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三岔口》看京剧表演艺术

李克非 梨園雜志 2022-07-30

今日推送之《从<三岔口>看京剧表演艺术》录自《京华感旧录》,作者李克非(1924-1995)。《京华感旧录》一书为李先生的随笔集,书中回忆了很多关于老北京的杂闻轶事,我们将此书中与梨园有关的内容分期连载推送。


从《三岔口》看京剧表演艺术


 《三岔口》是一出脍炙人口的京剧传统剧目。京剧武戏中,分长靠,短打两类,《三岔口》属于短打武戏。由短打武生(装扮多戴软罗帽,着短衣裤)、武丑(又名“开口跳”)、武二花(擅长开打的武花脸,又叫“摔打花脸”,以跌扑摔打为主)、武旦等脚色应工。


李少春、叶盛章之《三岔口》


 《三岔口》的故事取材于宋代“杨家将”的民间传说。原剧情是描写杨六郎延昭部将焦赞充军,途经三岔口地方,夜宿黑店,店主刘利华欲加杀害。适逢义士任堂惠赶到,黑夜之间与刘利华搏斗,刘武艺不及任堂惠高超,任终于将焦赞救出。

 五十年代,中国京剧院将此剧本情节改为任堂惠与刘利华夫妇都是护卫焦赞的侠义之士,由于误会而发生一场冲突格斗。最后,误会冰释而众英雄言归于好,焦赞的生命安全从而得到保障。


 有人把中国的京剧艺术特色归纳为:写意,虚拟、象征、风格化、以少胜多。这些分析不是没有道理的。京剧舞台画面就象简洁涂抹几笔的写意中国山水人物画一样,背景只是一面有着固定图案花纹的布幕,舞台上只有一张不大的长方形桌子,两把椅子,观众完全相信这个规定的环境就是室内。一切剧中的故事情节就是在这间虚拟的屋子里面发生并展开的。

 

 《三岔口》中任堂惠与刘利华武打一场明明舞台上灯火辉煌,而两个演员通过表情动作,却使观众感觉是在夜间摸黑开打。许多舞刀劈砍的惊险武打场面,只是围绕着一张长方形的桌子进行的。


张云溪、张春华之《三岔口》

 

 在京剧(中国其他地方戏曲剧种也同样)艺术舞台上,行车、走船、骑马、乘轿,开门、关窗、登山、上楼、游泳、涉水乃至神话戏中呼风、唤雨、雷激,闪电……无不是象征的、虚拟的、假设的。两块方布上画着轮形图案代表车辇,一只船桨在演员手中拨动,代表水中行舟。手执一根带穗的马鞭象征骑在马鞍上,两个轿夫模样的演员举足迈步、齐整而有节奏地行进,中间就是坐轿人。开门、闭户、登山、涉水,无不以虚拟象征的动作,给观众以真实的感觉。风、雨、雷、电,则是以打击乐器来表现。就使你感觉、使你相信,你是在这样的规定情景之中。这不能不令人惊叹东方戏曲艺术的绝妙!


 五十年前,京剧武生杨盛春(北京富连成科班第四科学员)曾随梅兰芳剧团访美演出,如今梅、杨均已谢世。此次,北京京剧院访美公演《三岔口》剧中扮演任堂惠的青年演员杨少春,即杨盛春之子,事隔半个世纪,两代人先后出访,真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


(《京华感旧录》)


- 阅读链接 -


朱家溍先生谈京剧衣箱

麒麟童周信芳《生死板》化装照片一组

言菊朋唱工之探讨

陈彦衡与谭鑫培的一段矛盾

西后光绪帝酷嗜戏剧



光风霁月的梨园久已被人遗忘的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新浪微博:@梨園雜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