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素秋:“音配像”配念白要比配唱难

吴素秋 梨園雜志 2022-05-01

今日推送之《“音配像”配念白要比配唱难》录自《中国京剧音配像纪念文集》。吴素秋(1922-2016),京剧旦角演员,山东省蓬莱县人。1932年考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因嗓哑退学,在家继续学戏,先后师从李凌枫、何佩华、赵桐珊、魏莲芳等。后拜尚小云、荀慧生为师。


 音配像是一个新鲜事物,它一经推出,就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欢迎。因为大家通过音配像既能欣赏到过去的老艺术家精湛的演唱艺术,又能观看到当今优秀中青年演员的表演,实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而音配像工程最大的功绩在于,它的实施,使得一大批传统剧目不致失传,为今后的剧目排演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本。这对京剧和其他地方剧种的振兴都是十分有利的。


吴素秋便装照

 

 音配像工程已历时17个年头了,圆满地完成了355个剧目的录制工作,除京剧音配像外,还有曲艺音配像124个段子和22出评剧音配像。在音配像工程即将胜利竣工之时,我们要特别感谢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这不仅因为音配像缘于他的提议,而且在整个拍摄录制过程中他都亲自过问,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这么庞大的工程竟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这是多么不容易啊!另外音配像的成功还得益于各级领导的支持以及参与音配像工作的全体同志忘我的工作精神,无论是健在的,抑或去世的同志,他们都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音配像大多选用本门本派的弟子或老艺术家的子女为其配像,一般来说,所要配的戏还是比较熟悉的,所以我觉得相对来讲,配念白要比配唱难,而配京白比配韵白还要难。因为京白念得速度较快,台词要脱口而出,几乎没有思考的时间,一个字念慢了,后面的口型就对不准了。

 

 就拿《柜中缘》来说吧,它是一出小喜剧,在出场的人物中,只有小生岳雷念韵白,其他如刘玉莲、刘母、淘气儿、二公差全是京白。我的学生、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的刘淑云被指定为这出戏配像。我曾经给她说过不少戏,《柜中缘》这出戏也给她说过,而且她也演过很多次,应该说这是一出非常熟的戏了。

 

 但当她要为该戏配像的时候,为了能把口型对准,她仍然要反反复复地听录音,力求做到准确无误。毕竟录像与舞台演出不同,台上演完就过去了,而录像可以反复播放,何况音配像还要求音像必须同步,所以在录制的时候,导演和演员都十分谨慎,导演要求得非常严格,决不容半点失误,因此导演的工作也是非常辛苦的。


吴素秋之《红娘》


 电视台播放了很多音配像的剧目,我觉得都很好。如今,中央电视台又开播了十一频道——戏曲频道,极大地满足了戏曲爱好者的愿望。有不少老年观众反映,过去看了很多好戏,后来没有了,现在从音配像中又看到了他们昔日喜欢的戏。同时,音配像的剧目中还都配了完整的字幕,可以帮助观众了解剧情,有的听不清楚的唱词、念白,通过字幕也弄明白了。而且还可以不出家门,坐在家里就看了这么多的好戏。他们高兴地说:“先继承后发展是对的!”

 

 另外,我觉得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可以更多地发挥老艺术家的余热。京剧以及其他地方剧种的老艺术家、戏校的老师们,应该多给青年演员排演一些已经绝迹舞台的传统剧日,成熟后给他们录制下来,保存下来以便一代一代往下传。因为青年演员形象好,而且精力充沛,他们是完全可以担此重任的。这不仅对戏曲的发展、振兴有利,而且对青年演员的成长、进步也是大有帮助的。

 

(《中国京剧音配像纪念文集》)


- 阅读链接 -


和马连良谈改良平剧的几点

吴素秋初次来申的回忆

朱家溍:对昆剧抢救保存的一些意见

在香港看京戏

梅兰芳的急智




光风霁月的梨园久已被人遗忘的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新浪微博:@梨園雜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