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住房故事”主题征文③:家园纪事



厦门红砖古厝(董复东供图)

我还是小孩子时,家门前有条小马路。
记忆里,路是瘦瘦长长的,在夏夜时比白天还热闹,人们趿着鞋来回穿梭,各找相熟的人泡茶、聊天、打牌……昏黄的灯晕、婆娑的人影,久远而清晰,只是那时,忘数了窄窄的路面几步能横跨?
路边的房子也是瘦瘦长长的,窄窄的门面,后边是无数的格子间,竹节一样,因之闽南语称为“竹竿厝”。我童年的家,就是这种土木结构的平房。早先的门面带有阁楼,前边住着爷爷奶奶和未嫁的小姑,中段住着伯父的五口之家,其后住着我和父母以及后来出生的妹妹。我们拥有两个“竹节”,一个是有柴火灶台和餐桌的厅,一个是有两张床的卧室。那时的床可真大,似乎快把房间占满了。左邻右舍的房子是相连的,若是异想天开地把所有的屋顶都揭了,从天上看,应是一大片的无数的格子了,而其中一个格子里,六岁的我正和妹妹分吃一个鸡蛋,那年是1983年。

小巷(董复东供图)

后来,门前的小马路越来越宽了,我们的竹竿厝越来越短了,格子间少了,所以小姑们也不得不嫁出去了吧。当剩下最后三个竹节的时候,爷爷的两个儿子已在后边的杂地上各建了新的房子。建房的场面可真大,斜长的脚手架直搭到隔壁粮站的空地上,工人们吆喝着扛着条石踏竹而上,当墙砌到需要仰视的时候,就用滑轮吊起长长的石板铺成楼板,平地起高楼!边上玩沙的小孩兴奋地仰头看着,飞扬的尘土染黄的阳光中,记忆的剪影带着温暖的光晕,哦,那时节应是85年的那个夏日……新家是二层的楼房,墙和楼板都是石头的,部分楼板还是钢筋混凝土板,因为有二层,可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方方面面可比原来的土房子高级多了。新家有独立的客厅、厨房和卫生间,我们有各自的房间,我有了自己的床、衣柜和书架,还在墙上贴上了大大的小虎队的海报。在新家,我们购置了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台洗衣机、第一台电冰箱、第一台电脑……在新家,我度过了我的少年时代,读完了中学,考上了大学,也离开了这个曾经的“新家”,那年1996。

千禧年入住的房子(作者供图)
再后来,已是千禧年。我毕业后来到同安工作和生活,就在美丽的双溪畔购置了商品房。从那以后,我总会惊喜于城市的日新月异变化,从城市的基础建设、公共建设、市容市貌、园林景观、溪畔工程、环境绿化、楼盘开发等方面,都能切实地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可喜的巨变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的国家在不断进步,我们的家也在不断改善。这几年,我和身边的许多人一样,又购置了新房,拥有了更好的小区环境、更好的物业管理、方便老人进出的电梯以及更多的房间,住房已不止于住的功能,而是人们安栖乐活的精神家园。至于老家,门前的小马路早已变成宽敞的公路,沿路的老宅变成了多层的楼房,乌黑的木板门面变成了亮堂的橱窗店面,不再有屋脊灰暗,天际那么湛蓝……
新的家园(作者供图)

追忆着,我不禁又想起幼时的家。还记得卧室的屋顶有一方天窗,顺着木梯爬到屋面上,可以看到连成片的房子,“竹竿厝”起伏的屋脊就像趴着的龙,灰色的瓦片是龙的鳞,积了上百年的落灰,静静似在沉睡。那时,坐在屋顶上环顾四周的小孩,绝对想象不到,1978年那声春雷之后,眼前的世界会发生多么巨大的变化!

作者 朱伯肃



往期文章:

“我的住房故事”主题征文①:居者乐其屋

“我的住房故事”主题征文②:我的三次住房变迁“独家记忆”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我的住房故事”征文启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