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打坐已经越来越被人们认可,教你打坐!

修行圈 2022-12-26

传播上古智慧、灵性与科学、修行、养生、生活。公众号后台点击“往期精彩”,在内容页上面的搜索框输入关键词,即可搜到您想了解的文章。这里有最全的优质内容和资料,给予修行路上更多的启示与帮助。



打坐已经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在国内外开始流行起来,有些国家(比如英国、美国、韩国等)的学校甚至开设了打坐课程,教导学生打坐调息,增加专注、增进记忆力,以帮助学生面对压力。


  打坐的益处  



1. 帮助静心,提高专注力,增进记忆力


2. 调整心态,恢复安宁,控制自己的


3. 调理身体,提升生命能量


4.学会把握心性,领悟本源,乃至最终彻底把握生命


打坐,是让身心很好休息,心能够静下来,以及进一步领悟真理,提升生命质量的方法。


由于无始以来的习气,我们在动中心态过于漂浮,而自己往往难以觉察。有素的训练,能令狂乱的心迅速安静下来,学会把握心性,领悟本源,乃至最终彻底把握生命,这就是打坐的重点。


无论我们平时身体采取什么休息姿势,而身体内部总是有些器官会被压迫的,而且在平时的姿势中,容易心发散而漏失能量,只有在打坐的状态下,身体器官才规规矩矩各安其位,再者双腿盘起来,可以避免能量漏失。


正确地打坐姿势,配合观想,可以使身心很快静下来,内在的平和升起,进而止、定,开智慧而入道。每天坚持打坐,身体能量会很快聚集,在静的状态中运作起来,复归先天。


     打坐的注意事项  



1.调身。七支坐法。姿势要正确,一旦坐好后就纹丝不动(这点很重要)


2.调息。调整好呼吸(深、长、细、匀)


3.调心。把心沉下来(专注所缘,跑了再轻轻拉回来)


4.一旦静定,身口意合一,就要看看是谁在见证这一切。(期间,对身心的一切感受皆应不迎不拒)


这四点非常重要,下文就按照这个脉络展开

  调身  



采用七支坐法,姿势要正确,一旦坐好后就纹丝不动(这点很重要)


七支坐,七个要领:



1)双腿盘坐,盘腿的姿势有双跏趺、单盘、散盘等。


上面这张图是标准的七支坐,两只脚交叉放上来就是双盘,双盘是重心最稳固,最容易入定,也是能量提升最快的盘腿姿势。


如果初修不能双盘,还可以单盘,一只脚在上边就可以了,但注意下面的脚踝不要直接接触地面,否则会很疼。



上图则为单盘,如果连单盘都困难,可以采用散盘两腿在下交叉就行了,如下图。



还可以采取这样的盘腿姿势,里面那条腿脚后跟尽量靠近会阴,外面的腿贴紧里面的腿,两脚后跟相对,如下图。


 注意事项:


1、双腿尽量拉开 


如下图:


2、衣裤要宽松柔软,不要感到丝毫的勒紧,否则气血不畅,坐一会就不行了


2)第二个要领,双手置定印于脐下,就是两手掌重叠,大拇指相触




 注意事项:


1、一般初期打坐的时候,如果你的右腿在上,右手就放在上面,如果你左腿在上,左手就放在上面,一般是这样的。


2、腿盘坐,然后手结印,初期都是定印,如果你练到一定程度,结不结印都一样,但你气息没通,就还是要结,它就像一个天线一样。


3)第三个要领脊椎要挺直,就像竖起一根柱子,把握好角度,以最省力为准。我们的脊椎就像一个个铜钱串成,关注微信公众号打坐站桩,像搭积木似的,一个个叠好时,着力点就会平衡。


如果倾斜向任何一边,都会很容易疲倦,因为你要用力去反向支撑才能保持平衡,否则容易偏,不仅累,身体弯下来,还就容易睡着


但挺直脊椎时,不要太强硬,要适合脊椎生理状态。初学打坐时,由于腿部没有打通,比较僵硬,背后垫个垫子,也有利于保持脊椎直立。


同时要注意,打坐入静后,身体毛孔是张开的,要用点东西把腿和关节盖好,后颈也要遮挡保温,小心吹风着凉。


大垫子如果放在地上,最好能软和点,不要太硬太凉,能隔离湿气,稍柔软点,脚裸不要直接接触到硬的地方,否则坐久了会很疼。


 注意事项:


1、屁股下面最好垫一点,特别是靠后面,因为三点决定一个平面,后面的尾椎如果悬空,你就会往后仰,往后仰时腰就会往前仆,这样坐不直。但是,不要压迫前阴和腿部,否则,一会就发麻了。


2、如果脊椎没有坐直的话,气机就不容易通。生病了,腰才会弯下去,除非是天生的脊椎类疾病。


3、垫子不要过硬,否则容易疼痛,也不要过软,否则容易昏沉。


4)小腹稍稍内收,不要挺着个大肚子,就是意念腹部稍微吸气内收。


5)下颌稍稍内倾,这样脊椎与头顶梵穴才在一条直线上。


6)舌顶上颚——舌尖轻轻顶着上牙龈后面的小窝,嘴轻轻闭上,这样能量足时,口水会源源而来,口水来了,不要吐了,要咽下去,那是津液,是能量。


7)眼睛凝视鼻尖前面的虚空或轻轻闭住,如果昏沉,可以稍稍睁开眼睛,太兴奋就闭住,这样容易将心收回。



眼睛看着鼻子前面的虚空,这个时候,就是通常做功夫时说的,眼观鼻、鼻观心的状态,这个时候,并不是鼻子真的会看着心,而是你自然安住心间。


大家感觉一下,这个时候,你没有用脑,你用的是心,你在用心感知,而且,每个人都能做到。


一旦坐好,就不要动,纹丝不动,否则不能入静。


很多人认为禅定可以在身体的任何状态下发生,但我要告诉大家,如果身体状态不正确,对初修者来说,禅定是不可能发生的!姿势不是道,但坐好了,有益办道。



  2.调息  


调整好呼吸

(深、长、细、匀)


关于呼吸


心、气是合一的,念动,呼吸就动。因为我们自从有生命以来,呼吸就贯穿了我们生命的全过程,从婴儿时期的微细呼吸,到少年时代轻轻松松的气息,


乃至长大后知道生气时的急促呼吸,乃至年老生命衰败的困难呼吸。我们知道,越是心理纯净,身体健康,呼吸越是轻松。


甚至,同一个人,在身体状况相对平稳的同一天,呼吸也变化无常。比如一个人睡觉,刚刚入睡时,在那个即将昏睡的临界点上,呼吸是轻盈的,比醒时要轻微得多。但一旦真正睡着,呼吸就很沉重,有的甚至鼾声如雷。


有打坐经验的人知道,正当静静地坐着时,呼吸是相对轻微的,一旦昏沉,呼吸就沉重,有的甚至好像在打呼噜似的,发出很重的呼吸声。


可见,从打坐的角度来看,呼吸的轻重,与心的清明程度有直接关系。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调节呼吸可以协助安心。


呼吸属身,身心是互为的。呼吸之源即心智之源,呼吸静了,心也就净了。修行人打坐要学会自己把握定境,所以应该学会有为调整呼吸。


调整好呼吸。初修就是别紧张,作意缓慢深长地呼吸(深、长、细、匀)

这个时候注意力是放在呼吸上的,吸——呼——吸——呼——……


  3.调心  


把心沉下来

(专注所缘,跑了再轻轻拉回来)


坐住后,就调整心态,把心沉下来。如果做不到,就设定一个所缘。


所缘知道吗?


比如佛号、呼吸、身体感受等等,但不要去研究,只是有这一念即可。能缘的是心,所缘是心专注的对象。


用那个能专注的来专注(注意着所观事物),心就不会跑,如果心跑了,就轻轻地拉回来,更多打坐相关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打坐站桩,对观照对象保持不迎不拒即可。


说将心拉回来,其实就是在意识到心跑了的时候已经回来了,不要再执着那个“心跑了”。如果前面都做好了,就会入静。


  4.体会见证者  


一旦静定,身口意合一

就要看看是谁在见证这一切


只有身口意真专注了,才谈得上静定。一旦静定,身口意合一,就要看看是谁在见证这一切。(期间,对身心的一切感受皆应不迎不拒)。



真正身口意一如的时候,你那个能缘的,还在微妙作用这个时候,再往回返,看看谁在见证这一切。


  其它打坐常见问题  


打坐的时候可以听音乐吗?


可以按个人习惯来,有些喜欢静静的,有些喜欢听音乐,都可以。一般来讲,听音乐不容易打瞌睡,但是心容易跟着音乐跑,什么意思?就是在品味音乐。最好是做到似听非听。


 打完坐注意及时总结:


还有,下坐后要思维下,这次打坐情况怎么样?总结经验,入静了,是怎么进去的,摸到钥匙,下次就有经验了。不要等境界。没坐住,是什么原因,下次注意。要懂得检查与总结,不要盲目的就是坐。


打坐前后的工作:


1、可以做些瑜伽,舒展筋骨。


2、上下坐的时候深呼吸几下


打坐公众号直接回复“收功”会相应的动作说明


打坐事宜的时间:


1、子时(23:00——01:00)


2、睡前和早上起来


3、另外,在有时间时随时可以坐坐,随意坐坐,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4、不要把打坐当成一件苦差事,否则自己已经决定那是苦差事了,打坐的出发点与心态就先出问题了。结果也就自然会受影响(更多内容,请关注修行圈公众号)


禅定、打坐、入定秘诀

打坐“入静”的12个秘法(非常实用)

关于打坐的一些奥秘

打坐力量不可思议!

“入定”的秘密(收藏)

禅定、打坐、入定秘诀

老子静寂入定的内炼法

详解坐禅坐姿(收藏)

“坐禅”全面指导手册(收藏)

禅宗的精髓(慧律法师 )

道家打坐之天机

道家持手印打坐及练功层次

我打坐10年,总结的20条经验分享

道家打坐修炼十二步秘法(收藏)

禅宗三关解读(深度好文)

珍贵!找到了超详细的修行图解

深度解读静坐与修行(收藏)

修行心法10论(收藏)

牧牛图:揭开禅宗的修行秘密

内部珍贵实修资料:内观禅修手册

禅修入定详细过程揭秘(收藏)

打坐有多可怕?一旦进入这种“虚静”状态,能量源源不断!

禅定的真正奥秘(大道至简,悟者自明)

《打坐实修宝典》(专为你解决打坐出现的各种问题!)

如何对治烦恼?教您最实用的内观禅法!(收藏)

道家打坐前神奇的“摇山晃海功”(可以帮助你更快入静)

高手都经历过的“打坐境界”详解(非常适合新手印证和学习!)

《坐忘论》原文+译文(修道打坐必读经典)

打坐观想修气脉法(密宗秘法)

修行圈平台内容由多个不同门派、不同领域和法脉的修行者编写或提稿。这些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修行圈运营者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邮件联系:wwyt2018@163.com ,我们一定会及时更正。

随 喜 打 赏

长按上方二维码支持工作室

- The End -

 “修行圈”旨在传递心性的智慧,了悟人生,与自然和谐共生;集众家智慧合为一体,用全息立体的思维和角度思考人和自然万物的奥秘,传承、创新东方智慧,共创美好新世界。不定期推送 东方智慧修行启示修炼秘法易经数风水法术、中医养生、灵性科学人体奥秘古今秘史修学资料等大量相关内容。私人微信:qiongli_wlz


修行人的公众号

穷理|无为|自然|简单

 长按二维码关注  开启智慧大门 

- 关于修行最全的内容都在这里 -


从历史信息可以查看公众号往期更多的好文章。后台回复你想要了解的内容,会根据所需把内容推送在文章里;回复你想要的任何学习资料,会不定期提供相关资料,回复“资料”即可下载。转发分享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