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到儿童的天真,才是真正的修行
传播上古智慧、灵性与科学、修行、养生、生活。公众号后台点击“往期精彩”,在内容页上面的搜索框输入关键词,即可搜到您想了解的文章。这里有最全的优质内容和资料,给予修行路上更多的启示与帮助。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思想是个人生命自己带来的,婴儿脑袋一封了顶,开始有意识思想。后天的思想教育越来越“污染”,人年纪大了,知识越多了,思想“污染”也越多。
我是中国人,我代表的是中国文化,小的时候我们骂这些老头子,“老奸巨猾”四个字,越老越奸诈,花样越多,越靠不住。我年轻时也骂这些老前辈,到了三十五岁以后,自己承认是老奸巨猾了。现在我八九十岁了,岂止是老奸巨猾,而且不是东西了。这就是思想的顽固,所以人生的经验越多越顽固,越来越“污染”,要想恢复到儿童时的那个天真活泼,就非常非常难。
真正的修行,是把自己恢复到儿童阶段的活泼天真,那就干净了。如果修养恢复到那个阶段,也就不怕衰老,脑筋尽管老化了,但是智能和记忆反而恢复得更好。
《庄子諵譁》
一个人,修行到心中没有杂念,没有妄念;情是妄情,佛家叫做妄想,意识没有这些后天加上的思想,完全恢复到婴儿清净无为的状态,这时生命的功能整个发出来了。……前面提到婴儿吃奶,天生能够知觉的即是性,那是知;情是后天加上的意识,是第六意识所形成的,佛学的名称叫做染污,就是现在人说的污染;情就是后天加上去的污染。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学问,都是后天的污染。现在的人说得很妙,把佛学名词倒转来用,就变成最新的名词了。后天的染污越多,我们生命的天性就越少。
《孟子与尽心篇》
一个人很有学问,但往往会自认是饱学之士,看不起别人;其实应该忘了自己“有学问”这回事,在街上看见一个推车的、挑菜的,也要谦虚,想到自己还有向他们学习的地方。可是,一般人连穿一件新衣服都忘不了,走在街上,要多拉几次衣服,似乎怕别人不知道;如果有人赞美他的衣服,他更会沾沾自喜。所以忘了自己所拥有的,是很难做到的,如果有权而能够忘掉,就是保持了一分天真、善良与仁慈的童心。这是古代内圣外王的基础,是中国文化个人基本修养的本份。
所以大家要特别注意,这句话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乃至于出家当和尚的,本来很平凡,慢慢被人尊称“师父”,再被尊称“大法师”或“上师”,这样对他三叫两叫,他便自以为是活佛了。一般人除夕过年的时候,口袋里多了一些钱,自己就会“抖擞”——炫耀、自满、自傲——起来,这就是不能“忘钱”。在古代的圣王之中,能有“好善而忘势”的精神,是值得后人效法的。
《孟子与离娄》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这是孟子提出来的重点。大人不一定是皇帝,也不一定是大臣;大人可以当皇帝,可以做大臣,也可以做一个最平凡的老百姓。大人是超然的。唯大人可以入圣境,当皇帝则是入圣境为圣王,做宰相则为良相,做老百姓则是一个规规矩矩的圣人。所谓“赤子”,就是婴儿,“赤子之心”,一般人说是童心,但不是幼稚,是形容人的天真、天良之心。
曾子著《大学》,就是所谓的大人之学,最后才“止于至善”,首在“明德”、“亲民”,然后“止于至善”。而普通一个人,能够永远保持他的天真童心,没有机心,就是至善,就是“赤子之心”。明人洪自诚的《菜根谭》中说:“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世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如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他这几句话很有道理,一个人对人情世故知道的少,自己心理上的污染也比较浅。所以年轻人做事,看来是个冒失鬼,但他心里染污少,不知道别人可能心存不正。 年纪大了,经历的事情也太多了,看人就不同,办法也多了。因此他主张“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似乎一个人深通人情世故,面面圆融,处处通达;倒不如老实一点,笨一点,保持那分天真比较好。人纯厚,则能保持天真。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最不愿看的一副对联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虽然贾宝玉走的路子不同,也不一定对,但在这一点上,他还是保持了赤子之心。如果以现在的观念来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似乎讲这个人永远长不大,什么事都不懂,等于半个白痴,像这样的人还有什么用?事实上,所谓“赤子之心”并不是长得大或长不大,而是指永远保持干净、纯洁、诚恳、少爱憎、少恩怨、仁慈、爱物的心理。
真正修养的境界,如学佛学道,明心见性,初步都是为了恢复赤子之心。古代有一位女神仙曹文逸,她的两句话说得很好:“无心心即是真心,动静两忘为离欲”,这就是赤子之心的境界。孟子说,只有这样的人,才够得上中国文化所标榜的“大人”,可以做圣君、贤相。
人的修养,是要恢复到“赤子之心”的境界,要怎样才能达到呢?不能以填鸭式的教育硬塞,要以启发式的教育使其自得。这和后世禅宗的教育相同。我们知道,禅宗祖师的教育方法、所走的路线都是这样,也就是“深造之以道”,才能达到“道”的境界。什么是道的境界?在这里暂以孟子的观点来解释,就是恢复到“赤子之心”的境界,也就是由后天修养回复到先天的境界。
要怎样才做得到呢?要他“自得”,也就是自悟。假使不是自得而是被教的,就不能活用。例如现在有许多人学修道,学打坐,一开口就说:老师教我这样打坐的,好像是为老师而修道、打坐的。老师教了重点,教了方法,自己就要能够活用;自己不去体会,不去活用,这就是不能够自得,而是拿到鸡毛当令箭了。
禅宗有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方苏欺君不得”,意思就是学问修养要自得,自己启发自己的灵智,就是道的境界;不是从老师那里填塞进来的,也不是接受的,否则就变成了宗教的教条式信仰,那并不是道。
只有自得的,则能“居之安”,而“居之安”并不是指房子住得好,是指平常都在自己所得的本位中。“居之安则资之深”,这个“资之深”,不是现代语老资格的意思,“姿”是资用,也就是说,平常处世可以应用你的道。因此出世、入世都在道中行。则“取之左右逢其源”,出家也好,隐居也好,不出家也好,为官也好,都处在道中。所以学问之道,要“自得”。
过去圣人的言教,都是要我们能够求其自得,这也是从“赤子之心”来的。学问的修养、道的修养,都是这个原则,要“自得”。而学问以外的培养,则要学识。严格说来,学问就是道,而其他各方面的知识、写文章等,那只是学识。自得的是“道”,恢复“赤子之心”,就是人类天然本性的修养,不被后天物欲环境做污染。对于知识,则先求渊博,再求专门,与道的修养并不违背。
《易经系传别讲》
《中庸》一开始,子思就告诉我们:“天命之谓性。”这个天不是讲我们头顶上那个深蓝色的天,也不是宗教家的天,也不是天文的天,这个天是儒家思想的代号,也叫做道,儒家就用这个“天”来代表本体。
有始以来,这个生命是自然下来的,就叫做性,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是自然来的。但这不是物理思想上的自然,是自性当然的自然,就是这个样子的自然,人生来就是这个样子,万物就是那么个现象,所以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这个率就是直道而行,很直,但是我们人一加入后天的思想便不是率了。譬如一个婴儿,开始会讲话时后天已经受到污染,就已经不是率性了,儒家经常用赤子之心来形容。一般人解释赤子为婴儿,那是不对的。所谓赤子是不会讲话,生下来一百天左右的那个婴儿,胞衣里刚出来,一身肉是发红的,那个婴儿才叫赤子。
赤子之心是指它而言的。那个心就是道,道的存在。并不是说婴儿就是道。我们大人觉得此心纯洁、干净,既无欢喜、也无烦恼,跟自然的赤子之心一样,那就是道,就是所谓的“率性之谓道”。可是我们人做不到,因此到了我们这个阶段,就是“修道之谓教”了。赤子之心做不到了,在平常烦恼思想里头,慢慢修行,慢慢纠正自己的心理行为,使它返还“天命之谓性”的道。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教育之教),是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同《大学》开始所说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个纲要的精神是相同的。
《如何修证佛法》《大圆满禅定休息简说》
老子说得对:“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你们如果能做到,自己的心真像生下才一百天内的奶娃儿一样,此心活活泼泼的,没得妄念,就是休息了。一个奶娃儿,你逗逗他,他也会笑笑,你说那笑有意义吗?那你才见鬼;没有意义吗?有意义,他就喜欢笑,笑过了没得事;他要哭就哭了,哭也没得事。我们凡夫越长大越不懂,笑了以后不笑了,心想:我刚才为什么对他笑?糟糕!他该不会说我神经病吧?一大堆客尘烦恼与妄念就来了,这个就是人长大了。大人一毛钱都不值,而且,大人变老人更可怕,所以人永远保持童心就是道。天真未琢,破了就完了,所以我们一般人如果能够成道,实无天理!因为心里头的道理太多了,讲难听一点是:脏的心思太多了。真的哦!我不是骂人哦!我讲了老实话,认为我在骂人,不是你疯了就是我疯了。
心性的修养,只要能做到如婴儿的状态,一定成功,他是天真的。我们做不到,我们有很多虚假,明明是恨你,还要敷衍你,皮笑肉不笑,多么罪恶啊!这就同行愿有关了。佛经说:直心是道场。我们做不到直,有多少假!每分每秒都假,连内心念头都假,都在造恶业,所以行愿谈何容易啊!
要证果,不管男女老幼,无论年纪多大,修持第一步,非修到童真不可。如何修到童真?心念无分别,生理色法转了,整个六根不漏,那才转成童真之身,立刻入道,绝对不假,佛法是不欺人的。
修行圈所发布的文章大多精摘自网络公开内容,这些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修行圈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邮件联系:wwyt2018@163.com ,我们一定会及时更正。
相关推荐
精选文章
随 喜 打 赏
长按上方二维码支持工作室
- 万物一体工作室 -
“修行圈”旨在传递心性的智慧,了悟人生,与自然和谐共生;集众家智慧合为一体,用全息立体的思维和角度思考人和自然万物的奥秘,传承、创新东方智慧,共创美好新世界。不定期推送 东方智慧、修行启示、修炼秘法、易经数术、风水法术、中医养生、灵性科学、人体奥秘、古今秘史、修学资料等大量相关内容。交流微信:qiongli95
修 行 人 的 公 众 号
格物|致知|自然|简单
长按二维码关注 开启智慧大门
- 关于修行最全的内容都在这里 -
从历史信息可以查看公众号往期更多的好文章。后台回复你想要了解的内容,会根据所需把内容推送在文章里;回复你想要的任何学习资料,会不定期提供相关资料,回复“资料”即可下载。转发分享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