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黄庭经讲义》陈樱宁(收藏)
传播上古智慧、灵性与科学、修行、养生、生活。公众号后台点击“往期精彩”,在内容页上面的搜索框输入关键词,即可搜到您想了解的文章。这里有最全的优质内容和资料,给予修行路上更多的启示与帮助。
《黄庭经讲义》 陈撄宁
《黄庭经》不著撰人名氏及时代,惟陶隐居《真诰》云:“上清真经,晋哀帝兴宁二年南岳魏夫人授其弟子,使作隶字写出,数传而后,为某某窃之,因济浙江,遇风沦漂,惟《黄庭》一篇得存。”《黄庭》旧有《内景》、《外景》二篇,《真诰》所指,殆《内景》篇也。晋王右军有《黄庭经》楷书,历代传刻,以为珍宝,即《外景》篇也。当右军时代,《内景》尚未行世,自无所谓《外景》之名,故右军所写,祇称《黄庭》。后人据《真诰》之言,遂滋疑义,盖未知此经原有先后之分,内外之别也。两篇文字未必出于一手,而精理贯通,体用相备,真知个中消息者当不复存歧视。故吕纯阳真人《题宿州天庆观诗》云:“肘传丹錄千年术,口诵黄庭两卷经,鹤观古坛槐影里,悄无人迹户常扃。”
欲读《黄庭经》必先知 “黄庭”二字作何解说,“黄”乃土色,土位中央,“庭”乃阶前空地,名为“黄庭”,即表中空之义。吾人一生,自脐以上,为上半段,如植物之干,生机向上。自脐以下,为下半段,如植物之根,生机向下。其生理之总机关,具足上下之原动力者,植物则在根干分界处,人身则在脐。婴儿处胎,鼻无呼吸,以脐带代行呼吸之功用,及出胎后,脐之功用立止,而鼻窍开矣。修持口诀重在胎息。胎息者何?息息归根之谓。根者何?脐内空处也。脐内空处,即“黄庭”也。
“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阙前命门。”(《外景经》)
“黄庭真[中]人衣朱衣,关门牡籥闔两扉,幽阙使[侠]之高巍巍,丹田之中精气微。”(《外景经》)
附注:后世丹书所言黄庭之部位,与本经微有不同,然大体无妨,可不具论。
泥丸即上丹田,在头顶中,针灸家名百会穴,乃脑也,为修持最重要之关键。当行功时,运周天火候,必后升前降,升到泥丸终,降自泥丸始,所谓还精补脑也。
夫脑髓之体极精,脑髓之用至灵,其成也,乃间接由元气化生。其亏也,非物质直接所能补足。人当中年以后,每患脑力薄弱,常欲求助于助于药,然药无补脑之效。惟有修持功夫借阴阳升降之机,化生灵质,日积月累,方可使脑髓渐充,回复原状,或更觉超胜,于是性有所寄而命有所归。
“琼室之中八素集,泥丸夫人当中立。” (《内景经》第二十一章)
“保我泥丸三奇灵,怡淡闭观内自明。” (《内景经》第二十一章)
“问谁家子在我身,此人何去入泥丸。” (《内景经》第十九章)
第三章 魂 魄
自来言魂魄者,理论至赜,不可毕陈,挈其大纲,约有十说:
一、以阴阳论魂魄者。《礼祀》陈氏注曰:“魂者阳之灵而气之英,魄者阴之灵而体之精。《淮南子》高诱注曰:“魂者阳之神,魄者阴之神。”
二、以五行论魂魄者。《朱子全书》曰:“魂属木,魄属金,所以说三魂七魄是金木之数也。”
三、以五藏论魂魄者。《内经》云:“心藏神,肝藏魂,肾藏精,肺藏魄。”“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此言魂与神为一家,魄与精的一家,正合丹道东三南二,木火为侣,西四北一,金水同宫之说。
四、以鬼神论魂魄者。《礼 ·祭义》曰:“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气即魂意。魂与气古人常合为一谈,如“延陵季子骨肉归于土,魂气无不之”之语,可见。
五、以动静论魂魄者。《性理大金》引宋儒说,云:“动者魂也,静者魄也。”动静两字括尽魂魄。凡能运用作为皆魂使之尔,魄则不能也。
六、以升降论魂魄者。《朱子全书》曰:“人将死时热气上出,所谓魂升也,下体渐冷,所谓魄降也。”
七、以志气论魂魄者。《朱子全书》引苏氏《易解》曰:“众人气胜志而为魄,志胜气而为魂。”
八、以思量与记忆论魂魄者。宋儒黄勉斋曰:“人只有个魂与魄,人记事自然记得底是魄,如会恁地搜索思量底便是魂。魂主经营,魄主受纳。”
九、以知觉与形体论魂魄者。《礼 ·祭义》陈氏注曰:“人之知觉属魂,形体属魄,如口鼻呼吸是气,那灵处便属魂,视听是体,那聪明处便属魄。”
十、以生成之先后论魂魄者。《春秋左氏传》云:“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后儒为之解曰:始化是胎中略成形时,人初间才受得气,便结成个胚胎模样是魄,既成魄,便渐渐为动,属阳曰魂。
以上诸说,各有不同,合而观之,或可于中取得一较为明确之印象,至其相互之关系则犹有说焉。《内经》曰:“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薛生白注曰:“气形盛则魂魄盛,气形衰则魂魄衰。魂是魄之光焰,魄是魂之根柢。魄阴主藏受,故魄能记忆在内。魂阳主运用,故魂能动作发挥。二物本不相离,精聚则魄聚,气聚则魂聚,是为人物之体,至于精竭魄降,则气散魂游,而无所知矣。”又,朱子曰:“无魂则魄不能以自存,今人多思虑役役,魂多与魄相离,老氏便只要守得相合。老子云,载营魄,是以魂守魄。盖魂热而魄冷,魂动而魄静,能以魂守魄,则魂以所守而益静,魄以魂而有生意。魂之热而生凉,魄之冷而生煖,惟二者不相离,故其阳不燥,其阴不滞,而得其和矣。不然则魂愈动而魄愈静,魂愈热而魄愈冷,二者相离,则不得其和而死矣。水,一也。火,二也。以魂守魄,以二守一,则水火因济而不相离,所以永年也。”朱说颇合于丹家魂魄相拘之旨。
引证《黄庭经》本文:
“玄元上一魂魄炼,一之为物最罕见[叵卒见],须得至真乃顾盼,至忌死气诸秽贱。”(《内景经》第二十七章)
“魂欲上天魄入渊,还魂返魄道自然。”(《外景经》)
“垂绝念神死复生,摄魂还魄永无倾。”(《内景经》第十一章)
“和制魂魄津液平。”(《内景经》第十一章)
“高拱无为魂魄安。”(《内景经》第二十三章)
第四章 呼 吸
前三节虽略具理论,尚未言明学者致功之方。丹诀数十家,深浅各别,而其下手之诀皆不外乎呼吸作用。气存则人生,气竭则人死,呼吸所关,顾不重欤。普通之人徒知以口食谷,不知以鼻食气。虽终日呼吸不断,然此等呼吸大部出多入少,粗而短,不能细而长,急而浅,不能缓和深,乃修持之大忌也。修持之道贵在以神取气,使神入气中,气包神外,打成一片,结成一团,纽成一条,气成一点,则呼吸归根,不至于散漫乱动,而渐有轨辙可循,如是者久之,即可成胎息。何谓胎息?即呼吸之息氤氳布满于身中,一开一闔,遍身毛窍与之相应,而鼻中反不觉气之出入,直到呼吸全止,开闔俱停,则入定出神之期不远矣,今日《黄庭经》所论之呼吸乃胎息以前之初步,学者习之既久,可以却病延年。
引证《黄庭经》本文:
“呼吸庐间以自偿,保守完坚身受庆,方寸之中谨盖藏,精神还归老复壮。” (《外景经》)
“肺部之宫似华盖,下有童子坐玉阙,七元之子主调气,外应中岳鼻齐位,素锦衣裳黄云带,喘息呼吸体不快,急存白元和六气,神仙久视无灾害,用之不已形不滞。”(《内景经》)第九章)
“呼吸虚无[庐间]入丹田,玉池清水灌灵根。”(《外景经》)
第五章 漱 津
人口中之津液譬如山中之泉水。水性本就下,而泉能至山顶者,何也?地下水气循土脉透石隙而上蒸也。水气何以上蒸,则以地中含蓄之热力使然。吾人静坐工夫已久,口中自然发生一种甘津,清凉爽淡,异乎时常。此亦因身中团聚之热力,蒸动下焦之水气,循经络之路而上升,至口中遂化为津,此津由炼气而生、与常津不同,吞入腹中,大有补益。果能勤加修炼,勿稍间断,则第一次吞入腹中之津,又为热力蒸动,化气上升,仍至口中,复还为津。此为第二次所化,比第一次更加甘美,其补力亦更大。如是循环不休,直至百千万次,功同乳转醍醐,而古人所谓玉液还丹不外是矣 。
引证《黄庭经》本文:
“舌下玄膺生死岸,出清入玄二气煥。”(《内景经》第六章)
“存嗽五芽[牙]不饥竭。”(《内景经》第二十二章)
“闭口屈舌食胎津。”(《内景经)第二十七章)
“取津玄膺入明堂,下溉咙喉神明通。”(《内景经》第三十三章)
“三十六咽玉池里。”(《内景经》第三十四章)
“玉池清水上生肥,灵根坚固老不衰。”(《外景经》)
第六章 存 神
神者乃最不可思议之物,变幻无方,出入无时,谁得而拘之。所谓存神者,岂非徒论空言乎 ?然苟知其法,亦不难为。存神之义即神自存耳,非依他力而后存也。存神与存想不同。存想者,如《大洞经》存想百神之衣裳、冠带、形容、动作。又如《龙虎九仙经》存想黄云撞顶,《中黄经》存想五方五色之气出于身中等法皆是。若夫存神则无所想,不过将神光凝聚于一点,不使散漏之谓也。存神不限于身中一处,亦不限在身内,有时亦存神于身外。丹道步步以存神为用,《黄庭经》所云尚未尽其量,惟示学者以梗概而已。
引证《黄庭经》本文:
“心部之宫莲含花。” “调血理命身不枯,外应口舌吐五华,临绝呼之亦登苏,久久行之飞太霞。”(《内景经》第十章)
“肾部之宫玄阙圆。” “主诸六府九液源。” “百病千灾当急存,两部水王对生门,使人长生升九天。”(《内景经》第十二章)
“窍[高]研恬淡道之园,内视密眄尽睹真,真人在己莫问邻,何处远索求因缘。” (《内景经》第二十三章)“三光煥照入子室,能存玄冥万事毕,一身精神不可失。”(《内景经》第二十五章)
第七章 致 虚
前言呼吸、漱津、存神诸作用,法良意美,效验计日可期。然学者不察,执著太过,非徒无益,且有损害。故继之以致虚。致虚者非枯坐顽空也,乃动中之静也。非一切不依也,乃心依于息,息依于心,浑然而定,寂然而照也,医家用参术补气,而惧其滞,必佐陈皮以疏之。用地黄补血,而嫌其腻,必佐当归以行之。修持者以风火之力煅出饮食之精华,以培补吾身之亏损,必顺乎自然之理,合乎虚无之妙,以调和其太过,而制限其有余,方可归于纯和之域,是犹医家陈皮、当归之作用也。否则执著成法不知变通,刻意猛进,返使阴阳有偏胜之疾。
引证《黄庭经》本文:
“眉号华盖复明珠,九幽日月洞虚[空]无。”(《内景经》第六章)
“呼吸虚无[庐间]入丹田。”(《外景经》)
“虚中恬淡自致神。”(《内景经》第二十九章)
“正室之中神所居,洗心自治无敢污,历观五藏视节度,六府修持洁如素,虚无自然道之故。”(《外景经》)
“作道优游身独居,扶养性命守虚无。”(《外景经》)
第八章 断 欲
修持初步功夫贵在返老还童。若身中精气亏损,肌髓不充,必渐用功修炼培补,使其回复原状。培补之道有三:一、饮食滋养从口入;二、空气呼吸从鼻入;三、元气开闔从毛孔入。三者会萃积蓄,蕴酿于一身,渐采渐炼,渐燥渐结,内实骨髓,外华肌肤,灵府神清,丹田气满,至此方证长生之果,远离老病之乡。然欲得如是功效者,不仅禁男女之合,而且用法闭精窍之门,待其永无漏泄而已。
引证《黄庭经》本文:
“急守精室勿妄泄,闭而宝之可长活。”(《内景经》第二十二章)
修行圈平台内容由多个不同门派、不同领域和法脉的修行者编写或提稿。这些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修行圈运营者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邮件联系:wwyt2018@163.com ,我们一定会及时更正。
往期推荐
- 万物一体工作室 -
“修行圈”旨在传递心性的智慧,了悟人生,与自然和谐共生;集众家智慧合为一体,用全息立体的思维和角度思考人和自然万物的奥秘,传承、创新东方智慧,共创美好新世界。不定期推送 东方智慧、修行启示、修炼秘法、易经数术、风水法术、中医养生、灵性科学、人体奥秘、古今秘史、修学资料等大量相关内容。私人微信:qiongli95
修 行 人 的 公 众 号
格物|致知|自然|简单
长按二维码关注 开启智慧大门
- 关于修行最全的内容都在这里 -
从历史信息可以查看公众号往期更多的好文章。后台回复你想要了解的内容,会根据所需把内容推送在文章里;回复你想要的任何学习资料,会不定期提供相关资料,回复“资料”即可下载。转发分享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