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上古智慧、灵性与科学、修行、养生、生活。公众号后台点击“往期精彩”,在内容页上面的搜索框输入关键词,即可搜到您想了解的文章。这里有最全的优质内容和资料,给予修行路上更多的启示与帮助。
当一个人把自己放得很低时,
他就是王;
当一个人把自己放得很高时,
他就什么都不是。
故言:“人低为王,水低为海”
“雄”代表公,“雌”代表母,我们常说“决一雌雄”,就是比一比,看谁是公的谁是母的——意思是谁更厉害。不过,这里的“雄”既不是公,也不是厉害,而是精进、刚强、进取、积极的意思,是“雄心”的雄。这里的“雌”也不是母或弱,而是柔弱、绵长、安静、谦和、示弱。人的生命中必须有一种积极进取、强悍向上、奔流不息、灵活多变的东西,如果没有这个东西,人是立不起来的。因此,《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但与此同时还要“守其雌”,也就是说,行为上要谦和,不要咄咄逼人。如果心灵刚强,行为也过于咄咄逼人,社会就必然容不下你。但是,如果只有谦和之心,没有强悍的心灵,社会就必然会同化你。所以,既要锻炼出一颗强大的、独立于外部世界的心灵,也要守住一种宁静谦和的心态;既要拥有巨大的力量,也要懂得示弱。
拥有大力和雄心,却宁静谦和,就是“知其雄,守其雌”;明白如何勇猛精进,行为上却细水长流,也是“知其雄,守其雌”。老子哲学一直不赞成外表上过于强大,尤其不赞成将外表上的强大作为生命常态。老子认为,就算你的内心非常强大,也知道如何在行为上强势,但你的生命常态还是要宁静一点,“守中”,“守中”就是“守其雌”。不需要把雄心表达出来,也不需要急于实现这份雄心,把雄心放在心里,踏踏实实、不骄不躁地做事,在一种安安静静的生命常态中达成雄心。人可以有跃进的雄心,可以追求发展和进步,但必须有一种尊重规律的生命常态,因为,“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急功近利者不可常保。所以,我们不要做狂风暴雨,要做绵长的溪流,一切都允许它慢慢来。我们还可以把“知其雄”理解为太阳,把“守其雌”理解为大地。大地低到极致,任所有人践踏自己、把自己踩在脚下,我们要向大地学习,以“守中”为尊严,以“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为尊严,怀抱太阳般照亮一切的梦想,在行为上将自己变成容许亿万人践踏的大地。大地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存在之一,它始终在默默地忍受着一切,始终为我们贡献着各种东西,让我们能够生存。无论是承载鲜花,还是藏污纳垢,它都是那么的平顺坦然,没有丝毫的抱怨,没有丝毫的拒绝,无怨无悔,永远承载万物,永远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这种德行太重要了。如果你在行为上也像太阳,还没有照亮别人,就会把接近你的人给烤死,谁会愿意接近你呢?同样,如果你没有大地的安忍,总是唠叨满腹、抱怨不断,也不会有人喜欢你的。所以,要“守其雌”。
我能看到一些人的未来,为什么?因为每个人的未来都是他的心决定的,他在待人处事方面做得好不好?他懂不懂如何与人沟通?他有没有容纳一切的胸怀?他能不能安住于“静”?如果不能,始终充满骚动和不安,永远在激情的推动下做事,缺乏一种安静的、安忍的、持之以恒的能力和心态,他就不可能成功。简言之,预测一个人的未来其实不难,你只要看他是不是厚德载物就够了。只有厚德载物,他才可能成大器;做不到厚德载物的话,他至多实现一些小成功,绝不可能把事情做大。厚德的“厚”,就是包容。所以,能够包容的人才是有福报的人,我们常说的福薄之人,则是容不下别人的人。当你既有太阳一样的雄心,也有大地一样柔顺宽厚的行为,就做到了老子所说的“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当你做到“知其雄,守其雌”的时候,也就有了溪水一样的德行。“天下溪”不是一条溪流,而是全天下所有的溪流,象征一种“大”的境界。他不是因为没有追求、没有原则而逆来顺受。他的顺,是大道的随缘。老子总是说,上善若水,大道也如水,水是最接近道的东西。你把它倒进圆杯子里,它就是圆的;你把它倒进瓶子里,它就是瓶子的形状;你把它倒进方杯子里,它就是方的。这种随顺,被认为是道的德行,接近于道。它可以融进任何存在,人离不开它。当你拥有“知其雄,守其雌”的胸怀时,就会像溪水一样润泽万物,谁都离不开你。凭借这种智慧,你可以进入任何你想进入的环境,世界上就再也没有你不能待的地方,再也没有容纳不了你的地方。我去美国和加拿大考察的时候,发现一些中国留学生过得很艰难,发展得很好的人,也很难成为高层管理者。为什么?因为,很多中国人都有个性、爱面子、有过强的主见。相对而言,印度人就要好很多,微软里有很多印度人,而且,在国外的计算机领域,很多印度人都可以成为高层管理者,他们管理着白人、印度人、中国人等各个种族的员工。我问过一个在国外工作的朋友,为什么中国人在国外当不了高层管理者,印度人却可以呢?朋友说,因为印度人有活性,不追求个性。印度文化中,有一种非常活的东西,印度人会不折不扣地做老板安排的事情,无怨无悔。但中国人不是这样,中国人好面子,个性太强,有自己的主见和文化思维,时不时还会闹一点别扭。在单位里不能闹别扭,闹上一次还不要紧,闹上两次、三次,就不让你当领导了。所以,在这个时代,最大的智慧不是个性,而是水一样的活性。凉州人总是说“人低为王,水低为海”,这句话很有智慧。当一个人把自己放得很低时,他就是王;当一个人把自己放得很高时,他就什么都不是。
“窪则盈”,当你低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像百川入海那样,把你看到的一切好的东西都学过来,让自己的人格和智慧变得圆满。如果你细心观察的话,会发现生活中那些人缘非常好的人都很低调,跟谁在一起,他都比别人的姿态要低,这样就不会让大家觉得他扎眼。树大会招风,人低才为王,扎眼的存在没有人会喜欢,谁都会觉得跟他在一起不舒服,因为他总是高人一等。没有人喜欢那些总是高人一等的人,所有人都喜欢低调的、没有火气和棱角的人。历史上有很多“窪则盈”的例子,比如周公的“握发吐哺”——周公礼贤下士,非常害怕失去天下贤士,每逢有人才来拜见他,他必然马上迎接,哪怕当时在洗头吃饭,也会握起头发、吐出口中之食,先见了贤士再说。儿子去鲁国受封时,他也告诫儿子: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洗一次头要多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多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为的是及时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这说明周公很有智慧。那么他成不成功呢?成功,但他的成功更多的是一种人格上的成功——他为后世树立了人格的典范。武王在世的时候,周公两次辅佐武王讨伐纣王,武王死后,他也没有回到自己的封国,而是留在年幼的成王身边,辅佐和教导成王治理国家。他爱护成王就像爱护自己的儿子,成王重病时,他割下指甲向河神祈祷,希望能代替成王承受病苦,纵死无悔。成王长大后听信谗言,冤枉了他,他也没有记恨成王,后来依然留在成王身边,呕心沥血地帮助后者治理国家。因此,成王对他非常尊重,他去世之后,成王就把他葬在了文王墓的旁边。周公一辈子没有得到太多的东西,更多的是在奉献自己,但正是因为仁爱和无私,他赢得了后世的敬仰。孔子代表的儒家学派以周公作为人格的典范,孔子终生倡导的礼乐制度,其制作者就是周公。曹操也是礼贤下士的典范,《三国演义》中说,曹操听说许攸来见他时,衣服鞋子都顾不上穿,马上就出门迎接,可见他的求才之心有多么急切。张琳曾经著文批评他,甚至侮辱了他的祖先,但他俘虏张琳之后并没有趁机报复,反而因为爱才将其收为己用,这种不计前嫌的心量非常让人佩服。所以,有很多曾经与他为敌的人,最终都做了他的部下,为他效力。这也是曹操虽然那么多疑,却仍然能将天下贤才纳于麾下的原因,也是他能成就霸业的原因。当你低调到一定的时候,就会成为不择细流的江河,无论多小的水流你都会接纳,因为你永远比其他的水源低,不用你去招揽,无数水流都会流向你。许攸离开袁绍归顺曹操,为曹操献计的时候,袁绍的军队是曹军的十倍,如果没有许攸的建议,曹操几乎是必败无疑的,但这样的情况下许攸依然愿意归顺曹操,跟曹操联手对付袁绍,除了袁绍不用他,让他受了委屈之外,曹操对他的重视和信任定然也感动了他。曹操虽然多疑,却能接纳敌军的人才,还能听从对方的建议,这一点也很是难得。虽然曹操不像周公,他不是为了国家社稷而礼贤下士,纯粹是为了个人利益在招兵买马,但他确实有自己的过人之处。所以,一个人要想成功,就一定要低调,不要觉得自己高高在上。
什么是曲?弯曲就是曲,妥协就是曲,受委屈就是曲。老子认为,圣人做事圆融,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委屈自己,最后反而能做到周全,这就是“曲则全”。
在这一章里,老子讲了一种相对性———看起来是这个样子,但得到的结果却是相反的。比如“曲则全”,看起来是在受委屈,是在吃亏,但最终却把事情处理得更加圆满。这就是对立统一。
庄子的《逍遥游》中有这样一句话:“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
这是惠子对庄子的讽刺,意思是,我的领地上有一棵大树,别人说是樗,也就是臭椿,树干粗大,而且疙里疙瘩、弯弯曲曲的,树枝也都长得歪歪扭扭,圆不中规,直不中矩,虽然长在路边多年,但工匠们没正眼看过它一下。为什么?因为它不好用。惠子讽刺庄子,说他就像那棵大树,散发臭气,且大而无用。那么庄子是怎么回答他的呢?
庄子说:“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意思是,你既然觉得这树没用,为何不把它移植到广阔寂静的土地上,然后逍遥自在地躺在树下,享受荫凉呢?你笑它无用,但它就是因为无用,才不会挨刀短命,不会受害遭灾,才会活了千年。你如果也像它那样,就能活得自由自在,不会再遭遇世上那些艰难困苦了。庄子说得很对,他非常有智慧。惠子只看到大树没有受到工匠的重视,不受人关注,却没想过受到重视的树会遭遇什么样的命运。
人也是这样,有一句话叫“能者多劳”,一个人要是有才干,想成才,就必然要受苦,必然要经历无数的磨难,但最后能不能真的成才,还不一定。你可以回想一下,你们单位里最辛苦的是什么人?肯定是那些最能干的人,他们什么都会做,而且很多事情别人都代替不了他们。相反,混混(混日子)们总是活得最轻松,也最滋润,因为他们什么都不行,不受重用。过去,我就属于最辛苦的那类人,因为领导知道我文笔好,专门让我写材料。要写的材料总有很多,而且别人写不来,只能我写,所以我当时非常辛苦。
人生就是这样,你想要这个,就会损失那个,想要那个,就会损失这个,很难两全其美。不要想着既受重视又不操劳。人家重视你,就是因为你可以操劳别人操劳不来的东西。如果你什么都不想干,只想轻轻松松地过日子,就不要指望得到别人的重视。所以很多东西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这个角度看很好,那个角度看可能就不好了;这个角度看不太好,换一个角度看,也许会发现也挺好。
当然,老子不是在建议我们做混混,不求进取地过一辈子,他只是在说明一种奇怪的现象,也是在告诉我们,世界很奇妙,不要在乎一时一地。有时的委屈不一定糟糕,有时的刚直也不一定很好。
明白这一点,懂得在该“曲”的时候“曲”一下,最后反而能得到周全的结果。圣人面对世界的时候就是这样,他不会做一般意义上的忠臣,他的做法可能会被所有人误解,让人以为他是个软骨头,但他的“软”,或许能带来一个相对周全的结果。
雄与雌,曲与全,相反相生。
道之用,无比奇妙!
品味《道德经》中的智慧,
窥见相对性之后本来一体。
修行圈平台内容由多个不同门派、不同领域和法脉的修行者编写或提稿。这些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修行圈运营者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邮件联系:wwyt2018@163.com ,我们一定会及时更正。
▶ 老子心法十诀(修行核心秘密)
▶ 大道如此简单,大多数人却无法接受!
▶ 150句修行智慧精选(儒家、佛家、道家)
▶ 老子与孔子对话,留下的千古修行智慧!
▶ 王阳明40条修行智慧(一口气读完心学精华!)
▶ 一位大禅师临终前的告言忏悔(让人震惊!)
▶ 百岁道长羽化登仙,留下珍贵的修行经验!
▶ 很多人修行修成了“神经病”(修行圈现象)
▶ 千僧易得,一道难求(从得道高人由佛入道看修行)
▶ 只有1%的人能达到高级智慧境界,他们有16种共同特征
随 喜 打 赏
长按上方二维码支持工作室
- 万物一体工作室 -
“修行圈”旨在传递心性的智慧,了悟人生,与自然和谐共生;集众家智慧合为一体,用全息立体的思维和角度思考人和自然万物的奥秘,传承、创新东方智慧,共创美好新世界。不定期推送 东方智慧、修行启示、修炼秘法、易经数术、风水法术、中医养生、灵性科学、人体奥秘、古今秘史、修学资料等大量相关内容。私人微信:937064631
修行人的公众号
穷理|无为|自然|简单
长按二维码关注 开启智慧大门
- 关于修行最全的内容都在这里 -
从历史信息可以查看公众号往期更多的好文章。后台回复你想要了解的内容,会根据所需把内容推送在文章里;回复你想要的任何学习资料,会不定期提供相关资料,回复“资料”即可下载。转发分享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