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社会学研究 | 潘绥铭、黄盈盈《性社会学》
编者按
性社会学,只不过是社会学的一个弱小分支。在西方,它发展不过百年,学者不过百人;在中国则更是历史短而人数少。但是,它研究的却是人类生活中发生最频繁、体验最深刻、意义也最广泛的重大活动之一。人类智慧数千年来对于自身的几乎一切认识和争论,都可以在“性”(sexuality)这里得到集中的体现:精神与肉体、个人与社会、美与丑、生命与死亡等等,不一而足。不妨说,“性”是研究人类的最佳切入点之一。
2019年,性研究ing推出了“性社会学研究文献回顾”栏目,介绍了近年来发表在中英文期刊上的部分性研究文献以及中国大陆的部分性研究硕博学位论文,共计推出了4期Culture, Health and Sexuality 英文文献编译、4期中国大陆期刊文献选编和7期中国大陆硕博学位论文选编(详见公众号首页-正在连载-性社会学文献汇编)。
2020年,我们将在介绍会议论文及其他重要原创性研究成果之余,继续着手资料库建设工作,希望能为学术研究提供更多的检索便利,也方便感兴趣的读者进一步了解中文的研究语境。本年度,我们将着重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人员迄今为止出版(或未能出版)的所有书籍(包括教材、文集、专著和译著等)。若无特殊情况,我们将以每周两次的频率更新上述书籍的基本信息、目录和精选内容。敬请期待。
本期介绍的是由潘绥铭、黄盈盈编写的《性社会学》,本书为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于2011年4月出版。
《性社会学》
作者:潘绥铭、黄盈盈
时间:2011年4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目录
上篇 基础理论
第一章 性社会学的发展史
第一节 性学小史
第二节 性社会学的进程
第三节 与其他学科的界定
第四节 性社会学的定义与前景
第二章 中国历史中的性
第一节 现代之前的历史脉络
第二节 新传统的建立――从“五四”到 1980 年代初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前中国性文化
第一节 性革命的发生
第二节 性革命全貌
第三节 21 世纪中国的性化
第四节 性化的意义
第四章 性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性的定义:从 sex 到 sexuality
第二节 理念与理解:性研究的不同学术流派
第三节 主体建构视角下的性的概念
第五章 性与社会性别
第一节 gender 的渊源与本土化
第二节 “性-社会性别”体系
第三节 阴阳哲学中的性与社会性别
第四节 中国式现实问题
第六章 国际研究前沿
第一节 后现代社会的性研究
第二节 主体建构下的性研究:视角的革命以及在中国的发展空间
第七章 中国的性研究:30 年综述
第一节 性学在中国的兴起
第二节 性的历史文化研究
第三节 性的社会调查研究
第四节 性的法律和人权研究
第五节 性教育研究
第六节 当代中国的性话语:总结与反思
第八章 初级生活圈理论
第一节 理论来源与结构
第二节 初级生活圈的变化:中国性革命之源
第三节 新的视角:生活实体与制度设置
第九章 性的社会化
第一节 理论发展
第二节 中国的实践
第三节 性的社会化的结果
第十章 性交往与性的社会网络
第一节 性别交往
第二节 性的交往
第三节 性的社会网络
第十一章 性的社会建构
第一节 社会建构理论
第二节 女性之性的建构:中国的应用实例
第三节 社会建构两例:色情与性玩具
第十二章 酷儿理论
第一节 酷儿理论:概念与缘起
第二节 酷儿理论的观点和主张
第十三章 性研究的伦理准则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伦理的具体内容
第三节 高于伦理准则的道义责任
下篇 专题应用
第十四章 性权利
第一节 基本构成
第二节 国际表述
第三节 性权利一例:结婚登记
第四节 性的人权道德
第十五章 性关系形态的社会建构
第一节 性伴侣
第二节 性、爱、婚的社会结构
第三节 性生活中的关系
第十六章 性工作
第一节 历史脉络
第二节 性工作现状
第三节 相关理论
第四节 女权主义视角下的性工作
第十七章 身体与性
第一节 关于身体的理论
第二节 性的身体
第三节 中国女性的身体与性
第十八章 爱情与性
第一节 爱情
第二节 爱情与性的关系:本质主义视角
第三节 建构主义视角看爱情与性
第四节 中国的现实问题
第十九章 性的日常培训
第一节 性的语汇建构
第二节 行为训练的构建
第三节 性的社会环境
第二十章 互联网与性
第一节 网上性信息
第二节 网上人际交往
第三节 网上性爱
第四节 学术意义
第二十一章 性与性别认同的多元表达
第一节 性的亚文化
第二节 “性别”被重新定义
第三节 国际上争取平等权利的社会运动
第四节 中国的同性恋历史与 LGBT 运动
第二十二章 性教育
第一节 性教育的概念和历史
第二节 性教育与青少年性问题的社会构建
第三节 性教育的操作分析
第四节 性教育的前景
第二十三章 性健康与性行为规范
第一节 性健康概念的社会文化生产
第二节 性生活的规范
第二十四章 艾滋病与性
第一节 艾滋病“问题”的学理冲突
第二节 艾滋病的社会与政治建构
第三节 “艾滋病问题”的社会学意义
第四节 艾滋病为性社会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十五章 性侵害
第一节 基本认知
第二节 理论研究
第三节 中国的性骚扰
精选内容
第四章 性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性的定义:从sex到sexuality
演进
在古代汉语中并不存在现在意义上的“性”这样一个概念与词汇。最接近的表达一个是“色”,一个是“情”。
1903年,在日语字典中首先出现了把英文的sex翻译为“性”的记载。此后传入中国,到“五四时期”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中文词汇,越来越多地被使用与发展,直到今日。
性(sexuality)这个词汇,虽然早就出现于某些学者的著作中,但是在英语国家中,主要是在1960年代以后才走出学者的书斋,在大众中逐渐普及开来。直到1970年代初期《牛津字典》才收入了它。到了目前,它现在已经成为几乎一切非医学的性研究的根基与中心,成为一种统治的话语。这个领域中的研究者已经基本上不再使用sex这个词汇了。
定义
性(sexuality)对应于主要是生物学和行为学意义上的sex,强调性在社会学与心理学意义上的现实存在状态,例如关于性的话语、想象、仪式、幻想、身体等等。[1]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1年关于sex和sexuality的定义是:
前者是指决定人类男女两性的性象谱的生物特征的总和。
后者则是指包括性、性别、性别认同与性身份、性取向、性爱倾向、情感依恋/性爱和生殖的人的核心方面。它以思想、幻想、欲望、信仰、态度、价值、行为、实践、角色和关系予以体验或表达。性存在是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经济的、文化上的、伦理上的和宗教上/精神上的诸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
虽然性存在包括了所有的这些方面,并不是所有这些方面必须都得要去体验或去表达。可是,大体上,人类的性存在是人类之所在、之所知、之所思和之所做而获得的或所表达的有关性的所有方面的总和。[2]
性,不仅仅是性生活、性高潮、性交频率这类的事情;它推动着我们去寻找爱情、接触、温暖、亲密;它存在于我们的情感、心动、触摸与被触摸之中;它使得我们感性,也使得我们有性。
性社会学中,性的性质
性,其实是一般存在,不是特殊现象;是社会化的行为,不是生物属性;是人际活动,不是个体行为;是网络化的组织,不是单独行为;是情景中的现象,不是随心所欲;是“初级生活圈”构成之一,不是独立行为。
性,作为“生活实体”(生活实践)与“社会设置”(制度体制)发生互动。
翻译
对于性(sexuality),中国学者目前尚无统一的译法,可见的中文表述有:性存在、性现象、性状况、性经验、性态、性征、性素质、性本性等等。时至 2005 年,主要的华人学者们初步达成共识:仍然使用目前的性这个字,不再改变,而是随着文化的进步,逐渐使人们知道,性的定义已经改变了。
本教材进一步推荐把sexuality翻译为“全性”,以表示它不仅包括了生物学为主的sex,也包括人文社会方面的诸因素,还包括我们目前还认识不到的一些其他因素。这样翻译的最大好处之一,就是可以在后面随意加上“尾巴”,例如“全性教育”、“全性文化”等等。虽然别扭一些,但是至少中国人还是可以明白的。
不过作为教材,本书暂且不使用“全性”的译法,而是遵循国内学者的基本共识,只是使用性这个单字,期待着其语义的自然的缓慢转化。
性的概念的中国历史特色
西方的许多著名社会思想家往往把性作为一个实体的和本体的概念来使用,倾向于认为性可以独立地、直接地起作用和被作用。因此,从马尔库塞的《爱欲与文明》(1972)到福柯的《性史》(1981)再到吉登斯的《亲密关系的变革》(1997),虽然相互间的区别与争论都很大,但是在这一点上最多也只是殊途同归。
可是在中国古代,别说“性”(sexuality),就连性(sex)这样一个唯生物学意义上的独立概念也根本没有。最相近的词汇是“情”与“色”,或者是动作化的“敦伦”等等。这实际上意味着:在传统中国,就像“人”从来也不是指个体,而且从来是被包含在“家”里一样;性也一直不是独立的主体,而是被淹没在某种更大更综合的实体之中。
注释:
[1] Michael L. Tan, Sex and sexuality, Quezon City: UP-UCWS, 1998
[2]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性学会等著,彭晓辉译:《性健康促进行动方案:区域磋商会议纪要》,http://www2.hu-berlin.de/sexology/CH/PSHC/PSH-CH/02cf.html
第二节 理念与理解:性研究的不同学术流派
性的科学主义
在西方社会,从20世纪初直到1980年代,一大批学者陆续地繁荣了一个“性科学时代”,盛行“性的科学主义思潮”[3]。它倾向于把性基本上看作是一种存在于个体身上的、普遍的、自然的、本能的冲动。它推崇实证主义的科学知识;承认男性与女性在性方面存在差异,但是这种差异被本质化了。
在中国,性这个概念一直是来自而且对应于上述的西方“性的科学主义”,而且至今仍然在文化中占据强势地位。例如,1998年的《国际标准汉字大词典》是这样解释性的:“(3)男女或雌雄的特质:性别。男性。女性。(4)有关生物生殖的:性交,性欲,性爱,性感,性解放。”
从这里可以看出,当今中国的“性的科学主义”有5大特征:
(1)生物化:把性仅仅归结为生物属性;
(2)男女化:排斥男女之外的其他性别;
(3)生殖化:把性置于生殖的统治之下;
(4)行为化:主要从行为的角度看问题;
(5)阴茎中心化:把阴茎插入阴道作为性的标准表现模式。
社会文化视角下的性
可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性的国际研究领域中,许多人文社会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新的社会建构视角,强调性的社会文化意义。性的社会建构视角认为:性并不仅仅是个体的内在驱动力的作用结果,而更主要的是由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环境所催生的;社会文化的建构不仅影响个体的主体性和行为,同时也通过性认同、性的定义、性的意识形态以及对于性的管理来形塑集体的性经验。
与此同时,西方的女性主义研究、男女同性恋研究和社会性别(gender)概念的发展,也有力地挑战了性的科学主义。有关社会性别与性之间的关系、性框架中的权势关系、性认同与表现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艾滋病时代的性研究,开始成为学术关注的重点。[4]
其实在中国,很多民间的词汇是与sexuality有关的,只是主流社会不予承认而已。[5] 90年代以来,中国的一些学者开始日益重视性的社会文化特征,开始引进与发扬“性的建构主义思想”,开始推进“性-社会性别系统”的研究,特别是LGBT(男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概念及其理念。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尚未形成一种思潮。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第十届中国Sexuality研究的年度会议,把主题确定为“中国‘性’研究的起点与使命”。达成了这样的共识:sexuality比sex的概念更加宽泛,除了性行为和性实践之外,还强调社会和文化、政治因素。这实际上就是对于性这个概念的社会语义学的讨论。其意义在于打破唯科学主义的、局限于生物学和行为学理解的、性的定义(对应于sex),迈向强调社会和文化意义的、更为多元的理解(对应于sexuality)。
中国最近 30 年来在性研究领域中所发生的最主要的变化,既不仅仅是参加者与研究成果的增加,也不仅仅是社会影响的扩大;而是sexuality与社会建构思想的引入、强调、推广以及把它推向主流化的不断努力。
这表明:中国的性研究虽然社会阻碍较多、起点较低,但是却能够从基本理念与指导思想上迅速地从sex跃升到sexuality,从生物决定论迅速地提升到社会建构论。
对于外延的争论
由于sexuality来源于sex,又与gender这个新词汇几乎是同时被普及的,所以这三个词汇存在密切的联系,在研究中也就出现了两种趋势:
一种是把sexuality更多地与sex联系起来,主张sexuality是sex的扩大与深化。在这种理论倾向中,“性的医学化”(medicalization)的色彩更加常见,而且不仅在传统上是建构人们的sexuality的主要力量,也是20世纪中“性行为研究”的根基。姑且把这种理论倾向叫做“性学派”。
另外一种倾向则是更多地把sexuality与gender联系起来,例如一些女性主义理论就认为gender包容着sexuality。更常见的是在sexuality的题目之下,讨论的其实却是gender的问题。姑且称之为“社会性别派”。
对于内涵的争论
许多研究者是把性(sexuality)当作一个无须证明、无须解释的“公理”般的概念来使用,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展开自己的论说。这种情况在政治相关的、性别相关的研究当中,在公共知识分子当中,最为常见,姑且叫做“公理派”。
另一方面,许多研究者仍然沿用传统的“客观测定”的视角、思路与方法,试图给性下一个明晰的、固定的、普适的“定义”。目前为止所见的对于性的定量研究(包括自己的一些问卷调查),基本上都属于这一学派,姑且称为“测定派”。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遵行后现代思潮的学者在研究性,主要集中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他们致力于在具体的情境里来确定性的含义,尤其是,从主体感受与主体解释方面来研究性的主体意义。
这个学术流派,目前主要是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性研究中心聚集了一些学者,通过每年暑期的培训班与“性、文化、社会国际学会”(IASSCS)来进行学术积累。同时,Culture, Health & Sexuality(CHS)这本在英国出版的杂志,成为这一学派的发表阵地。还有,福特基金会近年来也大力支持这个学派的发展,建立了全球“性”研究网络,支持了多个国际的、跨国的、本土的大型研究项目。
这个学派的著名学者主要有:在美国的巴西人Richard G. Parker、英国的 Peter Aggleton、美国女学者Carole Vance、菲律宾的 Michael L. Tan、美国的 Gilbert Herdt、以及泰国 Mahidol 大学的性研究中心的学者们。这些人一共大约出版过十几本重要著作。可惜,这样的学者目前还不多,在广义的性研究领域中还处于弱势地位。
除此以外,其他著名的性研究学者,例如 Alfred Kinsey、John Money、John Gagnon、Edward Laumann 等,虽然也都是非医学研究者,甚至就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之中,但是都不属于这个学派。
注释:
[4] Vance C .S., “Anthropology Rediscovers Sexuality: A Theoretical Commen”, in Richard Parker and Peter Aggleton, Culture, Society and Sexuality: A Reader (1999). London: UCL press, 1991.
Weeks J., Sexuality and its Discontents: Meanings, Myths and Modern Sexualities.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85.
Gagnon J.H & Parker G., “Introduction: Conceiving Sexuality.” in G. Parker & J. H. Gagnon (eds.) Conceiving Sexuality: Approaches to Sex Research in a Postmodern World. N.Y and London: Routledge, 1995.
[5] Huang Yingying, Key Words on Sexuality in China (R), Phillipine: University of Philippines, 2006.
第三节 主体建构视角[6]下的性的概念
性,就是被主体标定为“性”的那些情况
首先,这一定义是说,所谓的性,并不是一种“可测定的客观存在”,也不存在某种“统一定义”,而是人们(主体)依据自己的感受、认知与自我反馈所做出的种种标定、解释和评价的总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日常生活实践。
其次,在这一定义之下的性是意义化的:一个人不仅要标定什么是性,而且必须赋予它某些价值和意义,才能够成为他(她)自己的确实存在的性。
第三,这些标定是动态的。
这里,“主体标定”至少可以分成这样一些层次:
不同的个体会做出不同的标定,例如在人体彩绘这样一种活动中,不同的表演者、不同的观众、不同的管理者,都有自己不同的判定结果。有人认为是艺术,有人则认为是色情。
主体处于不同的人际关系之中,也会做出不同的标定:例如同样是触及到身体的敏感部位,如果是陌生人之间的拥挤,人们一般不会认为这是性,但是如果是在热恋之中,那显然就是性。
不同的社会性别也会做出不同的标定,例如在“打飞机”这种性服务中,男客认为是性,女技师却相反;而其他性别的人则更不同。
处于不同社会中的主体,也会做出不同的标定,例如男女同浴这种情况在许多民族和许多地方都一直存在。当地人从来也不认为是性,但是外来者就难免归之于性。
在主体建构的视角下,上述的不同标定不是唯一的,却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当我们讨论任何一种性的现象的时候,并不是不可以提出自己的定义,而是首先需要知道该现象的主体的标定究竟是什么,然后才能进行研究。
这一新定义的意义
它根本地扭转“Sex”的概念,拓宽了性的范畴的边界:
性不是“本能的”而是是历史发展中的、具体情境中的与主体决定的。性不是“惟行为”的,而是全部现象;不是“阴阳二元”的,而是包括所有存在形式(同性、变性、易装等等);不是一种“客观判定”,而是主体的感受与解释。
这一新定义也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推动我们:
在认知社会方面,从“惟道德”的思维定势走向社会建构的视角;
在更新性知识方面,从本能论走向学习论;
在发展性教育方面,从“破禁区”走向开新路;
在改善性生活方面,技巧崇拜走向提高相处能力;
在解决性问题方面,从求医问药走向人格建设;
在制度改革方面,从管理“性”走向保护性权利。
这一新定义这也是性研究的方法论的进步:
我们研究的测量单位应该从个体走向双方然后到达社会网络;
调查的对象应该从单纯的行为走向主体的解释,再到主体的价值取向;
考察的指标也应该从人口特征走向所处情景,再到文化环境;
分析角度则应该从客观事实走向主体感受,最终探索主体与情境的互构;
最终的研究目标更应该从追究“终极原因”,走向研究互为主体共同建构这一过程与结果。
这一新定义的价值取向
它是基于个体主义、自由主义的,主张快乐、权利、选择、发展、安全。
这种价值取向是对于生物学意义上的性(sex)的扩大与发展;是最近 20 多年中国性革命已经成功的标识;社会性别概念在中国普及的产物;是人文社会学科主导 sex 研究的开始。
因此性社会学应该具有这样的理念:
性不仅仅是生理的、行为的与心理的。宏观地看,它更是社会的、历史的与文化的。微观地看,它更是情境的、互动的与变化的。性与社会性别是相互建构的、互动的、不可分割的。
性社会学的学术方向应该是:以创造知识为己任,弥补文化缺口,填补思想空白;以分析的方法看待社会性别问题,以多样化的社会学理论为出发点,更多地运用后现代主义的方法论。
性社会学的社会立场应该是:为社会弱势群体与处于少数地位的性存在申辩;拒绝商业化、消费化,拒绝经济学单边主义,拒绝传媒霸权;以自由主义的精神促进历史变革;以多元平等的思想参与学术讨论;以人权道德的态度启蒙社会、为人处世。
注释:
[6] 具体论述参见本书的第28章
往期
回顾
性社会学研究 | 潘绥铭《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收于《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九章)
性社会学研究 | 潘绥铭《性社会学及其应用》(收于《应用社会学》第十章)
内容整理:陈锐 祝璞璞
图文编辑:黄泽宇
性研究ing
你想要的性研究
都在这里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