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社会学研究 | 中国大陆期刊文献:2005-2009
编者按
性社会学,只不过是社会学的一个弱小分支。在西方,它发展不过百年,学者不过百人;在中国则更是历史短而人数少,但是,它研究的却是人类生活中发生最频繁、体验最深刻、意义最广泛的重大活动之一。人类智慧数千年来对于自身的几乎一切认识和争论,都可以在“性”(sexuality)这里得到集中的体现:精神与肉体、个人与社会、美与丑、生命与死亡,等等,不一而足。不妨说,“性”是研究人类的最佳切入点之一。
在2019年,性研究ing将在介绍会议论文及其他重要原创性研究成果之余,推出“性社会学研究文献回顾”栏目,介绍发表在中英文期刊上的部分性研究文献(仅摘编题目与摘要),为学术研究提供一些检索便利,也方便了解中文的研究语境。中文文献的梳理偏重中国大陆,以五年为间隔,以社会学与人类学领域为主。英文文献以 Culture, Health and Sexuality 为主,介绍最新期刊的论文情况。
本期整理的是《社会学评论》2013年第5期专题“当代中国社会性/别研究”的四篇文章,《中国青年研究》2014年第11期专题“我国婚姻的多样性研究”的六篇文章,以及2005-2009年间的中文文章和上期补充文章。部分有关性教育与大学生性行为,以及艾滋病的文章未做编排。如有遗漏,欢迎后台留言建议,感谢大家的支持。
1
弥散与炫彩:后革命的性化时代
(潘绥铭、侯荣庭,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社会学评论,2013年第5期
摘要:当前中国的性文化出现了剧变,但是对于其现状与原因的既有解释均已失效。本文分析了性文化最新发展的运行机制:性制度中公权力局部有限地退缩为"隐身在场"的"表态化";人们日常生活的意义被不断地离散;人本身在代际传承与社会性别这两大方面被分化;性的外延出现了至少五个方面的扩散;就连性文化变革的阻力也出现了零散化。本文的理论总结是:由于"初级生活圈"已经被解构,这些变化已经不再是20世纪最后20年那样的阶级斗争式的性革命,而是性文化的弥散,造成了当前"后性革命时代"的"炫彩呈现"。
2
反思Gender在中国的知识再生产
(黄盈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
——社会学评论,2013年第5期
摘要:本文反思性地分析"社会性别"作为一个范畴在中国社会的知识生产,指出其缺乏连贯的理论积累,也缺乏其最初生成的社会运动背景。相比于gender概念与女权主义理论的丰富内涵及其批判性,我国的"社会性别"知识生产在取得众多成果的同时,其具体的研究与应用却在整体上呈现出不容忽视的局限性:在研究对象上对于男女二元认识的强化;在研究内容上对于身体、性、欲望等内容的忽视,在立场上的反性特点;分析策略上的惟性别政治。这些局限性不仅限制了理论的发展,也难以把握中国社会日益复杂多变的性/别局面。这些局限性与知识生产者本身的特点及所处的社会历史情境密切相关。本文认为,更为多元的性/别理论的"在场"(不仅仅是翻译,而是包括相关讨论、应用及理论发展)以及更具历史性、分析性、批判性的性别理论与概念框架,对于丰富中国的社会性别知识生产意义重大。
3
婚外包养与男性气质的关系化建构
(肖索未,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社会学评论,2013年第5期
摘要:近年来,关于性别建构的理论出现对其潜在的个体主义的倾向的反思,提出引入"关系化取向",关注他者承担的繁复的情感的、身体的和性方面的"支持"行为,共同生产出个体性别的真实完整性和/或刻意违背(transgression)。本文借助性别关系化建构的视角,特别是"性别劳动"的概念,分析婚外包养关系与不同阶层男性气质的关系化建构,阐述"二奶"在家里家外所承担的家务、情感和身体劳动,以使她们的伴侣感到作为男人的尊严和地位,进而修复阶层化的男性危机或彰显新贵身份。本文还将深入考察权力关系是如何影响性别劳动在特定的亲密关系中的运作,并讨论关系化建构视角在本土性别研究中的意义。
4
研究社会性/别:一个脉络的反思
(何春蕤,台湾"中央大学"英文系)
——社会学评论,2013年第5期
摘要:本文透过典范更替作为一个理论框架,回顾"社会性/别"在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作为一个研究路数的发展路径和转折,分析影响社会性/别研究的多重脉络因素。"社会性/别"的理论出现固然是一次重要的知识典范更替,使得"社会与知识的性别构成"得以被凸显,然而最近20年"社会性"(sexuality)的快速理论发展也已经形成另一次重要的知识典范更替,使得"社会与知识的性构成"成为当代的重要知识生产进路。本文使用"社会性/别"作为主要概念,一方面是要标记中国台湾在此领域的宝贵历史经验和特殊理论洞见,另一方面则是要抗拒线性思考,希望同时关注社会性别、社会性、以及其他社会因素(如阶级、族群、年龄、身体等)的复杂关连。这些关连不但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而任何单一排他的关注都将形成严重的盲点,甚至现实的恶果。
5
多样化“婚姻”:扩宽社会学研究的想象力
(黄盈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性社会学研究所)
——中国青年研究,2014年第11期
摘要:本文关注中国社会变迁背景下关于婚姻的知识生产,从研究什么、研究者的立场与视角、研究方法三个角度来分析现有的婚姻研究。指出,现有的婚姻研究偏向法律制度设置之下的婚姻想象、偏向一男一女的、法律认可的、白头偕老的、异性恋的婚姻立场、偏向实证主义定量方法。本文尤其关注现婚姻研究的多样化以及对于"多样化婚姻"的研究,借以提倡更加具有社会学想象力、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关注主体感受与定义、超越实证主义范式的婚姻研究。
6
“双重边缘”:婚外包养与打工妹的情感体验。
(肖索未,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中国青年研究,2014年第11期
摘要:本文通过婚外包养的案例调查,考察这种特定形式的边缘亲密关系对打工妹的主体意义。文章指出,异化的劳动、社会排斥以及与家庭分离使年轻农村女性在进城打工的过程中缺乏安全感、归属感和个体尊严;在难以通过"正常渠道"获得情感支持下,包养关系以其相对长期、稳定和类家庭的特质,成为打工妹临时性情感慰藉和支持。然而,进入包养关系往往将打工妹置于越发孤立的境地,陷入双重边缘、进退两难的困境。
7
合作婚姻初探:男女同志的婚姻动机研究
(王颖怡,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管理系)
——中国青年研究,2014年第11期
摘要:本文研究的合作婚姻(又名形式婚姻)是两个非异性恋者(男同志和女同志)协商的异性婚姻。自2005年以来,合作婚姻的流行吸引了大众的关注和热烈讨论,但仍缺乏深入的实证研究。本研究使用质性研究方法,访谈20位已进入合作婚姻的男女同志,跨越中国南北五个城市,目的在于了解他们进入合作婚姻的动机和生活经验,以及他们是如何实践家庭和性别的。本文将运用孝道与亲密关系、同志研究的理论,分析男女同志是如何面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和法律的忽视和制约,理解他们的身份角色和实现他们的社会与个人欲望;以及合作婚姻的流行对于进一步理解性与性别、家庭与婚姻,和中国以至于东亚的性少数群体的生存策略的意义。
8
社会学视角下独生子女婚姻中的“亚丁克”现象
(王昕,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中国青年研究,2014年第11期
摘要:"亚丁克"是指年轻夫妻因传统观念、家庭压力或其他因素所迫"非自愿生育",之后将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照顾,夫妻重回二人世界,从而使得婚姻关系中本应成为重心的纵向"亲子关系"转向横向的"夫妻关系"。一方面,核心家庭获得来自更大家庭的物质、情感、劳力支持,呈现育儿支持系统的"外扩";另一方面,因为孩子的暂时"缺席",家庭关系又被"内缩"为以两性婚姻关系为主线的结构。该研究有助于探讨当代独生子女婚姻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形式和功能的嬗变。
9
苏南地区的并家婚姻考察
(黄亚慧,南京晓庄学院社会发展学院)
——中国青年研究,2014年第11期
摘要:本文以独生子女家庭的姻亲关系为主题,探讨了苏南农村并家婚姻在择偶、嫁妆与彩礼、婚礼、居住和孩子姓氏等事项的安排中,姻亲关系所呈现出来的各种样态,以及双方在各方面力图维持平衡的策略。这样的关系打破了姻亲关系的传统模式,形成了两个"养圈"之间相互依赖与拉锯的新模式。
10
无声无息的变迁——中国法视野下的变性人婚姻权
(郭晓飞,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中国青年研究,2014年第11期
摘要:通过比较法可以发现,相比我国香港地区,中国内地变性人婚姻权的实现体现为"无声无息的变迁":没有变性人组织的法律倡导,没有立法机构的辩论、听证,也没有司法机关对里程碑案件的审理。文章透过香港变性人争取婚姻权的模式来分析大陆,透视中国大陆看似"自然而然"的婚姻权利保障模式对于整体推进变性人平权的利弊。
11
中国社会的“性之变”与“性恐慌”
(黄盈盈,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
——文化纵横,2012年第6期
摘要:<正>七年前,在越南举办的一次国际"性"研讨会上,越南某大学的一位女士跳起来质问我们:中国怎么会出来《上海宝贝》?中国的女人怎么了?中国人的"性"怎么了?语气中带着不解与气愤。中国人的“性”怎么了?这个问题一方面隐含着人们对于“性”(行为、关系、观念)的迅速变化的感知,另一方面,也表达着强烈的焦虑与恐慌。这场性革命根源于由婚姻、家庭、生殖、爱情、社会性别与“性”共同组成的中国人的“初级 生活圈”,在中国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所发生的变化。
12
中国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性行为调查和分析
(张群林、伊莎贝尔·阿塔尼、杨雪燕,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法国国立人口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摘要: 性别失衡是男孩偏好的家庭和婚姻制度在人口结构中的最直接体现,同时由于"普婚制"和婚姻梯度模式的影响,性别失衡将通过婚姻挤压等方式对男女两性都产生不利影响。为了深入剖析性别失衡在个人层次的微观后果,利用安徽省JC区农村大龄男性的生殖健康和家庭生活调查数据,对性别失衡背景下中国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性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性福利受到损害,41%的人处于极度性匮乏状态,从未有过性生活;他们的平均性伴侣数量少,但类型多样,18%的人曾经为了发生性行为而付过钱,或得到过对方的钱;自慰是弥补大龄未婚男性性福利损害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替代性伴侣的作用。最后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策略提出了建议。
13
大学生看性谈性活动的实证研究——以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
(吴银涛、胡珍,四川性社会学与性教育研究中心)
——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8期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青少年性待业期的延长和性化理论,分析了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看性谈性行为现状,认为,民族大学生的看性谈性行为很普遍,这种行为影响着大学生们的婚恋观念和性际行为选择。
14
中国青少年性教育的历史回顾和发展概述
(刘文利,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
——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12期
摘要: 中国青少年性教育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性教育的禁闭阶段(1949~1977年)、性教育的萌动阶段(1978~1987年)和性教育的发展阶段(1988年至今)。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许多学者、研究者和实践者在努力推动中国青少年性教育一步步向前发展。
15
性病自报发生率的时段共性及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潘绥铭、史梅,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摘要:最近20年,性传播疾病的感染率正在快速增长。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于2000年和2006年两次进行的"中国人的性关系与性行为"的随机抽样调查发现,在中国20-64岁的男女中,梅毒发病率12倍于国家权威部门同期公布的数据,淋病发病率70倍于国家权威部门同期公布的数据。我们现有的以公共卫生学为理论指导的性病统计存在着两个重大的遗憾:一是仅仅重视性病发生率的发展趋势,而且是把各个年份的发生率作为一个个单独的数字来使用的,无法从一个历史时段的视角来考察性病的发生与发展;二是性病的独特性在于它的发生率与特定历史时段内的社会文化变迁紧密相关,而不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简单疾病。目前公共卫生学的统计方法尚无法揭示这方面的内容,更无法解释其意义。如果使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把两个年头作为控制变量,考察除了年头差异之外相关的社会原因,就能保证统计分析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16
“80后”一代:性脚本视野中的考察
(王东,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5期
摘要:性脚本理论强调人的性发育不仅仅是一个生理成长的过程,更是个人认同和归化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的性文化的过程,而且恰恰是后者才塑造了人各种性行为。在此理论视野内,利用"2006年中国人性观念和性行为调查"数据考察了"80"后一代性脚本(性观念、性态度和性知识)的代际特征。此外,进一步分析发现,"80后"一代在性脚本上表现出一定的性别差异、城乡差异。
17
中日大学生恋爱关系中的性文化情节比较
(索格飞、刘雅格、土屋晴香、孙忠欣,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日本上智大学、美国社会研究新学院、复旦大学)
——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1期
摘要: 本文结合Kenneth Burke的"拟剧法"以及Gagnon和Simon的"性脚本"理论研究中日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文化情节。收集研究数据的方法主要采用个人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对比发现,中日大学生的性脚本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在女性"贞操"这一话题上存在很大分歧。文章最后通过分析制度变革与文化政治解析中国性脚本的发展以及中日性脚本的差异。
18
中国有过同性恋的非罪化吗?
(郭晓飞,中国政法大学)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4期
摘要:1997年新刑法把流氓罪分解为几个罪名,这被认为是"中国同性恋的非罪化"。非罪化和"无受害人犯罪"是有紧密联系的。新刑法修订过程中关于非罪化争论的单向度理解,把非犯罪化主要理解为轻微违警罪的"非罪化"是大大忽视了"非罪化"更广泛的内涵。立法者并没有为同性恋正名的意图,同性恋权利的支持者却愿意那么去解读。同性恋社群中把流氓罪的消失看成是一个事件,是因为这个罪里边承载了太多的内容,正是因为有了身体的"感同身受"才有了对于刑法修改的过度诠释,才需要这样一个事件来为身体的后遗症进行治疗。"非罪化"的说法不过体现为同性恋者为了逃避流氓污名,对一些西方的象征性符号进行挪用,运用强势话语来论证同性恋权利的正当性。这是一种话语策略,这种策略可能遮蔽了中国对于同性性行为的"罪"和"非罪"并不敏感的事实,但是对于同性恋者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来讲,也具有针对性。
19
“主体建构”:性社会学研究视角的革命及本土发展空间
(潘绥铭、黄盈盈,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
——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摘要:本文基于对国内外“性”研究文献的梳理以及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思考,提出性社会学领域的“主体建构”思想,并分析其发展背景、逻辑、重要意义,以及在中国的本土发展空间。作者以具体的例子和分析为基础,提倡中国的性社会学研究应该:基于本土的“性”问题意识,有选择地借鉴国外的理论视角,解构“性”的医学化和科学化霸权,建构置身于具体的社会政治时空中的日常的、多元的、弥散的、主体切身体验的性存在。
20
城里的“飘飘”:成都本地同性恋身份的形成和变迁
(魏伟,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社会,2007年第1期
摘要:中国当代社会和经济的变迁,促进了同性恋身份及其身份社区的出现。本文根据在成都市所进行的田野调查,从建构主义的视角,考察了本地语境下三种男同性恋身份———“飘飘”、“同志”和gay的形成和变迁。尽管今天成都的男同性恋者在日常生活中交替使用上述三个身份称谓,但是三个称谓隐含了不同的文化参照和政治内涵。笔者认为“飘飘”身份在本地的同性恋历史传统和现代同性恋身份之间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同志”身份则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当代同性恋者的表现形式从行为向身份的转变,促进了同性恋社区的形成和壮大。
21
中国艾滋病“问题”解析
(潘绥铭、黄盈盈、李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法律政策工作委员会)
——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摘要: 艾滋病在中国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疾病流行的问题,而是具有中国独特性的社会问题。本文认为,中国的艾滋病“问题”是后于某些社会问题而出现的,因而具有相当鲜明的社会选择倾向,其危害也不仅仅指向个体生命,而是危及社会和谐运行的机制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对此“问题”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学理冲突既影响到有关政策的制定,又反过来建构了艾滋病“问题”的现状。据此,作者提出应从建设社区与社区的文化机制、流动人口的社会组织化、重新认识与定位青少年等方面入手,把艾滋病“问题”从危机转化为契机,从加强执政能力与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高度,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22
女性商业性性服务者的组织特征、流动规律及艾滋病防治对策研究——以四川省Y县为例
(富晓星,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人口研究,2006年第6期
摘要: 我国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经性途径传播比率逐年上升。女性商业性性服务者作为艾滋病易感人群,受到来自医学科学、社会科学和多方力量的关注。本文把女性商业性性服务者作为文化的组织进行研究,在成功掌握这一群体组织特征、流动规律的基础上,给予艾滋病防治本土的组织性应对策略,提供人类学在当今社会难题解决过程中的应用实践。
23
求同存异和求异存同:同性婚姻的宪法之维——《same-sex marriage and the constitution》述评
(郭晓飞,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5期
摘要:每个人都有和同性别的人结婚的权利,并且是受宪法保护的基本权利,即使是在美国,即使是对于一些支持同性婚姻的人,这样的观点也显得激进。不过《同性婚姻和宪法》这本书的作者伊凡·杰斯特曼(Evan Gerstmann)拒绝了寻求更审慎目标的进路.诉诸于最高大法挑战传统婚姻模式,可谓是“一竿子捅到底”了。所以在汉语语境中,这本书不可避免会显得惊世骇俗,甚至这篇评论也可能会有横空出世的感觉。笔者抱着“一事不知,儒人之耻”的态度来介绍这本书,以期待避免学术视野中的盲区和“少见多怪”.更重要的是,对此一议题的讨论牵涉到对法院在社会中角色的反思、民主和宪政的冲突,以及人们在面对同性婚姻诉求时所遭遇的天理人情难分难解的纠缠。
往期
回顾
性社会学研究 | Culture, Health & Sexuality 英文文献编译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