训练正定,也就是训练正确的禅定,这个可以说是最难的。这是一个界定我们是否能够正确地去理解经典的真正的分水岭。


刚才师父已经讲过了,绝大部分人对禅定的注解是不正确的。一旦对禅定理解错了,接下来开发智慧这一块就根本不存在了。绝大部分对禅定的注解就是去专注、紧盯所缘。事实上不用说别人,就是师父本人,一旦说到禅定,也是专注、紧盯所缘。



师父最早期修行的时候,并没有见到隆波帕默尊者的时候,就是自己修行,然后训练禅定,最后获得的是带着痴的禅定。因为那时候师父很小,特别想修行,一旦想修行,就会先去打坐,一旦打坐,要么就是迷迷糊糊的,要么就是东想西想,要么就是彻底地睡着了。


师父跟隆波早期修行的时候完全不同。隆波从7岁就开始训练禅定,而且小时候就已经获得了知者的心;师父训练获得的只是痴,心从来没有安静、宁静过,甚至以前还非常气馁过,心里面想:自己在修行这一块根本没有任何的福报跟波罗蜜。


直到师父大学毕业,大概25岁左右,才有机会读到隆波的法。隆波那时候的书往往强调的是要训练觉性,去训练正确的禅定,然后去开发智慧,那时是师父今生第一次听说觉性。因为在这之前,师父一直以为修行就是要去打坐,然后获得禅定之后,自然会过渡到开发智慧的阶段。因此只要一想到修行,就一定要多多地去打坐,不停地坐,坐到最多的程度,最后突然之间开发智慧。这就是绝大部分人错解的地方。


那时隆波帕默尊者并没有出家,还是一个居士,他会写一些法方面的内容,会强调一定要先训练觉性,才有可能来训练正确的禅定,才有可能开发智慧。大家曾经去读过隆波帕默尊者的那些法谈集吗?师父当时看到隆波的这些法时,就说这个方式自己可以做得到。然后师父就去找隆波,请求跟他学习,隆波就教师父身体动了去觉知,其实也就是训练师父透过身体来发展觉性。


师父就去训练身体动了去觉知,动了去觉知,接下来在自己没有刻意的情况下,身体一动,马上觉知,心就会愉悦、欢快起来。然后隆波就继续教导:要及时地知道身,及时地知道心,在心里生起什么样的烦恼习气后,也要不断地、及时地去觉知、去感觉。


师父每个月都有订一些报刊杂志,刚好有一次收到了订阅的报刊杂志,得到那个杂志的时候很高兴,但是没有看到,然后当师父把书打开的时候,看到自己的想要冲了出来。当把书打开,想要冲出来的时候,及时地知道,想要就灭掉了,然后心想:哦,明白了。这个时候才知道隆波是怎么教的,因为以前根本不明白别人究竟是怎么训练的。


有一次师父也是突然之间嗔心生起了,然后及时地知道,那个嗔心就灭掉了,然后心又非常愉悦。在这之前师父根本不知道别人究竟是怎么修行的,获得这些经验之后,师父就明白了一旦及时地捕捉到身,及时地捕捉到心,觉性就会自行生起,然后心就会愉悦,就会获得觉性。


师父修行获得了觉性之后,信心就特别足了,然后就彻底地辞职,心想从现在开始,要放下所有的一切,准备精进用功了。事实上那时候师父修行根本不厉害,还是一只菜鸟,只是获得了觉性而已,在禅定和智慧这一块,根本就是一片空白,但师父的胆子很大,就彻底地辞职了。但师父辞职以后并没有跟隆波在一起,而是去了别的道场,去专门训练。那时候师父是紧盯的状态,但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紧盯,只是想怎么样让觉性可以持续如链。


觉性的持续并不是靠我们的刻意与强迫,而是要让它自行持续,但是师父本人做的就是想办法拼命地去让自己的觉知可以一直持续。师父观身观心一段时间之后,就开始看到心动荡的那个部分——要说明一点,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必须要看到动荡的那块——那个时候看到心的动荡,一旦心有动荡,师父就可以有觉性,可以捕捉到心的动荡。


然后师父观察到自己可以一整天都看心的动荡,本来是保持距离地在看心的动荡,后来想与其那样,还不如让觉知能够持续,然后就变成了去紧盯,让自己在二十四小时全都保持觉知去看心的动荡。而且也获得了成效,因为可以日日夜夜地看到,然后心里想:从现在开始修行简单了,因为自己可以做到二十四小时一直看心的动荡。


因为要刻意地观,所以就会变成紧盯,变成二十四小时一直可以看到心的动荡。然后到了要休息的时间,躺下来时,心会忽然直接集中,然后心里想:诶,有一些很奇怪、神奇的境界发生了,自己修行的进步太大了。


因为那时候师父已经阅读过隆波的法谈,法谈里说一个人在切断烦恼习气之前,心一定要先集中,然后再拨开。所以那时候师父就精进地用功,希望心什么时候可以集中,然后彻底地把它拨开,但是心始终不愿意拨。


有一天一个同修来找师父,让师父去找一下隆波帕默尊者,隆波看到师父之后,就惊叹地说:“唉,你干了一些什么?你的心现在为什么往外送得那么严重?”然后隆波说:“你看一下那棵树上的小鸟。”隆波一说看树上的小鸟的时候,师父的心“啪”的一下就冲到那只鸟上面去了。然后隆波说:“你看到了吗?你已经错了,你的心往外冲的力度太大了。”然后他总结说:“你前面所修的全都错了。”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师父学习隆波的法并不齐全,了解的仅仅是觉性,然后小时候训练获得的是带着痴的禅定,学法了之后因为学得不全,结果变成了紧盯、专注所缘到极其娴熟的程度了。


大家仔细体会一下,师父训练了那么久,根本没有获得正确的禅定。隆波最后总结说:“你的修行彻底错了,你要彻底地把它们全部放下!”当师父听到隆波说自己前面全都修错了,要彻底地放下时,师父就特别气馁,心想今生根本没有任何的福报跟波罗蜜修行。


那时师父就想去跟自己住的那个寺庙告别,然后去找工作做,修行太难了。那个时候刚好隆波准备出家,在那之前师父曾经给隆波写信说:如果您什么时候要出家,我提前报名,只要您出家,我就准备去护持您。师父那时候想,隆波应该把这件事彻底忘掉了,但那时隆波就写信来问:我准备出家了,你曾经写信承诺说如果我出家,你准备来护持我,你来还是不来?


事实上,那时师父是真心不想去了,因为觉得修行太难了,自己根本没有任何的福报跟波罗蜜,已经对修行彻底失望了。但类似于曾经写信去求职,别人已经接受你了,结果你却不去工作,面子上好像有些过不去。然后师父心里想:那就先去,在他出家的早期帮一下忙,让一切都成型了之后,再重新出来找工作。


那时候师父根本也没有怎么想要修行,因为感觉怎么做都是错的,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怎么样做都是错,就不想修行了。然后隆波就想办法去引诱和骗师父,让师父慢慢开始重新来训练,透过观身来训练觉性,身体动了觉知,身体动了觉知。


随着训练的深入,一旦身体动,马上就能觉知,因为曾经有训练过觉性。当训练一段时间之后,很快又看到了曾经自己走进的那个误区——看到心的动荡,又看到那个境界了。然后隆波就问:“现在修行怎么样了?”师父答道:“现在开始又可以看到心的动荡了,但是不敢看。”隆波就说:“那你看吧。”师父心里想:自己以前走偏是因为没有跟隆波在一起,现在跟他在一起了,他让我继续观,那样的话应该不会走错。


然后师父就每一天都这么去训练,而且训练到非常娴熟了。隆波经常会问:“现在怎么样?修行怎么样?”“看动荡。”然后又一天问:“修行怎么样?”“看动荡。”隆波每一次问:“你在看什么?”“在看动荡。”隆波说:“继续看。”就这样持续下来,差不多有一个月的时间。


看心的动荡,跟以前看的的境界是类似的,但师父心想应该不会失误,因为在隆波的眼皮底下修行,而且他一直说那你去观,你去观,那应该不会出偏差。然后又有一天,隆波问:“你在观什么?”“我在看动荡。”以前每一天隆波问完之后都回答说:“你继续观。”但是那一天隆波没有这么回答了,他反问一句:“你为什么要观它?”听到这句话之后,师父一下子懵掉了,然后心里生起了一些嗔心,事实上真想顶一句:“每一次你问我在观什么,我说在看动荡,你还让我这样去观,现在为什么要反问我为什么要观呢?”


而且那一天隆波显得一点都不慈悲,一点都不和善。隆波反问道:“为什么要观它?自己去用功。”然后师父就一个人蔫蔫地回到自己的寮房,心想惨了,又回到老路上了。师父下定决心,从现在开始再也不修行了。当已经决心再也不修行了,师父就那么坐着玩。因为不知道为什么要修行,因为做什么都错。因为想着不修行、不观了,那时候心就特别放松、特别空,心里感觉到再也没有修行的负担了。心一放松,就看到在大脑那个地方动荡的部分,在脑的波动震荡的时候,心知道的时候,就跑过去找那个脑的波动,越去找就会越清楚,当及时地知道心有往脑波那个地方跑的时候,那个跑动就灭掉了,就会生起知者,就会获得安住的心,安住的心也会灭掉。


这时腿上有了明显的感觉,心就往腿上的感觉跑,一旦及时地知道心有往腿上跑的时候,心的跑掉就会灭掉,就会再一次获得安住的心,然后安住的心又再次灭掉。这时候心开始动荡,然后心往动荡的地方跑,当及时地看到心的跑动,心又会再一次重新安住。然后师父就明白了修行全部都错了是因为什么,之所以错,是因为禅定是错的,因为自己没有知者、观者的心。


所以到了第二天早上,师父满面春风,特别高兴,然后去顶礼隆波说:“哦,我明白了修行应该怎么修。”因为每一次修的时候,心等于是往外面贴过去了,心并没有安住。所以那时师父才明白,大部分人修行之所以会没有结果,是因为心跑去跟境界在一起,并没有抽身出来,变成知者,变成观者。经历了这个过程之后,师父就跟隆波报告:“哦,我明白这条修行路大概应该怎么走了,大概明白了。”


 

师父这种学法的方式就是古人学法的方式,也就是一定要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去尝试对错,不停地去摸索。师父花了非常长的时间才获得知者的心。师父分享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分享给在座的各位:一定要抓住修行的核心和关键,一定要去训练觉性,获得知者、观者的心,这样的禅定才有可能可以开发智慧。但是现在我们不用担心,因为老师们已经非常详细、非常详尽地为我们开示、指导了。总而言之,我们现在直接学的是武功的最高秘籍。


训练心安住,如果我们训练觉性是正确的,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训练心安住,而且这个方法更加适合我们,也更加的简单——要有觉性及时地知道心的跑掉、心的迷失。


心会跑到六个根门,会跑到眼、耳、鼻、舌、身、心。心跑去想往往是最多的,因此我们要训练,心迷失去想了,我们要及时地知道,心迷失了,我们要及时地知道。如果我们这么去训练,透过观心的跑掉来训练觉性,这就不难。


教给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以身体作为临时的家,比如身体动了觉知,身体动了觉知。一旦我们的觉性能够及时地知道身体的动,接下来身体只要一动,觉性就会自行生起,这称为觉性生起,有在觉知身体。


然后我们就继续用功,有时候我们的心会跟身体浸泡在一起,我们就继续进一步去看心跟身体完全浸泡在一起了。如果我们及时地知道,心就会安住,就会看到身体是另外一个部分。有时候我们的身体在动,我们的心也会迷失去想,我们并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及时地去知道。一旦我们及时地知道,心就会安住,那个时候身体就会分成一个部分,知者的心又会是另外一个部分,心就会再一次安住。


如果不喜欢觉知身体,也可以去念诵佛陀。“佛陀”、“佛陀”,心跑去想了,及时地知道,我们及时地知道,然后又重新开始念佛陀。接下来在我们念诵佛陀的时候,一旦心跑去想,我们及时地知道,跑掉就会灭掉,就会获得安住的状态。所以以前的高僧在教导怎么修行的时候,就会让人去念诵佛陀。


“佛陀”、“佛陀”,心知道,意思就是念诵佛陀之后,一定要是心在知道“佛陀”,念诵佛陀之后,及时地知道心是什么样的状况,而不是像鹦鹉学舌一样地念诵佛陀。“佛陀”、“佛陀”了之后,一定要有一个知者的心在觉知,或者是“佛陀”、“佛陀”了之后,心迷失去想是什么样的状况,我们要及时地知道。


如果这么去训练,我们就会获得觉性,获得正确的禅定,这个不难。一旦我们通过训练获得了觉性,获得了正确的禅定,接下来要训练的就是开发智慧。如果谁是这样训练过来的,开发智慧就不会是什么难的事情,它就会变成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就像师父刚才分享的一样,一旦心跑掉,有及时地知道,跑掉就会灭去,就会获得知者的心,然后我们就会看到跑掉的心生了就灭,然后生起知者的心,然后知者的心也是生了就灭,这已经是自动自发的了,已经获得了智慧。


但是这所有的一切都是自行在运作的,而且那个时候并没有想得到什么,想求什么,并没有任何的干预。如果通过训练已经获得了知者的心,我们在观身的时候,就会知道身体是被觉知、被观察的对象,身体并不是我。如果训练观身,就会看到活动的身体不是我。这个更容易观,比观心更容易。


如果不停地观下去,就会越来越多地看到身体不是我。但是仅仅只是看到身体不是我,还无法清除烦恼习气,因为烦恼习气是潜藏在心里的。但是有些人的福报、波罗蜜足够的时候,当他照见到身体不是我的时候,心就会自动地反转回来观心,然后照见到心不是我,从而切断烦恼。


但是因为我们绝大部分都属于思想家,所以一定要回过头来看到心,看到心不是我。事实上心本来就已经不是我了,只是我们错解、误解了,误以为它是我。一旦我们透过修行让心可以安住了,就会看到名法、色法分离成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蕴。


第一个出现的部分往往是苦、乐、不苦不乐,还有另外一个部分,就是造作苦、造作乐、造作好、造作坏,还有另外一个组群,就是记忆界定,最后一个部分就是感知所缘的心。在我们心安住的那一刹那,蕴就会分开成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它们各自去执行各自的工作。


比如有苦生起了,一旦及时地知道,苦就会灭去,苦灭去了之后,也根本没有看到个我,当快乐生起来的时候,及时地知道,快乐就会灭去,在那个快乐里面也没有发现个我。包括好的心,坏的心,贪、嗔、痴的心,一旦看到之后它们灭去,也没有在里面看到个我。就这样观下去,就会发现心里面生起的所有境界,包括心本身,它们一直处在生灭的状态,里面根本没有个我。


如果心是我,那我们就可以去掌控它。心如果苦了,我们想让它快乐,那我们就应该可以掌控得了,如果我们希望心可以一直好,那我们一定可以控制得了。但是随着修行的深入,我们就会知道,一切我们都无法掌控,包括心不好的时候,我们想让它好,也强迫不了。


如果我们常常地去学习,常常地去了解,最后就会洞见心也不是我。如果我们的训练正确,那是不难的。包括迷失的心,我们一旦及时地知道,它就会灭掉,变成知者的心,知者的心很快就会变成迷失的心,迷失的心又会变成知者的心。我们无法强迫它一直保持某一种状态,变成我,因为它一直处在生灭的状态。


如果我们学习的是对的,如果我们走在正确的这条路上,道与果就不会在很远的地方。已经教完了。我们现在是属于非常幸福的群体,有高僧大德把整个正确的线路跟大家讲得非常清楚和明白。



师父以前修行的时候,很多人喜欢来跟师父分享,说那些人之所以修行有成果,是因为跟隆波特别亲近。但是事实上大家并不了解,隆波训练师父的方式比训练大家的方式要狠太多了。


师父跟隆波在一起,并不是一直很舒服的,师父从早上四点就开始忙了。凌晨四点就起床,起床后稍稍打理一下自己,就要去禅堂,那么大的禅堂,一个人去拖地、扫地。把卫生做完之后,就去把钵准备好,包括隆波的钵也要准备好,然后准备出去托钵,之后就跟着隆波一起去到村里托钵。


泰国人在供养僧众托钵的时候,往往会把米饭放到钵里,然后把菜用塑料袋装起来,放到师父的袋子里面。托钵得到的菜是非常多的,包特别沉。当隆波托钵结束之后,师父要把隆波的钵接过来,帮隆波背。


如果哪一天是节假日,就会有居士提一些有很多层的组装的饭盒、菜盒来供养,就会继续加码。你们想一想,有隆波的钵,有两个袋子,还要提组装的饭菜盒子。居士最慈悲的一次,就是供钵时直接供养了一个大西瓜,而且还加上一个大榴莲,而且这个榴莲是有刺的,壳都没有剥。


托钵回来之后,师父又要把这些饭菜都安排好,那时候隆波就会回寮房去洗澡,然后师父就有职责去把食物准备好,为隆波把饭菜准备好,根本没有时间修行。隆波吃完了之后,师父就要把隆波的钵拿去清洗,完了之后就要继续去厨房清洗居士们用过的碗筷、碟子。


那期间,隆波就会教居士,师父的职责就是去洗碗、洗碟。那些居士们听完法,师父刚好把碗碟洗完了,就又到了为隆波准备午餐的时间。那个时候,师父连张嘴的力气都没有了,因为从凌晨四点就起床了,所以那时候就会去稍微休息一会儿,醒来之后就要去把居士们供养的一些物品归类。到了下午三点的时候,就要去种树、浇水了,而且一直要做到晚上。到了晚上的时候,才有一点时间可以去洗澡,可以有机会跟隆波学法,时间是非常短的。


这就是刚才师父讲到的,师父洗完澡去打坐,然后隆波指导师父去看心的动荡,就是那个经历。师父会跟隆波在一起打坐半个小时,打给隆波看,那之后就是师父回到自己的寮房独自用功的时间,就只有这个时间才是属于自己的。


师父跟隆波在一起的时间,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有时候师父甚至特别自卑,心想别人都以为自己跟隆波在一起,可能是一整天都在打坐、经行,但事实上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一整天都在干活。而且很多人想当然地说:“既然你跟隆波这么近,你想问什么立马就可以问,请法多方便啊。”


然后就像刚才师父跟大家分享的一样,隆波再次让师父看动荡,师父看了之后,隆波每一天的指导都是继续观,很好,继续观,观到有一天,隆波突然说:“你为什么要观它?”就是这个。师父本人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所以对心没有安住这个状态记忆太深了,记到骨髓里面去了。


一旦师父的心安住了,可以开发智慧了,还有另外一个很难的功课,就是怎么做可以让心保持中立。比如有时候我们的修行非常好,我们的心就会膨胀,希望修行要不停地好下去。一旦它好了之后,进步了之后,又会开始退步,一旦退步的时候就会想:哎,太糟了,修行又退步了。


在心很好的时候,心就会膨胀,没有保持中立;在心退步的时候,心就会非常沮丧,没有保持中立。一定要训练来到心很好的时候不会膨胀,不会洋洋得意;在心退步,修行退失的时候,心也没有任何的沮丧,最后心能够保持中立。这一点是非常难的,这仰赖于我们的训练,最后照见到心进步也是暂时的,退步也是临时的。但是这样的状况并不是每个人都一定会经历,师父只是分享给各位,让我们在碰到这样的状况的时候,大概能够知道出路。


有一些波罗蜜特别多的人,一旦他开发智慧,很快心就会直接切断了。但是对于那些特别顽固的人,就需要反复地、不停地去看那个进步了退步,进步了退步,一而再,再而三,因为如果只是看一点点,刺激量不够,所以一定要大量地去看,最后心才会愿意保持中立。这里说的不是别人,就是师父本人。


当师父的心安住了,可以开发智慧之后,有一段时间师父的修行非常好,非常进步,然后隆波就说:“最近你的修行很好,你的修行已经来到行舍智了,心保持中立了。”当听到隆波说自己的心已经保持中立了,师父特别高兴,因为知道一旦心保持中立,机会就来了。然后隆波说完的第二天,心就退步了。一旦心退步之后,要想心再一次进步,再一次来到中立,要花上一个月左右或者是好几个月的时间。


然后这样好几个回合,每当来到这个状态的时候,隆波就表扬说:“很好,心又保持中立了,很好,不错。”隆波夸完了之后,心就开始退步了。最后师父心里想:隆波你为什么要说呢?每一次你说,每一次我都退步。这样进行了很多个回合,进行了好几年,一直都是这样。心修行进步的时候,心高兴没有看到,修行退步的时候,心伤心也没有看到,这样经历了好几年的时间。直到最后师父都投降了,就去跟隆波说:“如果下一次我的心再来到行舍智的时候,求求您千万别说,因为您一说就退步了。”隆波那时候才道出事实:“因为它已经退步了,所以才告诉你,如果还没有退失,隆波是不会告诉你的,不然你的心就无法保持中立了。”


师父在这样的境界、状态里持续了很多年,直到最后已经彻底丧气了,觉得要取得道与果太难了。直到有一次跟隆波一起坐车,师父就对隆波说:“我对修行的结果已经彻底绝望了,它是什么样子,都随它去了。我只有一个愿望,因为隆波您的工作、事情真的太多了,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去服侍您,去协助您。我做这些工作也根本没有什么时间修行,我现在唯一的期望就是今生去分担您的工作,去服侍您。”


当师父跟隆波说这一番话的时候,隆波一声不吭。三四天以后,刚好隆波去隆庆广场讲法。他那天讲的是初果须陀洹具备一些什么样的特质,他那天大概就讲了十几分钟。隆波是坐在主席台上面对着居士们讲法,师父就坐在隆波的旁边,也是面对着居士们的。当隆波开始讲法,师父就开始打坐修定,心特别亮堂,特别愉悦,特别快乐。但是师父觉得这样的快乐、这样的境界是自己修行那么多年来从来没有遇到过的,然后心里有个感觉:诶,今天听法是以最好的状态在听,非常愉悦地在听法,终于不用打瞌睡给居士们看了。


师父那时候就听到隆波讲法说:有的弟子啊,特别自卑,让他这样,他偏要那样。然后师父心里想:哎,隆波的讲法是不是在说我呀?类似于批评,把师父讲了一通,然后隆波说:“法已经灭掉了,结束。”然后就让大家跟隆波互动,至于前面讲的法,已经彻底结束了,完全换了一个话题了。


隆波讲完法之后就坐车回去,然后师父就特别想跟隆波汇报,因为那天的修行看到了一些很奇怪的境界,没有看过的、很新的境界。当师父开始讲的时候,隆波就摇手说:“你不要讲了,我不想听,我太累了。”然后师父就说:“好的,好的,不讲也可以,不讲也行。”事实上,师父之所以急着跟隆波汇报,是害怕自己会忘记。


很多人误以为跟高僧大德很亲近的人可以随心所欲,想问就问,想说就说。事实上并不是那样的,一定要注意,要等时机。


已经结束了。其他剩下来的不能讲了,因为就算讲了也会被他们彻底剪切掉的。那就把它留到私下请教。



师父十分钟以后就要回寺庙去了。师父对修行做一个总结:首先一定要持五戒,要把五戒持到非常好的程度;接下来就是要正确地训练觉性,正确的觉性就是要让觉性去知道身、知道心,那些自己的想象,那些思维,是不好用的,不能要的。如果我们有在持戒,有在训练觉性,禅定、安住的心就会自然地生起,因为我们有觉性,能够及时地知道心没有安住的状态。


如果我们训练觉性,然后又获得了安住的心,开发智慧就会变成很容易的事了。到了这个阶段,我们就是紧随着不断地去观身,不断地去观心,也就是要观身、观心呈现三法印, 这样才能获得智慧。


如果一段时间里我们无法照见三法印,就去重新训练禅定,去训练让心有力量,心有了力量之后,我们就再一次回来观。就是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去观,直到最后心保持中立。当心保持中立了,如果我们的福报波罗蜜足够,就会清洗烦恼习气,清除烦恼。最开始要清洗的烦恼习气,就是我们的一个误解:误以为身心就是我。


烦恼习气的清洗是有等级、有级别的,有些人无缘无故突然之间心空了,然后就说自己已经证悟阿罗汉了,这说明他已经迷路了。从理论的角度来讲,一般的人误以为自己悟道,都会误以为自己已经证悟阿罗汉了。如果谁修行一下子就证悟了阿罗汉,一定要知道他属于跳级。一定要先去证到初阶的法,一定要先照见到身心不是我。


这就是给大家的礼物,就是这些。


修行圈所发布的文章大多精摘自网络公开内容,这些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修行圈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邮件联系:wwyt2018@163.com ,我们一定会及时更正。


 相关推荐 

▶ 定心的层次与禅定境界

▶ 揭开中国禅密功筑基功法 (刘汉文)

▶ 专注呼吸:验证打坐禅修的好处

▶ “黄庭禅坐”的方法解析(打坐实修参考)

▶ 科学家对僧人大脑做实验,证实禅修可以改变人脑


 精选文章 

▶ 《黄元吉静功修炼》(收藏)

▶ 阴符经:修炼与悟道的核心

▶ 祝由术密受教材公开(珍藏)

▶ 揭秘算卦原理和特异功能(视频讲座)

▶ 2500年前,佛陀亲自传授治疗癌症的两句话!


随 喜 打 赏

长按上方二维码支持工作室

- 万物一体工作室 -

“修行圈”旨在传递心性的智慧,了悟人生,与自然和谐共生;集众家智慧合为一体,用全息立体的思维和角度思考人和自然万物的奥秘,传承、创新东方智慧,共创美好新世界。不定期推送 东方智慧修行启示修炼秘法易经数风水法术、中医养生、灵性科学人体奥秘古今秘史修学资料等大量相关内容。交流微信:qiongli95


修 行 人 的 公 众 号

格物|致知|自然|简单

 长按二维码关注  开启智慧大门 

- 关于修行最全的内容都在这里 -


从历史信息可以查看公众号往期更多的好文章。后台回复你想要了解的内容,会根据所需把内容推送在文章里;回复你想要的任何学习资料,会不定期提供相关资料,回复“资料”即可下载。转发分享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