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动手学计算机视觉】第十五讲:卷积神经网络之LeNet

Jackpop 平凡而诗意 2022-06-20

点击蓝字关注我

LeNet是由2019年图灵奖获得者、深度学习三位顶级大牛之二的Yann LeCun、Yoshua Bengio于1998年提出,它也被认为被认为是最早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但是,由于算力和数据集的限制,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之后一直都被传统目标识别算法(特征提取+分类器)所压制。终于在沉寂了14年之后的2012年,AlexNet在ImageNet挑战赛上一骑绝尘,使得卷积神经网络又一次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尽管近几年深度卷积网络非常热门,LeNet基本处于被忽略的状态,但是它的思想依然对CNN的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本文就详细介绍一下LeNet的结构,同时会详细介绍网络模型的搭建方法。

—▼—

前言

提起卷积神经网络,也许可以避开VGG、GoogleNet,甚至可以忽略AleNet,但是很难不提及LeNet。

LeNet是由2019年图灵奖获得者、深度学习三位顶级大牛之二的Yann LeCun、Yoshua Bengio于1998年提出(Gradient-based learning applied to document recognition),它也被认为被认为是最早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但是,由于算力和数据集的限制,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之后一直都被传统目标识别算法(特征提取+分类器)所压制。终于在沉寂了14年之后的2012年,AlexNet在ImageNet挑战赛上一骑绝尘,使得卷积神经网络又一次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近几年入门计算机视觉的同学大多数都是从AlexNet甚至更新的网络模型入手,了解比较多的就是R-CNN系列和YOLO系列,在很多知名的课程中对LeNet的介绍也是非常浅显或者没有介绍。虽然近几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LeNet的基础上加入了很多新的单元,在效果方面要明显优于LeNet,但是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基础和源头,它的很多思想对后来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具有很深的影响,因此,我认为了解一下LeNet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首先介绍一下LeNet的网络模型,然后使用tensorflow来一步一步实现LeNet。

LeNet

上图就是LeNet的网络结构,LeNet又被称为LeNet-5,其之所以称为这个名称是由于原始的LeNet是一个5层的卷积神经网络,它主要包括两部分:

  • 卷积层

  • 全连接层

其中卷积层数为2,全连接层数为3。

这里需要注意一下,之前在介绍卷积、池化时特意提到,在网络层计数中池化和卷积往往是被算作一层的,虽然池化层也被称为"层",但是它不是一个独立的运算,往往都是紧跟着卷积层使用,因此它不单独计数。在LeNet中也是这样,卷积层块其实是包括两个单元:卷积层与池化层

在网络模型的搭建过程中,我们关注的除了网络层的结构,还需要关注一些超参数的设定,例如,卷积层中使用卷积核的大小、池化层的步幅等,下面就来介绍一下LeNet详细的网络结构和参数。

第一层:卷积层

卷积核大小为5*5,输入通道数根据图像而定,例如灰度图像为单通道,那么通道数为1,彩色图像为三通道,那么通道数为3。虽然输入通道数是一个变量,但是输出通道数是固定的为6

池化层中窗口大小为2*2,步幅为2

第二层:卷积层

卷积核大小为5*5,输入通道数即为上一层的输出通道数6,输出通道数为16

池化层和第一层相同,窗口大小为2*2,步幅为2

第三层:全连接层

全连接层顾名思义,就是把卷积层的输出进行展开,变为一个二维的矩阵(第一维是批量样本数,第二位是前一层输出的特征展开后的向量),输入大小为上一层的输出16,输出大小为120

第四层:全连接层

输入大小为120,输出大小为84

第五层:全连接层

输入大小为84,输出大小为类别个数,这个根据不同任务而定,假如是二分类问题,那么输出就是2,对于手写字识别是一个10分类问题,那么输出就是10。

激活函数

前面文章中详细的介绍了激活函数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本文就不再赘述。激活函数有很多,例如Sigmoid、relu、双曲正切等,在LeNet中选取的激活函数为Sigmoid

模型构建

如果已经了解一个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知道它有哪些层、每一层长什么样,那样借助目前成熟的机器学习平台是非常容易的,例如tensorflow、pytorch、mxnet、caffe这些都是高度集成的深度学习框架,虽然在强化学习、图神经网络中表现一般,但是在卷积神经网络方面还是很不错的。
我绘制了模型构建的过程,详细的可以看一下上图,很多刚入门的同学会把tensorflow使用、网络搭建看成已经非常困难的事情,其实理清楚之后发现并没有那么复杂,它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 数据输入
  • 网络模型
  • 训练预测
其中,重点之处就在于网络模型的搭建,需要逐层的去搭建一个卷积神经网络,复杂程度因不同的模型而异。训练测试过程相对简单一些,可以通过交叉熵、均方差等构建损失函数,然后使用深度学习框架自带的优化函数进行优化即可,代码量非常少。
LeNet、AlexNet、VGG、ResNet等,各种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主要的区别之处就在于网络模型,但是网络搭建的过程是相同的,均是通过上述流程进行搭建,因此,本文单独用一块内容介绍模型搭建的过程,后续内容不再介绍网络模型的搭建,会直接使用tensorflow进行编程实践。

编程实践

完整代码请查看github项目:aiLearnNotes

https://github.com/Jackpopc/aiLearnNotes/blob/master/computer_vision/LeNet.py

首先需要说明一下,后续的内容中涉及网络模型搭建的均会选择tensorflow进行编写。虽然近几年pytorch的势头非常迅猛,关于tensorflow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但是我一向认为,灵活性和易用性总是成反比的,tensorflow虽然相对复杂,但是它的灵活性非常强,而且支持强大的可视化tensorboard,虽然pytorch也可以借助tensorboard实现可视化,但是这样让我觉得有一些"不伦不类"的感觉,我更加倾向于一体化的框架。此外,有很多同学认为Gluon、keras非常好用,的确,这些在tensorflow、mxnet之上进一步封装的高级深度学习框架非常易用,很多参数甚至不需要开发者去定义,但是正是因为这样,它们已经强行的预先定义在框架里了,可想而知,它的灵活性是非常差的。因此,综合灵活性、一体化、丰富性等方面的考虑,本系列会采用tensorflow进行编程实践。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本系列重点关注的是网络模型,因此,关于数据方面会采用MNIST进行实践。MNIST是一个成熟的手写字数据集,它提供了易用的接口,方便读取和处理。

在使用tensorflow接口读取MNIST时,如果本地有数据,它会从本地加载,否则它会从官网下载数据,如果由于代理或者网速限制的原因自动下载数据失败,可以手动从官网下载数据放在MNIST目录下,数据包括4个文件,分别是:

  • train-images-idx3-ubyte.gz

  • train-labels-idx1-ubyte.gz

  • t10k-images-idx3-ubyte.gz

  • t10k-labels-idx1-ubyte.gz

它们分别是训练数据集和标签,测试数据集和标签。

可能会有人有疑问,手写体识别不是图像吗?为什么是gz的压缩包?因为作者对手写体进行了序列化处理,方便读取,数据原本是衣服单通道28*28的灰度图像,处理后是784的向量,我们可以通过一段代码对它可视化一下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from tensorflow.examples.tutorials.mnist import input_data

mnist = input_data.read_data_sets("MNIST", one_hot=True)
for i in range(12):
    plt.subplot(3, 4, i+1)
    img = mnist.train.images[i + 1]
    img = img.reshape(28, 28)
    plt.imshow(img)
plt.show()

通过读取训练集中的12副图像,然后把它修改成28*28的图像,显示之后会发现和我们常见的图像一样,

下面开始一步一步进行搭建网络LeNet,由前面介绍的模型构建过程可以知道,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搭建模型的网络架构,所以,首先先搭建网络模型,

卷积的运算是符合上述公式的,因此,首先构造第一层网络,输入为批量784维的向量,需要首先把它转化为28*28的图像,然后初始化卷积核,进行卷积、激活、池化运算,

X = tf.reshape(X, [-1, 28, 28, 1])
w_1 = tf.get_variable("weights", shape=[5, 5, 1, 6])
b_1 = tf.get_variable("bias", shape=[6])
conv_1 = tf.nn.conv2d(X, w_1, strides=[1, 1, 1, 1], padding="SAME")
act_1 = tf.sigmoid(tf.nn.bias_add(conv_1, b_1))
max_pool_1 = tf.nn.max_pool(act_1, ksize=[1, 2, 2, 1], strides=[1, 2, 2, 1], padding="SAME")

然后构建第二层网络,

w_2 = tf.get_variable("weights", shape=[5, 5, 6, 16])
b_2 = tf.get_variable("bias", shape=[16])
conv_2 = tf.nn.conv2d(max_pool_1, w_2, strides=[1, 1, 1, 1], padding="SAME")
act_2 = tf.nn.sigmoid(tf.nn.bias_add(conv_2, b_2))
max_pool_2 = tf.nn.max_pool(act_2, ksize=[1, 2, 2, 1], strides=[1, 2, 2, 1], padding="SAME")

到这里,卷积层就搭建完了,下面就开始搭建全连接层。

首先需要把卷积层的输出进行展开成向量,

flatten = tf.reshape(max_pool_2, shape=[-1, 2 * 2 * 16])

然后紧接着是3个全连接层,

# 全连接层1
with tf.variable_scope("fc_1") as scope:
    w_fc_1 = tf.get_variable("weight", shape=[2 * 2 * 16, 120])
    b_fc_1 = tf.get_variable("bias", shape=[120], trainable=True)
fc_1 = tf.nn.xw_plus_b(flatten, w_fc_1, b_fc_1)
act_fc_1 = tf.nn.sigmoid(fc_1)

# 全连接层2
with tf.variable_scope("fc_2") as scope:
    w_fc_2 = tf.get_variable("weight", shape=[120, 84])
    b_fc_2 = tf.get_variable("bias", shape=[84], trainable=True)
fc_2 = tf.nn.xw_plus_b(act_fc_1, w_fc_2, b_fc_2)
act_fc_2 = tf.nn.sigmoid(fc_2)

# 全连接层3
with tf.variable_scope("fc_3") as scope:
    w_fc_3 = tf.get_variable("weight", shape=[84, 10])
    b_fc_3 = tf.get_variable("bias", shape=[10], trainable=True)
fc_3 = tf.nn.xw_plus_b(act_fc_2, w_fc_3, b_fc_3)

这样就把整个网络模型搭建完成了,输入是批量图像X,输出是预测的图像,输出是一个10维向量,每一维的含义是当前数字的概率,选择概率最大的位置,就是图像对应的数字。

完成了网络模型的搭建,它能够将输入图像转化成预测标签进行输出,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训练和测试部分。

def train():
    # 1. 输入数据的占位符
    x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None, 784])
    y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BATCH_SIZE, 10])

    # 2. 初始化LeNet模型,构造输出标签y_
    le = LeNet()
    y_ = le.create(x)

    # 3. 损失函数,使用交叉熵作为损失函数
    loss = tf.reduce_mean(tf.nn.softmax_cross_entropy_with_logits(logits=y_, labels=y))

    # 4. 优化函数,首先声明I个优化函数,然后调用minimize去最小化损失函数
    optimizer = tf.train.AdamOptimizer()
    train_op = optimizer.minimize(loss)

    # 5. summary用于数据保存,用于tensorboard可视化
    tf.summary.scalar("loss", loss)
    merged = tf.summary.merge_all()
    writer = tf.summary.FileWriter("logs")

    # 6. 构造验证函数,如果对应位置相同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correct_pred = tf.equal(tf.argmax(y_, 1), tf.argmax(y, 1))

    # 7. 通过tf.cast把true、false布尔型的值转化为数值型,分别转化为1和0,然后相加就是判断正确的数量
    accuracy = tf.reduce_mean(tf.cast(correct_pred, tf.float32))

    # 8. 初始化一个saver,用于后面保存训练好的模型
    saver = tf.train.Saver()
    with tf.Session() as sess:
        # 9. 初始化变量
        sess.run((tf.global_variables_initializer()))
        writer.add_graph(sess.graph)
        i = 0
        for epoch in range(5):
            for step in range(1000):
                # 10. feed_dict把数据传递给前面定义的占位符x、y
                batch_xs, batch_ys = mnist.train.next_batch(BATCH_SIZE)
                summary, loss_value, _ = sess.run(([merged, loss, train_op]),
                                                  feed_dict={x: batch_xs,
                                                             y: batch_ys})
                print("epoch : {}----loss : {}".format(epoch, loss_value))
                # 11. 记录数据点
                writer.add_summary(summary, i)
                i += 1

        # 验证准确率
        test_acc = 0
        test_count = 0
        for _ in range(10):
            batch_xs, batch_ys = mnist.test.next_batch(BATCH_SIZE)
            acc = sess.run(accuracy, feed_dict={x: batch_xs, y: batch_ys})
            test_acc += acc
            test_count += 1
        print("accuracy : {}".format(test_acc / test_count))
        saver.save(sess, os.path.join("temp", "mode.ckpt"))

上述就是训练部分的完整代码,在代码中已经详细的注释了每个部分的功能,分别包含数据记录、损失函数、优化函数、验证函数、训练过程等,然后运行代码可以看到效果,

...
epoch : 4----loss : 0.07602085173130035
epoch : 4----loss : 0.05565792694687843
epoch : 4----loss : 0.08458487689495087
epoch : 4----loss : 0.012194767594337463
epoch : 4----loss : 0.026294417679309845
epoch : 4----loss : 0.04952147603034973
accuracy : 0.9953125

准确率为99.5%,可以看得出,在效果方面,LeNet在某些任务方面并不比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差。

打开tensorboard可以直观的看到网络的结构、训练的过程以及训练中数据的变换,

$ tensorboard --logdir=logs

下面看看tensorboard可视化效果,

通过损失函数的变化过程可以看出,训练过程在2000步左右基本达到了最优解,

END


有趣的灵魂在等你

长按扫码可关注 

相关文章【动手学计算机视觉】第十一讲:卷积层与池化层【动手学计算机视觉】第十二讲:激活函数【动手学计算机视觉】第十三讲:批量归一化【动手学计算机视觉】第十四讲:正则化之Dropout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