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票友”与“票房”
今日推送之《漫谈“票友”与“票房”》录自《京华感旧录》,作者李克非(1924-1995)。《京华感旧录》一书为李先生的随笔集,书中回忆了很多关于老北京的杂闻轶事,我们将此书中与梨园有关的内容分期连载推送。
漫谈“票友”、“票房”
当年,北京的京剧爱好者们,一般被称之为“票友”,而“票友”中有由业余爱好者转为专门以演戏为生者则叫“票友下海”。“票友”们经常“消遣”(聚集在一起进行排练活动)的地方叫做“票房”。
《碰碑》奚啸伯饰杨继业
“票友”,这个名称的来源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在清代雍正年间,清兵与中国西北地区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的乱民作战,为了鼓舞作战士气,在军营中编写太平鼓词的这批八旗子弟,被称之为“票友”。因为八旗子弟演唱均属于义务性质,不许另讨酬金,后来世人就把一些业余爱唱京剧而又不拿酬劳的人,也称为“票友”。
另一种说法是:清代道光年间,封建王朝为了防止旗籍士兵进民间戏园看戏,遂专设一种只唱太平鼓词一类的娱乐场所。因这类场所系专供旗籍士兵娱乐之用,于是,凡旗籍士兵均发给免费入场票券一张。久而久之,在这批旗籍士兵中出现了一些业余演唱者,遂称其为“票友”。而供“票友”演剧活动的场所,就名之曰“票房”。
“票房”是随着京剧业余爱好者的增多而出现的。北京当时四城都有“票房”组织,最著名者有:齐化门(今朝阳门)大街的“关帝庙票房”,西城的“松筠庵票房”,后门(即地安门)大街的“南月牙票房”等。其中历史最久、名声最著者,当属同治末年创立的“翠峰庵票房”。这家“票房”座落在西直门内盘光胡同,原址是个尼姑庵,故名。
民国时著名票房“雅歌集”成员合影
因为“票友”大多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准,所以对于剧情戏理的研究往往要高于一般口传心授的艺人,因此有不少著名京剧演员都是所谓“票友下海”的。例如:京剧形成时期的须生艺人张二奎、卢胜奎,花脸艺人庆圃春,丑角艺人刘赶三;同治,光绪年间,唱须生的孙菊仙、许荫棠、汪笑侬、刘鸿声、唱小生的德珺如,唱花脸的黄润甫、何桂山、金秀山、郎德山,唱旦角的孙春山、常子和,唱老旦的龚云甫……“票友”出身的著名京剧演员,真是数不胜数。
袁世凯次子袁克文雅嗜京昆 为京津名票
辛亥以后,“票友下海”的著名演员有:时慧宝、金仲仁、言菊朋、郝寿臣、奚啸伯、管绍华等等。当然,也有终生为“名票”而不曾“下海”者,而这些人又往往是专业演员的良师益友。如:红豆馆主溥侗,逊清贝勒载涛、卧云居士、袁寒云,张伯驹、陶默盦、郭竹铭等。
忆四十余年前,予常陪同戏迷友人到西单商场楼上的一家票房——“桃李园”去聆赏清音皮黄,至今忆起,仍恍如昨日。
(《京华感旧录》)
- 阅读链接 -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新浪微博:@梨園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