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舞台上的“麦克风”真的必要吗?
刘乃崇,天津杨柳青人,著名戏曲理论家、评论家、收藏家,幼嗜戏曲,见闻颇广,阅戏极多,与梨园名宿王瑶卿、荀慧生等及各地方戏曲名家相交深厚。编辑《新戏曲》、《剧本》、《戏剧报》,兼事戏曲评论,佳文频出。著作等身,见闻广,戏极熟,有“问不倒的戏包袱”绰号。
小时候听戏,戏园子里并没有什么“麦克风”(话筒)、扬声器(喇叭)之类的扩音设备,而为了省几个钱,经常坐在后排,有时竟坐在靠后墙的高板凳上,却也听得十分清楚、真切,字字句句都能入耳动听。如今,所有的剧场都装上扩音设备,台口立上几个话筒,可演员的唱、念并不一定都能听清——演员离话筒远些时声音就小了下去,离得近了常杂入嗡嗡之声,质量不好的更是起干扰破坏作用。
广和茶楼旧影
有的同志说,那是因为过去的剧场比较小,诚然。但是,一来那时的剧场建筑还没有收音、拢音的设施,夏天打开所有的窗子,和广场也差不多。二来场内正像侯宝林同志在相声中描写的那样:沏茶添水儿、找座儿聊天儿、叫卖小吃儿、兜售戏单儿、扔手巾把儿的迭相呼应,剧场秩序没有今天这样肃静。而那些好演员以自己的声音冲破一切障碍,满足了观众的听觉欣赏要求。
有的同志说,那时是因为科学技术落后,不会用这些新的扩音设备,诚然。但是,是不是有了“麦克风”之类,就一定得用在戏剧舞台上呢?演员的声音通过扩音设备的传送,必然失却真实感,特别是最新式的微型扩音器带在演员身上,更容易使声音失真。听说在一个科学技术先进的国家,有的观众说:“如果舞台用扩音器,我就不到剧场去。因为通过‘麦克风’传送的歌唱,我在家里就能从电视和收音机里听到,为什么要到剧场去听呢?”这话说得颇有道理。
富连成学生在灌音室留影
那么,过去那些好演员是不是生来就是铁嗓钢喉、黄钟大吕、声震屋瓦、响遏行云呢?却又不尽然。好演员的唱、念,总是高低变化、抑扬顿挫,并不都以声音洪亮见长,甚至有的嗓音本就沙哑,有的行腔专工低回,也照样能够送得远,唱得真,一字一句一腔一调都使满场观众听得到,听得有味。这凭的是什么?凭的是功夫深。
程砚秋同志曾说:“过去唱戏没有扩大(音)器,‘四功五法’(四功:唱、做、念、打,唱居第一位。五法:口、手、眼、身、步,口居第一位),‘出字收声’,种种方法都是为着观众听清楚而有的。必须字字唱真、收清、送足。把上一字结束了才出第二字。因为既然观众来看戏,就必须让他听清楚、看明白。”现在有了扩音器,就依靠它了,不练功了,离开了扩音器,就不能让观众“听清楚”,这怎么行呢!
程砚秋便装照片
当然,也有一些有勇气的演员,就是不赞成用“麦克风”之类的“护法神”,全凭自己的唱念功夫直接征服观众。豫剧名演员常香玉同志就曾为此大声疾呼过。最近,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来京演出《市委书记》,台前取消了林立的“麦克风”,身上也没有暗藏灵巧的传声器,然而大多数演员的吐字清晰、感情充沛,尤其是李默然同志的念词,真实的感情通过真实的声音传入观众的耳内,收到的艺术效果是更为强烈的,这难道不是位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吗?
(《中国戏剧》1979年第1期)
-阅读链接-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新浪微博:@梨園雜志